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康寧祥

增加 8,285 位元組, 5 年前
無編輯摘要
'''康寧祥'''({{bd|1938年|11月16日|||catIdx=K康}}),[[台北市|臺北市]][[萬華區]]人,是自1970年代之後[[台灣|臺灣]]新一代崛起的本土[[政治人物]]<ref>黃文博總編輯,《[[s:南瀛探索/第九章/第一節|南瀛探索]],第九章,第一節》:新一代崛起的本土政治人物(黃信介、康寧祥等)</ref>。康寧祥也是少數與[[蔣經國]]有過來往與交情的臺籍政治人物之一。
== 經歷 ===== 早年經歷 ===康寧祥出身製餅家庭,年輕時曾做過[[加油站]]工讀生。=== 市議員生涯 ===民國58年(1969年),康寧祥 選[[台北市|臺北市]]改制[[直轄市]]後的第一屆[[台北市議員|臺北市議員]],並且當選。 民國61年(1972年),康寧祥參選[[1972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增額立法委員]],也獲得民眾的支持而當選,由於康寧祥的口才與辯才是頗能吸引民眾的目光,而且康寧祥與資深立委[[梁肅戎]]、[[陳蒼正]]等人有都有不錯的交情。 民國64年(1975年),康寧祥與[[黃信介]]合作出版《[[台灣政論|臺灣政論]]》[[雜誌]],作為[[黨外運動]]的傳播工具。 民國65年(1976年)的選舉,有人認為由於康寧祥都主張「議會路線」而非「街頭路線」,所以都獲得連任。這是奇怪的說法,因為街頭路線要一直要到1980年代末期才真正出現,至於1979年美麗島雜誌社集團可以說才可能要開始走上街頭就全部被逮捕了,而1983年後的批康也只是為1980年代末的街頭路線作䁔身而己,街頭運動還沒有真正展開。換句話說說在1983年之前台灣根本沒有什麼街頭和議會路線的區别的。因此康以和街頭對比的議會路線而當選,是不知所云的看法。 民國67年(1978年)12月15日,美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簽署《[[中美建交公報]]》。同年12月16日,美國總統卡特宣自1979年1月1日起,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中美協防條約》(即《中美共同防禦條約》)亦於1979年12月31日終止。同日,時任總統[[蔣經國]]就美中建交發表聲明,指出美國背信毀約;強調絕不與中國共產黨談判。當時,黨外人士如[[黃信介]]、[[許信良]]等人都提議組黨,但康寧祥認為時候未到,導致康寧祥與其他黨外領袖分道揚鑣。 民國68年(1979年)6月,當時擔任立法委員的康寧祥又出版《[[八十年代 (雜誌)|八十年代]]》雜誌,並擔任《[[八十年代 (雜誌)|八十年代]]》雜誌的發行人兼社長。 民國68年(1979年)12月10日的國際人權日在臺灣高雄市發生的[[美麗島事件]],康寧祥並沒有參與。且康寧祥問政溫和,導致黨外新生代的不滿:美麗島事件發生後,[[艾琳達]]撰文〈反對運動總批判〉,以「革新保臺」與「革命保臺」兩種路線嚴厲批評康寧祥。 民國69年(1980年)的選舉,由於康寧祥還是主張「議會路線」而非「街頭路線」,所以仍獲得連任。 民國72年(1983年)9月,[[黨外編輯作家聯誼會]]在各政論雜誌發起「批康運動」批判康寧祥<ref>{{cite news|author=林朝億|publisher=[[台灣日報]]|url=http://www.hi-on.org.tw/bulletins.jsp?b_ID=49117|title= 老康與司馬文武三度共事|date=2003-01-26}}</ref>,導致康寧祥於[[1983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1983年立法委員選舉]]落選。 === 立法委員生涯 ===民國75年(1986年),康寧祥重新當選立法委員。 民國76年(1987年),籲請政府調查[[東崗慘案]]。 === 轉戰媒體 ===民國78年(1989年),康寧祥宣佈不再連任立委,並且創立《[[首都早報]]》;但是《首都早報》由於資金不足,於1990年8月27日停刊。 === 監察院監察委員生涯 ===民國82年(1993年),[[監察院]]改制之後,康寧祥接受[[中華民國總統]][[李登輝]]推薦而成為第二屆[[監察委員]];並且於1999年連任監委。 民國90年(2001年),榮膺第一屆[[國立臺北大學]]傑出校友。=== 陳水扁政府時期 ===民國91年(2002年),出任[[中華民國國防部|國防部]]副部長,2003年出任[[國家安全會議 (中華民國)|國家安全會議]]秘書長,於陳水扁總統時期曾任[[總統府資政]]。=== 回憶錄發表後 ===民國102年(2013年)11月22日,康寧祥發表[[回憶錄]]《臺灣,打拚:康寧祥回憶錄》,書中提到,儘管臺灣高達57.5%的人民自我認同為「臺灣人」,但這些「臺灣人」未必全然支持民進黨(支持民進黨者只有25.8%)。康寧祥認為,致力於生活改善、創造幸福環境、建立面對未來的安全感,才是讓人民真正有感的作為,也是讓身為臺灣人能夠安心且放心地支持民進黨的關鍵所在。至於民進黨未來應當如何努力,康寧祥說,1986年民進黨組黨後,他曾發表五個思考方向,如今這些方向仍是民進黨理當面對與解決的重要課題,包括:民進黨與人民的關係、民進黨與中國國民黨或其他政黨的關係、民進黨與國內各種[[利益團體]]的關係、民進黨與國際[[列強]]的關係、民進黨與中國的關係。<ref>{{Cite web|url=http://www.cna.com.tw/news/aipl/201311220374-1.aspx|author=葉素萍|language=zh-tw|title=康寧祥出書 促綠思 文獻與中關係|publisher=[[中央通訊社]]|date=2013-11-22|accessdate=2013-11-29}}</ref> ==著作==* {{Cite book|url=https://books.google.com.tw/books/about/%E5%95%8F%E6%94%BF%E4%B8%89%E5%B9%B4.html?id=tWcyAAAAMAAJ&redir_esc=y|title=問政三年|last=康寧祥|date=1975-01-01|publisher=臺灣政論雜誌社|language=zh-TW}} * {{Cite book|url=https://books.google.com.tw/books?id=ekBNAAAAMAAJ&q=%E5%BA%B7%E5%AF%A7%E7%A5%A5&dq=%E5%BA%B7%E5%AF%A7%E7%A5%A5&hl=zh-TW&sa=X&ved=0ahUKEwiF09LWwtrQAhXCopQKHZrBCxEQ6AEIITAB|title=民主・黨外・康寧祥|last=八十年代出版社|date=1983-01-01|publisher=八十年代出版社|language=zh}} * {{Cite book|url=https://books.google.com.tw/books?id=tzKCAAAAIAAJ&q=%E5%BA%B7%E5%AF%A7%E7%A5%A5&dq=%E5%BA%B7%E5%AF%A7%E7%A5%A5&hl=zh-TW&sa=X&ved=0ahUKEwiF09LWwtrQAhXCopQKHZrBCxEQ6AEIMDAE|title=横看成嶺側成峯|last=呂亞力|last2=康寧祥|date=1983-01-01|publisher=自立晚報社|language=zh-TW}} * {{Cite book|url=https://books.google.com.tw/books?id=FdqZAAAAIAAJ&q=%E5%BA%B7%E5%AF%A7%E7%A5%A5&dq=%E5%BA%B7%E5%AF%A7%E7%A5%A5&hl=zh-TW&sa=X&ved=0ahUKEwiF09LWwtrQAhXCopQKHZrBCxEQ6AEIJTAC|title=康寧祥與民主政治|last=康寧祥|last2=進峰|date=1980-01-01|publisher=八十年代出版社|language=zh-TW}}*{{Cite book|url=https://books.google.com.tw/books?id=nn-BAAAAIAAJ&q=%E5%BA%B7%E5%AF%A7%E7%A5%A5&dq=%E5%BA%B7%E5%AF%A7%E7%A5%A5&hl=zh-TW&sa=X&ved=0ahUKEwiF09LWwtrQAhXCopQKHZrBCxEQ6AEIKzAD|title=問政六年|last=康寧祥|date=1978-01-01|publisher=長橋出版社|language=zh-TW}} * {{Cite book|url=https://books.google.com.mx/books?id=032BAAAAIAAJ&hl=zh-CN&source=gbs_navlinks_s|title=危機與希望|last=康寧祥|date=1983-01-01|publisher=八十年代出版社|language=zh-TW}} <ref>{{Cite book|url=https://books.google.com.mx/books/about/%E5%8D%B1%E6%A9%9F%E8%88%87%E5%B8%8C%E6%9C%9B.html?id=aqsyAAAAMAAJ|title=危機與希望|last=康寧祥|date=1983-01-01|publisher=八十年代出版社|language=zh}}</ref>*{{Cite book|url=https://books.google.com.tw/books?id=IJTSoAEACAAJ&dq=%E5%BA%B7%E5%AF%A7%E7%A5%A5&hl=zh-TW&sa=X&ved=0ahUKEwiF09LWwtrQAhXCopQKHZrBCxEQ6AEIOjAG|title=台灣, 打拼: 康寧祥回憶錄|last=康寧祥|date=2013-01-01|publisher=允晨|isbn=9789865794088|language=zh}}<ref>{{Cite web|url=https://www.google.com.tw/webhp?ie=utf-8&oe=utf-8&client=firefox-b&gfe_rd=cr&ei=iAlEWPLABfDN8gednYdA#q=%E5%BA%B7%E5%AF%A7%E7%A5%A5&tbm=bks|title=Google|accessdate=2016-12-04|work=www.google.com.tw}}</ref> * {{Cite book|url=https://books.google.com.tw/books?id=4CrjAAAAMAAJ&q=%E6%86%B2%E6%94%BF%E7%9A%84%E5%8D%B1%E6%A9%9F&dq=%E6%86%B2%E6%94%BF%E7%9A%84%E5%8D%B1%E6%A9%9F&hl=zh-TW&sa=X&ved=0ahUKEwjv3pvuw9rQAhWGqJQKHQ6qAOMQ6AEIQDAG|title=臺灣的憲政危機|date=1983-01-01|publisher=該社|language=zh-TW}} ==註解=={{Reflistreflist}} {{DEFAULTSORT:Kang康}}[[Category:康姓|N寧]][[Category:萬華人]][[Category:國立中興大學法商學院校友]][[Category:黨外運動人物]][[Category:臺灣民主運動者]][[Category:台灣白色恐怖時期異議人士]][[Category:第1屆臺北市議員]][[Category:第2屆中華民國國民大會代表]][[Category:監察委員]][[Category:中華民國國防部副部長]][[Category:中華民國國家安全會議秘書長]][[Category:中華民國總統府資政]][[Category:民主進步黨黨員]][[Category:獲頒授景星勳章者]]
22,071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