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2,779
次編輯
變更
大熊猫秦岭亚种
,创建页面,内容为“{|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66CCFF" align= center| '''<big>秦岭大熊猫</big> ''' |- |File:|缩略图|居中|[ 原…”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66CCFF" align= center| '''<big>秦岭大熊猫</big> '''
|-
|[[File:|缩略图|居中|[ 原图链接]]]
|-
| style="background: #66CCFF" align= center|
|-
| align= light|
外文名: Qinling Giant Panda
别 名: 秦岭大熊猫
中文学名: 大熊猫秦岭亚种
拉丁学名: Ailuropoda melanoleuca qinlingensis
界: 动物界
门: 脊索动物门
亚 门: 脊椎动物亚门
纲: 哺乳纲
亚 纲: 真兽亚纲
目: 食肉目
科: 熊科(URSIDAE)
亚 科: 大熊猫亚科
属: 大熊猫属
种: 大熊猫
亚 种: 大熊猫秦岭亚种
命名者及年代: Wan, Wu & Fang, 2005
|}
'''大熊猫秦岭亚种'''(学名:Ailuropoda melanoleuca qinlingensis):秦岭是中国大熊猫纬度最高的分布区,种群密度居全国之首。'''秦岭大熊猫'''是大熊猫的重要种群,具有独特的分布格局和种群进化史。在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等特征方面,秦岭大熊猫与四川、甘肃的大熊猫之间有着明显差异,是大熊猫的一个独立亚种,被命名为大熊猫秦岭亚种。
秦岭大熊猫分为兴隆岭、太白山、牛尾河、天华山、锦鸡梁、平河梁和青木川7个区域种群,种群数量约273只,仅占四川亚种种群数量的17%。秦岭大熊猫栖息地总面积347684公顷,潜在栖息地面积258667公顷,涉及我省佛坪、洋县、太白、周至、宁陕、留坝、城固、宁强、凤县9个县21个乡镇。其中洋县、佛坪、太白和周至四县交界处的兴隆岭地区为核心栖息地,局域种群的数量最大。<ref>[ ], , --</ref>
==形态特征==
大熊猫秦岭亚种体型肥硕似熊、丰腴富态,头圆尾短,头躯长1.2-1.8米,尾长10-12厘米。体重80-120千克,最重可达180千克,饲养的熊猫略重,一般雄性个体稍大于雌性。头部和身体毛色黑白相间分明,但黑非纯黑,白也不是纯白,而是黑中透褐,白中带黄。秦岭地区的个体偏大,体毛粗糙,腹毛略呈棕色色泽。大熊猫皮肤厚,最厚处可达10毫米。身体不同部分的皮肤厚度也不一样,体背部厚于腹侧,体外侧厚于体内侧,皮肤的平均厚度约为5毫米,并且色白而富有弹性和韧性。黑白相间的外表,有利于隐蔽在密林的树上和积雪的地面而不易被天敌发现。相对锋利的爪和发达有力的前后肢,有利于大熊猫能快速爬上高大的乔木。
秦岭大熊猫和四川大熊猫在形态上已经形成了明显差异,秦岭亚种个体略大,四川亚种的头长近似熊,秦岭亚种的头圆更像猫,且具有较小头骨、较大牙齿。在皮毛颜色方面,秦岭大熊猫胸斑为暗棕色、腹毛为棕色,而四川大熊猫胸斑为黑色、腹毛为白色。秦岭大熊猫下腹部毛尖黑色,毛干为白色;胸部呈深棕色,腹部为棕色,下腹部毛尖棕色,毛干白色,鼻骨比四川大熊猫短五分之一,所以脸部更圆,秦岭大熊猫与四川大熊猫在形态上的明显差异,使它看上去更漂亮,更憨态可掬,陕西人把秦岭大熊猫称为“国宝中的美人”。秦岭的大熊猫与其它山系的大熊猫在形态学方面已具有显著的差异,
==栖息环境==
大熊猫生活在海拔2600-3500米的茂密竹林里,那里常年空气稀薄,云雾缭绕,气温低于20摄氏度。一些其他的因素也会影响野外大熊猫的分布和密度:竹子、地形、水源的分布,是否有藏身处和哺育幼仔的巢穴以及山势等。人为的干扰是现今影响大熊猫分布的主要因素。大熊猫具有不惧寒湿,从不冬眠的性格。哪怕气温在-4℃-14℃它们仍然穿行于被白雪压得很厚的竹丛中。它们也不怕潮湿,总爱在湿度80%以上的阴湿天地里生活。
==生活习性==
大熊猫每天除去一半进食的时间,剩下的一半时间多数便是在睡梦中度过。在野外,大熊猫在每两次进食的中间睡2到4个小时,平躺、侧躺、俯卧,伸展或蜷成一团都是它们喜好的睡觉方式。在动物园里面,饲养员每天两次定时给它们喂食,所以大熊猫其他的时间都用来休息。即使在睡觉的时候大熊猫看起来也很可爱。它们非常的灵活,能够把它们笨重的身体摆成各种各样的姿势。最喜欢的姿势便是腿撑在树上,并用手遮住眼睛。
大熊猫善于爬树,也爱嬉戏。爬树的行为一般是临近求婚期,或逃避危险,或彼此相遇时弱者借以回避强者的一种方式。熊猫有时还下到山谷,串入到山村小寨或住宅,把锅盆桶具,尤其是圆形的器皿当成玩具,玩耍后弃置山野。有时它们还和羊、猪等家养的牲畜亲善,随着同吃同住。
在野外,大熊猫通常在发情季节发生冲突,特别是当三到四只雄性追求一只发情的雌性时。有时候,雌性和雄性也会发生争斗。在动物园,它们的争斗通常是因为水,食物或某只大熊猫占据了好的地盘。
大熊猫的食性是其最为奇特和有趣的习性之一,因为它几乎完全靠吃竹子为生,在野外自然采食的50多种植物中,竹类就占一半以上,而且占全年食物量的99%,其中最喜欢吃的有大箭竹、华西箭竹等7种。大熊猫99%的食物都是竹子,可供大熊猫食用的竹类植物共有12属、60多种。此外,野生大熊猫还偶食一些动物尸体或其它植物。
==分布范围==
分布于中国中部,海拔1,300-3,000米的秦岭山脉。
==繁殖方式==
熊猫妊娠期为83-200天,幼子通常在8月左右出生,出生的巢穴通常是一个隐蔽的树洞,或天然的岩洞,里面有大熊猫妈妈精心铺垫的树枝和干草。
大熊猫繁育最奇特的一点是它的新生儿在出生时发育相当的不成熟,体重仅仅是它母亲体重的0.1%,初生幼仔体重很轻,初生重平均为145克左右,约为成年大熊猫体重的千分之一,最轻的为51克,最重的为225克。照顾孩子对于雌性大熊猫来说是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通常历时18个月,有时甚至长达两年,直到她的下一个孩子出生。
刚出生的大熊猫皮肤是粉红色的,带有稀疏的白毛。在它刚出生的几周里,大熊猫妈妈会一直将孩子抱在怀里,温暖它、保护它,几乎寸步不离,移动的时候就把它衔在嘴里。在这一点上,圈养大熊猫和野外大熊猫是相同的。如果看到大熊猫妈妈舔它的孩子,很可能那是在帮助孩子排便。大熊猫育幼期间,幼仔的叫声是母仔间联系非常重要的通讯工具,幼仔想吃奶、想排便、受冷或过热或其他原因的不适,幼仔都通过不同叫声提醒母兽满足其不同需要。在1到2周后,长黑毛的地方开始变深。在一个月内,它们慢慢长出黑色的耳朵、眼眶、腿和肩带,变的更像妈妈了。当幼仔6到8周大时,它们可以睁眼了,并开始长牙;三个月后就可以慢慢的爬动了。
==亚种分化==
秦岭山系的大熊猫与四川大熊猫(包括岷山、邛崃、凉山、大相岭和小相岭山系)的分布区早在12000年前就已经相互隔离,在相互隔离后,由于基因交流中断,秦岭大熊猫与四川(包括甘肃)大熊猫经过约12000年的进化历史,在遗传基因方面,产生了显著的分化,形成了不同的两个遗传群体。其中,秦岭大熊猫在遗传基因方面更接近原始的祖先,而四川(包括甘肃)大熊猫则具有更快的进化速度。
==种群现状==
秦岭大熊猫分为6个孤立的局域种群,由东向西分别是平河梁局域种群、锦鸡梁局域种群、天华山局域种群、兴隆岭——太白山局域种群、牛尾河局域种群和紫柏山局域种群。大熊猫种群数量虽然在增加,栖息地在扩大,但种群数量的增加却伴随着小居群的隔离,栖息地的扩大却伴随着日益加剧的破碎化和岛屿化。2001年,中国陕西省林业厅与世界自然基金会合作,投入大量资金和人力,先后为保护大熊猫新建立了8个自然保护区及5条大熊猫走廊带,要将“孤岛”状分布的大熊猫种群重新连接起来,但由于走廊带植被的恢复缓慢和人为等因素,要达到预期效果仍需时日。
==保护级别==
列入《[[华盛顿公约]]》CITESⅠ级保护动物。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 2016年 ver 3.1——易危(VU)。
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Ⅰ级。
注:大熊猫秦岭亚种全部图片网址、大熊猫秦岭亚种分布图网址
== 参考来源 ==
{{reflist}}
[[Category: ]]
|-
| style="background: #66CCFF" align= center| '''<big>秦岭大熊猫</big> '''
|-
|[[File:|缩略图|居中|[ 原图链接]]]
|-
| style="background: #66CCFF" align= center|
|-
| align= light|
外文名: Qinling Giant Panda
别 名: 秦岭大熊猫
中文学名: 大熊猫秦岭亚种
拉丁学名: Ailuropoda melanoleuca qinlingensis
界: 动物界
门: 脊索动物门
亚 门: 脊椎动物亚门
纲: 哺乳纲
亚 纲: 真兽亚纲
目: 食肉目
科: 熊科(URSIDAE)
亚 科: 大熊猫亚科
属: 大熊猫属
种: 大熊猫
亚 种: 大熊猫秦岭亚种
命名者及年代: Wan, Wu & Fang, 2005
|}
'''大熊猫秦岭亚种'''(学名:Ailuropoda melanoleuca qinlingensis):秦岭是中国大熊猫纬度最高的分布区,种群密度居全国之首。'''秦岭大熊猫'''是大熊猫的重要种群,具有独特的分布格局和种群进化史。在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等特征方面,秦岭大熊猫与四川、甘肃的大熊猫之间有着明显差异,是大熊猫的一个独立亚种,被命名为大熊猫秦岭亚种。
秦岭大熊猫分为兴隆岭、太白山、牛尾河、天华山、锦鸡梁、平河梁和青木川7个区域种群,种群数量约273只,仅占四川亚种种群数量的17%。秦岭大熊猫栖息地总面积347684公顷,潜在栖息地面积258667公顷,涉及我省佛坪、洋县、太白、周至、宁陕、留坝、城固、宁强、凤县9个县21个乡镇。其中洋县、佛坪、太白和周至四县交界处的兴隆岭地区为核心栖息地,局域种群的数量最大。<ref>[ ], , --</ref>
==形态特征==
大熊猫秦岭亚种体型肥硕似熊、丰腴富态,头圆尾短,头躯长1.2-1.8米,尾长10-12厘米。体重80-120千克,最重可达180千克,饲养的熊猫略重,一般雄性个体稍大于雌性。头部和身体毛色黑白相间分明,但黑非纯黑,白也不是纯白,而是黑中透褐,白中带黄。秦岭地区的个体偏大,体毛粗糙,腹毛略呈棕色色泽。大熊猫皮肤厚,最厚处可达10毫米。身体不同部分的皮肤厚度也不一样,体背部厚于腹侧,体外侧厚于体内侧,皮肤的平均厚度约为5毫米,并且色白而富有弹性和韧性。黑白相间的外表,有利于隐蔽在密林的树上和积雪的地面而不易被天敌发现。相对锋利的爪和发达有力的前后肢,有利于大熊猫能快速爬上高大的乔木。
秦岭大熊猫和四川大熊猫在形态上已经形成了明显差异,秦岭亚种个体略大,四川亚种的头长近似熊,秦岭亚种的头圆更像猫,且具有较小头骨、较大牙齿。在皮毛颜色方面,秦岭大熊猫胸斑为暗棕色、腹毛为棕色,而四川大熊猫胸斑为黑色、腹毛为白色。秦岭大熊猫下腹部毛尖黑色,毛干为白色;胸部呈深棕色,腹部为棕色,下腹部毛尖棕色,毛干白色,鼻骨比四川大熊猫短五分之一,所以脸部更圆,秦岭大熊猫与四川大熊猫在形态上的明显差异,使它看上去更漂亮,更憨态可掬,陕西人把秦岭大熊猫称为“国宝中的美人”。秦岭的大熊猫与其它山系的大熊猫在形态学方面已具有显著的差异,
==栖息环境==
大熊猫生活在海拔2600-3500米的茂密竹林里,那里常年空气稀薄,云雾缭绕,气温低于20摄氏度。一些其他的因素也会影响野外大熊猫的分布和密度:竹子、地形、水源的分布,是否有藏身处和哺育幼仔的巢穴以及山势等。人为的干扰是现今影响大熊猫分布的主要因素。大熊猫具有不惧寒湿,从不冬眠的性格。哪怕气温在-4℃-14℃它们仍然穿行于被白雪压得很厚的竹丛中。它们也不怕潮湿,总爱在湿度80%以上的阴湿天地里生活。
==生活习性==
大熊猫每天除去一半进食的时间,剩下的一半时间多数便是在睡梦中度过。在野外,大熊猫在每两次进食的中间睡2到4个小时,平躺、侧躺、俯卧,伸展或蜷成一团都是它们喜好的睡觉方式。在动物园里面,饲养员每天两次定时给它们喂食,所以大熊猫其他的时间都用来休息。即使在睡觉的时候大熊猫看起来也很可爱。它们非常的灵活,能够把它们笨重的身体摆成各种各样的姿势。最喜欢的姿势便是腿撑在树上,并用手遮住眼睛。
大熊猫善于爬树,也爱嬉戏。爬树的行为一般是临近求婚期,或逃避危险,或彼此相遇时弱者借以回避强者的一种方式。熊猫有时还下到山谷,串入到山村小寨或住宅,把锅盆桶具,尤其是圆形的器皿当成玩具,玩耍后弃置山野。有时它们还和羊、猪等家养的牲畜亲善,随着同吃同住。
在野外,大熊猫通常在发情季节发生冲突,特别是当三到四只雄性追求一只发情的雌性时。有时候,雌性和雄性也会发生争斗。在动物园,它们的争斗通常是因为水,食物或某只大熊猫占据了好的地盘。
大熊猫的食性是其最为奇特和有趣的习性之一,因为它几乎完全靠吃竹子为生,在野外自然采食的50多种植物中,竹类就占一半以上,而且占全年食物量的99%,其中最喜欢吃的有大箭竹、华西箭竹等7种。大熊猫99%的食物都是竹子,可供大熊猫食用的竹类植物共有12属、60多种。此外,野生大熊猫还偶食一些动物尸体或其它植物。
==分布范围==
分布于中国中部,海拔1,300-3,000米的秦岭山脉。
==繁殖方式==
熊猫妊娠期为83-200天,幼子通常在8月左右出生,出生的巢穴通常是一个隐蔽的树洞,或天然的岩洞,里面有大熊猫妈妈精心铺垫的树枝和干草。
大熊猫繁育最奇特的一点是它的新生儿在出生时发育相当的不成熟,体重仅仅是它母亲体重的0.1%,初生幼仔体重很轻,初生重平均为145克左右,约为成年大熊猫体重的千分之一,最轻的为51克,最重的为225克。照顾孩子对于雌性大熊猫来说是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通常历时18个月,有时甚至长达两年,直到她的下一个孩子出生。
刚出生的大熊猫皮肤是粉红色的,带有稀疏的白毛。在它刚出生的几周里,大熊猫妈妈会一直将孩子抱在怀里,温暖它、保护它,几乎寸步不离,移动的时候就把它衔在嘴里。在这一点上,圈养大熊猫和野外大熊猫是相同的。如果看到大熊猫妈妈舔它的孩子,很可能那是在帮助孩子排便。大熊猫育幼期间,幼仔的叫声是母仔间联系非常重要的通讯工具,幼仔想吃奶、想排便、受冷或过热或其他原因的不适,幼仔都通过不同叫声提醒母兽满足其不同需要。在1到2周后,长黑毛的地方开始变深。在一个月内,它们慢慢长出黑色的耳朵、眼眶、腿和肩带,变的更像妈妈了。当幼仔6到8周大时,它们可以睁眼了,并开始长牙;三个月后就可以慢慢的爬动了。
==亚种分化==
秦岭山系的大熊猫与四川大熊猫(包括岷山、邛崃、凉山、大相岭和小相岭山系)的分布区早在12000年前就已经相互隔离,在相互隔离后,由于基因交流中断,秦岭大熊猫与四川(包括甘肃)大熊猫经过约12000年的进化历史,在遗传基因方面,产生了显著的分化,形成了不同的两个遗传群体。其中,秦岭大熊猫在遗传基因方面更接近原始的祖先,而四川(包括甘肃)大熊猫则具有更快的进化速度。
==种群现状==
秦岭大熊猫分为6个孤立的局域种群,由东向西分别是平河梁局域种群、锦鸡梁局域种群、天华山局域种群、兴隆岭——太白山局域种群、牛尾河局域种群和紫柏山局域种群。大熊猫种群数量虽然在增加,栖息地在扩大,但种群数量的增加却伴随着小居群的隔离,栖息地的扩大却伴随着日益加剧的破碎化和岛屿化。2001年,中国陕西省林业厅与世界自然基金会合作,投入大量资金和人力,先后为保护大熊猫新建立了8个自然保护区及5条大熊猫走廊带,要将“孤岛”状分布的大熊猫种群重新连接起来,但由于走廊带植被的恢复缓慢和人为等因素,要达到预期效果仍需时日。
==保护级别==
列入《[[华盛顿公约]]》CITESⅠ级保护动物。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 2016年 ver 3.1——易危(VU)。
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Ⅰ级。
注:大熊猫秦岭亚种全部图片网址、大熊猫秦岭亚种分布图网址
== 参考来源 ==
{{reflist}}
[[Categor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