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游武昌东湖

增加 3,262 位元組, 2 年前
创建页面,内容为“[[File:袁说友画像.jpg|230px|缩略图|右|<big>袁说友画像</big> [https://image.gushimi.org/file/e4fdbfdd9dc5eb9724ba88d4278c963d.jpg 原图链接] [https…”
[[File:袁说友画像.jpg|230px|缩略图|右|<big>袁说友画像</big>
[https://image.gushimi.org/file/e4fdbfdd9dc5eb9724ba88d4278c963d.jpg 原图链接]
[https://www.gushimi.org/list/0-56975 来自 古诗大全 的图片]]]

《'''游武昌东湖'''》是[[南宋]]孝宗隆兴元年(1163年)[[进士]]袁说友作品之一。宁宗嘉泰二年(1202年)以吏部尚书进同知枢密院<ref>[http://www.360doc.com/content/17/0329/23/18841360_641269907.shtml 枢密院到底是个什么机构],个人图书馆,2017-03-29</ref>,三年(1203年),拜参知政事(位同副宰相,正二品)。(《闽书》第2831页有传。另《[[中国人名大辞典]]》有传)

袁说友为官30年,累任太府少卿、户部侍郎、文安阁学士、[[吏部尚书]],他有才识,忠于国事,奏疏多切中时弊,发扬正气。

<center>游武昌东湖</center>
{{Cquote|
只说西湖在帝都,武昌新又说东湖。

一围烟浪六十里,几队寒鸥千百雏。

野木迢迢遮去雁,渔舟点点映飞乌。

如何不作钱塘景,要与江城作画图。
|[南宋]袁说友}}

==作者简介==

袁说友(1140年~1204年),字起岩,号东塘居士,[[福建]]建安(今福建建瓯)人。侨居湖州。宋绍兴九年(1139年)生。孝宗隆兴元年(1163年)进士,调溧阳簿。淳熙四年(1177年),任秘书丞兼权左司郎官,后调任池州、知临安府。

==宋史记载==

绍熙五年(1194年)五月丙戌,权户部侍郎袁说友入对,请朝重华宫。

庆元元年(1195年),[[户部侍郎]]袁说友言临安、余杭二县和买科取之弊:"乞将余杭县经界元科之额配以绢数,不分等则,以二十四贯定敷一匹,衮科而下,足额而止,捐其余以惠末产之民。如此则吏不得而制民,民无资于诡户,救弊之良策也。"说友又奏:"贯头均科之法行,则县邑无由多取,乡司无所走弄,而诡挟者不能以幸免,是以奸民顽吏立为异论以摇之。"诏令集议。

庆元二年(1196年),[[户部尚书]]袁说友等言:"浙西围田相望,皆千百亩,陂塘溇渎,悉为田畴,有水则无地可潴,有旱则无水可戽。不严禁之,后将益甚,无复稔岁矣。"

嘉泰二年(1202年)八月丙子,以吏部尚书袁说友同知[[枢密院]]事。

嘉泰三年(1203年)正月,以袁说友参知政事,权[[翰林学士]]。九月庚午,袁说友罢。

==主要作品==

有《东塘集》,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二十卷。事见本集附录《家传》。

袁说友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ref>[https://www.sohu.com/a/198141553_748302 中国第一丛书《四库全书》],搜狐,2017-10-14</ref>本(其中诗七卷)为底本。酌校《永乐大典》残本。馆臣漏辑诗十二首,附于卷末。

==视频==
===<center> 游武昌东湖 相关视频</center>===
<center>二十四节气之夏至:品读宋代袁说友《夏至日雨》,了解夏至</center>
<center>{{#iDisplay:a31025pjklh|560|390|qq}}</center>

<center>影印四库全书是一项庞大的工作</center>
<center>{{#iDisplay:j0813uf2zf0|560|390|qq}}</center>

==参考文献==
[[Category:850 各地方文學;各民族文學;各體文學]]
113,407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