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322
次編輯
變更
小雅·鹤鸣
,创建页面,内容为“{|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big>小雅·鹤鸣</big> ''' |- | File:20651252 190728584085…”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big>小雅·鹤鸣</big> '''
|-
|
[[File:20651252 190728584085 2.jpg|缩略图|居中|[http://pic.ntimg.cn/file/20181012/20651252_190728584085_2.jpg原图链接][http://pic.sogou.com/d?query=%E5%B0%8F%E9%9B%85%C2%B7%E9%B9%A4%E9%B8%A3&forbidqc=&entityid=&preQuery=&rawQuery=&queryList=&st=&did=4 来自 搜狗 的图片]]]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
| align= light|
|}
《'''小雅·鹤鸣'''》是[[中国古代现实主义诗]]集《诗经》中的一首诗。历代学者对其主题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这首诗是讽谕周王朝最高统治者应该招用隐居山野的贤才。全诗二章,每章九句,大致上是写诗人在广袤的荒野听到鹤鸣声震动四野高入云霄,看到游鱼潜入深渊又跃上滩头,又看到园林檀树近旁的一座山峰,于是他想到山上的石头可以取作磨砺玉器的工具。全诗意脉贯串,结构完整,通篇运用比喻,富于艺术感染力。
=='''创作背景'''==
关于此诗的背景,历代学者有不同的说法。《[[毛诗序]]》说:“《鹤鸣》,诲(周)宣王也。”《郑笺》补充说:“诲,教也,教宣王求贤人之未仕者。”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举例证明鲁诗、齐诗、韩诗都与毛诗观点一致。到了宋代朱熹《诗集传》则说:“此诗之作,不可知其所由,然必陈善纳诲之辞也。”认为这是一篇意在劝人为善的作品。清代方玉润认为此诗是“讽宣王求贤山林也”。今人程俊英在《诗经译注》祖毛、郑旧说而加以发展,说:“这是一首通篇用借喻的手法,抒发招致人才为国所用的主张的诗,亦可称为‘招隐诗’。”
=='''作品鉴赏'''==
'''整体赏析'''
此诗共二章,每章九句。前后两章共用了四个比喻,语言也相似,只是押韵不同。历代学者对诗的本义理解有很大差异。
朱熹在分析第一章时,将诗中四个比喻,概括为四种思想:即诚、理、爱、憎。并认为从这四者引申出去,可以作为“天下之理”——即普遍真理。他的说法看起来很辩证,都是用发展的变化的观点分析问题,而且兼顾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然而他却是用程朱理学来说诗,这一点从他对第二章的解释中看得更加清楚。
《诗集传》释第二章结句引程子(程颐)曰:“玉之温润,天下之至美也。石之粗厉,天下之至恶也。然两玉相磨,不可以成器,以石磨之,然后玉之为器,得以成焉。犹君子之与小人处也,横逆侵加,然后修省畏避,动心忍性,增益预防,而义理生焉,道理成焉。”程子说诗与朱子说诗,如出一辙,皆为引申之词。“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就字面而言,就是另一座山上的石头,可以用来磨制玉器,今人也常常引以为喻。然而是否为诗的本义呢,并不能完全确定。
今人程俊英在《[[诗经译注]]》中说:“诗中以鹤比隐居的贤人。”“诗人以鱼在渊在渚,比贤人隐居或出仕。”“园,花园。隐喻国家。”“树檀,檀树,比贤人。”“萚,枯落的枝叶,比小人。”“它山之石,指别国的贤人。”“毛传:‘榖,恶木也。’喻小人。”她从“招隐诗”这一主题出发,将诗中所有比喻都一一与人事挂钩,虽不无牵强附会,倒也自成一说。
其实,就诗论诗,不妨认为这是一首即景抒情小诗。在广袤的荒野里,诗人听到鹤鸣之声,震动四野,高入云霄;然后看到游鱼一会儿潜入深渊,一会儿又跃上滩头。再向前看,只见一座园林,长着高大的檀树,檀树之下,堆着一层枯枝败叶。园林近旁,又有一座怪石嶙峋的山峰,诗人因而想到这山上的石头,可以取作磨砺玉器的工具。诗中从听觉写到视觉,写到心中所感所思,一条意脉贯串全篇,结构十分完整,从而形成一幅远古诗人漫游荒野的图画。这幅图画中有色有声,有情有景,因而也充满了诗意,诱发读者产生思古之幽情。
此诗也可以看作是一首启迪胸怀的哲理诗。九皋之沼泽,不可谓不大。沼泽中有泽有皋,有深有浅,有鸟有鱼,有高大乔木也有低矮树木,兼容并蓄,其所有一切,不可谓不丰富。然而,任何事物,只要有范围,便有局限,就需要更大世界中之物的援助。诗篇如此的描述,其无言的思想皎然可鉴,那就是人永远需要超旷的心胸,着眼于更大的世界。 <ref>[https://www.sohu.com/a/287308850_99893820 经典|《诗经》小雅·鹤鸣],搜狐网 2019年1月7日 </ref>
==参考文献==
{{reflist}}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big>小雅·鹤鸣</big> '''
|-
|
[[File:20651252 190728584085 2.jpg|缩略图|居中|[http://pic.ntimg.cn/file/20181012/20651252_190728584085_2.jpg原图链接][http://pic.sogou.com/d?query=%E5%B0%8F%E9%9B%85%C2%B7%E9%B9%A4%E9%B8%A3&forbidqc=&entityid=&preQuery=&rawQuery=&queryList=&st=&did=4 来自 搜狗 的图片]]]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
| align= light|
|}
《'''小雅·鹤鸣'''》是[[中国古代现实主义诗]]集《诗经》中的一首诗。历代学者对其主题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这首诗是讽谕周王朝最高统治者应该招用隐居山野的贤才。全诗二章,每章九句,大致上是写诗人在广袤的荒野听到鹤鸣声震动四野高入云霄,看到游鱼潜入深渊又跃上滩头,又看到园林檀树近旁的一座山峰,于是他想到山上的石头可以取作磨砺玉器的工具。全诗意脉贯串,结构完整,通篇运用比喻,富于艺术感染力。
=='''创作背景'''==
关于此诗的背景,历代学者有不同的说法。《[[毛诗序]]》说:“《鹤鸣》,诲(周)宣王也。”《郑笺》补充说:“诲,教也,教宣王求贤人之未仕者。”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举例证明鲁诗、齐诗、韩诗都与毛诗观点一致。到了宋代朱熹《诗集传》则说:“此诗之作,不可知其所由,然必陈善纳诲之辞也。”认为这是一篇意在劝人为善的作品。清代方玉润认为此诗是“讽宣王求贤山林也”。今人程俊英在《诗经译注》祖毛、郑旧说而加以发展,说:“这是一首通篇用借喻的手法,抒发招致人才为国所用的主张的诗,亦可称为‘招隐诗’。”
=='''作品鉴赏'''==
'''整体赏析'''
此诗共二章,每章九句。前后两章共用了四个比喻,语言也相似,只是押韵不同。历代学者对诗的本义理解有很大差异。
朱熹在分析第一章时,将诗中四个比喻,概括为四种思想:即诚、理、爱、憎。并认为从这四者引申出去,可以作为“天下之理”——即普遍真理。他的说法看起来很辩证,都是用发展的变化的观点分析问题,而且兼顾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然而他却是用程朱理学来说诗,这一点从他对第二章的解释中看得更加清楚。
《诗集传》释第二章结句引程子(程颐)曰:“玉之温润,天下之至美也。石之粗厉,天下之至恶也。然两玉相磨,不可以成器,以石磨之,然后玉之为器,得以成焉。犹君子之与小人处也,横逆侵加,然后修省畏避,动心忍性,增益预防,而义理生焉,道理成焉。”程子说诗与朱子说诗,如出一辙,皆为引申之词。“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就字面而言,就是另一座山上的石头,可以用来磨制玉器,今人也常常引以为喻。然而是否为诗的本义呢,并不能完全确定。
今人程俊英在《[[诗经译注]]》中说:“诗中以鹤比隐居的贤人。”“诗人以鱼在渊在渚,比贤人隐居或出仕。”“园,花园。隐喻国家。”“树檀,檀树,比贤人。”“萚,枯落的枝叶,比小人。”“它山之石,指别国的贤人。”“毛传:‘榖,恶木也。’喻小人。”她从“招隐诗”这一主题出发,将诗中所有比喻都一一与人事挂钩,虽不无牵强附会,倒也自成一说。
其实,就诗论诗,不妨认为这是一首即景抒情小诗。在广袤的荒野里,诗人听到鹤鸣之声,震动四野,高入云霄;然后看到游鱼一会儿潜入深渊,一会儿又跃上滩头。再向前看,只见一座园林,长着高大的檀树,檀树之下,堆着一层枯枝败叶。园林近旁,又有一座怪石嶙峋的山峰,诗人因而想到这山上的石头,可以取作磨砺玉器的工具。诗中从听觉写到视觉,写到心中所感所思,一条意脉贯串全篇,结构十分完整,从而形成一幅远古诗人漫游荒野的图画。这幅图画中有色有声,有情有景,因而也充满了诗意,诱发读者产生思古之幽情。
此诗也可以看作是一首启迪胸怀的哲理诗。九皋之沼泽,不可谓不大。沼泽中有泽有皋,有深有浅,有鸟有鱼,有高大乔木也有低矮树木,兼容并蓄,其所有一切,不可谓不丰富。然而,任何事物,只要有范围,便有局限,就需要更大世界中之物的援助。诗篇如此的描述,其无言的思想皎然可鉴,那就是人永远需要超旷的心胸,着眼于更大的世界。 <ref>[https://www.sohu.com/a/287308850_99893820 经典|《诗经》小雅·鹤鸣],搜狐网 2019年1月7日 </ref>
==参考文献==
{{refli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