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孫景燧

增加 231 位元組, 5 年前
無編輯摘要
'''孫景燧'''({{bd|?||1787年|catIdx=S}}), [[表字| ]]'''秋汀''', [[ 中國 ]][[ 浙江 ]] 人, [[ 清朝 ]] 官員,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起擔任 [[ 台灣知府 ]] ,在[[林爽文事件]]中,不敵民軍, [[ 陣亡 ]] [[ 彰化 ]]
==生平==
孫景燧於乾隆二十六年恩科(1761年)高中二甲 [[ 進士 ]]
乾隆四十五年,接替 [[ 滿人]][[逑德]]任 [[ 福建省 ]][[ 延平府 ]][[ 知府 ]] 一职,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由[[李振文]]接任<ref name>{{cite book|author="a1">[編 纂委 員會. 员会 |title= 《福建省情 . 福建: |year=2001年 |publisher= 福建省地方志 纂委 員會. 2001年.]员会 |location=福建 |isbn=}}</ref>。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擔任 [[ 福建省 ]][[ 台灣府 ]][[ 台灣知府|知府 ]] 並兼任 [[ 台灣道 ]][[ 道尹 ]] ,後道尹由 [[ 滿人]][[永福 (人名)|永福]]接任。
[[ 台灣 ]][[ 天地會 ]] 盛行,孫景燧取締之,捉拿了 [[ 首領]][[林爽文]]的叔伯,引來林爽文的憤怒,乾隆五十一年十一月廿七日(1787年1月16日),[[林爽文]]於 [[ 大墩 ]] (今台中)起事,孫景燧身為知府,前往距離大墩不遠的彰化縣城守城。因兵力懸殊,廿九日陣亡。
==參考文獻==
{{s-off}}
{{s-before|[[李俊原]]}}
{{s-title| [[ 福建分巡台灣兵備道]]|1784年上任}}
{{s-after|[[永福 (人名)|永福]]}}
{{s-before|[[劉亨基]]}}
{{s-title| [[ 台灣府知府]]|1784年上任}}
{{s-after|[[楊廷理]]}}
{{succession box|[[逑德]]|[[李振文]]| [[ 延平府 ]][[ 府]]|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
{{end box}}
{{清朝人物小作品}}{{乾隆二十六年辛巳恩科殿試金榜}}
{{authority control}}
{{DEFAULTSORT:Sun孫}}
21,453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