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高欢

增加 549 位元組, 5 年前
無編輯摘要
[[天平]]四年([[537年]])十月,高歡率兵二十萬至蒲津(今[[山西]][[永濟縣]]一帶)伐[[西魏]],志在為[[竇泰]]復仇,歡又使[[高昂]]將兵三萬出河南。時關中飢,宇文泰所將不滿萬人。歡右長史[[薛琡]]進策堅守糧道,勿渡河野戰;[[侯景]]亦勸分作二軍,相繼而進,但歡並不從。後歡渡河至[[馮翊]]城下,西魏華州刺史[[王羆]]有備,不可攻,乃涉洛,軍於許原西。泰至渭南,徵諸州兵,皆未會,諸將以眾寡不敵,請緩進,泰不許,令造浮橋於渭,軍士備三日糧,輕騎渡渭,至[[沙苑]](今[[陝西]][[大荔]]南,洛、渭之間)距東軍六十里。泰聽從[[李弼]]之計,陣於渭曲,命將士偃戈匿藏於葦中,約聞鼓聲而起。不久,東魏兵至,見西軍兵少,爭進擊之,無復行列。泰遂鳴鼓,將士奮起,于謹等六軍與之合戰,李弼率鐵騎橫擊,東魏兵潰散,大敗。歡喪兵士八萬人,輜重甲仗更不可勝數。泰率軍追歡至河上,不及。還軍渭南,所徵諸州之兵甫至,乃於戰所,准當時兵士,人種樹一株,以旌武功。
== 執政生涯高欢与宇文泰==普泰二年,高欢起兵消灭尔朱氏残余势力,实质上控制北魏朝政。永熙三年,高欢逼走孝武帝,立位孝静帝,并迁都邺城,史称东魏。高欢身居晋阳遥控朝政,控制东魏朝政十六年。 高歡善於玩弄權術,足智多謀,精通權宜之計,朝中實力蒸蒸日上,連[[元善見|孝靜帝]]都對他有所敬畏,為[[北齊]]立國打下了堅固的基礎。高歡用人惟才是用,因此[[北齊]]朝中不少名臣都是其夥伴。然而他戰術不及[[宇文泰]],屢敗於焉。武定四年([[546年]]),高歡率十萬大軍在玉璧(山西稷山)與宇文泰交戰,高歡戰敗,死傷七萬餘人。西魏造謠高歡中箭病倒,高歡回師途中帶病召集群臣,請[[斛律金]]高歌〈敕勒歌〉一首:“敕勒川,陰山下,天似穹廬,籠蓋四野。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曲中高歡親自和唱,哀慟流淚。 此外他執政期間只顧鞏固自己的實力  东魏武定五年 忽視民間疾苦 高欢于晋阳病逝。其长子高澄独担东魏大任 因此[[東 后被刺身亡。次子高洋袭位。东 ]]境內土地兼併情況嚴重 武定八年,高洋废黜孝静帝,建立齐国 社會矛盾與民族矛盾皆尖銳 史称北齐 但總的來說 高洋称帝后,追封高欢为太祖献武帝 他也是一名目光遠大的[[政客]] 后被改封为高祖神武帝 <ref name="高欢之死">{{cite web |url=http://www.lishiquwen.com/news/35320.html | title= 高欢之死:高欢为什么会输给宇文泰 | language=zh | date=2016-07-15 | publisher=歷史趣聞 | author= | accessdate=2019-02-02}}</ref>  
==家族==
13,368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