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9,194
次編輯
變更
中华血液学杂志
,無編輯摘要
'''《中华血液学杂志》'''是 [[ 中华医学会 ]] 主办的 [[ 血液学 ]] 专业综合性学术期刊,报道我国临床和实验血液学及输血研究的新成果以及国内外血液学领域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和新进展,是我国血液学领域的核心期刊。本刊以我国临床血液学、实验血液学、中心血站(库)、医学检验工作者以及医学院校师生为 [[ 读者 ]] 对象。
==期刊简介==
===期刊信息===
《中华血液学杂志》于1980年创刊,是 [[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的血液学专业综合性学术期刊。该刊为月刊,主要报道血液学与输血等方面的研究成果、新 [[ 技术 ]] 、新经验,包括血液学基础理论研究、血液病临床病理、输血血液制品、代血液研制及临床应用等方面。国内刊号:CN:12-1090/R,国际刊号:ISSN:0253-2727,邮发代号:6-54
===办刊宗旨===
中华血液学杂志的办刊宗旨是贯彻党和 [[ 国家 ]] 的卫生工作方针和政策, , 贯彻理论与实践、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方针, , 报道血液学与输血等方面的研究成果与实践经验, , 引导并促进我国血液学 [[ 事业 ]] 的发展。
===主要栏目===
设有专论、述评、论著、研究报告、方法介绍、经验交流、临床病理(例)讨论、专题讨论、综述、讲座、病例报告、国际 [[ 学术 ]] 交流、 [[ 会议]](座谈)纪要、新药和新书评介、消息等栏目。
===读者对象===
读者对象为血液学 [[ 研究 ]] 人员及临床医务工作者。
==投稿须知==
1.1 论文所涉及的课题如取得国家或部、省级以上 [[ 基金 ]] 或属攻关项目资助, , 应脚注于文题页左下方, , 如“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资助项目(××××××××)”,并附基金证书复印件。
1.2 来稿应一式两份, , 尽量采用微机打印稿, , 要求字迹 [[ 清楚, ]], 英文摘要及文献应隔行打印。特殊文种、上下角标符号、需排斜体等应予注明。凡字迹潦草, , 涂改不清的稿件, , 一律退回。
1.3 来稿须附单位推荐信, , 推荐信应注明对稿件的审评意见以及无一稿两投、不涉及 [[ 保密 ]] 、署名无争议等项。凡在国外做的工作或与国外作者共同署名的来稿,请附国外有关单位同意该文在国内发表的证明。
1.4 经审核初步拟定刊用的稿件按退修意见修改整理后, , 为缩短刊出周期和减少错误, , 请将修改稿以纯文本格式录入软盘, , 与修改稿打印件一并寄回该刊 [[ 编辑部, ]], 同时注明联系电话、传真号码或E-mail网址备用。
1.5 根据《著作权法》, , 并结合该刊具体情况, , 凡来稿在接到该刊回执后3个月内未接到稿件处理通知者, , 系仍在审阅中。 [[ 作者 ]] 如欲投他刊, , 请先与该刊编辑部联系, , 征得该刊编辑部同意撤稿,否则按一稿两投处理。请自留底稿, , 对不用稿件不退原稿, , 只用平信寄退稿通知单。
1.6 来稿一律文责自负。依照《著作权法》有关规定, , 该刊可对来稿做 [[ 文字 ]] 修改、删节,凡有涉及原意的修改,则提请作者考虑。修改稿逾3个月不寄回者,视作自动撤稿。
1.7 来稿若接受刊登,需由作者亲笔签署“论文专有权使用授权书”,1年内专有权归中华医学会所有。中华医学会有权以电子期刊、光盘版等其它方式出版 。接受刊登的 [[ 论文 ]] ,未经中华医学会同意,该文的任何部分不得转载它处。
1.8 稿件确认刊载后须按通知数额付版面费。稿件刊登后酌致稿酬, , 赠当期 [[ 杂 志1 志]]1 册, , 论著类文章另赠抽印本20份。
1.9 地址: [[ 天津市 ]] 南京路288号 , 中华血液学杂志编辑部, , 邮政编码:300020。请勿投寄个人。[3]
==稿件要求==
投稿前最好先阅读本刊,以便对本刊有基本的了解。尤其要注意以下问题。
2.1 作者和单位的中英文 [[ 名字 ]] 、所在地、邮编分别列于中英文题目之下,单位的英文名称应是 [[ 系统 ]] 内认可的、符合规范的。
2.2 个人署名作者在2人(含2人)以上以及集体作者,应指定一位通信作者(Corresponding Author)。第一作者及通信作者应有简短的中英文自传:姓名、性别、 [[ 学位 ]] 、 [[ 职称 ]] 、主攻研究方向,放在文稿第一页的左下方。副高职称以上的作者应有亲笔签名。
2.3 受资助的情况(资助单位、项目名称、合同号)用中英文分别列于文稿左下方。
2.4 所有稿件都应有中英文摘要。一般科技论文的摘要包括:目的、 [[ 方法 ]] 、 [[ 结果 ]] 、结论。作者应能使读者通过阅读摘要就能掌握该文的主要内容或数据。为便于国际读者检索并了解文章的基本信息,英文摘要应比中文摘要更详细。
2.5 每篇文章应标注中英文关键词各3~8个。
2.6 缩略语、简称、代号除了相邻 [[ 专业 ]] 的读者清楚外,在首次出现处必须写出全称并注明以下所用的简称。如新术语尚无合适的 [[ 中文 ]] 术语译名可使用原文或译名后加括号注明原文。
2.7 用于表示科学计量和具有统计意义的数字要使用 [[ 阿拉伯数字 ]] 。
2.8 研究对象为人时,需注明试验组、对照组受试者的来源、选择标准及一般情况等。研究对象为试验动物时需注明 [[ 动物 ]] 的名称、种系、等级、 [[ 数量 ]] 、来源、性别、年龄、体重、饲养条件和健康状况等。
2.9 药品、试剂使用化学名,并注明剂量、单位、纯度、批号、 [[ 生产 ]] 单位和生产时间。
2.10 仪器、设备应注明名称、型号、规格、生产单位、精密度或误差范围。
2.11 图和表格与 [[ 文字 ]] 的内容不要重复,图、表应有自明性,即不看正文就能理解图意、表意。图题和表题均应中英文对照。
2.12 所引的参考文献应仅限于作者亲自阅读过的。未公开发表或在非正式 [[ 出版物 ]] 上发表的著作如确有必要引用,可用圆括号插入正文或在当页地脚加注释说明。原文作者若不超过3人应将作者姓名依次列出,中间用“,”隔开,3位以上作者则列出前3位,逗号后加“等”。
==参考文献==
[[Category: 050 連續性出版品;普通期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