783,716
次編輯
變更
报告文学
,無編輯摘要
==结尾==
通常用鼓舞展望式或者哲理思索式。 要与 [[ 人物 ]] 形象和场面相结合,造成一种余味无穷的意境。
==特点==
新闻性:即指报告文学含有新闻报导的特点,不仅具备及时性,而且具备新闻报导意义上的真实性。
文学性:即指报告文学又不同于一般新闻报导的简单实录,而是通过选择提炼,在保证真实性的前提下突出反映对象的典型意义,形象化地加以表现,并体现出作者的思想 [[ 情感 ]] 倾向,从而使之具有较高的可读性、感染力和说服力。
报告文学与新闻报道、通讯有密切关系,但又有所区别。两者相同的,是都以真人真事为写作对象;它们的区别在于:一、新闻通讯依附于某一事件,写人是以事带人;而报告文学是以人带事,事是 [[ 背景 ]] ,甚至是朦胧的远景。它把人物推向前台,写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磨擦 、矛盾、冲突……。二、它有更多的文学色彩,十分注意形象的刻划与细节描写,强调在真人真事的基础上注意文学手段的运用。
报告文学与小说有类似之处,但二者又是完全不同的文体。美国有“非小说文学”或“非虚 构文学”,与报告文学相似。这说明报告文学在表达方法上是类似小说的。但是,它和小说相比,要求严守真实性原则,不能虚构,所有的艺术概括与加工,都不能违反真实性的原则 。
==深入采访==
小说作家靠积累生活,从 [[ 生活 ]] 中得到暗示,获得主题,进行创作。报告文学作家则通过采访 获得生活材料(素材)。
采访是十分重要的。报告文学作家理由主张:写报告文学,应该“六分跑,三分想,一分写 ”。医生说“ [[ 生命 ]] 在于运动”;对于报告文学作者来说,“生命在于奔跑”。这是因为,写 [[ 小说 ]] 是“付出性劳动”,写报告文学是“收入性劳动 ”,要有“踏破铁鞋”的精神。 我们进行采访,重点应是写作对象周围的有关的人。采访对象决不会说:“ 我有几个细节, 你写进去准保会成为一篇好文章”。事实往往是:会说的人不会做,会做的人不会说。而向对象的周围的人采访,却可以采访到许多生动的典型的细节。
==刻画人物==
报告文学要写人物,但不是“塑造”人物,因为它写的人是真实存在的,是生活中的一个实体。而且,写小说的典型化的方法也不适用于报告文学写作。报告文学中的人物是生活中实有的,不因作者运用典型化而变得高一点或矮一点,胖一点或瘦一点。报告文学写人好似治玉,报告文学 [[ 作者 ]] 就是玉石匠人,他是以真实的材料雕琢出光辉照人的艺术品。所以说,报告文学是刻划人物,作者应精心刻划人物。
那么,怎样刻画人物呢?一般来说,应注意从这样几方面努力:
1、重视人物性格的刻画。刻画报告文学人物,只有抓住人物思想 [[ 性格 ]] 的特征,才能把人物鲜明的个性刻画出来。
2、使用鲜明的个性化语言。言为心声。生动鲜明的个性化语言,可以使报告文学中的人物鲜明地活动起来,以得呼之欲出的效果。
3、努力揭示人物的内心 [[ 世界 ]] 。报告文学只有写出人物的灵魂,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才能刻画出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
4、认真、精心刻画人物还要注意细节描写、环境描写。
艺术构思中一个重要的内容是巧妙地安排结构。优秀的报告文学作品为我们提供了可供学习的经验。主要是:
(一)结构属于表现形式,是内容的延伸。从来没有固定不变的结构 [[ 格式 ]] 。作者要从描写的对象出发,从面临的读者出发。能写成横断面的,不要拉成纵剖面,更不要总是写成三段式或五段式,即:写一个先进人物,开始写他怎么树立远大理想,怎么经过一个攀登的过程, 克服了各种困难,最后达到光辉的顶点。这种公式化的结构不新颖,不为读者欢迎。过去已有不少作者在努力探索横断面的结构方面取得成就,如理由、陈祖芬的一些作品。至于纵断面的结构,当然也是由许多横断面组成的。
(二)要善于把最精彩、最感人、自已感受最深而最能吸引、打动读者的关键材料,放到最显著的地位,以增强艺术效果。当然,把关键 [[ 材料 ]] 放在显著的地位,并非一律要放在开头,也可以放在其他地方。但是不管放在那里,作者都要想办法突出它,着力写好它,使它处于显著的位置。
(三)巧妙地安排结构,还要善于将生活中真实可靠的一刹那进行相对的集中,必要的调动。如在《[[包身工]]》中,作者就很巧妙地把包身工所受的苦难的一些特写镜头和横断面,加以调动和集中,组织到一天来写。
( 四)展开合理想象, 没有想象,就没有文学,也就没有报告文学,那种把想象同虚构等同起来,从而认为在报告 文学创作中不需要想象的观点是不对的。想象是使报告文学增强文学性的一个重要手段。这 是因为报告的对象是已发生过的、有很大时间跨度的。理由曾说:“我写过马德里体育宫,但我没有到过;写过 [[ 巴黎铁塔 ]] ,但我没上去过;写到过闺房儿女私话,但本人保证没有去偷听过。写这些内容,如果排斥、离开了想象,还怎么写?”因此,只有展开想象,才能写好 。
需要说明的是,报告文学写作中的想象与小说创作中的想象不同。小说创作中的想象是故事 情节的生发,而报告文学写作中的想象是情节的落实、生活的再现。前者是创造想象,后者 是再造想象。报告文学作家写在稿纸上的远远落后于采访本上的,但有时也可能相反。如理由写的《[[痴情]]》的最后有一万多字,而采访本上只有几页。他写好后读给写的对象听,被写的人说:“真是那么一回事”。
(五)写好精彩议论在小说等文学作品中,最忌作者的议论,“倾向应当从场面和情节中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 而不应当特别把它指点出来。”而报告文学肩负着向读者“报告 ”的任务,它可以也应该向读者报告,说明自己的观点,因此在报告文学中常常出现作者的议论。这些议论如 [[ 画龙点睛 ]] ,写得形象而精彩,常常引起读者内心的共鸣。
==议论写作==
(二)在报告文学中发表议论,必须以生动的艺术形象作基础,否则议论就会“空洞”。优秀的报告文学作品中的议论值得我们借鉴、学习。如《[[包身工]]》最后一段对“包身工”制度 的议论。
“看着这种饲养小姑娘谋利的制度,我不禁想起孩子时候看到过的船户养墨鸭捕鱼的事了。……但是从我们 [[ 孩子 ]] 的眼里看来,船户对墨鸭并没有怎样虐待,而现将这种关系转移到人和人的中间,便连这一点施与的温情也已经不存在了。”从以上例子可以看出,采用比拟、夸张、反语等修辞手法进行议论是必要的,有助于增强议论的艺术性。
选材的要求。报告文学选材的关键是紧扣典型性。即要选择典型的人物、事件、 [[ 问题 ]] 、现象等,选择最能反映时代精神、社会风貌和生活本质的题材,而不仅仅指单一的重点、热点和焦点题材。
采访的要求。报告文学采访较之一般新闻采访要细、要深。报告文学采访的时间、过程较长。报告文学采访是“心灵的采访”。
==立意角度==
报告文学的立意和角度的关键有3点:第一,要深入开掘,找到最有表现 [[ 价值 ]] 的角度,即最能表现社会生活本质和时代精神的角度。第二,在非虚构性的前提下,力避某些主观和客观上的消极因素的介入,做到既不刻意美化和拔高,也不刻意丑化和贬低,既“不虚美”,也“不隐恶”。第三,要有洞见和独到的发现,找到最具独特性的角度。
==谋篇结构==
报告文学结构的特殊性。报告文学面对的是确实存在的真实材料,但又不能对其作原原本本的简单罗列,而是要对其作取舍、剪裁;既要遵照真实人物本身的行为、思想、性格发展的实际,遵循客观事实、生活本身发展变化的逻辑,又要对它们作多种多样的艺术处理,使其得以 [[ 艺术 ]] 地再现。
报告文学结构的多样性。报告文学的结构形式灵活多样,如封闭式结构、开放性结构、板块式结构、卡片式结构等。
==写人手法==
写好人物是关键。报告文学写人物要注意:选好典型人物;运用典型的事件、片断和细节;用典型的 [[ 环境 ]] 描写来衬托人物。
非虚构基础上的想象腾飞。报告文学的想象不是创造性想象,而是再造性想象。在非虚构性这一轨道之上,报告文学可以展开想象,以再现事实、复原形象。
多种文体手法的渗透。首先,吸取小说手法;其次,吸取 [[ 诗歌 ]] 技巧;再次,吸取戏剧和影视技法;此外,还可吸取散文手法。
==参考文献==
[[Category: 800 語言、文學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