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徐森林

移除 14 位元組, 5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姓名 = 徐森林
| 图像 =
[[File:徐森林.jpg|缩略图|center|[https://picp1.baikessl.sosoqhmsg.com/ugc/baikepic2/13035/20170610125656-571205378t01fcbf0bfc6d726db6.jpg/0 原图链接] [https://pic.baike.sososo.com/ugcdoc/baikepic2/13035/201706101256566166678-5712053786379908.jpg/0 html 来自360图片]]]
| 出生日期 = 1941年12月
| 逝世日期 =
| 职业 = 著名数学家,教授
}}
=== ''' 徐森林 === ''', 汉族,江苏苏州人,著名数学家,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数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华中师范大学特聘教授。1990年-1995年和1995年-2000年分别担任首届和第二届教育部数学与力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美国 [[ 《数学评论》 ]] (Math. Rev.)特邀评论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名字列入 [[ 《世界数学家名录》 ]]
== 人物履历 ==
1941年12月生于枫桥;1954年毕业于津桥中心小学;1957年毕业于甪直初中;1960年毕业于苏州高级中学;1965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数学系几何拓扑学专业,师从著名数学家、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吴文俊先生,毕业后留校工作。从1965年9月开始,一直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数学系工作,1985年为副教授,1990年晋升教授,1993年受聘为博士生导师,1982年-1984年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Princeton University)做访问学者。1988年在意大利国际理论物理中心(Abdus Salam International Centre for Theoretical Physics,ICTP)做访问教授。1995年在美国普渡大学(Purdue University)和芝加哥大学(Chicago Univerisity)进行合作研究。 2002年经几位院士推荐,被华中师范大学聘为该校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目前仍在教学科研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1989年聘为美国《数学评论》 (Math. Rev.)评论员。
== 人物贡献 ==
作为一名数学家,徐森林的研究成果是世界一流的,他主要从事几何拓扑和计算复杂性理论方面的研究,在国内外重要杂志上发表了论文 35 篇;出版了 [[ 《数学分析》、《流形和 Stokes 定理》、《流形》、 ]][[ 《代数方程组和计算复杂性理论》、《微分拓扑》、《微分几何》 ]] 等著作六部,其中有的被译成英文。这些论文和著作都具有相当高的理论水平和应用价值,其中发表在 [[ 《中国科学》 ]] 上的 [[ 《逼近零点与计算复杂性理论》 ]] 、美国杂志《Mathemathcal Progrmming》上的《On the Cost of computing Roots of Polynomials》论文和著作 [[ 《代数方程组和计算复杂性理论》 ]] ,受到著名数学家吴文俊、 S.Smale 和 H.W.Kuhn 等教授的高度赞扬。发表在荷兰杂志 [[ 《Geometriac Dedicate》 ]] 上的《Rigidite of Compact Minimal Submanifolds in a Unit Sphere》一文中所得到的不等式s小于等于2/3 n的估计,至今是最好的。在Laplace算子谱理论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结果。他与人合著的《数学分析》获国家教委材料二等奖。
作为一名教授 ,徐森林既是伯乐,又是园丁,可谓桃李满天下。不仅在数学研究上获得了大量的成果,而且在数学和发现选拔人才上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1976 年,他在苏州考核了只上过初中、自学成材的肖刚,并大力推荐肖刚破格录取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系研究生。两年后,肖刚以优异的考试成绩,被公派到法国留学获博士学位,并发表了国际水平的论文和著作。回国后,肖刚又被聘为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由于肖刚在数学上的成就,被授予陈省身数学奖,并成为我国很杰出的年轻数学家。徐森林在教学上有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培养大学生、硕士生、博士生的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他讲授了大学生、研究生的重要课程达 15 门之多,其中既有基础数学课,又有近代数学课。 30 多年来,他培养出了一大批著名数学家,例如,在美国的沙际平、李岩岩、舒其望、计荣辉、徐佩、叶如钢、沈忠民等,经他训练的大学生刘湘伟、梅加强、倪轶龙参加第八届全国大学生数学夏令营数学竞赛获团体第二名,个人分别获第二、第六、第十名;蒋晓伟、方磊、杨志青获该赛第九届团体第二名,蒋晓伟获个人第一名。
28,117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