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614
次編輯
變更
曾湘泉
,创建页面,内容为“{{Infobox person | 姓名 = 曾湘泉 | 外文名 = | 图像 = File:20160929211939793.jpg|缩略图 |center|[https://p1.ssl.qhmsg.com/t01cc4c84…”
{{Infobox person
| 姓名 = 曾湘泉
| 外文名 =
| 图像 =
[[File:20160929211939793.jpg|缩略图
|center|[https://p1.ssl.qhmsg.com/t01cc4c8488a76898c6.jpg 原图链接] [https://baike.so.com/doc/7727243-8001338.html 图片来源]]]
| 图像说明 =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就业研究所所长
| 出生日期 =
| 出生地点 = 陕西省咸阳市
| 逝世日期 =
| 国籍 = 中国
| 母校 = 陕西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
| 职业 = 教育科研工作者
| 知名作品 = 《经济增长过程中的工资机制研究》、《面向市场的中国就业与失业测量研究》
}}
<ref>[html 曾湘泉 ],搜狐, 2014-06-27</ref>
'''曾湘泉''',湖南湘乡人,男,中国人民大学二级岗位教授,教育部""特聘教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现任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就业研究所所长 。我国劳动科学领域著名学者,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博士,美国富布莱特项目高级访问学者,德国DAAD(德国国家学术交流中心)项目访问学者。
==人物经历==
1979年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
1982年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获经济学硕士学位
1987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获经济学博士学位并留校任教。
1998-1999年度,美国富布莱特项目高级访问学者。
1994年晋升为教授。
2000年至2014年任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院长。
2003-2006年度,德国DAAD(德国国家学术交流中心)项目访问学者。
2004年至今,任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就业研究所所长。
2013年入选国家教育部""特聘教授。
2015年被推选为国际劳动和雇佣关系协会(ILERA)执委。
现为中国人民大学二级岗位教授,教育部""特聘教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北京市有突出贡献的科学、技术、管理人才,北京市教学名师;曾任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院长(2000-2014);兼任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就业研究所所长、中国劳动学会副会长、中国劳动学会劳动科学教育分会会长、中国就业促进会副会长、中国人才学会副会长、中国人才学会工资和福利专委会会长、国际劳动和雇佣关系协会(ILERA)执委、德国劳动研究所(IZA)研究员、西北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名誉院长、中影股份独立董事和薪酬专业委员会主任等职。
'''学术交流:'''
曾湘泉教授国内外学术交流经历丰富。
2016年11月1日至3日,应邀出席在京举办的 "国际劳动与雇佣关系协会第9届亚洲会议",担任会议筹委会副主任。主持大会论坛并就"变化中的中国劳动力市场:挑战、趋势及展望"发表演讲;
2015年9月7日-11日,应邀出席在南非开普敦举行的第17届国际劳动和雇佣关系协会全球大会,作为亚洲代表成功当选国际执委;
2015年7月3-6日,应邀出席法国经济学家俱乐部举办的年度论坛,就"新技术革命对中国劳动力市场的影响"发表演讲;
2013年7月3日应邀出席在美国华盛顿举办的第16届国际劳动与雇佣关系协会世界大会,代表华福州会长,签署中国劳动学会加入国际劳动与雇佣关系学会谅解备忘录;
2008-11月30日-12月1日,应邀出席在德国波恩举办的"德国劳动研究所(IZA) 成立十周年暨劳动经济学前沿研讨会";
2007年4月17-20日参加在意大利都灵主办的"发展中国家的劳动经济学高级研讨班";
2006年9月21-24日出席在德国奥斯纳布吕克大学举办的第5届国际劳动和工作网大会"并"中国的劳动科学研究和教育" 并发表演讲;
2006年7月6日应邀出席在北京香格里拉饭店举办的"国家财政部与亚洲开发银行合作20周年研讨会",并作为特邀嘉宾进行点评;
2006年1月6-8日,出席在美国波士顿召开的第58届美国雇佣与劳动关系年会,并就"竞争与规制双重任务:转型中的中国企业工作时间"发表主题报告;
2005年11月16-18日,应邀出席在日本千叶举办的亚太经合组织(APEC)人力资源开发会议"青年就业与经济可持续发展国际会议",并就"青年就业我国就业研究的战略重点"发表演讲;
2004年6月23-26日,应邀参加在韩国汉城举行的国际劳资关系协会IIRA第五届亚太地区大会,主持"劳动力流动与国际移民"第四次大会;
2004年4月28日-30日,应邀出席由国际劳工组织和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在京举办的"中国就业论坛",就"我国的灵活就业实践和发展对策"发表演讲;
2003年8月-9月,作为高级访问学者,受DAAD(德国国家学术交流中心)和国家留学基金委国家重点实验室项目资助,在德国从事"WTO与中国劳动就业研究"的课题研究;
2001年8月,应邀参加在美国华盛顿召开的第61届世界管理学年会,与其他学者一起共同发表"当前中国企业的员工关系"的研究论文;
1998年8月至1999年9月,作为富布赖特项目高级访问学者至美国从事"个人收入分配及现代企业薪酬制度设计"的研究。
==主要贡献==
'''(1)学术研究'''
曾湘泉教授是我国劳动经济学界的著名学者,在业内享有很高的学术声望,先后承担包括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和重点项目、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攻关项目等在内的多项科研项目,对就业、薪酬等问题进行了长期的研究,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曾在《中国社会科学》、《经济研究》、《international Labor Review》(SSCI)等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并出版多部学术著作。2006年所完成的《薪酬:微观、宏观和趋势》一书,对我国的薪酬理论和实践进行了全面和系统的总结,是迄今为止国内最权威的薪酬著作之一;入选介绍我国60多位中青年经济学家传记《希望之光》和《当代中国经济学家传记》两书。
'''(2)决策咨询与社会服务'''
曾湘泉教授承担国家社科基金、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国际劳工组织、中组部、财政部、国家发改委、人社部、北京市人民政府、澳门特区政府等各类大型组织委托的有关就业战略、人才战略、薪酬管理等方面内容的研究课题。完成了《变革中的就业环境与大学生就业》、《面向市场的我国就业与失业测量研究》、《公务员地区收入差距调控机制及对策研究》、《中国就业战略报告》、《岗位创造、能力提升、中介服务及反歧视的机理及政策》、《澳门特区政府公务员薪酬制度研究》等一系列重要研究报告。
2017年1月13日曾湘泉教授应邀出席李克强总理主持的"政府工作报告(征求意见稿)座谈会",对就业形势和就业政策发表意见;因在劳动经济与人力资源领域突出的社会服务贡献,荣获2016年亚太人力资源服务终身成就奖;主持研发中国就业市场景气指数,简称CIER指数,被《哈佛商业评论》(中文版)、彭博社、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等详细介绍和报道;2008年主持完成的"教育部司局长能力提升计划研究报告"荣获国家人事部人事人才优秀成果一等奖;2004年主持完成《08首都人才发展战略规划》报告,北京市委和市政府授予他"北京市有突出贡献的科学、技术和管理专家"称号。2003年3月28日应邀为中央政治局第三次集体学习讲授"世界就业趋势及我国就业政策研究"。
'''(3)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
曾湘泉教授热爱教师事业,大力推动我国劳动科学学科建设,为国家劳动科学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做出了突出贡献。在担任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院长(2000-2014年)和中国劳动学会劳动科学教育分会会长(2000至今)期间,积极倡导"学术立院,学术兴院",实施"一个平台、三个增长点"的战略,学院从劳动经济学1个博士点发展为劳动经济、劳动关系、人力资源管理和社会保障4个博士点,自2010年开始,围绕建设"一个中心",推行"两项举措"和发展"三个平台"的十年腾飞计划,学院国际化,特别是国际论文的发表数量获得长足进步。从1987年留校至今,他长期从事和承担《劳动科学经济学分析》、《文献阅读与研究设计》、《劳动经济学》、《薪酬理论与管理》等课程的教学工作。
'''(4)学术作品'''
"变革中的就业环境与中国大学生就业",《经济研究》,2004年第6期;
"中国自然失业率的测量与解析",《中国社会科学》,2006年第4期;
Job search, labour market intermediaries and employment promotion: The evidence from China International Labour Review, vol 147. Issue 2-3, 2008;
NAIRU in China: Measurement and Analyses ,《Social Sciences in China》中国社会科学(英文版) 季刊,2007年第1期;
《经济增长过程中的工资机制--对中国工资问题的宏观动态考察》,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年;
《薪酬:宏观、微观与趋势》(第二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年;
《中国就业战略报告2015:金融危机以来的中国就业季度分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年;
《中国就业战略报告2008-2010:"双转型"背景下的就业能力提升战略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
《中国就业战略报告2007:劳动力市场中介与就业促进》,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
《中国就业战略报告2005-06:面向市场的中国就业与失业测量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
《中国就业战略报告2004:变革中的就业环境与中国大学生就业》,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的我国就业发展战略研究》, 经济科学出版社,2010年;
《人力资源管理促进创新的理论、实践与机制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
"新技术革命对劳动力市场的冲击"《探索与争鸣》,2015年第8期;
"城镇化、产业结构与农村劳动力转移吸纳效率",《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3年第4期;
"劳动力市场中介组织的发展与就业促进",《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9年06期;《新华文摘》,2010年第3期;
"基于企业和经理人视角的猎头运营实践有效性研究",《管理世界》,2008年第1期;
"薪酬激励与创新行为关系的实证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8年第5期;
"我国劳动力供给变动预测分析与就业战略的选择",《教学与研究》,2008年第6期;
"我国劳动力供给变动预测分析与就业战略的选择(续)",《教学与研究》,2008年第7期;
"标准化和灵活性的双重挑战:转型中的我国企业工作时间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6年第1期;
"我国就业与失业的科学测量和实证研究",《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6年第6期;
"Working time in transition: the dual task of standardization and flexibilization in china", conditions of work and employment series No.11. Printed by the international Labor office, Geneva, Switzerland 2005.
《构建新世纪现代人才管理体制----首都人才发展战略研究报告》,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
"世界就业趋势和各国政府就业政策",《求是》,2003年第18期;
"劳动力市场中困难群体的就业政策支持",《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3年第1期,转载于新华文摘,2003年第5期;
"价值理念、收入分配差距与社会保障制度构建",《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2年第3期;
"走市场化、规范化、国际化的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道路",《中国人力资源开发》专刊,2001年第5期。
==获奖记录==
《面向市场的就业与失业测量研究》于2008年获北京市第十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由他主编的《劳动经济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曾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北京市教学成果一等奖,全国劳动和社会保障专业优秀教学成果优秀教材一等奖;《高等学校收入分配情况及改革基本思路课题研究报告》获国家人事部第四次全国人事人才科学研究一等奖;博士论文《经济增长过程中的工资机制研究》1992年荣获中国劳动学会"十年改革优秀成果一等奖"。
1992年12月,参加在美国丹佛举办的"中国大陆经济改革研讨会",就中国"大陆劳动力市场现状及前景展望"发表演讲,获特别奖。
曾获北京市和中国人民大学优秀博士论文指导教师、北京市教学名师等称号,于2006年指导《自费读研的成本收益分析:基于北京地区高校的实证调查研究》一文,获得"第9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研究作品"特等奖,他本人荣获国家教育部和团中央颁发的"全国优秀指导教师"奖励称号。
==视频==
===国内劳动关系顶级专家曾湘泉教授谈好活灵活就业 2020-04-09===
{{#iDisplay:r0947prrde5|寬度|高度|qq}}
===人大劳人院系列公益直播首讲:曾湘泉教授谈互联网时代的灵活就业2020-08-06===
{{#iDisplay:s31306l7wj3|寬度|高度|qq}}
==参考来源==
[[Category:教授]] [[Category:社会学家]]
| 姓名 = 曾湘泉
| 外文名 =
| 图像 =
[[File:20160929211939793.jpg|缩略图
|center|[https://p1.ssl.qhmsg.com/t01cc4c8488a76898c6.jpg 原图链接] [https://baike.so.com/doc/7727243-8001338.html 图片来源]]]
| 图像说明 =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就业研究所所长
| 出生日期 =
| 出生地点 = 陕西省咸阳市
| 逝世日期 =
| 国籍 = 中国
| 母校 = 陕西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
| 职业 = 教育科研工作者
| 知名作品 = 《经济增长过程中的工资机制研究》、《面向市场的中国就业与失业测量研究》
}}
<ref>[html 曾湘泉 ],搜狐, 2014-06-27</ref>
'''曾湘泉''',湖南湘乡人,男,中国人民大学二级岗位教授,教育部""特聘教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现任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就业研究所所长 。我国劳动科学领域著名学者,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博士,美国富布莱特项目高级访问学者,德国DAAD(德国国家学术交流中心)项目访问学者。
==人物经历==
1979年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
1982年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获经济学硕士学位
1987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获经济学博士学位并留校任教。
1998-1999年度,美国富布莱特项目高级访问学者。
1994年晋升为教授。
2000年至2014年任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院长。
2003-2006年度,德国DAAD(德国国家学术交流中心)项目访问学者。
2004年至今,任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就业研究所所长。
2013年入选国家教育部""特聘教授。
2015年被推选为国际劳动和雇佣关系协会(ILERA)执委。
现为中国人民大学二级岗位教授,教育部""特聘教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北京市有突出贡献的科学、技术、管理人才,北京市教学名师;曾任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院长(2000-2014);兼任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就业研究所所长、中国劳动学会副会长、中国劳动学会劳动科学教育分会会长、中国就业促进会副会长、中国人才学会副会长、中国人才学会工资和福利专委会会长、国际劳动和雇佣关系协会(ILERA)执委、德国劳动研究所(IZA)研究员、西北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名誉院长、中影股份独立董事和薪酬专业委员会主任等职。
'''学术交流:'''
曾湘泉教授国内外学术交流经历丰富。
2016年11月1日至3日,应邀出席在京举办的 "国际劳动与雇佣关系协会第9届亚洲会议",担任会议筹委会副主任。主持大会论坛并就"变化中的中国劳动力市场:挑战、趋势及展望"发表演讲;
2015年9月7日-11日,应邀出席在南非开普敦举行的第17届国际劳动和雇佣关系协会全球大会,作为亚洲代表成功当选国际执委;
2015年7月3-6日,应邀出席法国经济学家俱乐部举办的年度论坛,就"新技术革命对中国劳动力市场的影响"发表演讲;
2013年7月3日应邀出席在美国华盛顿举办的第16届国际劳动与雇佣关系协会世界大会,代表华福州会长,签署中国劳动学会加入国际劳动与雇佣关系学会谅解备忘录;
2008-11月30日-12月1日,应邀出席在德国波恩举办的"德国劳动研究所(IZA) 成立十周年暨劳动经济学前沿研讨会";
2007年4月17-20日参加在意大利都灵主办的"发展中国家的劳动经济学高级研讨班";
2006年9月21-24日出席在德国奥斯纳布吕克大学举办的第5届国际劳动和工作网大会"并"中国的劳动科学研究和教育" 并发表演讲;
2006年7月6日应邀出席在北京香格里拉饭店举办的"国家财政部与亚洲开发银行合作20周年研讨会",并作为特邀嘉宾进行点评;
2006年1月6-8日,出席在美国波士顿召开的第58届美国雇佣与劳动关系年会,并就"竞争与规制双重任务:转型中的中国企业工作时间"发表主题报告;
2005年11月16-18日,应邀出席在日本千叶举办的亚太经合组织(APEC)人力资源开发会议"青年就业与经济可持续发展国际会议",并就"青年就业我国就业研究的战略重点"发表演讲;
2004年6月23-26日,应邀参加在韩国汉城举行的国际劳资关系协会IIRA第五届亚太地区大会,主持"劳动力流动与国际移民"第四次大会;
2004年4月28日-30日,应邀出席由国际劳工组织和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在京举办的"中国就业论坛",就"我国的灵活就业实践和发展对策"发表演讲;
2003年8月-9月,作为高级访问学者,受DAAD(德国国家学术交流中心)和国家留学基金委国家重点实验室项目资助,在德国从事"WTO与中国劳动就业研究"的课题研究;
2001年8月,应邀参加在美国华盛顿召开的第61届世界管理学年会,与其他学者一起共同发表"当前中国企业的员工关系"的研究论文;
1998年8月至1999年9月,作为富布赖特项目高级访问学者至美国从事"个人收入分配及现代企业薪酬制度设计"的研究。
==主要贡献==
'''(1)学术研究'''
曾湘泉教授是我国劳动经济学界的著名学者,在业内享有很高的学术声望,先后承担包括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和重点项目、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攻关项目等在内的多项科研项目,对就业、薪酬等问题进行了长期的研究,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曾在《中国社会科学》、《经济研究》、《international Labor Review》(SSCI)等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并出版多部学术著作。2006年所完成的《薪酬:微观、宏观和趋势》一书,对我国的薪酬理论和实践进行了全面和系统的总结,是迄今为止国内最权威的薪酬著作之一;入选介绍我国60多位中青年经济学家传记《希望之光》和《当代中国经济学家传记》两书。
'''(2)决策咨询与社会服务'''
曾湘泉教授承担国家社科基金、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国际劳工组织、中组部、财政部、国家发改委、人社部、北京市人民政府、澳门特区政府等各类大型组织委托的有关就业战略、人才战略、薪酬管理等方面内容的研究课题。完成了《变革中的就业环境与大学生就业》、《面向市场的我国就业与失业测量研究》、《公务员地区收入差距调控机制及对策研究》、《中国就业战略报告》、《岗位创造、能力提升、中介服务及反歧视的机理及政策》、《澳门特区政府公务员薪酬制度研究》等一系列重要研究报告。
2017年1月13日曾湘泉教授应邀出席李克强总理主持的"政府工作报告(征求意见稿)座谈会",对就业形势和就业政策发表意见;因在劳动经济与人力资源领域突出的社会服务贡献,荣获2016年亚太人力资源服务终身成就奖;主持研发中国就业市场景气指数,简称CIER指数,被《哈佛商业评论》(中文版)、彭博社、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等详细介绍和报道;2008年主持完成的"教育部司局长能力提升计划研究报告"荣获国家人事部人事人才优秀成果一等奖;2004年主持完成《08首都人才发展战略规划》报告,北京市委和市政府授予他"北京市有突出贡献的科学、技术和管理专家"称号。2003年3月28日应邀为中央政治局第三次集体学习讲授"世界就业趋势及我国就业政策研究"。
'''(3)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
曾湘泉教授热爱教师事业,大力推动我国劳动科学学科建设,为国家劳动科学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做出了突出贡献。在担任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院长(2000-2014年)和中国劳动学会劳动科学教育分会会长(2000至今)期间,积极倡导"学术立院,学术兴院",实施"一个平台、三个增长点"的战略,学院从劳动经济学1个博士点发展为劳动经济、劳动关系、人力资源管理和社会保障4个博士点,自2010年开始,围绕建设"一个中心",推行"两项举措"和发展"三个平台"的十年腾飞计划,学院国际化,特别是国际论文的发表数量获得长足进步。从1987年留校至今,他长期从事和承担《劳动科学经济学分析》、《文献阅读与研究设计》、《劳动经济学》、《薪酬理论与管理》等课程的教学工作。
'''(4)学术作品'''
"变革中的就业环境与中国大学生就业",《经济研究》,2004年第6期;
"中国自然失业率的测量与解析",《中国社会科学》,2006年第4期;
Job search, labour market intermediaries and employment promotion: The evidence from China International Labour Review, vol 147. Issue 2-3, 2008;
NAIRU in China: Measurement and Analyses ,《Social Sciences in China》中国社会科学(英文版) 季刊,2007年第1期;
《经济增长过程中的工资机制--对中国工资问题的宏观动态考察》,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年;
《薪酬:宏观、微观与趋势》(第二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年;
《中国就业战略报告2015:金融危机以来的中国就业季度分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年;
《中国就业战略报告2008-2010:"双转型"背景下的就业能力提升战略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
《中国就业战略报告2007:劳动力市场中介与就业促进》,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
《中国就业战略报告2005-06:面向市场的中国就业与失业测量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
《中国就业战略报告2004:变革中的就业环境与中国大学生就业》,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的我国就业发展战略研究》, 经济科学出版社,2010年;
《人力资源管理促进创新的理论、实践与机制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
"新技术革命对劳动力市场的冲击"《探索与争鸣》,2015年第8期;
"城镇化、产业结构与农村劳动力转移吸纳效率",《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3年第4期;
"劳动力市场中介组织的发展与就业促进",《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9年06期;《新华文摘》,2010年第3期;
"基于企业和经理人视角的猎头运营实践有效性研究",《管理世界》,2008年第1期;
"薪酬激励与创新行为关系的实证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8年第5期;
"我国劳动力供给变动预测分析与就业战略的选择",《教学与研究》,2008年第6期;
"我国劳动力供给变动预测分析与就业战略的选择(续)",《教学与研究》,2008年第7期;
"标准化和灵活性的双重挑战:转型中的我国企业工作时间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6年第1期;
"我国就业与失业的科学测量和实证研究",《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6年第6期;
"Working time in transition: the dual task of standardization and flexibilization in china", conditions of work and employment series No.11. Printed by the international Labor office, Geneva, Switzerland 2005.
《构建新世纪现代人才管理体制----首都人才发展战略研究报告》,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
"世界就业趋势和各国政府就业政策",《求是》,2003年第18期;
"劳动力市场中困难群体的就业政策支持",《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3年第1期,转载于新华文摘,2003年第5期;
"价值理念、收入分配差距与社会保障制度构建",《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2年第3期;
"走市场化、规范化、国际化的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道路",《中国人力资源开发》专刊,2001年第5期。
==获奖记录==
《面向市场的就业与失业测量研究》于2008年获北京市第十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由他主编的《劳动经济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曾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北京市教学成果一等奖,全国劳动和社会保障专业优秀教学成果优秀教材一等奖;《高等学校收入分配情况及改革基本思路课题研究报告》获国家人事部第四次全国人事人才科学研究一等奖;博士论文《经济增长过程中的工资机制研究》1992年荣获中国劳动学会"十年改革优秀成果一等奖"。
1992年12月,参加在美国丹佛举办的"中国大陆经济改革研讨会",就中国"大陆劳动力市场现状及前景展望"发表演讲,获特别奖。
曾获北京市和中国人民大学优秀博士论文指导教师、北京市教学名师等称号,于2006年指导《自费读研的成本收益分析:基于北京地区高校的实证调查研究》一文,获得"第9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研究作品"特等奖,他本人荣获国家教育部和团中央颁发的"全国优秀指导教师"奖励称号。
==视频==
===国内劳动关系顶级专家曾湘泉教授谈好活灵活就业 2020-04-09===
{{#iDisplay:r0947prrde5|寬度|高度|qq}}
===人大劳人院系列公益直播首讲:曾湘泉教授谈互联网时代的灵活就业2020-08-06===
{{#iDisplay:s31306l7wj3|寬度|高度|qq}}
==参考来源==
[[Category:教授]] [[Category:社会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