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基兰·德塞

增加 564 位元組, 5 年前
無編輯摘要
'''基蘭·德塞'''('''Kiran Desai''',{{BD|1971年|9月3日|||}})是一名印度小說家,出生於[[新德里]],母親是三次獲布克獎提名,印度著名的女作家[[安妮塔·德赛]]。基蘭十五歲時移居美國,其後入讀[[本寧頓學院]]及[[哥倫比亞大學]]修讀創意寫作課程。1998年出版处女作《石榴园里的喧哗》,2006年,她的第二部作品《[[失去的传承]]》贏得了[[布克獎]],成為當時最年輕的得獎者<ref name="Desai">[http://book.sina.com.cn/news/a/2007-03-20/1112212173.shtml 印裔女作家基兰·德塞一夜走红英美文坛]</ref>。值得一提的是,基蘭與2006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得主[[奥尔汗·帕穆克]]交往。
=='''[[基蘭·德塞]] 的 小说《[[失去的传承]]》'''<ref name="Desai"/>==
* 《[[失去的传承]]》是德塞的第二本小说,描写后[[殖民时期]]的[[印度]]及同时代的[[美国]]。作品主要以持过期[[签证]]在美国逗留的非法[[印度]][[移民]]的角度进行叙述。包括一位在[[英国]][[殖民]]法规下幸存的老法官、其忠诚的厨子及厨子在纽约打拼的儿子的生活群像。
 ** [[基蘭·德塞]]表示,小说尝试描述在东西方[[文化]]的罅隙中生活的滋味,主要刻画了[[西方文化]]在[[殖民时代]]后又一次介入[[东方社会]]———[[印度]]与[[美国]]在当今的关系。** 2006年[[布克奖]]评委会主席[[赫尔迈厄尼·李]]曾表示,该小说最终获奖,是书中「人性的力量」促使评委会进行了「长久而热烈」的讨论,「小说充满了悲悯态度,同时点缀有柔和的喜剧色彩,以及力透纸背的政治评论」。* * 2005年的[[布克奖]]评委会主席[[约翰·萨德兰]](John Sutherland)也加入评论,他认为[[基蘭·德塞]]的这部小说运用了多重手法,敏锐透析了人类进入新千年以来在[[多元文化]]融会之下的反响。
== 参考资料 ==
{{reflist}}
7,455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