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954
次編輯
變更
彰化八堡圳
,無編輯摘要
八堡圳圳頭在二水鄉倡和村檨仔寮,至鼻仔頭再分一圳和二圳。一圳原稱八堡圳又稱濁水圳,另名施厝圳,建於清康熙四十八至五十八間(西元1719年)間,由當時鳳山拔貢后陞兵馬指揮施長齡(又名施世榜)先生,籌集鉅款開鑿而成。二圳又稱「十五庄圳」,建於清康熙六十年(西元1721年)。兩圳於民前五年合併。施世榜起先欲引濁水支流(註:因彰化全縣地勢東南高、西北低,故宜引濁水溪灌溉)灌溉東螺堡的構想並不成功,是後來有位不知其名的「林先生」授之以導流秘法才得已築成。
林先生教授的導流秘法之一,其中攔阻水流導入圳渠的利器 - 「籠仔窩」,是開圳成功的關鍵。它是以藤編成之頭寬尾狹之圓椎型壩籠,狀如倒筍,故又稱「圓筍」或「倒筍」。「籠仔窩」不但於旱季有導水入圳的功用,雨季且能堵濁水溪水氾濫侵蝕河堤之功能。濱濁水溪旁的二水鄉,每屆雨季「籠仔窩」均發揮最大功能,對二水鄉民生命財產提供了無限的保障。是以先民興建林先生廟以感林先生之恩。
*滾滾溪水順著圳道,灌溉著彰化這一大片平原
<gallery mode="packed" heights="250">
File:八堡圳06.jpg|缩略图|八堡圳[http://library.taiwanschoolnet.org/cyberfair 照片來自]
File:八堡圳07.jpg|缩略图]]
</galle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