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江汉论坛

增加 136 位元組, 2 年前
無編輯摘要
《'''江汉论坛'''》1958年创刊,是由湖北省社会科学院主管, [[ 湖北省社会科学院 ]] 主办、中国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以学术理论研究为主的综合性刊物。
据2018年6月《江汉论坛》官网显示,《江汉论坛》编委会拥有4位常务编委、4位编委。
据2018年6月5日 [[ 中国知网 ]] 显示,《江汉论坛》总被引次数47995次,总下载次数2575856次,(2017版)复合影响因子为0.736,(2017版)综合影响因子为0.451。截至2018年6月5日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显示,《江汉论坛》总被引量为47995次,下载量为2575856次;据2015年中国期刊引证报告(扩刊版)数据显示,《江汉论坛》影响因子为0.63,在全部统计源期刊(6735种)中排名第2227名,在 [[ 社会科学 ]] 理论(113种)中排名第28名。
==办刊历史==
1981年,《江汉论坛》改为月刊。
1994年,《江汉论坛》设置 [[ 理事会 ]]
2014年11月,该刊成为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第一批认定 [[ 学术期刊 ]]
==主办单位==
湖北省社会科学院成立于1978年。其前身是 [[ 中国科学院 ]] 武汉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所、湖北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所。据2018年6月研究所官网显示,内设有11个研究所、2个科辅单位、7个职能处室、1个直属中心,在职人员215人,离退休人员140人。拥有首届“荆楚社科名家”1人,中组部直接联系的专家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6人,享受省政府专项津贴 [[ 家12 家]]12 人,湖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6人。
据2018年6月研究所 [[ 图书馆 ]] 官网显示,湖北省社会科学院图书馆总面积3000平方米,藏书25万册。以 [[ 哲学 ]] 、近现代史、经济理论、社会学、文学、楚史和湖北地方文献收藏为主。电子资源有7000多种期刊、近1000种报纸、18万本博士/硕士论文、16万册会议论文、30万册图书以及中国国内外1100多个专业数据库。
==栏目方向==
《江汉论坛》刊登内容涉及政治学、 [[ 经济学 ]] [[ 哲学 ]] 、史学、文学,兼及法学、社会学、伦理学、教育学等学科。
《江汉论坛》设置的栏目有: [[ 社会主义 ]] 理论与实践、当代社会问题研究、 [[ 经济学 ]] 前瞻、“三农”观察、认识论新视野、人学新论、中国哲学史研究方法探讨、生态文明建设研究、楚学研究、中国近现代社会经济史前沿问题研究、历史地理学研究、古典新义、现当代文学研究新视野、文艺理论新思潮研究等。
《江汉论坛》的 [[ 读者 ]] 主要来自各级各类党政机关研究人员、高等院校的师生、管理干部、科研人员和各级社会科学研究人员。
==人员编制==
据2018年6月《江汉论坛》官网显示,《江汉论坛》编委会拥有4位常务编委、4位编委。
据2018年6月5日中国知网显示,《江汉论坛》共出版 [[ 献12818 献]]12818 篇。
据2018年6月5日 [[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 显示,《江汉论坛》共载文6250篇。
==收录情况==
《江汉论坛》是CSSCI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7-2018)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 北京大学 ]]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1992年(第一版),1996年(第二版),2000年版,2004年版,2008年版,2011年版,2014年版)。
==影响因子==
[[ 清华大学图书馆 ]] 、中国科学文献计量评价研究中心出版的《中国学术期刊综合引证报告》(2007年版)载,全国社会科学院系统主办期刊2006年总被引频次《江汉论坛》排名第9位。
据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2009年发布的《中国学术期刊评价研究报告》载,《江汉论坛》在全国 [[ 人文社会科学 ]] 期刊综合排名中位列第18名。
[[ 中国人民大学 ]] 书报资料中心2011年统计,2010年《江汉论坛》在该校《复印报刊资料》转载学术论文42篇,位列社科院、社科联系统第13位。
[[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 图书馆期刊信息检索中心统计,《江汉论坛》2010年被转文章总数为88篇,在中部地区排名第1名。
据中国社会科学院计量与科学评价研究中心2008年发布的《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要览》统计,《江汉论坛》在1995-2006年全部转载量为819次,在湖北排名第1名。
据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图书馆期刊信息检索中心发布的“2012年全国综合性社会科学类期刊被转载篇目” [[ 统计 ]] ,《江汉论坛》2012年度共有91篇(次)论文被转载,在全国综合性社会科学类期刊排序中位列第10位。
2015年,《江汉论坛》共有86篇 [[ 文章 ]] 被各类报刊转载,在全国数千种刊物中排名第14位。
据2018年6月5日中国知网显示,《江汉论坛》总被引次数47995次,总 [[ 下载 ]] 次数2575856次,(2017版)复合影响因子为0.736,(2017版)综合影响因子为0.451。
截至2018年6月5日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显示,《江汉论坛》总被引量为47995次,下载量为2575856次;据2015年中国期刊引证 [[ 报告 ]] (扩刊版) [[ 数据 ]] 显示,《江汉论坛》影响因子为0.63,在全部统计源期刊(6735种)中排名第2227名,在社会科学理论(113种)中排名第28名。
==荣誉表彰==
1990年,《江汉论坛》获“湖北省先进期刊编辑部”称号。
1991-2010年,《江汉论坛》连续七届获评 [[ 湖北省 ]] 优秀期刊奖。
1992年,在《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第一版》中被评为哲学、政治经济学、中国经济等三个学科类的中文核心期刊,并被列为45种综合性文科重要期刊之一。
1996年,在《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第二版》中被列为哲学、 [[ 经济 ]][[ 理论 ]] 、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等三个学科类的中文核心期刊。
1999年,《江汉论坛》被共青团湖北省委授予“青年文明号”荣誉称号。
1999、2001年,《江汉论坛》获第二、三届湖北 [[ 出版 ]] 佳作奖。
2001、2006、2008年,《江汉论坛》被评定为第一、二、三届“湖北十大名刊”。
2003、2008、2010年,《江汉论坛》获第一、二、三届“湖北省期刊优秀编辑奖”。
2008年,《江汉论坛》获“湖北省优秀期刊装帧 [[ 设计 ]] 奖”。
2009年,《江汉论坛》获首届“湖北出版 [[ 政府 ]] 奖期刊奖”,在中国学术期刊评价委员会编撰的《中国学术期刊评价研究报告》(2009-2010)中被评为RCCSE中国权威学术期刊。
2010年,《江汉论坛》获“湖北省人文社科十大精品期刊奖”。
==办刊理念==
《江汉论坛》坚守特色立刊、学术立刊,以“弘扬 [[ 民族 ]][[ 精神 ]] 、倡导学术争鸣”为宗旨,以时代精神和地方特色、学术品位和理论深度、严谨的学风和自由的讨论、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探索创新的理论办理刊物。
==参考文献==
[[Category: 050 連續性出版品;普通期刊 ]]
722,351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