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3,739
次編輯
變更
北方法学
,無編輯摘要
《'''北方法学'''》创刊于2007年,是由 [[ 黑龙江大学 ]] 主管并主办,面向中国国内外公开出版发行的专业法学学术期刊。
据《北方法学》2019年10月期刊官网显示,《北方法学》编委会拥有编委24人(包括1位特别编委); [[ 编辑部 ]] 有学科编辑9人、栏目编辑1人。
据2019年10月30日 [[ 中国知网 ]] 显示,《北方法学》出版文献共1390篇,总被下载693985次、总被引12866次;(2019版)复合影响因子为1.715,(2019版)综合影响因子为0.782。 据2019年10月30日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显示,《北方法学》文献量为1291篇,被引量为4569次、下载量为35373次;根据2015年中国期刊引证 [[ 报告 ]] (扩刊版) [[ 数据 ]] 显示,《北方法学》影响因子为0.83。
==历史沿革==
2007年1月25日,经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 ]] 批准,《北方法学》正式创刊出版;同年1月30日,《北方法学》在哈尔滨举行创刊仪式。
2013年1月1日,《北方法学》正式开通中国知网采编平台。
2014年12月,《北方法学》成为中国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第一批认定 [[ 学术期刊 ]] 。
==主要栏目==
《北方法学》主要栏目有:理论法前沿、部门法专论、专题研究、外国法研究、中外法史研究、实践论坛、名家讲坛、 [[ 博士 ]] 生论坛、学术综述、译评文丛、学术问题争鸣、比较法论坛等。
==读者对象==
《北方法学》的 [[ 读者 ]] 对象为法学理论研究人员,法学教育、司法理论及法律实践工作者, [[ 法学 ]] 专业博士、硕士及本科生等。
==人员编制==
据《北方法学》2019年10月 [[ 期刊 ]] 官网显示,《北方法学》编委会拥有编委24人(包括1位特别编委);编辑部有学科编辑9人、栏目编辑1人。 编委会
在2015-2016年《中国学术期刊评价研究报告》(RCCSE)中,《北方法学》被评为核心期刊。
《北方法学》为CSSCI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9-2020)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 北京大学 ]]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2014年版、2017年版),并被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等收录。
==出版发行==
据2019年10月30日中国知网显示,《北方法学》出版 [[ 文献 ]] 共1390篇。
据2019年10月30日 [[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 显示,《北方法学》文献量为1291篇。
==影响因子==
2015年,在年度“复印报刊 [[ 资料 ]] ”转载学术论文指数年度排名中,《北方法学》在182种涉及全文被转载的期刊中取得了转载量排名第九的 [[ 成绩 ]] 。
据2019年10月30日中国知网显示,《北方法学》总被 [[ 下 载693985 载]]693985 次、总被引12866次;(2019版)复合影响因子为1.715,(2019版)综合影响因子为0.782。
据2019年10月30日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显示,《北方法学》被引量为4569次、下载量为35373次;根据2015年中国期刊引证 [[ 报告 ]] (扩刊版) [[ 数据 ]] 显示,《北方法学》影响因子为0.83,在全部统计源期刊(6735种)中排名第1448名,在法律类期刊(65种)中排名第29名。
==荣誉表彰==
在2015年召开的首届中国法学期刊研究会会员大会上,《北方法学》编辑部被推选为中国 [[ 法学 ]] 期刊研究会的副会长单位。
==精神理念==
《北方法学》的办刊宗旨为繁荣法学研究,服务法制建设,加强 [[ 学术 ]][[ 交流 ]] ,培养法律人才。
《北方法学》立足独立的学术研究,追踪理论前沿,关注法制实践,主张研究特色与深度,倡导思想的交锋、平等的对话与批评、锐意创新的理论思维、观照现实的社会责任;积极推进法学理论和法制发展的深化研究,重视部门法学中具体法律制度的理论探讨和系统分析,关注全球化进程中的中外 [[ 法律 ]] 制度比较,发挥对俄罗斯及东北亚其他国家法律 [[ 研究 ]] 的文化地缘优势,既侧重学术理论研究,也突出法学与社会现实关系密切的学科特点,为有学术价值的实践问题研究提供阵地。
==投稿须知==
1.稿件应是未以任何形式公开 [[ 发表 ]] 过的论文,亦不接受一稿多投的文章。
2.论文应严谨遵守学术规范, [[ 内容 ]] 表述清晰通达,不欢迎缺乏规范、晦涩难懂的稿件。
3.稿件篇幅一般应在1万字以上。
4.编辑部有权对稿件进行 [[ 技术 ]] 处理或技术删节,不同意者请说明。
5.稿件请附中英文的标题、论文摘要(200~300字)及3-5个关键词。中文标题以不超过18个字为宜,可以另加副标题。论文摘要应客观体现文章的 [[ 内容 ]] 和观点,不作解释和主观评价、自我评价,不要使用第一人称,避免出现“本文”“作者”等主语。
6.为执行匿名审稿,请作者将姓名、出生年月、性别、工作单位、 [[ 职称 ]] 、 [[ 学位 ]] 、职务、通讯地址、联系方式等个人信息,单独放在首页,稿件正文不要体现上述信息。
7.该刊不退稿件;稿件决定采用,即发用稿通知;3个月未收到用稿通知,请 [[ 作者 ]] 自行处理。
8.稿件请以Word文件 [[ 格式 ]] 发到该刊电子信箱。
==参考文献==
[[Category: 050 連續性出版品;普通期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