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钟世镇

增加 212 位元組, 2 年前
維護清理 調整格式、排版
| 知名作品 = 《显微外科解剖学》,《现代临床解剖学丛书》
}}
'''钟世镇'''(1925.9.24-),[[广东]]五华人,临床解剖学专家<ref>[http://xueshu.baidu.com/usercenter/paper/show?paperid=8eaae5eaf9c6695435cc3a83e63a9f57&site=xueshu_se] ,百度学术</ref>,中国现代临床解剖学奠基人<ref>[http://www.sohu.com/a/314458731_120053913] ,搜狐</ref>,中国数字人和数字医学研究倡导者 。
1952年毕业于中山大学医学院 。1985年晋升为'''钟世镇'''(1925.9.24-),[[ 南方医科大学广东]] 教授 五华人 编著国际第一部《显微外科 临床 解剖学 》。199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专家<ref>[http://wwwxueshu.caebaidu.cncom/caeusercenter/htmlpaper/main/colys/46491593.htmlshow?paperid=8eaae5eaf9c6695435cc3a83e63a9f57&site=xueshu_se 钟世镇——中国临床解剖学奠基人] , 百度学术</ref>, 中国 工程院现代临床解剖学奠基人</ref> [http://www.sohu.com/a/314458731_120053913 。2000年出版1000万字的《 中国 现代临床解剖学 丛书》。2002年担任 奠基人钟世镇: 世纪院士的“配角人生” ] ,搜狐</ref>,中国 数字 化虚拟 系列 和数字医学 研究 课题组负责人 。现为中国工程院资深院士 倡导者
1952年毕业于中山大学医学院 。1985年晋升为[[南方医科大学]]教授,编著国际第一部《显微外科解剖学》。199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ref>[http://www.cae.cn/cae/html/main/colys/46491593.html 钟世镇] ,中国工程院</ref> 。2000年出版1000万字的《现代临床解剖学丛书》。2002年担任数字化虚拟人系列研究课题组负责人 。现为中国工程院资深院士 。 钟世镇教授建立了以解决临床外科发展需要的应用解剖学研究体系,开拓了古老传统学科与新兴前沿学科间的交叉科研领域,开展了工医结合的生物力学的研究,是中国数字人和数字医学领域的开拓者<ref>[http://xueshu.baidu.com/s?wd=%2C%E4%B8%AD%E5%9B%BD%E6%95%B0%E5%AD%97%E4%BA%BA%E5%92%8C%E6%95%B0%E5%AD%97%E5%8C%BB%E5%AD%A6%E9%A2%86%E5%9F%9F%E7%9A%84%E5%BC%80%E6%8B%93%E8%80%85%E9%92%9F%E4%B8%96%E9%95%87&tn=SE_baiduxueshu_c1gjeupa&ie=utf-8&sc_hit=1中国数字人和数字医学领域的开拓者钟世镇] ,百度学术</ref>。
==人物经历==
钟世镇先后在南昌、重庆、上海、广州从事人体解剖学教学工作,当了10年助教和16年讲师 。在军医大学,钟世镇先后记过7次三等军功 。
[[File:钟世镇3.jpg|缩略图|钟世镇]]
 
==主要成就==
===科学研究===
'''◆中国现代临床解剖学的奠基人'''
 
钟世镇早年从事中国人体质调查研究工作。曾在《解剖学报》等期刊上发表论文26篇,并参加中国解剖学会的《中国人体质调查》专著的编委会工作,为中国人的体质资料积累和整理作出一定的贡献。钟世镇认识到传统的单纯描述形态结构为主的解剖学科研模式,不能适应临床医学发展的需要,也难于符合医学生的教学要求。为此,他与一批解剖学者和临床学工作者密切协作,建立了以解决临床医学发展需要为主的现代临床解剖学新体系。他创办主编了《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担任了美国和法国两个国际临床解剖学期刊助理主编和执行编委;在中国解剖学会人体解剖学专业委员内,建议成立"临床解剖学专业组"。他在组建学术组织、培训学术队伍、创办学术园地,进行了大量开拓性的工作,成为中国现代临床解剖学的奠基人。他在1988~1991年间,承担了人民卫生出版社委托的《临床解剖学丛书》部主编任务,完成了有4个分册300多万字的巨著。这部丛书的出版,在中国临床解剖学的发展历史上,树立了一个阶段性的里程碑。
'''◆为中国显微外科发展提供解剖学理论依据'''
 
钟世镇结合显微外科发展的迫切需求,进行了有针对性的解剖学研究,既把显微外科技术操作中有关的人体结构加以系统化,又把临床各类术式创新的解剖学依据,加以整理,将分散零星的内容上升到理论高度。例如:临床上先后有过近百种的皮瓣、肌瓣、骨瓣创新性术式,但缺乏严格系统的理论依据,造成命名重叠、莫衷一是。钟世镇的显微外科解剖学研究依据人体结构的特点,概括提升为带规律性的血供类型。把这些带原则性的理论体系高度归纳,以严谨的科学依据指导临床一切新术式的命名、操作和应用,统一了争论。
'''◆建立了国际知名的人体标本陈列馆'''
 
钟世镇率领着他的学术团队,制作了一千多件精美的人体标本,建立了内行外行都看得懂,溶科学性和艺术性为一体的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南方医科大学人体博物馆" 。
'''◆为提高周围神经损伤修复水平提供依据'''
 
周围神经损伤修复后困扰人们的主要问题是功能恢复率不高,导致不同程度的残废。钟世镇及其研究生们,相继进行了系列研究。他为神经功能束的鉴别、神经干内功能束的定性和定位、选择神经缝合方式的解剖学依据、神经定向再生、神经再生微环境和促神经生长活性物质等方面进行了探索。不少研究成果已能指导临床的应用,有助于提高功能恢复率,降低残废率,多次获得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钟世镇长期担任中国神经伤残康复学会副理事长,并为《现代显微外科学》、《现代骨科显微手术学》、《实用显微外科》、《显微外科进展》等专著,撰写了周围神经应用解剖学有关章节。
'''◆开拓临床解剖生物力学研究'''
 
钟世镇开拓了临床解剖生物力学研究新领域,建立了全军和广东"医学生物力学重点实验室",为战创伤救治、训练伤防治、临床骨科和航天医学等部门,提供了高水平的技术平台。利用这一技术平台,开展了创伤救治的基础理论及防护方法的研究,并进行"神六"航天员安全性相关的生物力学研究,保障了"神六"的安全发射及返回;为创伤救治器材研制开发及疗效评估提供生物力学科学依据,加快国产医疗器械的自主创新性研发;将基础理论研究紧密结合临床,开展外科术式创新的应用解剖学研究;利用该平台数字化人体数据集构建和虚拟现实仿真研究,获得了8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虚拟中国人"数据集。
'''◆中国数字医学倡导者'''
 
钟世镇倡导并开拓了中国数字人和数字医学研究。在2001年的第174次香山科学会议上,他担任执行主席,召开了主题为"中国数字化虚拟人体科技问题"研讨会,揭开了中国数字人与数字医学研究的序幕。2003年,中国课题组已经构建了数据库,使中国成为继美、韩之后世界上第三个拥有数字人的国家。但与美国、韩国一样都面临着瓶颈:可以做成很优秀的医学教育片,但对临床实用意义不大。2005年,他又将这一技术推向了高峰:成功制作了"中国数字人男1号",并且用血管灌注技术处理标本,这是目前世界上数据量最大、分辨率最高的"数字人"。以前的人体数据集都是西方的技术,白种人的模型。
'''专著作品'''
 
1 人体淋巴系统图谱,1982, 北京 科学出版社,刘牧之,审阅
===人才培养===
'''高层次人才培养'''
 
钟世镇院士在教学工作岗位中,教书育人,担任博士生、博士后导师,在高层次人才培养方面,他依据本学科研究方向,发扬临床应用解剖学上的优势,建立了据有推广价值的"人体解剖学跨学科培养外科学博士新模式"。这个模式实施后,迅速改变了人体解剖学博士生源不足的局面,是一个成立较晚的博士学位授权点,但较短时间内培养了100多名博士研究生。
'''其他职务:'''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主编、《中华显微外科杂志》副总编辑、Surgical and Radiologic Anatomy助理主编(欧洲)和期刊《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中华手外科杂志》、《医用生物力学》、《解剖学报》、《解剖学杂志》、《解剖科学进展》、《解放军医学杂志》、Clinical Anatomy,(美英合办)的编委
==人物评价==
 
钟世镇院士有才华、有名气,唯独没有架子,他甘为人梯、不计得失,替别人着想,这是一种博爱,一种美德,是人生的最高境界。(《中国国门时报》 王广平)
中国显微外科之所以能在国际上长盛不衰,钟世镇提供了坚实的解剖学基础理论依据 。(中科院院士、原国际显微修复外科学会执行主席、"中国断肢再植之父"陈中伟)
 
==视频==
=== ''' 光韵达数字医疗 钟世镇院士工作站 签约仪式在沪成功举行==='''<br> 
{{#ev:youku| XMTc2Nzg1Mjk0MA }}
==='''201510月24日 年广州体腔热灌注专题会~钟世==='''<br> 
{{#ev:youku| XMTM4OTEwMjc0OA }}
 
==参考来源==
{{Reflist}}
 
[[Category:医学家]]
[[Category:教授]]
[[Category:410 醫藥總論]]
9,355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