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遍能

增加 747 位元組, 2 年前
無編輯摘要
遍能(1906-1996)高僧。俗名许指光。乐山市人。1920年在乐山乌尤寺出家。曾任乐山乌尤寺方丈,乐山市佛教协会会长,四川省文史馆馆员,中国佛教协会常务理事,四川佛学院院长等职。
基本信息中文名称许明光{|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别名遍能|-
| style="background: #E6E8FA" align= center| 国籍 中国'''<big>遍能</big> '''
出生地四川省乐山县|-
| [[File:遍能.jpg|缩略图|居中|[http://pic8.nipic.com/20100621/2163148_003328533247_2.jpg 原图链接][http://www.nipic.com/show/3317755.html 图片来源于呢图网]]]
 
|-
 
| style="background: #C0C0C0" align= center|
 
|-
 
| align= light|
 
中文名称;许明光
 
别名;遍能
 
出生地;四川省乐山县
出生日期1906 ;1906
逝世日期1996 ;1996
职业 中国佛教协会常务理事
信仰|} '''遍能'''(1906-1996)高僧。俗名许指光。乐山市人。1920年在[[乐山]]乌尤寺出家。曾任[[乐山]][[乌尤寺]]方丈,乐山市佛教协会会长,[[四川]]省文史馆馆员,中国 佛教协会常务理事,四川佛学院院长等职。<ref>[https://www.360kuai.com/pc/90a9975259dcbba8d?cota=3&kuai_so=1&sign=360_57c3bbd1&refer_scene=so_1 中国当代高僧遍能法师书法欣赏(图)] , 快资讯 2021-01-09 </ref>
目录1 == 人物生平2社会贡献折叠编辑本段人物生平遍能老和尚俗家姓许,名在光,四川省乐山县冠英场(现属乐山市五通桥区)人,清光绪三十二年(一九○六年)出生。遍能幼年时受村塾教育,民国九年(一九二○年),遍能年十五岁,投入乌尤山上的乌尤寺,礼传度和尚为师而落发出家。他在寺中依师礼佛诵经,学习佛门仪轨,及长从川内名儒翰林赵熙(香宋)受学,以颖悟好学,深受赵翰林器重。。民国十二年(一九二三年)时已十八岁,到成都文殊院受具足戒,圆戒后住文殊院学戒堂学戒。他的国学、佛学均有相当的基础,在文殊院学习期间,戒律精严,功课出众,受到师长的青睐。学戒堂于民国十三年(一九二四年)改为四川佛学院,由佛源老法师担任院长。遍能于佛学院毕业后,受聘到川东佛学院任监学。民国十八年(一九二九年),出川游方参学。==
遍能老和尚俗家姓许,名在光,[[四川]]省乐山县冠英场(现属乐山市五通桥区)人,清[[光绪]]三十二年(一九○六年)出生。遍能幼年时受村塾教育, 民国 九年(一九 ○年) 到了北京 遍能年十五岁,投 柏林 乌尤山上的[[乌尤 的柏林教理院受学。柏林教理院 ]] 最初是柏林寺主持台源 礼传度 和尚 所创办,聘请泰县光孝寺住持常惺法 为院长 而落发出家 后来太虚大 他在寺中依 自欧美弘法归来 礼佛诵经 打算设立「世界 学习 门仪轨,及长从川内名儒翰林[[赵熙]](香宋)受学,以颖悟好 苑」 ,深受赵翰林器重 台源和尚热心支持 。民国十二年(一九二三年)时已十八岁,到[[成都]][[文殊院]]受具足戒 请大师把 圆戒后住文殊院学戒堂学戒。他的国学、 佛学 苑设 均有相当的基础, 柏林寺内 文殊院学习期间,戒律精严,功课出众,受到师长的青睐 太虚大师把原在武昌 学戒堂于民国十三年(一九二四年)改为四川 佛学院 的锡兰留学团也迁到北京 在柏林教理 由佛源老法师担任 设置了华日文系与华英文系, 长。 遍能 读的是华日文系 于佛学院毕业后,受聘到川东佛学院任监学。民国十八年(一九二九年) 与尘空、本出川游方参学。
民国十九年(一九三○年)到了北京,考入[[柏林寺]]的柏林教理院受学。柏林教理院,最初是柏林寺主持台源和尚所创办,聘请泰县 孝寺住持[[常惺法师]]为院长。后来[[太虚大师]]自欧美弘法归来,打算设立「世界佛学苑」。台源和尚热心支持,请大师把佛学苑设在柏林寺内。[[太虚大师]]把原在武昌佛学院的锡兰留学团也迁到[[北京]],在柏林教理院设置了华日文系与华英文系,遍能读的是华日文系,与[[尘空]] [[本光]]、[[ 雪烦 ]] 等为同学。民国二十年(一九三一年)「九一八」事变,翌年华北情势紧张,经济萧条,教理院经费来源受到影响,不得已宣告停办。遍能法师也离开北京回到四川。
民国十九年(一九三○年), [[ 太虚大师 ]] [[ 四川 ]] 佛教会之请,入川弘法,与 [[ 四川 ]] 省主席刘湘见面, [[ 刘湘 ]] 谈及欲选派汉僧入藏留学,以沟通汉藏文化。大师告以不如在四川设立学校,集合汉藏僧青年加以训练,作为促进汉藏民族团结的桥梁。刘氏赞同此议,复得成都、重庆诸大居士 [[ 潘文华 ]] 、何北衡、 [[ 王旭东 ]] 、王晓西等之协助,乃以重庆北碚缟云寺为院址,命名曰「世界佛学苑汉藏教理院」。并命毕业於武昌佛学院、四川籍的满智法师负责筹备工作。民国廿一年(一九三二年)汉藏教理院在重庆设置筹备处,满智由 [[ 上海 ]] 回四川负责筹备。满智於半年之间,把一座破落不堪的缙云寺,整理成一所教学的学府。 [[ 太虚大师 ]] 乃命满智为汉院教务主任,负责院务;由超一为事务主任,以柚卢、慧松等为教师,并命遍能到教理院任学监。民国廿一年(一九三二年)璁假招生,八月二十日举行开学典礼,太虚大师亲临主持,以「澹宁明敏」四字为校训。汉院初创,百废待举,满智主持院务二年,因世缘未尽,舍戒还俗。太虚大师乃命遍能为教务主任并代理持院务。
民国二十三年(一九三四年)八月,汉院因内部人员理念不合,出现分歧。法师秉持正道,严然处置。(这也间接导致法师直到改革开放后,才当选为中国佛教协会常务理事)。在西藏学法的法尊法师,应太虚大师之召回到重庆,接任教理院教务主任代理院务,遍能始放下肩头重担。翌年受重庆名刹华严寺之聘,任华严岩寺佛学院教务主任。任职三年,于民国二十七年(一九三八年),传度法师圆寂,法师受请出任乐山乌尤寺方丈。以后六十年的时间,他都在四川弘化。
一九五○年以后,遍能法师仍在 [[ 乐山 ]][[ 乌尤寺 ]] 任住持。不过,国家的新政策,出家人要做工才有饭吃,遍能法师也不得不配合政策,带领常住僧侣做工耕田,美其名曰「农禅合一」。一九六六年,「十年动乱」期间,遍能法师也和其他出家人一样,被下放农村,参加劳动生产。直到一九七八年以后,改革开放,落实宗教政策,遍能老法师才重返寺院,恢复僧装,继续担任乌尤寺方丈,负起了修复乌尤寺任务。乌尤寺在十年动乱期间受到破坏,遍能老法师多方奔走,筹集资金,经过数年努力,乌尤寺渐复旧观,一九八四年恢复为宗教场所。一九八八年,遍能老法师高龄八十三岁,受宗教部门安排,担任成都新都县宝光寺方丈,同时仍担任乌尤寺方丈。他为法忘身,为两处大寺院奉献身力。一九九二年,老法师为提高出家人素质,培育僧材,在 [[ 宝光寺 ]] 设立了 [[ 四川 ]] 省佛学院。他亲执教鞭,诲人不倦,受到全院师生敬重。遍能老法师晚年,除担任两大寺院方丈外,还长期担任中国佛教协会咨议委员会副主席, [[ 四川 ]] 省佛教协会秘书长、副会长、 [[ 乐山 ]] 市佛教协会会长、四川省佛学院院长、四川省尼众佛学院教务长、 [[ 峨眉山 ]] 佛学院院长、峨眉山佛教协会名誉会长、乐山市政协委员、新都县政协委员等职务,对於四川的佛教事业有著相当的贡献。他不遗馀力地培养佛教僧材,并热心社会公益事业,曾捐资百万元改建濠上大桥,捐资十万圆兴办乐山市艺术幼儿园,会同 [[ 宽霖法师 ]] 等创立四川佛教慈善功德会,募化专款,帮助贫困失学儿童。遍能老法师於一九九六年罹病,医治罔效,於一九九七年二月四日,在 [[ 乌尤寺 ]] 方丈室安详示寂,世寿九十二岁,僧腊七十七夏,七日荼毗,获舍利极夥。 ==社会贡献== 遍能 作品师一生重视僧侣教育,他青年时代初任[[汉藏教理院]]教务主任,继在峨嵋山为僧尼二众建佛学院,晚年任[[宝光寺]]方丈时,在宝光寺创办四川佛学院,春风化雨,桃李遍及省内。 == 相关视频 ==<center>{{#iDisplay:s0501dsmuub|480|270|qq}}<center>绘制 遍能 大师 作品师</center></center> == 参考资料 ==
[[Category:220 折叠编辑本段社会贡献遍能老法师一生重视僧侣教育,他青年时代初任汉藏教理院 务主任,继在峨嵋山为僧尼二众建佛学院,晚年任宝光寺方丈时,在宝光寺创办四川佛学院,春风化雨,桃李遍及省内。總論]]
15,650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