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创建页面,内容为“{|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big>中华人民共和国学科分类与代码国家标准</big> ''' |- |…”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big>中华人民共和国学科分类与代码国家标准</big> '''

|-

|
[[File:6f7d236551994a41b99054779665592d.gif|缩略图|居中|[https://www.gov.cn/gongbao/content/2006/253029/images/6f7d236551994a41b99054779665592d.gif 原图链接][http://www.gov.cn/gongbao/content/2006/content_253029.htm来自 搜狗 的图片]]]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

| align= light|

|}
《中华人民共和国学科分类与代码国家标准》(Classification and code of disciplines)简称《学科分类与代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关于学科分类的国家推荐标准,最新版本是GB/T13745-2009。

本标准由中国标准化研究院提出,由全国信息分类编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353)归口,规定了学科分类原则等,其分类对象是学科,不同于专业和行业。

=='''目录'''==

'''学科分类'''

'''使用说明'''

'''主题内容'''

'''适用范围'''

'''相关术语'''

'''分类原则'''

'''分类依据'''

'''编制原则'''

'''编码方法'''

=='''学科分类'''==

共设5个门类、62个一级学科、748个二级学科、近6000个三级学科。

学科分类代码是基于一定原则对现实科学体系按其内在联系加以归类并以符合逻辑的排列形式表述出来且赋予代码的一种学科。《学科分类与代码》国家标准,是科学发展、教育、科技统计、学科建设等方面工作的一个重要依据。鉴于学科分类在科学发展中所具有的特殊地位,联合国、美国、德国和日本等国际组织与世界发达国家都很重视学科分类体系标准化工作,纷纷制定相应的学科分类与代码标准。

2使用说明编辑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学科分类与代码表 GB/T13745-2009。

Classification and code of disciplines。

1.主题内容
本标准规定了学科的分类与代码。

2.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国家宏观管理和科技统计。

本标准的分类对象是学科,不同于专业和行业,不能代替文献、情报、图书分类及学术上的各种观点。

3.相关术语
3.1 学科:

学科是相对独立的知识体系。

3.2 学科群:

学科群是具有某一共同属性的一组学科。每个学科群包含了若干个分支学科。

4.分类原则

4.1 科学性原则:

根据学科研究对象的客观的、本质的属性和主要特征及其之间的相关联系,划分不同的从属关系和并列次序,组成一个有序的学科分类体系。

4.2 实用性原则:

对学科进行分类和编码,直接为科技政策和科技发展规划,以及科研经费、[[科技人才]]、科研项目、[[科技成果]]统计和管理服务。

4.3 简明性原则:

对学科层次的划分和组合,力求简单明了。

4.4 兼容性原则:

考虑国内传统分类体系的继承性和实际使用的延续性,并注意提高国际可比性。

4.5 扩延性原则:

根据现代科学技术体系具有高度动态性特征,应为萌芽中的新兴学科留有余地,以便在分类体系相对稳定的情况下得到扩充和延续。

4.6 唯一性原则:

在标准体系中,一个学科只能用一个名称、一个代码。

5.分类依据
本标准依据学科研究对象,研究特征、研究方法,学科的派生来源,研究目的、目标等五方面进行划分。

6.编制原则
6.1 本标准所列学科应具备其理论体系和专门方法的形成;有关科学家群体的出现;有关研究机构和教学单位以及学术团体的建立并展开有效的活动;有关专著和出版物的问世等条件。

6.2 本标准仅对一、二、三级学科进行分类。共设62个一级学科。门类排列顺序是:A自然科学,代码为110-180;B农业科学,代码为210-240;C医药科学,代码为310-360;D工程与技术科学,代码为410-630;E人文与社会科学,代码为710-910。相应五个门类为科技统计使用,不在标准中出现。

6.3 本标准中学科排列次序和级别与学科重要程度无关。

6.4 本标准纳入了成长中的新兴学科,萌芽中的新兴学科暂不纳入,充分反映了发展中的新兴学科,并给学科的发展留有余地,使之成为开放型体系。

6.5 在本分类体系,尤其在工程与技术科学分类体系中,出现的学科与专业、行业、产品名称相同,但其涵义不同。

6.6 分类体系中的名称,原则上用学科名称,考虑实际应用及学科分类层次的需要,有少量“[[学科群]]”名称出现。

6.7一级学科根据情况,分别选用“××学”、“××科学”、“××科学技术”、“××工程”、“××工程技术科学”五种名称。

6.8 交叉或具有双重属性的学科,可在两处列类,只在一处给代码,其相关位置不给代码,在说明栏注“见×××·××××(代码)”或“参见×××·××××(代码)”。

6.9 一级学科下的分支学科,根据确定学科位置的不同特征进行划分,原则上取一个特征,考虑学科特点及使用需要,对有些学科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特征划分。

6.10 本分类体系的学科遵循从理论到应用,从一般到个别,从抽象到具体,从通用到专用,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从宏观到微观的排列顺序。

6.11 标准中出现的学科分类层次和数量分布不均衡现象是各学科发展不平衡的客观实际所决定的。

6.12 本标准对某些横断学科、综合学科及某些特殊学科的处理方法。

6.12.1 分类表中的“信息科学”是指小概念,不包括“计算机科学”。“信息科学与系统科学”的理论和技术部分,其性质与数学类似,排列在数学之后,考虑其发展前景,设为一级学科。“信息科学”和“系统科学”都以“控制论”、“系统论”和“信息论”为基础理论,很难分开,故暂列在一类。

6.12.2 “环境科学技术”、“安全科学技术”、“管理学”三个一级学科属综合学科,本学科列在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之间。

6.12.3 根据我国实际情况,将“心理学”列入“生物学”下二级学科。“地理学”列入“地球科学”下二级学科,“人文地理学”入“地球科学”,属特例。

6.12.4 “印刷、复印技术”入“460·55专用机械工程”下三级学科,属特例。

6.12.5 “仪器仪表技术”入“机械工程”学科。通用的或自然科学中的“仪器仪表技术”学科集中列在“仪器仪表技术”下;专用的分别入其有关学科。

7.编码方法
7.1 本学科分类划分为一、二、三级学科三个层次,用阿拉伯数字表示。一级学科用三位数字表示,二、三级学科分别用两位数字表示;一、二级学科中间用点隔开。其代码结构如下:

××× · ×× ××

一级学科二级学科三级学科

7.2 二、三级学科设“其他学科”,用数字“99”表示。

7.3 标准中所有代码,仅表示该学科在本分类体系中的级别和位置,不表示其他含意。

3附:国家标准编辑
中华人民共和国学科分类与代码国家标准(GB/T 13745-2009)

一、一级学科分类与代码国家标准

一、一级学科分类与代码国家标准(GB/T 13745-2009)

自然科学类:

110 数学

120信息科学与系统科学

130 力学

140 物理学

150 化学

160 天文学

170 地球科学

180 生物学

190心理学

农业科学类:

210 农学

220林学

230 畜牧、兽医科学

240 水产学

医药科学类:

310 基础医学

320 临床医学

330预防医学与公共卫生学

340 军事医学与特种医学

350 药学

360 中医学与中药学

工程与技术科学类:

410 工程与技术学科基础学科

413信息与系统科学相关工程与技术

416自然科学相关工程与技术

420 测绘科学技术

430材料科学

440 矿山工程技术

450 冶金工程技术

460 机械工程

470 动力与电气工程

480 能源科学技术

490 核科学技术

510 电子、通信与自动控制技术

520 计算机科学技术

530 化学工程

535产品应用相关工程与技术

540 纺织科学技术

550 食品科学技术

560 土木建筑工程

570 水利工程

580交通运输工程

590 航空、航天科学技术

610 环境科学技术及资源科学技术

620安全科学技术

630 管理学

人文与社会科学类:

710 马克思主义

720 哲学

730 宗教学

740 语言学

750 文学

760 艺术学

770 历史学

780 考古学

790 经济学

810 政治学

820 法学

830 军事学

840 社会学

850 民族学与文化学

860 新闻学与传播学

870 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

880 教育学

890 体育科学

910 统计学

二、二级学科分类与代码国家标准

110 数学
11011 数学史
11014 数理逻辑与数学基础
11017 数论
11021 代数学
11024 代数几何学
11027 几何学
11031 拓扑学
11034 数学分析
11037 非标准分析
11041 函数论
11044 常微分方程
11047 偏微分方程
11051 动力系统
11054 积分方程
11057 泛函分析
11061 计算数学
11064 概率论
11067 数理统计学
11071 应用统计数学
11074 运筹学
11077 组合数学
11081 离散数学
11084 模糊数学
11085 计算机数学
11087 应用数学 具体应用入有关学科
11099 数学其他学科
120 信息科学与系统科学
12010 信息科学与系统科学基础学科
12020 系统学
12030 控制理论
12040 系统评估与可行性分析
12050 系统工程方法论
12099 信息科学与系统科学其他学科
130 力学
13010 基础力学
13015 固体力学
13020 振动与波
13025 流体力学
13030 流变学
13035 爆炸力学
13040 物理力学
13041 生物力学 包括生物流体力学与生物流变学等
13045 统计力学
13050 应用力学 具体应用入有关学科
13099 力学其他学科
140 物理学
14010 物理学史
14015 理论物理学
14020 声学
14025 热学
14030 光学
14035 电磁学
14040 无线电物理
14045 电子物理学
14050 凝聚态物理学
14055 等离子体物理学
14060 原子分子物理学
14065 原子核物理学
14070 高能物理学
14075 计算物理学
14080 应用物理学 具体应用入有关学科
14099 物理学其他学科
150 化学
15010 化学史
15015 无机化学
15020 有机化学
15025 分析化学
15030 物理化学
15035 化学物理学
15040 高分子物理
15045 高分子化学
15050 核化学
15055 应用化学 具体应用入有关学科
15060 化学生物学
15065 材料化学
15099 化学其他学科
160 天文学
16010 天文学史
16015 天体力学
16020 天体物理学
16025 宇宙化学 原名为“天体化学”
16030 天体测量学
16035 射电天文学
16040 空间天文学
16045 天体演化学 各层次天体形成与演化入各学科
16050 星系与宇宙学
16055 恒星与银河系
16060 太阳与太阳系
16065 天体生物学
16070 天文地球动力学 代码原为1603010
16075 时间测量学
16099 天文学其他学科
170 地球科学
17010 地球科学史
17015 大气科学
17020 固体地球物理学
17025 空间物理学
17030 地球化学
17035 大地测量学
17040 地图学
17045 地理学
17050 地质学
17055 水文学
17060 海洋科学
17099 地球科学其他学科
180 生物学
18011 生物数学
18014 生物物理学
18017 生物化学
18021 细胞生物学
18022 免疫学
18024 生理学
18027 发育生物学
18031 遗传学
18034 放射生物学
18037 分子生物学
18039 专题生物学研究
18041 生物进化论
18044 生态学
18047 神经生物学
18051 植物学
18054 昆虫学
18057 动物学
18061 微生物学
18064 病毒学
18067 人类学
18099 生物学其他学科
190 心理学
19010 心理学史
19015 认知心理学
19020 社会心理学 代码原为84051
19025 实验心理学
19030 发展心理学
19040 医学心理学 代码原为31054
19041 人格心理学
19042 临床与咨询心理学
19045 心理测量
19046 心理统计
19050 生理心理学
19055 工业心理学
19060 管理心理学 代码原为63020
19065 应用心理学
19070 教育心理学 代码原为88027
19075 法制心理学
19099 心理学其他学科
210 农学
21010 农业史
21020 农业基础学科
21030 农艺学
21040 园艺学
21045 农产品贮藏与加工
21050 土壤学
21060 植物保护学
21099 农学其他学科
220 林学
22010 林业基础学科
22015 林木遗传育种学
22020 森林培育学
22025 森林经理学
22030 森林保护学
22035 野生动物保护与管理
22040 防护林学
22045 经济林学
22050 园林学
22055 林业工程
22060 森林统计学
22065 林业经济学
22099 林学其他学科
230 畜牧、兽医科学
23010 畜牧、兽医科学基础学科
23020 畜牧学
23030 兽医学
23099 畜牧、兽医科学其他学科
240 水产学
24010 水产学基础学科
24015 水产增殖学
24020 水产养殖学
24025 水产饲料学
24030 水产保护学
24035 捕捞学
24040 水产品贮藏与加工
24045 水产工程学
24050 水产资源学
24055 水产经济学
24099 水产学其他学科
310 基础医学
31010 医学史
31011 医学生物化学
31014 人体解剖学
31017 医学细胞生物学
31021 人体生理学
31024 人体组织胚胎学
31027 医学遗传学
31031 放射医学
31034 人体免疫学
31037 医学寄生虫学
31041 医学微生物学
31044 病理学
31047 药理学
31051 医学实验动物学
31057 医学统计学
31099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320 临床医学
32011 临床诊断学
32014 保健医学
32017 理疗学
32021 麻醉学
32024 内科学
32027 外科学
32031 妇产科学
32034 儿科学
32037 眼科学
32041 耳鼻咽喉科学
32044 口腔医学
32047 皮肤病学
32051 性医学
32054 神经病学
32057 精神病学 包括精神卫生及行为医学等
32058 重症医学
32061 急诊医学
32064 核医学 含放射治疗学
32065 全科医学
32067 肿瘤学
32071 护理学
32099 临床医学其他学科
330 预防医学与公共卫生学 原名为“预防医学与卫生学”
33011 营养学
33014 毒理学
33017 消毒学
33021 流行病学
33027 媒介生物控制学
33031 环境医学 亦为环境卫生学
33034 职业病学
33037 地方病学
33035 热带医学
33041 社会医学
33044 卫生检验学
33047 食品卫生学
33051 儿少与学校卫生学 原名为“儿少卫生学”
33054 妇幼卫生学
33057 环境卫生学
33061 劳动卫生学
33064 放射卫生学
33067 卫生工程学
33071 卫生经济学
33072 卫生统计学 原代码为9104030
33074 优生学
33077 健康促进与健康教育学 原名为“健康促进与健康教育学”
33081 卫生管理学
33099 预防医学与公共卫生学其他学科
340 军事医学与特种医学
34010 军事医学
34020 特种医学
34099 军事医学与特种医学其他学科
350 药学
35010 药物化学 包括天然药物化学等
35020 生物药物学
35025 微生物药物学
35030 放射性药物学
35035 药剂学
35040 药效学
医药工程 见5306410
35045 药物管理学
35050 药物统计学
35099 药学其他学科
360 中医学与中药学
36010 中医学
36020 民族医学
36030 中西医结合医学
36040 中药学
36099 中医学与中药学其他学科
410 工程与技术科学基础学科
41010 工程数学
41015 工程控制论
41020 工程力学
41025 工程物理学
41030 工程地质学
41035 工程水文学 参见17055
41040 工程仿生学 参见1801460
41045 工程心理学
41050 标准科学技术 又名标准学
41055 计量学
41060 工程图学
41065 勘查技术
41070 工程通用技术
41075 工业工程学 亦称工程系统工程
41099 工程与技术科学基础学科其他学科
413 信息与系统科学相关工程与技术
41310 控制科学与技术
41315 仿真科学技术
41320 信息安全技术
41330 信息技术系统性应用
41399 信息与系统科学相关工程与技术其他学科
416 自然科学相关工程与技术
41610 物理学相关工程与技术
41620 光学工程
41630 海洋工程与技术 代码原为57050,原名为“海洋工程”
41640 生物工程 亦称生物技术。代码原为18071
41650 农业工程 代码原为21070
41660 生物医学工程学 代码原为31061
420 测绘科学技术
42010 大地测量技术
42020 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
42030 地图制图技术
42040 工程测量技术
42050 海洋测绘
42060 测绘仪器
42099 测绘科学技术其他学科
430 材料科学
43010 材料科学基础学科
43015 材料表面与界面 包括表面优化技术
43020 材料失效与保护 包括材料腐蚀、磨损、老化、断裂及其控制等
43025 材料检测与分析技术
43030 材料实验
43035 材料合成与加工工艺
43040 金属材料
43045 无机非金属材料
43050 有机高分子材料
43055 复合材料
43060 生物材料
43070 纳米材料 包括纳米光电材料、纳米信息材料、纳米存储材料等
专用材料 各专用材料入有关学科
43099 材料科学其他学科
440 矿山工程技术
44010 矿山地质学
44015 矿山测量
44020 矿山设计
44025 矿山地面工程
44030 井巷工程
44035 采矿工程
44040 选矿工程
44045 钻井工程
44050 油气田井开发工程
44055 石油、天然气储存与运输工程
44060 矿山机械工程
44065 矿山电气工程
44070 采矿环境工程
44075 矿山安全
44080 矿山综合利用工程
44099 矿山工程技术其他学科
450 冶金工程技术
45010 冶金物理化学
45015 冶金反应工程
45020 冶金原料与预处理
45025 冶金热能工程
45030 冶金技术
45035 钢铁冶金
45040 有色金属冶金
45045 轧制
45050 冶金机械及自动化
45099 冶金工程技术其他学科
460 机械工程
46010 机械史
46015 机械学
46020 机械设计
46025 机械制造工艺与设备
46030 刀具技术
46035 机床技术
46045 流体传动与控制 包括气动液压控制技术等
46050 机械制造自动化
46099 机械工程其他学科
470 动力与电气工程
47010 工程热物理
47020 热工学
47030 动力机械工程
47035 制冷与低温工程 代码原为4702020
47040 电气工程
47099 动力与电气工程其他学科
480 能源科学技术
48010 能源化学
48020 能源地理学
48030 能源计算与测量
48040 储能技术
48050 节能技术 包括工业节能、生活节能、建筑节能等
48060 一次能源
48070 二次能源
48080 能源系统工程
能源经济学 见7904940
48099 能源科学技术其他学科
490 核科学技术
49010 辐射物理与技术
49015 核探测技术与核电子学
49020 放射性计量学
49025 核仪器、仪表
49030 核材料与工艺技术
49035 粒子加速器
49040 裂变堆工程技术
49045 核聚变工程技术
49050 核动力工程技术
49055 同位素技术
49060 核爆炸工程
49065 核安全 包括核电站安全
49070 乏燃料后处理技术
49075 辐射防护技术
49080 核设施退役技术
49085 放射性三废处理、处置技术
49099 核科学技术其他学科
510 电子与通信技术 原名为“电子、通信与自动控制技术”
51010 电子技术
51020 光电子学与激光技术
51030 半导体技术
51040 信息处理技术
51050 通信技术
51060 广播与电视工程技术
51070 雷达工程
51099 电子与通信技术其他学科 原名为“电子、通信与自动控制技术其他学科”
520 计算机科学技术
52010 计算机科学技术基础学科
52020 人工智能
52030 计算机系统结构
52040 计算机软件
52050 计算机工程
52060 计算机应用 具体应用入有关学科
52099 计算机科学技术其他学科
530 化学工程
53011 化学工程基础学科
53014 化工测量技术与仪器仪表
53017 化工传递过程
53021 化学分离工程
53024 化学反应工程
53027 化工系统工程
53031 化工机械与设备
53034 无机化学工程
53037 有机化学工程
53041 电化学工程
53044 高聚物工程
53047 煤化学工程
53051 石油化学工程
53052 天然气化学工程
53054 精细化学工程
53057 造纸技术
53061 毛皮与制革工程
53064 制药工程
53067 生物化学工程
53099 化学工程其他学科
535 产品应用相关工程与技术
53510 仪器仪表技术 代码原为46040
53520 兵器科学与技术
53530 产品应用专用性技术
53599 产品应用相关工程与技术其他学科
540 纺织科学技术
54010 纺织科学技术基础学科
54020 纺织材料
54030 纤维制造技术
54040 纺织技术
54050 染整技术
54060 服装技术
54070 纺织机械与设备
54099 纺织科学技术其他学科
550 食品科学技术
55010 食品科学技术基础学科
55020 食品加工技术
55030 食品包装与储藏
55040 食品机械
55050 食品加工的副产品加工与利用
55060 食品工业企业管理学
55070 食品工程与粮油工程
55099 食品科学技术其他学科
560 土木建筑工程
56010 建筑史
56015 土木建筑工程基础学科
56020 土木建筑工程测量
56025 建筑材料
56030 工程结构
56035 土木建筑结构
56040 土木建筑工程设计
56045 土木建筑工程施工
56050 土木工程机械与设备
56055 市政工程
56060 建筑经济学
56099 土木建筑工程其他学科
570 水利工程
57010 水利工程基础学科
57015 水利工程测量
57020 水工材料
57025 水工结构 亦称水工建筑物
57030 水力机械
57035 水利工程施工
57040 水处理 不包括废水处理
57045 河流泥沙工程学
57055 环境水利
57060 水利管理
57065 防洪工程
57070 水利经济学
57099 水利工程其他学科
580 交通运输工程
58010 道路工程
58020 公路运输
58030 铁路运输
58040 水路运输
58050 船舶、舰船工程
58060 航空运输
58070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
58080 交通运输安全工程
交通运输经济学 见79061
58099 交通运输工程其他学科
590 航空、航天科学技术
59010 航空、航天科学技术基础学科
59015 航空器结构与设计
59020 航天器结构与设计
59025 航空、航天推进系统
59030 飞行器仪表、设备
59035 飞行器控制、导航技术
59040 航空、航天材料
59045 飞行器制造技术
59050 飞行器试验技术
59055 飞行器发射与回收、飞行技术 原名为“飞行器发射、飞行技术”
59060 航空航天地面设施、技术保障 原名为“航天地面设施、技术保障”
59065 航空、航天系统工程
59099 航空、航天科学技术其他学科
610 环境科学技术及资源科学技术 原名为“环境科学技术”
61010 环境科学技术基础学科
61020 环境学
61030 环境工程学
61050 资源科学技术 包括资源管理
61099 环境科学技术及资源科学技术其他学科 原名为“环境科学技术其他学科”
620 安全科学技术
62010 安全科学技术基础学科
62021 安全社会科学
62023 安全物质学
62025 安全人体学
62027 安全系统学 代码原为6202010
62030 安全工程技术科学 原名为“安全工程”
62040 安全卫生工程技术 原名为“职业卫生工程”
62060 安全社会工程
62070 部门安全工程理论 各部门安全工程入有关学科
62080 公共安全
62099 安全科学技术其他学科
630 管理学
63010 管理思想史
63015 管理理论
63025 管理计量学
63030 部门经济管理 各部门经济管理入有关学科
63032 区域经济管理
63035 科学学与科技管理
63040 企业管理
63044 公共管理
63050 管理工程
63055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
63060 未来学
63099 管理学其他学科
710 马克思主义
71010 马、恩、列、斯思想研究
71020 毛泽东思想研究
71030 马克思主义思想史
71040 科学社会主义
71050 社会主义运动史 包括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71060 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
71099 马克思主义其他学科
720 哲学
72010 马克思主义哲学
72015 自然辩证法 亦称科学技术哲学
72020 中国哲学史
72025 东方哲学史
72030 西方哲学史
72035 现代外国哲学
72040 逻辑学
72045 伦理学
72050 美学
72099 哲学其他学科
730 宗教学
73011 宗教学理论
73014 无神论
73017 原始宗教
73021 古代宗教
73024 佛教
73027 基督教
73031 伊斯兰教
73034 道教
73037 印度教
73041 犹太教
73044 袄教
73047 摩尼教
73051 锡克教
73054 耆那教
73057 神道教
73061 中国民间宗教与民间信仰
73064 中国少数民族宗教
73067 当代宗教
73099 宗教学其他学科
740 语言学
74010 普通语言学
74015 比较语言学
74020 语言地理学
74025 社会语言学
74030 心理语言学
74035 应用语言学
74040 汉语研究
74045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字
74050 外国语言
74099 语言学其他学科
750 文学
75011 文学理论
75014 文艺美学
75017 文学批评
75021 比较文学
75024 中国古代文学 原名为“中国古代文学史”
75027 中国近代文学 原名为“中国近代文学史”
75031 中国现代文学 包括当代文学。原名为“中国现代文学史”
75034 中国各体文学
75037 中国民间文学
75041 中国儿童文学
75044 中国少数民族文学
75047 世界文学史
75051 东方文学
75054 俄国文学 包括原苏联文学
75057 英国文学
75061 法国文学
75064 德国文学
75067 意大利文学
75071 美国文学
75074 北欧文学
75077 东欧文学
75081 拉美文学
75084 非洲文学
75087 大洋洲文学
75099 文学其他学科
760 艺术学
艺术美学 见7205070
76010 艺术心理学 包括绘画心理学、书法心理学、音乐心理学
76015 音乐
76020 戏剧
76025 戏曲
76030 舞蹈
76035 电影
76040 广播电视文艺
76045 美术
76050 工艺美术
76055 书法
76060 摄影
76099 艺术学其他学科
770 历史学
77010 史学史
77015 史学理论
77020 历史文献学
77025 中国通史
77030 中国古代史
77035 中国近代史、现代史
77040 世界通史
77045 亚洲史
77050 非洲史
77055 美洲史
77060 欧洲史
77065 澳洲、大洋洲史
77070 专门史
77099 历史学其他学科
7709910 简帛学
780 考古学
78010 考古理论
78020 考古学史
78030 考古技术
78040 中国考古
78050 外国考古
78060 专门考古
78099 考古学其他学科
790 经济学
79011 政治经济学
79013 宏观经济学
79015 微观经济学
79017 比较经济学
79019 经济地理学 包括工业地理学、农业地理学等
79021 发展经济学
79023 生产力经济学
79025 经济思想史
79027 经济史
79029 世界经济学 亦称国际经济学
79031 国民经济学
79033 管理经济学
79035 数量经济学
79037 会计学
79039 审计学
79041 技术经济学
79043 生态经济学
79045 劳动经济学
79047 城市经济学
79049 资源经济学
79051 环境经济学
79052 可持续发展经济学
79053 物流经济学
79055 工业经济学
79057 农村经济学
79059 农业经济学
79061 交通运输经济学
79063 商业经济学
79065 价格学
79067 旅游经济学
79069 信息经济学
79071 财政学
79073 金融学 原名为“货币银行学”
79075 保险学
79077 国防经济学
79099 经济学其他学科
810 政治学
81010 政治学理论
81020 政治制度
81030 行政学
81040 国际政治学
81099 政治学其他学科
820 法学
82010 理论法学
82020 法律史学
82030 部门法学
82040 国际法学
82099 法学其他学科
830 军事学
83010 军事理论
83015 军事史
83020 军事心理学
83025 战略学
83030 战役学
83035 战术学
83040 军队指挥学
83045 军制学
83050 军队政治工作学
83055 军事后勤学
83060 军事地学
83065 军事技术
83099 军事学其他学科
840 社会学
84011 社会学史
84014 社会学理论
84017 社会学方法
84021 实验社会学
84024 数理社会学
84027 应用社会学
84031 比较社会学
84034 社会地理学
政治社会学 见8101020
84037 文化社会学
84041 历史社会学
科学社会学 见6303510
84044 经济社会学
84047 军事社会学
社会心理学 见19020
84054 公共关系学
84057 社会人类学
84061 组织社会学
84064 发展社会学
84067 福利社会学
84071 人口学
84074 劳动科学
84099 社会学其他学科
850 民族学与文化学 原名为“民族学”
85010 民族问题理论
85020 民族史学
85030 蒙古学
85040 藏学
85042 新疆民族研究 含维吾尔学
85050 文化人类学与民俗学
85060 世界民族研究
85070 文化学
85099 民族和文化学其他学科 原名为“民族学其他学科”
860 新闻学与传播学
86010 新闻理论
86020 新闻史
86030 新闻业务
86040 新闻事业经营管理
86050 广播与电视
86060 传播学
86099 新闻学与传播学其他学科
870 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
87010 图书馆学
87020 文献学
87030 情报学
87040 档案学
87050 博物馆学
87099 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其他学科
880 教育学
88011 教育史 包括中国教育史、外国教育史等
88014 教育学原理
88017 教学论
88021 德育原理
88024 教育社会学
教育心理学 见19070
88031 教育经济学
教育统计学 见9104010
88034 教育管理学
88037 比较教育学
88041 教育技术学
88044 军事教育学
88047 学前教育学
88051 普通教育学 包括初等教育学、中等教育学等
88054 高等教育学
88057 成人教育学
88061 职业技术教育学
88064 特殊教育学
88099 教育学其他学科
890 体育科学
89010 体育史
89015 体育理论
89020 运动生物力学 包括运动解剖学等
89025 运动生理学
89030 运动心理学
89035 运动生物化学
89040 体育保健学
89045 运动训练学
89050 体育教育学
89055 武术理论与方法
89060 体育管理学
89065 体育经济学
89099 体育科学其他学科
910 统计学
91010 统计学史
91030 经济统计学
91035 科学技术统计学
91040 社会统计学
91045 人口统计学
91050 环境与生态统计学
91060 生物与医学统计学
91099 统计学其他学科

=='''编制过程'''==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学科分类与代码表(GB/T13745-92)

Classification and code disciplines

(国家技术监督局1992-11-01批准,1993-07-01实施)。

=='''编制原则'''==

1.本标准所列学科应具备其理论体系和专门方法的形成;有关科学家群体的出现;有关研究机构和教学单位以及学术团体的建立并展开有效的活动;有关专著和出版物的问世等条件。

2 本标准仅对一,二,三级学科进行分类.共设58个一级学科.门类排列顺序是:A自然科学,代码为110-180;B农业科学,代码为210-240;C医药科学,代码为310-360;D工程与技术科学,代码为410-630;E人文与社会科学,代码为710-910.相应五个门类为科技统计使用,不在标准中出现。

3 本标准中学科排列次序和级别与学科重要程度无关。

4 本标准纳入了成长中的新兴学科,萌芽中的新兴学科暂不纳入,充分反映了发展中的新兴学科,并给学科的发展留有余地,使之成为开放型体系。

5 在本分类体系,尤其在工程与技术科学分类体系中,出现的学科与专业,行业,产品名称相同,但其涵义不同.

6 分类体系中的名称,原则上用学科名称,考虑实际应用及学科分类层次的需要,有少量"学科群"名称出现.

7一级学科根据情况,分别选用"××学","××科学","××科学技术","××工程","××工程技术科学"五种名称.

8 交叉或具有双重属性的学科,可在两处列类,只在一处给代码,其相关位置不给代码,在说明栏注"见×××・××××(代码)"或"参见×××・××××(代码)"。

9 一级学科下的分支学科,根据确定学科位置的不同特征进行划分,原则上取一个特征,考虑学科特点及使用需要,对有些学科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特征划分。

10 本分类体系的学科遵循从理论到应用,从一般到个别,从抽象到具体,从通用到专用,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从宏观到微观的排列顺序。

11 标准中出现的学科分类层次和数量分布不均衡现象是各学科发展不平衡的客观实际所决定的.

12 本标准对某些横断学科,综合学科及某些特殊学科的[[处理方法]]。

12.1 分类表中的"信息科学"是指小概念,不包括"计算机科学"."信息科学与系统科学"的理论和技术部分,其性质与数学类似,排列在数学之后,考虑其发展前景,设为一级学科."信息科学"和"系统科学"都以"控制论","系统论"和"信息论"为基础理论,很难分开,故暂列在一类。

12.2 "环境科学技术","安全科学技术","管理学"三个一级学科属综合学科,本学科列在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之间.

12.3 根据我国实际情况,将"心理学"列入"生物学"下二级学科.[["地理学]]"列入"地球科学"下二级学科,"人文地理学"入"地球科学",属特例。

12.4 "印刷,复印技术"入"460・55专用机械工程"下三级学科,属特例。

12.5 "仪器仪表技术"入"机械工程"学科.通用的或自然科学中的"仪器仪表技术"学科集中列在"仪器仪表技术"下;专用的分别入其有关学科.

'''编码方法'''<ref>[https://weixin.sogou.com/weixin?query=中华人民共和国学科分类与代码国家标准&ie=utf8&type=2&sourceid=weixinvr 中华人民共和国学科分类与代码国家标准],搜狗, 2017-02-13</ref>

1 本学科分类划分为一,二,三级学科三个层次,用阿拉伯数字表示.一级学科用三位数字表示,二,三级学科分别用两位数字表示;一,二级学科中间用点隔开.其代码结构如下:××× ・ ×× ××

2 二,三级学科设"其他学科",用数字"99"表示。

3 标准中所有代码,仅表示该学科在本分类体系中的级别和位置,不表示其他含意。

=='''参考资料'''==
{{Reflist}}
27,895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