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69式火箭筒

增加 4 位元組, 2 年前
無編輯摘要
中国在1950年初便取得RPG-2 40毫米反[[坦克]][[火箭]]推进榴弹,及在1957年开始仿制,定名为56式火箭筒。1961年,RPG-7在竞争中战胜了RPG-4,大量生产列装苏军。到1966年为止,在苏军中全部取代了RPG-2。
69式[[火箭筒]]的研制发端于1963年,作为中苏关系破裂前最后一批前往[[苏联]]炮兵军事工程学院留学并毕业的学员,当时28岁的炮兵大尉曹刚川“顺”了一批包括AT-3反坦克导弹在内的苏军最先进武器装备技术资料回国,其中就包括1961年服役的[[RPG-7的图纸]]。国内科研部门很快组织了仿制工作<ref>[https://www.sohu.com/a/228211582_662051 (深度)“步兵之矛”,69式40毫米火箭筒传奇  ], 搜狐 , 2018-04-13</ref>。
RPG-7的逆向工程始于1960年初,及在1964年向解放军的高级[[军官]]展示。口径一样是40mm,威力和射程提高很大。“新40”火箭筒的研制得到军委首长的高度重视。1964年8月尚在研制中的“新40”火箭筒向军委首长作了汇报射击,贺龙元帅说:“这个小东西,能打[[坦克]],射程有300m,应该喊万岁。”罗瑞卿总长指示,要加快研制,尽快装备[[部队]]。由于当时中苏关系恶化,苏联并未转让技术,“新40”研制工作进展较慢。1969年3月珍宝岛冲突爆发,在[[珍宝岛]]事件中,由于56式无法击毁当时苏联新型的T-62坦克,使得解放军洞悉到需要研制新款的单兵反坦克武器,取代56式,刺激“新40”加快研制。1969年4月在湖南湘潭江南[[机器制造厂]]内由军方专家在56式基础上,研制改进成功并开始生产出第一批“新40”,即后来所称的中国的RPG-7仿制品-69式火箭筒,于1970年定型,它的射程是“老40”([[56式火箭筒]],即中国生产的RPG-2)的3倍,威力明显提高,采用光学瞄准镜,可以测定目标距离,可以修正目标速度和风对弹道影响。69式火箭筒在1970 中期取得设计认证,并开始在解放军中服役。1979年的中越战争其效能受到军队的高度赞扬。
251,484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