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人间食粮

增加 4,299 位元組, 2 年前
创建页面,内容为“《'''人间食粮'''》,法国随笔式小说。1897年发表。收编于《世界百科名著大辞典》。 ==内容简介== 《人间食粮》也有…”
《'''人间食粮'''》,法国随笔式[[小说]]。1897年发表。收编于《世界百科名著大辞典》。

==内容简介==

《人间食粮》也有人称之为散文诗。作者1893年去阿尔及利亚旅游,沐浴在北非绚丽浓艳的大自然里,身心发生了很大变化,从此与[[家庭]]的清教徒传统彻底决裂。作品中记下了作者的随感。作品一开始,作者写道:1892年我患了病,感到生活渺茫。自从两次去北非旅行,健康得到了恢复,内心燃起了生命之火。重新感到对生活的渴望、对欲望的追求,觉得人唯一的财富就是生活。作品还写到食粮,写到人生活离不开食粮,地下的食粮就是人间的欢乐,用它来满足欲望的饥渴。饥饿,饥饿就是欲望。另外,作者写到了北非的奇山异水,使我心旷神怡,这美妙的景致就是食粮,甘美的食粮等待着我们饥饿的到来,这种饥饿并不是对过去的食粮感到遗憾,而是准备迎接新的欢乐。作品还写到在一个宁静的夜晚,美那尔吉向朋友们讲述自己的一生:他18岁时,年轻少壮,羡慕各种生活,于是到处流浪。到了25岁时,他放弃了流浪生活,回到[[巴黎]],开始了新的生活。到50岁时,他卖掉了一切东西,用这一大笔钱财,买了条船,带着朋友们去旅行。《人间食粮》中作者写了一个热情奔放的年轻叛逆者,他自己觉得身上的清教徒气质已经消失殆尽,决心做一个充分享受生活的人,快快活活地过日子。但实际上,他仍然是个清教徒,他的决心中搀杂着浓烈的尼采主义,时时流露出一种宗教性的不安。这表明了当时作者思想中无法克服的矛盾。在艺术上,针对象征派末流脱离现实,内容贫乏,讲求形式等倾向,它强调对自然和人生的强烈感受,作为精神养料培育自我。

==作者介绍==

作者安·纪德(Andre Gide,1869—1951),法国[[作家]]。生于巴黎。10岁时丧父,由母亲抚育成人。生活在清教徒的家庭气氛中,20岁时认识了瓦莱里,两人成为终生好友,1909年与友人创办《新法兰西评论》。他先后受象征主义和尼采超人哲学影响,在追求“绝对忠实”的口号下,宣扬极端个人主义。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他参加过救护伤兵的工作。1925—1926年到非洲考察,带回了大量材料。1932年他参加了国际反法西斯运动,同国际反法西斯和反对战争大会的代表们一道到[[柏林]]向希特勒递交抗议书。于1947年获诺贝尔文学奖。纪德创作十分丰富,小说主要有:《人间食粮》、《背德者》、《窄门》、《梵蒂冈的地窖》、《田园交响曲》、《伪币制造者》、《新粮》等,游记有:《刚果游记》、《乍得归来》、《苏联归来》等,以及戏剧和回忆录。

==相关信息==

名著是书籍中的精华。它标志着人类认识发展的水平,影响乃至支配人们的思想和行动,影响乃至支配[[社会]]的各种实践活动<ref>[https://www.sohu.com/a/212889085_623786 2017年,有哪些科技著作值得一读?《连线》杂志为你推荐这些!],搜狐,2017-12-26</ref>。《世界百科名著大辞典》,在浩如烟海的书籍中,筛选出价值高、作用大、影响广的一万部[[名著]],把它们汇集一起,根据科学文化知识体系的区别和联系加以分门别类,并逐部作出精要的诠释。可以说,这是对科学文化的一次总结,是一项很有价值的科学文化建设[[工程]]。这部辞典是一部很有用的[[工具书]]<ref>[http://www.doc88.com/p-806989508816.html 工具书是一种按某种体例编排的专供查找特定资料而不是供系统阅读的书籍],道客巴巴,2012-03-29</ref>。

==视频==
===<center> 人间食粮 相关视频</center>===
<center>旧书换大米 这家 “人间食粮书店”有点特别</center>
<center>{{#iDisplay:i3246h5j414|560|390|qq}}</center>

<center>八戒的人间食粮,这是变性了吧,喜欢臭男人了?</center>
<center>{{#iDisplay:z3082y6mha4|560|390|qq}}</center>

==参考文献==
[[Category:040 類書總論;百科全書總論]]
251,905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