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古画品录

增加 4,137 位元組, 2 年前
创建页面,内容为“《'''古画品录'''》,一作《画品》。中国古代绘画品评著作。南朝齐谢赫著。书成于梁武帝(萧衍)中大通四年至太清三年(53…”
《'''古画品录'''》,一作《画品》。中国古代[[绘画]]品评著作。南朝齐谢赫著。书成于梁武帝(萧衍)中大通四年至太清三年(532—549)间。保存在张彦远的《历代名画记》中,今有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标点注释本。

本书收编于《世界百科名著大辞典》。

==内容简介==

本书分序论及[[画家]]品评两部分。序论部分首先提出绘画具有“明劝戒,著升沉,千载寂寥,披图可鉴”的社会功能,接着提出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传移模写的“六法”,作为人物画创作与品评的标准。认为这一标准“唯有陆探微(?—约485)和卫协(生卒年不详)得以兼备。”画家品评部分,将三国吴曹不兴(生卒年不详)至南朝齐的画家共27人,分为6品,依次评论其优劣。第1品5人:陆探微、曹不兴、卫协、张墨、荀勖;第2品3人:顾骏之、陆绥、袁茜;第3品9人:姚昙度、顾恺之、毛惠远、夏瞻、戴逵、江僧宝、吴&55380;&56885;、张则、陆杲;第4品5人:蘧道愍、章继伯、顾宝光、王微、史道硕;第5品3人:刘瑱、晋明帝(司马绍)、刘绍祖;第6品2人:宗炳、丁光。

谢赫在品评论述中较为突出的观点有2:一是轻形似、重神似。如对张墨、荀勖2人的评价,赞扬他们为“风范气韵,极妙参神,但取精灵,遗其旨法,若拘以体物,则未见精粹……。”又如对王微、史道硕两人作了一番比较后,认为他俩“并师荀、卫,各体善能,然王得其细,史传其真,细而论之,景玄(王微)为劣。”二是贬因袭、崇创造。如对刘绍祖的评价,贬其为“述而不作,非画所先。”对顾骏之的评价则推崇其为“变古则今,赋彩制形,皆创新意,若包牺始更卦体,史籀初改[[书法]]。”他的“六法”论,作为人物画创作和品评的准则,对后世影响很大,“六法”一词,后来已引伸为中国画的代称,或理论和技法的总称。

其后,南朝陈姚最(537—603)又有《续画品》1卷问世,共1500字,系继《古画品录》而作。全卷不分品第,评论自梁元帝萧绎(508—554)始至解茜(生卒年不详)止计20人。前有自序,认为谢赫所论对一些画家有失公允,如对顾恺之,竟贬之为“迹不逮意,声过其实”。至[[唐代]],又有僧彦惊(生卒年不详)著有《后画录》1卷,约800字。书成于唐贞观九年(635)及李嗣真(?—696)著《续画品录》1卷,约420字。彦悰系续姚最之作,评述其在长安(今西安市)所见画迹的画家27人。李嗣真所作的序论基本上系照搬姚最的自序,品评部分分上品上至下品下9品,凡121人,唯均无具体评述。

==作者介绍==

谢赫(生卒年不详),善画人物,尤工[[肖像]],精于鉴赏,深研画学。传说“他画肖像不用对着人物,只需观察一下,就能记住对象的神态特征,而画得毫发不爽。”又说“南齐中兴以后,肖像画家无人能及得上他。”(见南朝陈姚最著《续画品》)传世画迹有《安期先生图》、《晋明帝步辇图》等。

==相关信息==

《世界百科名著大辞典》为书籍文献的综合性、科学性和知识性的工具书<ref>[https://www.fox2008.cn/ebook/21szjy/TS013020/0016_ts013020.htm 工具书有哪些类型],中学生读书网</ref>。选收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综合性科学、社会和人文科学、文学艺术的各个[[学科]],以及宗教的名著和重要典籍。以一部著作,或一篇[[论文]]、作品为一条词目;古籍<ref>[https://www.docin.com/p-213368169.html&endPro=true 古籍目录分类及演变],豆丁网,2011-06-01</ref>中个别篇章,习惯上认为有特殊意义的,也独立设目。一部著作一般只在一卷出现。少数著作是几个学科不可缺少的,在有关各卷互见。互见[[条目]]用(参见第 页)注明。

==参考文献==
[[Category:040 類書總論;百科全書總論]]
251,745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