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冯 远

增加 21,297 位元組, 2 年前
创建页面,内容为“'''著名中国画家、艺术教育家''' File:冯远12.jpg|350px|缩略图|右|'''冯远'''[http://www.rmzxb.com.cn/upload/resources/image/2014/02/12/539_500x500…”
'''著名中国画家、艺术教育家'''
[[File:冯远12.jpg|350px|缩略图|右|'''冯远'''[http://www.rmzxb.com.cn/upload/resources/image/2014/02/12/539_500x500.jpg 原图链接][https://pic.sogou.com/pics?p=77040501&query=%E5%86%AF%E8%BF%9C 来自搜狗网的图片]]]
[[File:冯远作品.jpg|350px|缩略图|右|'''冯远作品'''[http://www.sinaimg.cn/dy/slidenews/26_img/2011_09/16418_26501_936472.jpg 原图链接][https://pic.sogou.com/pics?p=77040501&query=%E5%86%AF%E8%BF%9C 来自搜狗网的图片]]]

冯远,研究生学历,著名中国画家、艺术教育家。历任:中国美术学院副院长、教授,中国美术馆馆长。现任:中央文史研究馆副馆长、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画艺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美协第九届名誉主席。2008年8月起,任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名誉院长。冯远画作曾入选第五、七、八、九届全国美展,获多类奖项十余次。撰写论文、评论、教材近百万字,出版画集、画册、专著15种。作品影响较大,许多画作被国内外美术馆和藏家购藏。
快速导航
光影集锦词条图册
中文名
冯远
主要成就
中央文史研究馆副馆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艺术教育家
职业
画家、教授
出生地
上海
国籍
中国
代表作品
《秦隶筑城图》、《星火》、《屈赋辞意》
毕业院校
浙江美术学院中国画研究生班
出生日期
1952年
民族



1光影集锦
2人物简介
3任免信息
4人物经历
5作品经历
6主要成就
7作品介绍
国画作品
出版物
8绘画风格
9艺术观点
论画
教育观点
10作品拍卖
简介
成交案例
作品展览
11词条图册
1光影集锦
图册集锦
分类1
冯远图册 2张

2人物简介编辑

冯远,中国画家、教授。现任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画艺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研究生导师,国务院新闻办《中国网》专栏作家、专家[1] 。历任中国美术学院副院长、教授,文化部艺术司和科技教育司司长,中国美术馆馆长。2008年8月起,任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名誉院长。2011年5月,被聘为北京东方祥和书画院艺术顾问,北京唐风美术馆特聘画家。

国务院2012年8月29日决定,聘任冯远为中央文史研究馆副馆长。

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

画作曾入选第五、七、八、九届全国美展,许多画作被国内外美术馆和藏家购藏。

3任免信息编辑
2018年1月24日,政协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通过,冯远当选政协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委员。[2]

2018年12月,冯远当选为中国美协第九届名誉主席。[3]

4人物经历编辑

1952年1月生于上海,祖籍江苏无锡。擅长人物画。中学时喜爱绘画,自习连环画八年。14岁入高中,从学于名师家翁范子愚并徐质夫、顾昌祖、顾尔亦、颜若愚、冯德吾、张慎余、子通、黄幼松、顾云璈、季修甫、李效成等。

1969年5月,初中毕业,下乡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务农;

1977年,调辽宁文艺创作办公室工作,翌年底入浙江美术学院中国画研究生班,师从方增先。

1980年9月,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中国画研究生班,留校执教,至1990年历任中国画系教研室主任、学院教务处副处长、处长,是著名中国画家、艺术教育家、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美协中国画艺委会委员;

1992年任中华全国第六、第七届青联委员,浙江省政协委员;

1994年任浙江美术学院中国画系教授;

1987—1999年,担任中国美术学院教务处长、副院长,从事中国画艺术创作、艺术教学、理论研究,主持学院的教学、创作、科研管理工作。曾获优秀教师和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荣誉称号,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1999年5月,获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调任文化部教育科技司任司长;

2000年9月,任文化部艺术司司长、中国文联委员;

2003年11月,当选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2004年5月,任中国美术馆馆长;

2005年9月,任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党组成员、副主席、书记处书记;

2008年任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

2008年8月起,画家冯远任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名誉院长。

2011年5月,画家冯远被聘为北京东方祥和书画院艺术顾问。

2011年11月24日,任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国文联)第九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

2012年11月,参加录制中央电视台音乐频道播出的《cctv翰墨音缘》。

2016年12月2日,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十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在京举行,冯远当选为新一届中国文联副主席。[4]

5作品经历编辑
1974年作品《苹果树下》入选“第五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获优秀奖;

1981年论文《传统中国人物画种造型的程式化、概念化问题》发表于《朵云》杂志;

1982年论文《面临困境的当代中国人物画》发表于《美术》杂志;

1983年论文《传统文人画的现代价值及其意义》发表于《美术》杂志;

1984年作品《百年家国耻》获“浙江省庆祝建国三十五周年美术作品展览”,优秀奖;

1985年作品《沈小霞相会出师表》获第一届全国连环画十佳奖;

1986年“蓝与黑—冯远作品展”在浙江美术学院展出;

1987年“冯远中国画展”在上海展出;

1991年论文《回到单纯》发表于《美术》杂志;

1993年论文《林风眠和他的水墨画艺术》发表于《新美术》杂志;

1995年“冯远水墨人物画展”在台北展出;

1997年作品《秦嬴政称帝庆典图》入选“中国艺术大展”,获大奖;

1998年“冯远作品展”在法国巴黎国际艺术城展出,另有大量作品随联展赴美国、法国、德国、新加坡、日本展出;

2001年作品《苍生》系列组画入选《世纪风骨五十家》“全国中国画名家作品展”;

2002年作品《虚拟都市病症》入选“第三届深圳国际水墨双年展”;

2006年组织“国家百年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制作工程”活动,创作草稿《武昌起义》入选该工程;

2007年作品《远山》系列;

2009年创作《我们》入选“第十一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

2010年创作《诸子图》,带队赴井冈山采风写生;

2011年创作《望夫妹》、《母子图》、《新疆风情写生》、《今生来世》,入选建党纪念展、新疆题材美术作品展;

2012年3月,由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大型个人画集《二十一世纪中国艺术家·冯远》、《笔墨尘缘》冯远绘画作品集;

6主要成就编辑
冯远历任中国美术学院副院长、教授,文化部艺术司和科技教育司司长,中国美术馆馆长、中国文联委员和副主席。2008年8月起,任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名誉院长。冯远画作曾入选第五、七、八、九届全国美展,

冯远在绘画史中,其笔墨语言从传统的疏淡飘逸、逸笔草草中抽离出形态美、黑白构成关系及可变性,又借鉴了西方艺术的造型、体量、结构等美感元素,展示为极具个性化的艺术旨趣与审美追求,那种坦荡深沉、大气磅礴的艺术品位与艺术特色,在当代画坛尤为突出。

7作品介绍编辑
国画作品
《秦隶筑城图》、《星火》、《屈赋辞意》、《世纪智者》等入选第四届、六届、七届、八届全国美 展,获金、银、铜、优秀奖等各类奖项十余次。作品被中国美术馆、中国艺术研究院、美国东亚艺术博物馆 等收藏。

出版物

《从生命意识到审美知觉》、《21世纪艺术教育及人才培养》、《回到单纯 》、《现代日本画的启示》、《水墨人物画教程》、《东窗笔录》、《冯远画集》等。受文化部委托执笔撰写《高等美术教学方案》、《教育艺术教学评估指标体系》等,多篇论文获科研成果奖。

另有著作《走近画家》、《水墨人物画教程》、《中国画名家经典》、《北京当代优秀作品集》等。

8绘画风格编辑
冯远在自己的水墨创作中,引人瞩目的是加强了理性因素,特别是对哲学、历史、人生因素的强化,使其作品气象与诗情、结构与语言更偏于冷峻,结果使艺术的至境氤氲着哲学的启示与理趣,成为他作品的审美取向。而类型化和概念化的笔墨方式,始终是中国水墨画的弊端,千百年恒定不变概源于此,它从根本上与绘画的审美特性背道而驰。冯远的水墨艺术,其意义正是建立在对这种倾向的克服上。

冯远的中国画创作以现实主义具象写实风格为主,兼及其它。作品中的人物造型谨严传神,画风追求拙朴浑厚,笔墨苍涩遒劲。偏爱历史题材创作,善于营造组织浩大场面。注重作品的思想内涵,力求传达出宏大精神的写照,同时也关注艺术形式和语言的新颖、精致。亦作简单、抽象绘画,意在博采兼蓄。供职之余勤于笔耕,热衷参与创作理论研究。冯远致艺、执教踏实认真,创作研究上的每一次风格嬗变都努力争取达到相应成熟的高度。冯远认为中国水墨人物画前景未可限量,但是要创造出既与传统艺术拉开距离,又与西方现代艺术保持距离的真正属于中国现代的人物画,仍然需要付出艰苦的劳动。

9艺术观点编辑
冯远认为,中国可以说具有正在发展、形成中的当代艺术,还没有真正属于自己的成形、成熟、成功的当代艺术。这里所说的“正在”指的是处于初级发展阶段的概念,即由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的模仿、挪借、学 习、借鉴(包括照搬)西方的艺术观念、语言、形式、材料,将西方现代艺术理念与中国文化元素,中国文化符号相兼融的艺术实践方面发展变化。而就学习,采纳西方当代艺术中某些有价值的东西,并且意识到终将体现中国当代文化理念、文化内涵、文化载体,进而创新发展中国的当代艺术而言,不乏其积极意义。在而论,也是具有可行性的选择之一。既然处于学习发展的过程之中,缺乏自己独立思考和创意在某个阶段就势所必然,不管是青年前卫艺术家们有意还是无意,都难免脱开他人的“附庸”嫌疑。但是,冯远也不相信,一个有理想、有志向的当代艺术家甘愿成为“附庸”,甚至一辈子作为“附庸”。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中国已经有一批优秀的艺术家勇于创新,勇于变革,取得了不俗的业绩,推动着中国当代艺术的生成进步,有的甚至在国际上也获得西方同行的认同和赞誉。当然,在现阶段,游戏规则、价值标准的话语权在别人手里,甚至东西方策展人观念中对“前卫”的概念也有特指,中国当代艺术是就着别人的规则和标准在“思考”、在“创意”。冯远指出:有一天,中国的当代艺术能够由中国和国际同行的共同标准来判别优劣,只有到了那个时候,中国才能算有了真正属于自己的当代艺术。

论画
冯远认为中国画是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的艺术形式,而且是有浓郁民族特色的艺术样式。中国画的历史源远流长,中华文明没有中断过,中国画的艺术一定也会源远流长。和其他国家的绘画艺术有所不同的是,中国画秉持的文化哲学理念本身就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天人合一”的理念,这跟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构建和谐社会、构建和谐世界”的理念是完全吻合的。

中国画艺术观察世界的方式不一样,中国画秉持着“人与自然和谐”的文化哲学理念,俯仰天地,品察万类,抒情畅意,以中国笔墨材料诉诸妙在似与非似之间的物象造型,追求作品的气韵生动和意境格调,并且在与观众交流互动的过程中达到得意(他的意思得到了呈现)、观众会意(画家的意图给了观众,观众能够接受)的审美效果,达到这样一种互 动的效果。

另外就是运用不一样的艺术理念,不一样的色彩语言,不一样的视觉图式来呈现同一个世界,同一个主题,同一个梦想。通过把192个国家的各自不同的图形连起来,成为联合国一个比较壮观的画卷,它的主题易于被各国观众接受。由于中国画创作介乎是与非是之间,既不同于西方古典主义绘画那种非常精细、照相似的再现形式,也不同于西方当代的一批抽象形式,所以它的特有形式易于观众和同行理解。

中国画特有的笔墨语言虽然跟西方绘画的这种色彩调性不一样,但是它始于实,从写实起步,止于虚,就是有一个界限,不完全是抽象的;与西方当代绘画中间的新写实主义、具象表现主义、印象主义,甚至象征主义的观念是完全相同的,或者是异曲同工的。它注重绘画性、书写性和作品的意境、比兴象征意味。所以我想中国画和西洋画应分属不同文化体系的两类高端艺术。相信中外观众应该是心有灵犀,能够分辨良莠高下的。

教育观点

冯远认为:学院是教学、研究、培养人才的中心,学院理应秉持学术精神、良知精神、济世精神,在当今时代扮演传承经验、研究新知、创造成果、倡导价值、引领社会的重要角色。学院可以保守,它坚持张扬传统的文化核心价值;可以与时共进,适时调整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产品的专业素质;学院也可以前卫,它研究现象、提出真知远见、形成思想、助推社会。但是有一点,学院不应当被动追随社会成为随波逐流的尾巴。美术学院的意义亦然。


冯远还认为:教学的意义,在于将无限的知识、技能通过合理有序,且被证明是行之有效的内容结构组合,在有限的时间内传授给学生,培养学生初步解决问题的动手能力。技能有专精,知识有系统,教学有规律,教材有规范,循序而渐进。学院教学教会学生的是基本的方法,学院学习不在于学生具体掌握了哪一门手艺,而是成为了什么样素质和才能的人。一个艺术家,从院校毕业到其成为有造就的大家,其间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学习、实践、研究,创造乃是需要倾其一生心力之事,但事实上,那些真正成为大家的艺术家,并不是全凭求学那几手的功夫。中国历史上自学出大家,师徒授受也出大家,学院出大家,转行的也出大家。西方近代史上自印象派以降,许多大画家都非出自学院,那么学院的意义在哪里?艺术还可不可教?学院需要办,那是社会有相应的需要,学术仍然可教,教什么?教基本的规律。任何特殊人才都是有着异于常人的特殊经历和方法造就。艺术崇尚独特,这是任何一位从事艺术创作者的共同目标,没有谁会乐衷于雷同一律。

10作品拍卖编辑
简介
冯远作品艺术价值较高,一直为市场所看好,从冯远 的拍卖记录来看,不仅参加拍卖的作品数量大幅上升,而且成交量很高,拍卖价格节节攀升。业内人士分析,与冯远的艺术价值及综合能力相比,他的作品市场价格偏低,有着非常大的升值空间,冯远是新中国继徐悲鸿、李可染、陆俨少等大师之后的第二代中国画家的代表之一。徐悲鸿等大师的精品之作已经拍出了几十万、几百万甚至几千万的价格,与他们相比,在不久的将来,冯远的作品将会有巨大的升值空间。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冯远从不参与商业炒作,因此,他的作品拍卖价格都是自发的市场行为,含金量高。从他的作品拍卖的数量、成交的比例,以及拍卖价格的节节攀升来看,已有藏家意识到冯远作品的巨大升值潜力,将收藏投资的目光投向了冯远的精品之作。因此,业内人士建议收藏家与艺术品投资者应及时抓住冯远作品价位偏低的有利时机,收藏冯远的精品之作。

2001 秋拍平均价格3236元/平尺,2002 秋拍平均价格4337元/平尺,2004 春拍平均价格10314元/平尺。拍卖价格有波动,总体上升趋势,成交率很高,几乎100%。

成交案例
成交年份 作品名称 作品尺寸规格 成交价(人民币:元)

------------ ------------ ----------------- ------------------------

2001年 《垂钓图 》 52,800

《对弈图》 66×66cm 47,040

2002年 《八仙醉酒图》 137.5×70 cm 40,000

2003年 《唐人击鞠图》 137×70 cm 49,500

《 清江垂钓》 66×67cm 55,000

2004年  《人物》 137×69 cm 50,820

《仕女》 67×67CM 74,800

《四季》 67×67CM 68,200

作品展览
2009年为学生办展


2009年12月3日,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了一场名为“水墨形相”的中国当代水墨人物画展。展览全称中出现了一个人的名字:冯远。作为文联的副主席,这次展览是他为自己的八个学生举办的毕业展览。这些学生本身,也都是各个高校艺术系的教授。


这八位同学被人称为“八大金刚”。为首的是工作室助理李也青,他也是湖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的教授,平时被大家叫做“班长”。他的作品以城市农民工为题材,从现代主义小说、壁画和现代派美术作品中汲取营养,以民工各种形象和动作的穿插、拼贴、叠压而形成多向性的叙事结构。

李锛“同学”是海南大学艺术学院的教授。他喜欢画民俗题材,《京剧八大锤》、《霸王别姬》、《东坡闲逸图》以民俗民风以及戏曲为主要题材,以线造型,着意营造一个充满传统趣味的世界。

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王珂偏爱普通百姓的题材,着重展示普通人的平凡和快乐。

海军政治部文艺创作室美术创作员邹立颖是国家一级美术师,喜欢画汉子,着力塑造了现代军人的群像。


谭乃麟同学在当“学生”前是青岛画院创作部主任、青岛市美协副主席。他有一种本领,画面愈是人物众多,愈能掌控局面,得心应手。现实社会中生动丰富的人物群像,富有生活气息的各式人等不缩小日常生活场景和人物在特殊语境中的状态。

“北人南相”的范治斌同学在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美术系做讲师,他重心向着具象表现主义理念的创作方式转型。

杨晓刚是工作室里最年轻的画家。在《千年古风》这一作品中,他将传统的水法融入到创作中,通过极有控制力的手法,使水的通透流畅富于美感。

相对于杨晓刚的轻盈和抒情,李连志笔下的人物形象是苦涩与厚重的,《天堂》系列中静谧的天空、流转的 白云、屹立的高山、坚实的土地以及站立在天地之间的人们,无不在向观者传达一种坚韧的性格和顽强的生命意识。

然而,一个先生带出的八个学生,风格却各不相同甚至毫不相近。我们看不到哪怕是相近的风格。“这是冯远教学最为成功,也是最为动人的地方。他总是小心翼翼地守护着学生们的个性和想象力,以免他们成为老师的复制品。”评论家张晓凌很是赞叹地说。“希望在中国人物画比较薄弱的现状下,这批人能成为一种推动前进的力量。”

2013年个人展

2013年4月11日,中国文联副主席、著名画家冯远在杭州浙江美术馆举办“笔墨尘缘——冯远中国画作品展”。 这次展览展出的近200件作品,分为“历史溯怀”、“技道萦怀”、“苍生情怀”、“传统追怀”四个部分,全面展示了冯远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30余年在中国画艺术传承与发展和在艺术技巧方面的探索,他自称为“创作研究的阶段性小结”。

11词条图册
冯远冯远
参考资料:
1.
中国网 文化汇 >> 声音 >> 专家列表:冯远、朱明等

2.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委员名单--天津频道--...

人民网 2018-01-25 [引用日期2018-01-27]
3.
中国美协第九届名誉主席、顾问名单公布

澎湃新闻 2018-12-25 [引用日期2018-12-25]
4.
中国文联新一届领导机构产生

人民网 [引用日期2016-12-05]
词条标签:
艺术家 教育学家 人物
==视频==
===沈杰松与著名画家冯远上传于 2016-08-04===
{{#ev:youku| XMTY3MDQ5ODkwNA }}
==参考来源==
30,717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