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钱家治

移除 3 位元組, 6 年前
無編輯摘要
为了进一步改进串杂音问题,他指导技术人员研制电路"调路台",将分散调度改为集中调度,大大提高了通信质量和工作效率。一群长途线路自总配线架经各型载波机、调路台到人工长途台话务员坐席,要经过一系列各型配线架,涉及近千个接线头,稍有不慎接错一个,该电路就要中断,且白天要开放业务,线路割接只能在午夜进行。回忆当年的情景,在明亮的灯光照耀下,虽然工作十分紧张,但是技术人员情绪高涨,接线谨慎,胜利地完成了这一艰巨的任务。
鉴于当时上海至杭州的长途线路遭到解放战争炮火的破坏,导致串杂音严重,上海局多次向邮电部报告要求用正在建设的"88式"交叉来解沪杭干线之急,但均未得到回音。于是只有靠自力更生来解决。1953年初,钱家治研究并设计了"架空明线四线担(44式)交叉设计方法",使沪杭干线得以顺利开通。南向电路群自上海,经杭州、南昌到长沙,要跨越两座特长大桥--杭州钱塘江大桥和南昌八一大桥。尤其是后者,江面宽、跨度大,架设长途干线因垂度太大无法进行,且一旦中断后无法修复,而在桥上也无法立杆架线。他经过调查研究,决定采用四心橡皮电缆,先测电容再配以适当电感,形成一条带宽为三路载波的低通滤波器。利用这条电缆沿桥边而过,使南向电路群得以顺利开通。他还多次组织和指导对上海至天津、上海至长沙、上海至武汉三大长途干线进行电路群组巡,解决了网上及沿途各局(站)内部存在的大量串音质量问题。<ref>[http://www.uname.cn/top/celeb_88260.html 钱家治 ]</ref>
904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