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杭州海潮寺

增加 410 位元組, 2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大明[[万历]]年间, [[ 杭州 ]] 高僧 [[ 莲池大师 ]] 为弘扬佛法、利益众生,遣弟子在古城草桥门外的大堤旁修建了一座大庙,寺内有 [[ 天王殿 ]] 、钟鼓楼、 [[ 大雄宝殿 ]] ,经书房及众多的香客房舍,铸有大钟。因濒临钱塘江口,朝听潮、夜闻汐而起名为 [[ 海潮寺 ]] <ref>[https://www.sohu.com/a/478738651_121176767 杭州”四大丛林“——海潮寺] , 搜狐 2021-07-21 </ref>
==简介==
[[ 嘉庆 ]] 年间,海潮寺又进行了大规模地扩建,拥有有殿宇僧房客舍三百余间,与 [[ 灵隐寺 ]] [[ 净寺 ]] [[ 昭庆寺 ]] 被并称为杭州"四大丛林"。一九四四年,秋季,海潮寺遭雷击失火,大雄宝殿和藏经楼等诸多建筑被焚,仅遗天王殿及部分经堂僧舍。 大跃进年代,这里建起了杭州橡胶厂,并发展成为今日的杭州中策橡胶有限公司。2012年初, [[ 杭州 ]] 市规划局计划在钱塘江的南北两岸复建海潮寺,分为海潮寺南院和北院,与台山摩崖石刻、形成"三点一线"景观带状格局。扬眉有《海潮寺》云:
海潮澎湃钱水凉,烟雨江峦幽韵长;
==修建和发展==
佛教净土宗,第八代祖师 [[ 莲池大师 ]] [[ 杭州 ]] 人,位列明代四大高僧之一。大明 [[ 万历 ]] 年间,杭州高僧莲池大师为弘扬佛法、利益众生,在现在的望江门外,古时叫草桥门的大堤旁修建了一座恢弘的寺庙,在此可以眺望到六合宝塔,寺内有天王殿、钟鼓楼、大雄宝殿,经书房及众多的香客房舍,铸有大钟。
到了清嘉庆年间,海潮寺进行了大规模的扩建,据文史记载,当时的海潮寺拥有殿宇、僧舍,客房三百余间,当时海潮寺和灵隐寺、净寺、昭庆寺并称为杭州"四大丛林"。 它的位置就是现在 [[ 望江门外 ]] 的钱江北岸一带, [[ 天王殿 ]] 是平复太平天国后,在光绪年间修复的,历尽劫难依然保存完好。从它宏伟的外观,依然可以想见当年海潮寺的庄严恢弘。当年,到东海普陀山观音菩萨道场烧香的信众,都要到钱塘江边的海潮寺敬香借宿,并在此登船入海,由此,海潮寺成了敬香的中转站,拥有香客房舍,并带来了各种行业的繁荣。
关于海潮寺的来历,追溯起来还有另一说法,亦可分为两个支脉。据明吴之鲸所编撰的 [[ 《武林梵志》 ]] 卷二记载:镇海禅院,在永昌门外的仁和县会保四图,临江为刹,俗称海潮寺。明万历三十一年,僧 [[ 如德 ]] [[ 性和 ]] [[ 海仁 ]] 所建,占地约五亩余。郡邑给帖,焚修接众,凡进香普陀者、必聚足于此而登船,犹径山之口有接待院也,寺与巽峰新塔相望。
后来,与海潮寺比邻的延圣寺香火暗淡,寺僧人有归合而为一的愿望,因此两山门并一,寺院的规模和实力大增,香火更旺。
[[ 光绪 ]] 二年,杭州海潮寺僧, [[ 显振和尚 ]] [[ 上海 ]] 小南门外,也就是今留云街的民宅基地建寺,外称"海潮寺下院",列为当时沪申四大林之一。
海潮寺下院毁于一九三七年的战火,只留下 [[ 天王殿 ]] ,位于现位杭州中策橡胶有限公司生产车间的东北角,几株参天古樟的旁边,就是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海潮寺天王殿,这在喧闹的工厂中是一个较为清净的地方了。
海潮寺上院就在今天的嘉兴海宁。
==莲池==
[[ 莲池大师 ]] ,生卒:1535-1615,明代高僧,中国净土宗第八代祖师。俗家姓沈,名祩宏,字佛慧,别号莲池,因久居 [[ 杭州 ]][[ 云栖古寺 ]] ,又称云栖大师。时与 [[ 紫柏真可 ]] [[ 憨山德清 ]] [[ 藕益智旭 ]] 并称为明代四大高僧。师刻苦研习,融合禅净二宗,定十约,被僧徒奉为科律,清雍正间被赐号净妙真修禅师。 扬眉有副对子这样写道:
沈祩宏勘破红尘学佛法
===莲池大师身世===
莲池大师, [[ 杭州 ]] 仁和人。录取入府州县的十七补诸生,以学识渊博、德行高尚而名重一方。
师栖心净土,为了警策自己精进用功,特于案头上书"生死事大"四字。师俗家二十七岁至三十一岁间,因父母先后病逝,痛感人命无常,生死事大,遂与妻子汤氏诀别,决意出家。 大明世宗嘉靖四十五年,时莲池禅师三十二岁,毅然投于西山无门性天禅师,落发了尘,在昭庆 [[ 无尘玉禅师 ]] 座下受具足戒。后,莲池禅师便云游四方,曾北谒五台,感得 [[ 文殊菩萨 ]] 显现佛光,旋即入京师,礼拜真圆遍融禅师和笑岩德宝禅师。
明穆宗隆庆五年, [[ 莲池大师 ]] 沿途持钵乞化,返回 [[ 江浙 ]] ,在古云栖寺遗址上,结草具棚、打座悟禅、悬铛煮糜。期间,师曾绝粮七日,惟倚壁终日危坐,胸前悬一块铁牌,上书:"铁若开花,方与人说"之语,意在苦意修行,感应世间。由此,前来归附的衲子日渐增多,信徒布施,云栖寺得以善款支持,很快修复一新,成为一个清净深幽的十方丛林。大师一生致力于讲授净土禅宗
莲池大师一生弘宏豁达,主张以净为主,禅、净双修。他认为禅与净、禅与教一体不二殊途同归。在禅与净关系上,师道:"归元性无二,方便有多门,晓得此意,禅宗净土,殊途同归"。在禅与教关系上,师道:"参禅者,借口教外别传,不知离教而参,是邪因也,离教而悟是邪解也"。师还说:"学佛者必以三藏十二部为模楷"。除此之外,师对寺规、戒律也非常重视,认为读经、参禅、持戒,都与念佛一体不二,万善同归净土:"若人持律,律是佛制,正好念佛;若人看经,经是佛说,正好念佛;若人参禅,禅是佛心,正好念佛"。
单提净土,融汇各宗。
"大师是从 [[ 永明 ]] 延寿以来,融禅净教律为一体之大成者,主唱禅净不二,念佛含摄万法之旨。大师痛念末法众生,掠影宗门,拨无净土,有若狂象;教下讲师,依文解义,说食不饱。如法思惟,唯念佛一门,横截生死,普摄三根,于是单提净土,著 [[ 《弥陀疏钞》 ]] 十余万言,总持圆顿诸经,融会事理,指归一心"。
念佛含摄一切功德。
"大师以华严一即一切的圆融理念,诠释念佛法门,认为念佛是大总持法门,含摄菩萨六度万行,囊括一大藏教理的精义。由是,大师不主张阅藏,应一心念佛。 [[ 《示阅藏要语》 ]] 云:"大藏经所诠者,不过戒定慧而已……若能一心念佛,诸恶不敢入,即戒也;定乃除散为义,若一心念佛,心不异缘,即定也;慧乃明照为义,若观佛声,字字分明,亦观能念所念,皆不可得,即慧也。如是念佛,即是戒定慧也,何必随文逐字,阅此藏经"。
注重戒律,普劝念佛。
"大师深悲末法众生,业深垢重,教纲衰灭,戒律松弛,此时修行,应以戒律为根本。因而,大师整饬清规,在南北戒坛久禁不行的情况下,大师令求戒者具三衣,于佛前受之,大师为证明。已受戒者,半月诵 [[ 《梵网经戒》 ]] [[ 《比丘诸戒品》 ]] 。其住持的道场,规条甚严,出 [[ 《僧约十条》 ]] [[ 《修身十事》 ]] 等示众。各堂执事职责详明,夜必巡警,击板唱佛名,声传山谷。布萨羯磨,举功过,行赏罚,丝毫无错。大师策厉清规,严明梵行,以救末世疲弊之习。由此遂成大师净土思想一大特色"。
大师深感净宗是至简至易的念佛法门,普摄诸多慧根,仰赖佛力的提摄,方能圆证菩提的无上大法,故师殷殷普劝、念佛往生净土。现兹录一段法语为例:
普劝诸人,火急念佛;九品往生,华开见佛;见佛闻法,究竟成佛;始知自心,本来是佛"。
法语的字里行间,处处洋溢着 [[ 莲池大师 ]] 的悲悯心境,精辟地点化着各色人等,所能遇见的诸种境遇时,念佛均是求生化解的最好契机。大师的至理箴言、明晰透彻;由浅入深、言传身教,引导诸子证悟境界,不愧一代祖师的大雅风范。
===大师圆寂===
弘扬佛法归净土,天下香客到杭城。
折叠 == 各位高僧对大师的盛赞憨山大师盛赞莲池大师道:"惟莲池大师的才具,足以经邦济世;悟性,足以传承心印;教理,足以契合根机;戒律,足以护持正法;操守,足以警励世人;规约,足以疗救时弊;若不是法身大士来开朗末世重重昏暗,谁又能做到这些呢?"!==
蕅益 [[憨山 大师 ]]盛 莲池大师道:" 此是云栖老汉 惟莲池大师的才具 肚里最多思算,谛观末 足以经邦济 法门 ;悟性 百怪千奇没干。绕他梵语华言 足以传承心印;教理 不出威言那畔。所 旋转万流 契合根机;戒律 直指西方彼岸。只图脚底著实 足以护持正法;操守 何必门庭好看 足以警励世人;规约 八十余年 足以疗救时弊;若不是法身大士来开朗末世重重昏 室灯 闻风犹使顽夫惮"。 谁又能做到 这些 恰其如分的评语,表明莲池大师厚重的德学风范,堪称净宗八祖的称号。呢?"!
[[蕅益大师]]也赞曰:"此是云栖老汉,肚里最多思算,谛观末世法门,百怪千奇没干。绕他梵语华言,不出威言那畔。所以旋转万流,直指西方彼岸。只图脚底著实,何必门庭好看,八十余年暗室灯,闻风犹使顽夫惮"。这些恰其如分的评语,表明莲池大师厚重的德学风范,堪称净宗八祖的称号。 净土禅宗从七祖省常大师生西,至 [[ 莲池大师 ]] 行化于世,其中间隔了五百五十余年。在此时间内、教法式微,净宗不振,虽间或有大德高僧出现,竭力弘扬净土念佛法门,来拯救道法的衰落,但都收效甚微。通遍查找诸证史册,能够自身行持谨严,度众不遗余力者,莲池大师当为最为出色的长者。 扬眉有幅对子这样写到:
老实念佛,莫捏怪坏我规矩
七曰, 营生不宜杀生。世人为衣食故,或畋猎或渔捕,或屠宰牛羊猪犬等,以资生计。而我观不作此业者,亦衣亦食,未必其冻馁而死也。杀生营生,神理所殛,以杀昌裕,百无一人。种地狱之深因,受来生之恶报,莫斯为甚矣!何苦而不别求生计乎?此举世习行而不觉其非,可为痛哭流涕长叹息者七也。
莲池大师生前著作很多,著名典籍当推 [[ 《阿弥陀经疏钞》 ]] 、《沙弥律仪要略》, [[ 《禅关策进》 ]] 、《缁门崇行录》、 [[ 《往生集》 ]] 、《竹窗随笔》等。师殒后, [[ 王春宇 ]] 将遗著编辑成 [[ 《云栖法汇》 ]] ,共三十四卷行世。
==人才辈出==
海潮寺内曾院藏有大量的佛家经典文献、名人字画。其中最珍贵的是该寺高僧 [[ 脱颖上人 ]] ,1933年从南洋取回的六大捆巴利文贝叶经, [[ 巴利文 ]] [[ 古印度 ]] 的一种少数民族语言,佛祖讲经时,就是以巴利语言进行传授的,贝叶经就是写有佛经的贝树叶子,弥足珍贵。字画有宋人所绣药师佛一轴,明代著名画家 [[ 唐寅 ]] 等的山水画卷二十余轴,及大量的经记、疏注等,堪称海潮寺的镇寺之宝。
===小沙弥苦心悟佛法的故事===
寺中有一幅清朝著名书画家,曾任 [[ 浙江 ]] 按察史 [[ 如山 ]] 所题的楹联,特别为人推崇,上联是:"四大皆空挂挂单,无分你我",下联是:"万缘放下养养神,各自东西"。从楹联的字面上看,是在讲佛学的"空"字,意思是: 只要把人性的欲望都放下,即可立地成佛。但在楹联的背后,却有着鲜为人知的真实故事。
故事说的是一个云游四方的小沙弥,来到了 [[ 杭州 ]] 海潮寺挂单暂住。几日下来,看到这里的和尚,每日里都一团和气地接人待物,便问住持:"师傅,我如何修行,才能成为一个即使自己愉快,也给别人愉快的人呢"?住持思忖一下,送他四句话:"一把自己当成别人;二把别人当成自己;三是把别人当成别人;四是把自己当成自己"。小沙弥不解,追问住持如何解释,住持笑答:"这要你自己来理解,当你能悟透了,便可悦己悦人"。
小沙弥不久拜别了海潮寺,继续云游天下参悟佛法,逐渐成为得道的高僧了。
===净土禅宗弟子显赫===
清末民初,洋人 [[ 哈同 ]] [[ 上海 ]] 建造了一所爱丽园的豪宅,1912年,曾经是维新派领袖的 [[ 康有为 ]] ,向信佛的 [[ 哈同夫人 ]][[ 罗迦陵 ]] 建议在她的爱丽园内筹办成立了一所"华严大学",恭请 [[ 月霞法师 ]] [[ 应慈 ]] 等高僧住持,培养佛门高才弟子。 两年后一日,恰逢 [[ 哈同 ]] 六十寿辰,一些传播基督教的洋人蓄意寻衅,要求 [[ 月霞法师 ]] 及所有学僧,必须向哈同行三拜九叩首的贺礼,当即遭到全体师生的严词抵制,引得哈同的不愉快,华严大学面临关门。 [[ 月霞 ]] [[ 应慈法师 ]] 无奈下,带领六十余名学生转投 [[ 杭州 ]] 的海潮寺寄宿,利用禅堂、法堂继续开学,教授 [[ 《华严法》 ]] 在内的大小乘经论。
海潮寺全力支持照应,直到六十学僧两年后全部毕业,而在这些学僧中,后来几多都成为了中国近代的大德高僧,如 [[ 戒尘 ]] 、慈舟、 [[ 持松 ]] 、常惺、 [[ 霭亭 ]] 、知光等,他们在各地开办了多处佛经学院,培养出众多的住持弟子,在全国的各地寺庙,有此佛缘,海潮寺的名声显赫、誉满中外。
民国时期的名家大师,都曾在海潮寺留下了他们的足迹。
中国现代思想家, [[ 周总理 ]] 赞誉的"我国当代理学大师"的 [[ 马一浮 ]] 先生,一生曾多次拜访过海潮寺,在经堂,为僧众讲授 [[ 《大乘起信记》 ]] 等多部佛家经文典集。
著名 [[ 弘一法师 ]] ,1918年出家的冬季,就专曾在海潮寺参加究人性的本源,克期取得结果的"打禅七"的修行。
现代画家 [[ 丰子恺 ]] ,与 [[ 弘一法师 ]] 在1926年同游了海潮寺,并留下了珍贵的笔墨。
===师荼禅师毗大典===
荼毗大典,是对有成就的大师在圆寂后,焚化时进行的大型仪式,是禅师修心一生、升往西天极乐世界的最后一程,得道的高僧在焚化后,多能得到珍贵的舍利子。
荼毗大典的仪式在海潮寺多次举行过,最为轰动的一次是 [[ 太虚大师 ]] 的荼毗大典,他提倡"人生佛教"的教义,对我国佛教界思想的发展和延伸有着深远的影响。他也是第一个提出对佛教的改革,以适应科技发展的社会需要,更是第一个到欧、美各国传播佛教的中国僧人。
当年 [[ 太虚大师 ]] ,在 [[ 上海 ]] [[ 玉佛寺 ]] 圆寂后,躯体恭移到 [[ 杭州 ]] 的海潮寺举行了荼毗大典,得到三百多颗彩色的舍利子,足见禅师其修道之深、佛法之玄。
===海潮寺与梁祝的爱情故事===
[[File:杭州海潮寺1.jpg|缩略图|右|300px|[http://pic8.nipic.com/20100621/2163148_003328533247_2.jpg 原图链接][http://www.nipic.com/show/3317755.html 图片来源于呢图网]]]
佛法森严的海潮寺,还与人间一段凄美的爱情故事有关联。 [[ 梁祝 ]] 在万松书院同窗共读、同塌而卧日久生情,乔装为男孩子的 [[ 祝英台 ]] [[ 梁山伯 ]] 暗生爱慕之情,当祝英台回上虞老家探亲时,梁山伯相送十八里,走到了草桥门外一口长着几棵小树的水井边休憩打尖,英台为使山伯知道自己是女儿身,便将自己的发髻打开,秀发披肩,并让山伯和自己一起对着井里水面相看,说道:
"山伯,你看水里有二个人影,一男一女笑盈盈"。
楼台来相会,天合地配成。
只可惜呀,木讷的 [[ 山伯 ]] 对女孩子的一往情深毫无领悟, [[ 英台 ]] 只能怅然地在钱塘江边,海潮寺的渡口登船而去。回家后,因马家死死逼婚, [[ 祝英台 ]] 在父亲的严命下,只得和 [[ 马文才 ]] 订了婚。 [[ 梁山伯 ]] 闻讯后追悔莫及,涕然书道:
古井明如镜,曾经双照影,
今生已无缘,来世再相逢。
山伯从此终日忧郁、幽思成疾,不久身亡。 [[ 英台 ]] 闻讯后万念具灰,暗自发誓,以身殉报山伯兄的痴情。英台出嫁时,在路过 [[ 梁山伯 ]] 坟墓时,她执意下轿拜谒兄台,趁人不备,一头撞上山伯墓前的石碑,殉死,这时,山伯坟墓洞开,英台的身躯跌落到山伯的墓穴中,俩人至此做到了生不能同衾,死也同穴的愿望。这时,一对蝴蝶从穴洞中双飞出,在空中翩翩起舞,飞向远方。
《双照井》
草桥门外钱水落,不解英台秀发长。
当年 [[ 梁山伯 ]] 十八里相送的最后一站是草桥门,就是现在的 [[ 望江门 ]] ,而他们休息的地方就是 [[ 海潮寺 ]] ,留下两人倩影的双照井,就位于 [[ 天王殿 ]] 的西北,时至今日,幽幽的古井,还在那里等着二人再度映衬面容,而生长在井四周的小樟树,如今已成古木,参天入云、郁郁葱葱。 == 相关视频 ==<center>{{#iDisplay:m0821cr5sbs|480|270|qq}}<center>题目</center></center>
== 参考资料 ==
[[Category:670 中國地方志總論]]
15,650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