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工程科学与技术

增加 56 位元組, 3 年前
無編輯摘要
《'''工程科学与技术'''》(原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是由国家 [[ 教育部 ]] 主管、 [[ 四川大学 ]] 主办的工程科学综合性学术期刊,以“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一流科技期刊”为目标定位,报道工程科学领域研究、开发及应用的有创造性的学术论文。自更名以来,开设了“科学前沿”“聚焦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网络空间安全”3个特色栏目,组织了“泛在电力物联网”“深部岩体力学与开采理论”等20余个专栏,出版了“纪念5•12汶川大地震一周年抗震减灾特刊”“灾后恢复重建特刊”“纪念5•12汶川地震十周年及防震减灾专刊”,受到国内外读者的广泛关注,产生了较大的学术及社会影响力。《工程科学与技术》被《EI》《Scopus》《EBSCO数据库》《剑桥科学文摘(CSA)》《文摘杂志(PЖ)》《日本科学技术社数据库》《INSPEC数据库》《 [[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CSTPCD)(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等国内外重要数据库收录。根据《中国学术期刊评价研究报告(RCCSE)》,被评为中国中文权威学术期刊。
==办刊历史==
1978年,该刊更名为《成都科技大学学报》。
1988年,该刊更名为《四川联合大学学报( [[ 工程科学 ]] 版)》,同时刊期也由季刊变更为双月刊[3]
1994年,该刊更名为《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2014年11月,该刊成为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第一批认定 [[ 学术 ]] 期刊。
2017年,该刊更名为《工程科学与技术》。
2018年5月19日,《工程科学与技术》编辑委员会换届暨编委座谈会在四川大学召开[6]
==办刊条件==
===栏目方向===
《工程科学与技术》主要设有化学与化学工程、高分子材料、机械工程、结构工程、环境工程、轻纺、 [[ 水利工程 ]] 、建筑力学、电气工程、 [[ 信息工程 ]] 、岩土工程、土木工程等栏目。
《工程科学与技术》主要刊登 [[ 工程科学 ]] 领域研究、开发及应用的有创造性的学术论文。
《工程科学与技术》主要读者对象是高等学校师生、科研人员和 [[ 工程技术 ]] 人员[1]
===人员编制===
据2018年6月《工程科学与技术》官网显示,《工程科学与技术》编委会共有编委40人, [[ 编辑部 ]] 共有编辑5人。
==办刊成果==
===研究发表===
据2018年6月2日中国知网显示,《工程科学与技术》出版 [[ 文献 ]] 共6722篇。
据2018年6月2日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显示,《工程科学与技术》载文量为2812。
===影响因子===
据2018年6月2日 [[ 中国知网 ]] 显示,《工程科学与技术》总被下载1099229次、总被引43004次;(2017版)复合影响因子为0.986、(2017版)综合影响因子为0.746[3]。
据2018年6月2日 [[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 显示,《工程科学与技术》被引量为22748、下载量为113421;据2015年中国期刊引证报告(扩刊版) [[ 数据 ]] 显示,《工程科学与技术》影响因子为0.91,在全部统计源期刊(6735种)中排1238名、在大学学报(工业技术)(109种)中排第14名[4]。
据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2008年版《中国期刊高被引指数》显示,《工程科学与技术》的总被引频次986次,影响因子0.773,受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以及省部级基金等资助项目的论文占载文量的91.5%。
==收录情况==
据2018年6月《工程科学与技术》官网显示,《工程科学与技术》是《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CSTPCD)》统计源期刊,被《工程索引(EI)》、《Scopus》、《化学文摘(CA)》、《剑桥科学文摘(CSA)》、《文摘杂志(PЖ)》、《日本科学技术社数据库》、《INSPEC数据库》、《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2017-2018年度)(含扩展版)等 [[ 数据库 ]] 收录[1]
据2018年6月中国知网显示,《工程科学与技术》是 [[ 北京大学 ]]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1992年第一版、2004年版、2008年版、2011年版、2014年版)来源期刊。
==参考文献==
[[Category: 050 連續性出版品;普通期刊 ]]
789,210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