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体育与科学

增加 132 位元組, 2 年前
無編輯摘要
《'''体育与科学'''》创刊于1980年,是由 [[ 江苏省体育局 ]] 主管,江苏省体育科学研究所主办的体育科技期刊<ref>[https://www.sohu.com/a/309157057_100018922 建设一流科技期刊,我们在路上],搜狐,2019-04-19 </ref>。
据2021年《体育与科学》第2期期刊内页显示,《体育与科学》 [[ 编辑部 ]] 有责任编辑3人。
据2021年8月30日 [[ 中国知网 ]] 显示,《体育与科学》共出版文献5567篇、总被下载2250668次、总被引79102次、(2020)复合影响因子为2.286、(2020)综合影响因子为1.51。
据2021年8月30日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显示,《体育与科学》共载文2804篇、下载量为150856次、 [[ 基金 ]][[ 论文 ]] 量为826篇、被引量为57709次;2018年影响因子为1.84。
据2021年8月30日 [[ 维普网 ]] 显示,《体育与科学》发文量为5052篇、被引量为38504次、影响因子为2.248731、立即指数为0.4395604、 被引半衰期为5.86、引用半衰期为3.9、期刊他引率为0.9601925,平均引文率为25.69231。
==办刊历史==
1986年,该刊改名为《体育与科学》。
2012年,该刊入选第一批国家社科基金重点资助 [[ 期刊 ]]
2014年12月,该刊成为中国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第一批认定 [[ 学术期刊 ]]
2017年3月,《体育与科学》编辑部在 [[ 南京 ]] 召开编委会会议。
==主要栏目==
《体育与科学》设有“建党百年与中国现代体育发展”专题、专论、学术对话录、新探索、体育赛事研究、《体育与科学》学术工作坊、 [[ 研究 ]][[ 报告 ]] 等栏目。
==报道内容==
《体育与科学》主要报道体育文化、 [[ 奥林匹克 ]][[ 文化 ]] 、社会体育学、体育经济学、体育法学、体育美学、体育课程论、体育方法论、运动竞赛与训练学、新学科介绍等。
==读者对象==
该刊读者对象为体育科研人员,大专院校 [[ 研究生 ]] 和本科生为主,兼及体育管理和关心体育理论研究的爱好者。
==人员编制==
据2021年《体育与科学》第2期期刊内页显示,《体育与科学》编辑部有责任编辑3人。
《体育与科学》是 [[ 北京大学 ]]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1992版、1996版、2000版、2004版、2008版、2011版、2014版、2017版、2020版),CSSCI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1998、1999、2000-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2014-2016、2017-2018、2019-2020、2021-2022)来源期刊、中国人文社科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ref>[https://www.sohu.com/a/432357519_120901460 什么是核心期刊?],搜狐,2020-11-17</ref>,被中国国家哲学 [[ 社会科学 ]] 学术期刊数据库、知网、万方、维普等平台收录。
==出版发行==
据2021年8月30日中国知网显示,《体育与科学》共出版 [[ 献5567 献]]5567 篇。
据2021年8月30日 [[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 显示,《体育与科学》共载文2804篇、基金论文量为826篇。
据2021年8月30日 [[ 维普网 ]] 显示,《体育与科学》发文量为5052篇。
==影响因子==
据2021年8月30日中国知网显示,《体育与科学》总被 [[ 载2250668 载]]2250668 次、总被引79102次、(2020)复合影响因子为2.286、(2020)综合影响因子为1.51。
据2021年8月30日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显示,《体育与科学》下载量为150856次、被引量为57709次;据2018年中国期刊引证报告(扩刊版) [[ 数据 ]] 显示,该刊影响因子为1.84,在全部统计源期刊(6718种)中排第531名。
据2021年8月30日维普网显示,《体育与科学》被引量为38504次、影响 [[ 因子 ]] 为2.248731、立即指数为0.4395604、 被引半衰期为5.86、引用半衰期为3.9、期刊他引率为0.9601925,平均引文率为25.69231。
==荣誉表彰==
该刊曾获 [[ 江苏省 ]] 体育科学学会“优秀组织奖”。
《体育与科学》坚持“ [[ 百花齐放 ]] [[ 百家争鸣 ]] ”的方针,注重前沿性的开拓性研究成果的交流,集学术性与思想性并重,以新概念、新理论开发、以及体育科研究服务于运动训练,学校体育和社会体育的研究论文为主体,兼顾基础理论和科学科理论建设。
==投稿指南==
一、来稿应具有创新性、 [[ 科学 ]] 性,论点新颖、明确,论证充分、可靠,语言流畅, [[ 文字 ]] 精炼。论文篇幅以7000—12000字为宜。
二、稿件为作者本人原创,多位作者署名时须征得其他 [[ 作者 ]] 同意,并在投稿时确定排序。
三、稿件格式:
1.来稿应包括题名,署名, [[ 中文 ]] 摘要、关键词,中图分类号,英文题名、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
2.中文题名应言简意赅,准确反映文章主题,一般不超过20个字。英文题名应与中文相符。署名列于文题下,须注明工作单位全称、所在地及邮编。
3.摘要用第三人称写法,着重写出 [[ 文章 ]] 的选题依据、研究思路、结论,200字左右为妥。应选取3~5个能反映论文主要内容的关键词。英文标题、摘要及关键词须保证翻译的准确性。
4.参考文献依照在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用 [[ 阿拉伯数字 ]] 加方括号以右上角码标出,相关著录格式请依照中国国家标准《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GB/T 7714-2005)。
5.论文若为基金项目,请注明 [[ 基金 ]][[ 项目 ]] 名称和项目号。其名称应按中国国家有关部门规定的正式名称填写,项目号在圆括号内注明,多项基金项目依次列出,其间以分号隔开。
四、作者自投稿之日起2个月内未收到录用通知,可自行处理稿件。
728,886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