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江苏省南通海门经济技术开发区

增加 5,239 位元組, 2 年前
创建页面,内容为“《'''江苏省南通海门经济技术开发区'''》创建于1992年,是江苏首批省级开发区之一,2013年1月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经济技术…”
《'''江苏省南通海门经济技术开发区'''》创建于1992年,是江苏首批省级开发区之一,2013年1月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开发区由某一个地方政府规划一个专门的区域,成立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和开发区投资[[有限公司]],投入资金进行开发区的载体建设。开发区也具有政府职能部门的性质,开发区的主要管理人员经常是当地政府[[行政管理]]的高层人员来兼任或专职。

“经济技术开发区<ref>[https://www.sohu.com/a/273909534_160909 经济开发区要如何转型升级 ],搜狐,2018-11-08</ref>”既着眼于[[产业]]发展的规律又着眼于区域发展规律。特别是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时候,不同的产业之间如何互补,突出产业的集聚优势,政府都要发挥较大的作用。能够进入园区的企业享有一定的优惠政策,比如优惠提供[[工业]]用地和税收减免。

==园区介绍==

海门经济技术开发区总规划面积约120平方公里,形成了中心商务城、謇公湖科教城、滨江工业城、江海港物流区“三城一区”整体开发、错位发展的功能布局。豪华邮轮装备产业园、智能制造产业园、现代建筑产业园、謇公湖科创中心、海门足球小镇等一批特色产业园快速推进,海工船舶、汽车配件、电子通信、生物医药、现代建筑等主导产业集聚发展。目前,已有30个国家和地区的1400余家企业在园区投资兴业,其中,世界500强、央企、国企投资项目近20个。

海门经济技术开发区经济实力雄厚、城市功能完备、先进产业集聚、科技创新活跃、综合环境优越。科学发展水平位列全省国家级开发区第12位,综合实力稳居全省开发区第一方阵。

在2019年度全省开发区科学发展综合评价中,位列全省国家级开发区第11位,综合实力稳居全省开发区第一方阵,先后荣获“全国投资环境百佳开发区”“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园区”“江苏省企业投资最佳开发区”“江苏区域创新十强产业园区”“江苏省先进开发区”“江苏省[[知识产权]]示范园区”等称号。

==区位优势==

海门开发区南依长江,与上海直线距离仅60公里,是江苏长江北岸距[[上海]]最近的国家级开发区。是苏中苏北接轨上海的“第一桥头堡”,过苏通大桥第一个出口下来,仅8分钟就可以到达开发区,区位优势可谓得天独厚。在水路运输方面,南通港、太仓港、上海港、江海港近在咫尺;通江通道方面,苏通大桥、[[崇启大桥]]、海太汽渡环型围绕;航空机场方面,建有海门城市航站楼的虹桥、浦东两大国际性机场强力支撑,南通机场、无锡机场左右呼应;加上正在建设中的沪通铁路、宁启铁路,以及规划中的崇海大桥城际铁路,未来3年,海门必将迎来高铁时代,从而真正意义上开始全面融入上海一小时经济圈、生活圈和都市圈。

==投资环境==

海门开发区高度重视投资软环境建设,始终坚持“亲商、安商、爱商、富商”的理念,在地价、税收、规费、资金扶持、财政奖励等方面实行最优惠的投资政策;建立健全了一套与国际惯例接轨的管理网络,按照“零障碍、低成本、高效率”的要求,为投资者提供“全程化、专业化、人本化”的优质服务。对进驻园区的重大项目,我们从领导力量、配套服务、政策支持等各方面采取个性化、高效率、保姆式的扶持措施,提供最优质的服务。同时,我们还通过完善投资企业保护制度,定期举办企业家座谈会,倾听投资者心声,为客商就医、子女就学提供“绿色通道”等一系列措施,努力使海门开发区成为[[长三角]]地区服务环境最好、商务成本最低、投资回报最大的创业乐园。同时,海门也是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市和国家生态示范市,是长三角最宜居宜业的绿色城市之一。

==开发区发展趋势==

自1984年设立首批开发区以来,中国开发区从沿海到内地,类型不断拓展,数量逐步增多,成为推动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和对外开放的重要平台,与之同时开发区的发展[[逻辑]]也在不断更新。

开发区是中国[[改革开放]]的产物,承担着引进外资,发展先进技术的任务。进入新常态和新技术革命<ref>[http://views.ce.cn/view/ent/201604/05/t20160405_10121408.shtml 新技术革命,开启文明新时代],中国经济网,2016-04-05</ref>时代后,开发区的[[价值]]定位也随之发生改变。根据开发区发展的最新趋势,我们总结了未来开发区应扮演的五种角色,做产业升级推动者、做前沿科技转化者、做城市发展引领者、做人才创业支持者、做新兴资本管理者,不同开发区应结合新的发展格局和战略机遇,结合各自的能级、区位和上位要求等,重塑自己的发展定位。

==参考文献==
[[Category:890 新聞學總論]]
250,629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