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5,995
次編輯
變更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
,無編輯摘要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是国内社会信息方面的专业指导性刊物。自创刊之日起始终恪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并重,倡导服务创新,推动社会事业发展,为社会理论和社会进步 [[ 事业 ]] 服务,为广大社会科技工作者的 [[ 学术 ]][[ 交流 ]] 和社会科研服务。力求集全国各级社会机构成功管理经验之精华,纳百家理论研究之精髓,突出改革,突出新论,开拓视野,探索新领域。
==编辑人员==
英文名:Journal of South-Central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学校 [[ 编辑部 ]] 现有在岗人员10人(含人文社会科学版和自然科学版)。其中编辑8人,编务2人。编辑中,具有 [[ 高级职称 ]] 的6人,其中,正高4人(含学校学科带头人1人)。
==主要板块==
===自然科学版===
自然科学版是 [[ 自然科学 ]] 综合性学术期刊。本刊为季刊,国内外公开发行,16开本,96页。每季末月30日出版。宗旨是发表自然科学各基础学科的研究成果,主要发表本院重点学科的研究成果;刊登为 [[ 经济 ]] 建设服务,特别是为民族地区经济建设服务取得显著效益的学术论文。特点是立足民院,面向民族地区。注重基础理论的研究,更注重应用科技的研究;注重论文的创新性,更注重民族地区急需的实用性。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是由国家民委主管、 [[ 中南民族大学 ]] 主办的综合性学术理论研究期刊,全面刊载民族学、人类学、社会学、哲学、政治学、法学、经济学、文学、历史学等各学科优秀科研成果,年刊载学术研究论文260篇左右,双月刊。迄至2006年第6期,共计出版148期 .《学报》的办刊理念是:“繁荣学术,服务现实,创新 [[ 理论 ]] ,培育人才”。学报的编辑思想是:“立足特色,突显热点,聚焦前沿,鼓励创新” 。
多年来,《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连续被有关权威机构认定为CSSCI来源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民族学类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全国百强社科学报、湖北省优秀期刊等。据有关统计,每年均有30篇以上的文章被《 [[ 新华文摘 ]]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人大复印资料》以及《北京大学学报》等有关报刊全文转载或摘要转载。发表在本刊的一些文章获得过 [[ 中宣部 ]] “五个一”工程奖、湖北省人民政府优秀社会科学成果奖、国家民委优秀社会科学成果奖等各项奖励。在学术界和期刊界拥有良好的声誉。
本刊设有“民族学人类学论坛”、“哲学研究”、“政治学研究”、“ [[ 法学 ]][[ 研究 ]] ”、“经济学研究”、“社会学研究”、“历史学研究”、“文化学研究”、“文学研究”、“教育学研究”等栏目。其中,“民族学人类学论坛”是本刊的特色重点栏目,本着“大民族学”的学科理念,论坛下设“学科研究综述”、“民族社会学”、“ [[ 人类学 ]] ”、“民族文化”、“民族史”、“民族理论”、“民族经济”、“民族法学”、“民族教育”、“民族文学”等子栏目,每期发文占总发文的40%-50%,约15-20篇。自1981年至今,本刊共计发表民族学类研究论文2100余篇。
学校编辑部现有在岗人员10人(含 [[ 人文社会科学 ]] 版和自然科学版)。其中编辑8人,编务2人。编辑中,具有高级职称的6人,其中,正高4人(含学校学科带头人1人)。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 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
主办单位:中南民族大学
周期:季刊
语种: [[ 中文]]
开本:大16开
期刊级别: [[ 国家 ]] 级期刊
===人文社会科学版===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为社会科学综合性学术刊物。侧重民族学,也发表哲学、 [[ 科学 ]][[ 社会主义 ]] 、经济学等方面的论文。民族学方面以研究我国南方少数民族为主。曾用刊名:中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中南民族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主管单位: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
开本:大16开
期刊级别:08版 [[ 北大 ]] 核心
==期刊荣誉==
本刊获奖情况: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 [[ 民族学 ]] 类核心期刊、全国百强期刊、Caj-cd规范获奖期刊;该刊被以下 [[ 数据库 ]] 收录: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栏目设置==
本刊主要栏目:民族学、民族文化、 [[ 民族 ]][[ 经济 ]] 、民族教育、民俗学。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