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931
次編輯
變更
题伏龙寺壁
,创建页面,内容为“[[File:张栻全集.jpg|230px|缩略图|右|<big>张栻(全集)</big> [https://img3.doubanio.com/view/subject/s/public/s8930220.jpg 原图链接] [https://book…”
[[File:张栻全集.jpg|230px|缩略图|右|<big>张栻(全集)</big>
[https://img3.doubanio.com/view/subject/s/public/s8930220.jpg 原图链接]
[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26738586/ 来自 豆瓣 的图片]]]
《'''题伏龙寺壁'''》是[[南宋]]著名[[教育家]][[张栻]]作品之一。
张栻出生在一个官宦世家,其一世祖张九皋,是唐朝宰相[[张九龄]]之弟,曾任唐岭南节度使<ref>[https://www.163.com/dy/article/DP15JCJR053704PA.html 历史上的节度使权力究竟有多大],网易,2018-08-12</ref>,由韶州曲江(今属[[广东]])迁长安。传至八世祖张璘,任国子祭酒,随唐僖宗入蜀,由长安徙[[成都]]。十世祖张文矩,封沂国公,即为张栻高祖,早逝,夫人杨氏携子由成都徙绵竹,张家遂为绵竹人。曾祖张弦,封冀国公,至和元年(1054)知雷州。祖张咸,封雍国公,任宣德郎佥书剑南西川节度判官。父张浚。传至张栻为十四代。
<center>题伏龙寺壁</center>
{{Cquote|
少日忆曾到,归途得小留。
回还山寺古,萧瑟柿林秋。
道路情无那,琴书可细求。
从来士穷达,分付水悠悠。
|[南宋]张栻}}
==作者简介==
张栻(1133年9月15日~1180年3月22日)字敬夫,后避讳改字钦夫,又字乐斋,号南轩,学者称南轩先生,谥曰宣,后世又称张宣公。南宋汉州绵竹(今四川[[绵竹市]])人,右相张浚之子。南宋初期学者、教育家。
==理学思想==
乾道七年(1171年),张栻三十九岁,出知袁州(今[[江西]]宜春)。这年冬,归长沙故居。是年,张栻作《洙泗言仁序》、《主一箴》。张栻的《主一箴》直接影响到朱熹<ref>[https://www.sohu.com/a/310216396_100053613 朱熹十大经典语录,精辟透彻,蕴含人生智慧!],搜狐,2019-04-25</ref>,后来朱熹根据张栻的《主一箴》作《敬斋箴》,阐发自己的持敬理论。
乾道八年(1172年),张栻四十岁。这年刘珙复知潭州,再次整修了岳麓书院。张栻复往来于[[长沙]]岳麓、城南两书院主持教事,教授学者。
乾道九年(1173年),张栻四十一岁,仍主持岳麓书院,教授后学。抄有《南轩书说》。同年先后改定了自己的代表著作《南轩论语解》和《南轩孟子说》。为两部书的写作延续多年,它们的完成标志着张栻[[理学]]思想的最后确立和趋于成熟。
==办学思想==
[[岳麓书院]]重建时,张栻撰写了《岳麓书院记》,奠定了岳麓的办学方针和指导思想,张栻以反对科举利禄之学、培养传道济民的人才为其办学指导思想。他指出,所以要重建书院,"让学子们在此轻松交谈,为考试利禄计划吗?难道让他们[[学习]]是语言文字的工夫而已吗?要想成人才,以传道而拯救[[百姓]]的。"这既是张栻为岳麓书院制定的办学方针,又是他最根本的教育思想。自隋唐立科举取士制度以后,学校便成了科举的附庸,办学也就是为了科举取士。两宋官学的弊端正表现为士子们"争驰功利之末",以"异端空虚之说"为是,而以"事天保民之心"为非。张栻的上述主张便是针对这种弊端而提出来的。其一,他明确提出办学不是为了科举,不能"为决科利禄计";其二,提出"亦岂使子习为言语之辞之工",意即反对学校以缀辑文辞为教,而应注重[[学生]]的操行培养;其三,提出办学的根本目的是"传道济民",学校要为[[社会]]培养经国济世的人才。
张栻主持岳麓书院时,曾与[[朱熹]]、吕祖谦、蔡元定游学楚中,讲学楚黄孔子山庙学(今问津书院)。在办学指导[[思想]]方面,主张以"成就人才,以传道济民"为方针。
==后世纪念==
为纪念德阳历史文化名人张浚与张栻两父子,为其父子在公园内树立了一座单体[[雕塑]]。
张栻墓,位于[[湖南省]][[长沙市]]宁乡县巷子口镇官山乡官山村罗带山。石料为[[花岗岩]]。
2013年5月3日,[[国家文物局]]公布了[[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位于湖南[[宁乡县]]的张栻墓(含张浚墓)等湖南123处[[文物]]入选,成功晋升为"国保"单位。
张栻墓为南宋理学大儒张栻与其父宋朝名相[[张浚]]的墓园,位于宁乡县官山村,张栻墓与张浚墓相邻。
==视频==
===<center> 题伏龙寺壁 相关视频</center>===
<center>八百多年前,朱熹和张栻经常从朱张渡过江,由此展开了朱张会讲</center>
<center>{{#iDisplay:r3240yka6up|560|390|qq}}</center>
<center>为何今人只知朱熹不识张栻?他的弟子都战死在抗元沙场</center>
<center>{{#iDisplay:q3100y0q1jo|560|390|qq}}</center>
==参考文献==
[[Category:850 各地方文學;各民族文學;各體文學]]
[https://img3.doubanio.com/view/subject/s/public/s8930220.jpg 原图链接]
[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26738586/ 来自 豆瓣 的图片]]]
《'''题伏龙寺壁'''》是[[南宋]]著名[[教育家]][[张栻]]作品之一。
张栻出生在一个官宦世家,其一世祖张九皋,是唐朝宰相[[张九龄]]之弟,曾任唐岭南节度使<ref>[https://www.163.com/dy/article/DP15JCJR053704PA.html 历史上的节度使权力究竟有多大],网易,2018-08-12</ref>,由韶州曲江(今属[[广东]])迁长安。传至八世祖张璘,任国子祭酒,随唐僖宗入蜀,由长安徙[[成都]]。十世祖张文矩,封沂国公,即为张栻高祖,早逝,夫人杨氏携子由成都徙绵竹,张家遂为绵竹人。曾祖张弦,封冀国公,至和元年(1054)知雷州。祖张咸,封雍国公,任宣德郎佥书剑南西川节度判官。父张浚。传至张栻为十四代。
<center>题伏龙寺壁</center>
{{Cquote|
少日忆曾到,归途得小留。
回还山寺古,萧瑟柿林秋。
道路情无那,琴书可细求。
从来士穷达,分付水悠悠。
|[南宋]张栻}}
==作者简介==
张栻(1133年9月15日~1180年3月22日)字敬夫,后避讳改字钦夫,又字乐斋,号南轩,学者称南轩先生,谥曰宣,后世又称张宣公。南宋汉州绵竹(今四川[[绵竹市]])人,右相张浚之子。南宋初期学者、教育家。
==理学思想==
乾道七年(1171年),张栻三十九岁,出知袁州(今[[江西]]宜春)。这年冬,归长沙故居。是年,张栻作《洙泗言仁序》、《主一箴》。张栻的《主一箴》直接影响到朱熹<ref>[https://www.sohu.com/a/310216396_100053613 朱熹十大经典语录,精辟透彻,蕴含人生智慧!],搜狐,2019-04-25</ref>,后来朱熹根据张栻的《主一箴》作《敬斋箴》,阐发自己的持敬理论。
乾道八年(1172年),张栻四十岁。这年刘珙复知潭州,再次整修了岳麓书院。张栻复往来于[[长沙]]岳麓、城南两书院主持教事,教授学者。
乾道九年(1173年),张栻四十一岁,仍主持岳麓书院,教授后学。抄有《南轩书说》。同年先后改定了自己的代表著作《南轩论语解》和《南轩孟子说》。为两部书的写作延续多年,它们的完成标志着张栻[[理学]]思想的最后确立和趋于成熟。
==办学思想==
[[岳麓书院]]重建时,张栻撰写了《岳麓书院记》,奠定了岳麓的办学方针和指导思想,张栻以反对科举利禄之学、培养传道济民的人才为其办学指导思想。他指出,所以要重建书院,"让学子们在此轻松交谈,为考试利禄计划吗?难道让他们[[学习]]是语言文字的工夫而已吗?要想成人才,以传道而拯救[[百姓]]的。"这既是张栻为岳麓书院制定的办学方针,又是他最根本的教育思想。自隋唐立科举取士制度以后,学校便成了科举的附庸,办学也就是为了科举取士。两宋官学的弊端正表现为士子们"争驰功利之末",以"异端空虚之说"为是,而以"事天保民之心"为非。张栻的上述主张便是针对这种弊端而提出来的。其一,他明确提出办学不是为了科举,不能"为决科利禄计";其二,提出"亦岂使子习为言语之辞之工",意即反对学校以缀辑文辞为教,而应注重[[学生]]的操行培养;其三,提出办学的根本目的是"传道济民",学校要为[[社会]]培养经国济世的人才。
张栻主持岳麓书院时,曾与[[朱熹]]、吕祖谦、蔡元定游学楚中,讲学楚黄孔子山庙学(今问津书院)。在办学指导[[思想]]方面,主张以"成就人才,以传道济民"为方针。
==后世纪念==
为纪念德阳历史文化名人张浚与张栻两父子,为其父子在公园内树立了一座单体[[雕塑]]。
张栻墓,位于[[湖南省]][[长沙市]]宁乡县巷子口镇官山乡官山村罗带山。石料为[[花岗岩]]。
2013年5月3日,[[国家文物局]]公布了[[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位于湖南[[宁乡县]]的张栻墓(含张浚墓)等湖南123处[[文物]]入选,成功晋升为"国保"单位。
张栻墓为南宋理学大儒张栻与其父宋朝名相[[张浚]]的墓园,位于宁乡县官山村,张栻墓与张浚墓相邻。
==视频==
===<center> 题伏龙寺壁 相关视频</center>===
<center>八百多年前,朱熹和张栻经常从朱张渡过江,由此展开了朱张会讲</center>
<center>{{#iDisplay:r3240yka6up|560|390|qq}}</center>
<center>为何今人只知朱熹不识张栻?他的弟子都战死在抗元沙场</center>
<center>{{#iDisplay:q3100y0q1jo|560|390|qq}}</center>
==参考文献==
[[Category:850 各地方文學;各民族文學;各體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