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9,030
次編輯
變更
采收率
,创建页面,内容为“'''采收率'''是指采出原油的数量与油藏原始地质储量之比,一般用百分数表示。<ref>[http://blog.sina.com.cn/s/blog_ad6767850102yjnk.ht…”
'''采收率'''是指采出[[原油]]的数量与油藏原始地质储量之比,一般用百分数表示。<ref>[http://blog.sina.com.cn/s/blog_ad6767850102yjnk.html 采收率的概念],新浪博客 ,2019-03-26</ref>
==定义==
油藏的地质条件和现有的的开发采油工艺水平,决定了一个油藏原油采收率的高低。随着开发工艺水平的不断提高,原油采收率也将随之增加。就原油开采技术先进的国家来讲,提高原油采收率都将是主要课题。一个大油田,即使其原油采收率提高10%,其原油的增产数量也是相当可观的,甚至相当于一定规模的新油田。
但实践证明,一种新的开采方法的形成需要20年左右,甚至更长,它也提醒人们对提高原油采收率的各种新方法的探求,以及对现有方法的试验必须及早地给予足够的重视。
==影响因素==
油田开发实际资料表明,油层采收率不仅与其天然条件如油层能量类型及其大小、油层岩性变化及其非均质状况、地层原油物性等有密切关系,也与油田开发、开采的技术措施及生产管理方法有很大关系。但对于注水开发的油田来说,油层采收率的高低,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即波及系数和洗油效率。
==波及系数==
波及系数就是注入工作剂在油层中的波及程度,也就是说被工作剂驱洗过的油层体积(或面积)占油层总体积(或面积)的百分数。设油层体积为 ,那么波及系数则为:如果油层厚度上的波及程度一样,又称为宏观波及系数:
==洗油效率==
洗油效率是指被工作剂前缘驱过的单位体积岩石中驱出油量与驱动前储量的比值。由于油层微观孔隙大小不一,工作剂只能将一部分孔道中的油驱替出来,其他一些孔道未受到波及。如果油层中含油饱和度为 ,那么洗油效率为:
洗油效率有时也称为微观波及系数。整个油层的采收率应为波及系数和洗油效率的乘积。
==提高方法==
国内外广泛采用以油田注水来保持油层压力的注水开发方式,是改善油层水驱采收率的行之有效的方法。我国许多油田已先后开展了大量的室内试验研究和现场试验,寻找适合各地条件的提高采收率的方法。
1、活性注水
活性水是指溶有[[活性剂]]的水。注活性水的依据是设想将洗涤剂作用推广应用于洗涤多孔性岩石中的油,以改善水驱效果,提高采收率。
2、稠化注水
由于原油粘度较高,故在水驱时,注入水将沿高渗透孔道窜流,从而降低了波及系数。利用粘度增大的水溶液提高采收率的机理,就是通过增大驱油液的粘度,使油水流度比下降,从而减弱粘性指进,扩大扫油面积,即提高宏观波及系数,从而提高采收率。
3、注泡沫水
泡沫水就是在水中加入少量的活性剂而能大量地产生泡沫。我们把这种活性剂称为起泡剂。
在注入水中掺入气体(空气、烟道气或[[天然气]]),利用气阻效应(当气泡通过孔隙半径减小处时,毛细管压力增大)使水不能任意地从微观大孔道、宏观的高渗透层或高渗透区窜流,以提高波及系数,这种方式称为混气水。但是气体分散在水中是一个不稳定系统,很难把气体均匀混入水中,并尽量保持一定的稳定时间,为了改进混气水的稳定性,常采用起泡剂降低系统的表面能,它既有利于泡沫的形成,也有助于使泡沫处于低能位而较为稳定。
4、胶束液驱油
改善注入工作剂驱动效能的另一途径是采用微乳液。微乳液是油在水中或水在油中高度分散的体系。依靠活性剂在油水界面的吸附降低体系的表面能,并形成吸附膜层,从而阻碍液滴的进一步撞合。作为驱动的乳液,希望依靠它的液阻效应和异常粘度,消除或削弱粘性指进,从而提高微观波及系数(即洗油效率)和宏观波及系数。
5、二氧化碳驱动法
[[二氧化碳]]极易溶于水和油,在水驱中应用时有两种形式:水驱二氧化碳段塞法和二氧化碳水驱油法。
稠油热驱法
若能设法提高地层原油的温度,高粘度原油的粘度就会大大下降,从而增加了地层油的流度比。
1、火烧油层法
在热效驱动中,热源可分为地面、地下两种。热源在地面时,从地面到地下的热损失很大,为了减少热损失,可把热源置于油层中,将油层中的原油直接点燃,然后不断从地面注入助燃剂(空气)。这样,在油层中形成一个移动的火线(燃烧前缘带),并向油层纵深推进。
2、注热水或热蒸汽驱法
这种方法是利用热水或[[蒸汽]]把热能带到油层中,来提高地层原油的温度。为了将尽可能多的热能带入油层,要求所选用的“携带”热量的热载体比热要大,易于流动(即粘度小),来源广。所以,通常选用热水或热蒸汽作热载体为最好。
==确定方法==
1、油田统计法。它是统计已被水淹区或油田开采的累计采出油量,将其与原始地质储量相比,确定采收率。
2、室内水驱油试验法。这种方法是将天然岩心模拟到油层条件下,在室内作水驱油试验,求出水驱油效率,并根据油田非均质性及流体性质加以校正,求出最终采收率。
3、岩心分析法。用岩心分析法确定采收率有两种,一是在采油区内,用失水量较大的水基钻井液取心,测定岩心中残余油量而求得采收率;另一种是在油田水淹没区内检查并取心,测定岩心中残余油量,求得采收率。
4、物质平衡法。用矿场生产资料,根据物质平衡的原理,求出积累采出油量,将其与原始地质储量相比,确定采收率。
5、地球物理法。在水淹没的井内,用电阻法等测定出残余油饱和度,求得采收率。
==视频==
===<center> 采收率 相关视频</center>===
<center>新疆棉花机械化采收率呈逐年提升</center>
<center>{{#iDisplay:r3245bq6ymh|560|390|qq}}</center>
<center>新疆棉花机械化采收率呈逐年提升</center>
<center>{{#iDisplay:m3236r1udzu|560|390|qq}}</center>
==参考文献==
[[Category:310 數學總論]]
==定义==
油藏的地质条件和现有的的开发采油工艺水平,决定了一个油藏原油采收率的高低。随着开发工艺水平的不断提高,原油采收率也将随之增加。就原油开采技术先进的国家来讲,提高原油采收率都将是主要课题。一个大油田,即使其原油采收率提高10%,其原油的增产数量也是相当可观的,甚至相当于一定规模的新油田。
但实践证明,一种新的开采方法的形成需要20年左右,甚至更长,它也提醒人们对提高原油采收率的各种新方法的探求,以及对现有方法的试验必须及早地给予足够的重视。
==影响因素==
油田开发实际资料表明,油层采收率不仅与其天然条件如油层能量类型及其大小、油层岩性变化及其非均质状况、地层原油物性等有密切关系,也与油田开发、开采的技术措施及生产管理方法有很大关系。但对于注水开发的油田来说,油层采收率的高低,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即波及系数和洗油效率。
==波及系数==
波及系数就是注入工作剂在油层中的波及程度,也就是说被工作剂驱洗过的油层体积(或面积)占油层总体积(或面积)的百分数。设油层体积为 ,那么波及系数则为:如果油层厚度上的波及程度一样,又称为宏观波及系数:
==洗油效率==
洗油效率是指被工作剂前缘驱过的单位体积岩石中驱出油量与驱动前储量的比值。由于油层微观孔隙大小不一,工作剂只能将一部分孔道中的油驱替出来,其他一些孔道未受到波及。如果油层中含油饱和度为 ,那么洗油效率为:
洗油效率有时也称为微观波及系数。整个油层的采收率应为波及系数和洗油效率的乘积。
==提高方法==
国内外广泛采用以油田注水来保持油层压力的注水开发方式,是改善油层水驱采收率的行之有效的方法。我国许多油田已先后开展了大量的室内试验研究和现场试验,寻找适合各地条件的提高采收率的方法。
1、活性注水
活性水是指溶有[[活性剂]]的水。注活性水的依据是设想将洗涤剂作用推广应用于洗涤多孔性岩石中的油,以改善水驱效果,提高采收率。
2、稠化注水
由于原油粘度较高,故在水驱时,注入水将沿高渗透孔道窜流,从而降低了波及系数。利用粘度增大的水溶液提高采收率的机理,就是通过增大驱油液的粘度,使油水流度比下降,从而减弱粘性指进,扩大扫油面积,即提高宏观波及系数,从而提高采收率。
3、注泡沫水
泡沫水就是在水中加入少量的活性剂而能大量地产生泡沫。我们把这种活性剂称为起泡剂。
在注入水中掺入气体(空气、烟道气或[[天然气]]),利用气阻效应(当气泡通过孔隙半径减小处时,毛细管压力增大)使水不能任意地从微观大孔道、宏观的高渗透层或高渗透区窜流,以提高波及系数,这种方式称为混气水。但是气体分散在水中是一个不稳定系统,很难把气体均匀混入水中,并尽量保持一定的稳定时间,为了改进混气水的稳定性,常采用起泡剂降低系统的表面能,它既有利于泡沫的形成,也有助于使泡沫处于低能位而较为稳定。
4、胶束液驱油
改善注入工作剂驱动效能的另一途径是采用微乳液。微乳液是油在水中或水在油中高度分散的体系。依靠活性剂在油水界面的吸附降低体系的表面能,并形成吸附膜层,从而阻碍液滴的进一步撞合。作为驱动的乳液,希望依靠它的液阻效应和异常粘度,消除或削弱粘性指进,从而提高微观波及系数(即洗油效率)和宏观波及系数。
5、二氧化碳驱动法
[[二氧化碳]]极易溶于水和油,在水驱中应用时有两种形式:水驱二氧化碳段塞法和二氧化碳水驱油法。
稠油热驱法
若能设法提高地层原油的温度,高粘度原油的粘度就会大大下降,从而增加了地层油的流度比。
1、火烧油层法
在热效驱动中,热源可分为地面、地下两种。热源在地面时,从地面到地下的热损失很大,为了减少热损失,可把热源置于油层中,将油层中的原油直接点燃,然后不断从地面注入助燃剂(空气)。这样,在油层中形成一个移动的火线(燃烧前缘带),并向油层纵深推进。
2、注热水或热蒸汽驱法
这种方法是利用热水或[[蒸汽]]把热能带到油层中,来提高地层原油的温度。为了将尽可能多的热能带入油层,要求所选用的“携带”热量的热载体比热要大,易于流动(即粘度小),来源广。所以,通常选用热水或热蒸汽作热载体为最好。
==确定方法==
1、油田统计法。它是统计已被水淹区或油田开采的累计采出油量,将其与原始地质储量相比,确定采收率。
2、室内水驱油试验法。这种方法是将天然岩心模拟到油层条件下,在室内作水驱油试验,求出水驱油效率,并根据油田非均质性及流体性质加以校正,求出最终采收率。
3、岩心分析法。用岩心分析法确定采收率有两种,一是在采油区内,用失水量较大的水基钻井液取心,测定岩心中残余油量而求得采收率;另一种是在油田水淹没区内检查并取心,测定岩心中残余油量,求得采收率。
4、物质平衡法。用矿场生产资料,根据物质平衡的原理,求出积累采出油量,将其与原始地质储量相比,确定采收率。
5、地球物理法。在水淹没的井内,用电阻法等测定出残余油饱和度,求得采收率。
==视频==
===<center> 采收率 相关视频</center>===
<center>新疆棉花机械化采收率呈逐年提升</center>
<center>{{#iDisplay:r3245bq6ymh|560|390|qq}}</center>
<center>新疆棉花机械化采收率呈逐年提升</center>
<center>{{#iDisplay:m3236r1udzu|560|390|qq}}</center>
==参考文献==
[[Category:310 數學總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