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14
次編輯
變更
天井
,無編輯摘要
| align= light|
|}
=='''天井'''== 天井是指[[宅院]]中房与房之间或房与[[围墙]]之间所围成的露天空地。即四面有房屋、三面有房屋另一面有围墙或两面有房屋另两面有围墙时中间的空地。 =='''起源'''== “天井”一词出于[[典籍]],原指四周高、中间低的地形。如《[[孙子兵法]]》中“凡地有[[绝涧]]、天井、[[天牢]]、[[天罗]]、[[天陷]]必巫去之,勿近也。”作为一种建筑[[空间形态]],“天井”普遍存在于明清至今的中国传统民居中。“天井”最早产生于何时,已无实迹可考。不过,因木骨泥墙的地面房屋由穴居而生发,屋居中的“井空间”由穴居中的“坑井”进化而来,逻辑上应是“天井”。故天井在中国古已有之,大概不会迟于[[西周陕西岐山]]凤雏村[[四合院]]。 [1] =='''界定'''== '''1.按古代地理学的说法''' <ref>按古代地理学的说法地形中的天井指的是[[竖井]]。《孙子》行军篇“凡地有绝涧、天井、天陷、天隙、必亟去之,勿近也。”注释天井是四面陡峭,溪水所归,天然大井。 '''2.从哲学的认识来看''' 根据康德的“[[认知图型]]”说和皮亚杰的建构论,可以认为天井和院落是图型同构。 '''3.按建筑学的观点''' 天井不同于院落。 '''4.按物质构成分类区分天门、天窗和天井''' 天门—坡屋顶重檐间的密缝,窄长的开敞部位,用于顶棚或轩蓬的通风采光。 天窗—屋面[[沟瓦]]用[[明瓦]]代替(早期用云母片、磨薄的贝壳等,后来用弧形玻璃)明瓦下面围成棱锥形间壁,使屋顶光线照到室内。 天井—上缘由屋顶四向的屋檐或墙壁组合构成,下底铺地面积大于井口,[[凿内池]]、留沟防、设路径、安石埠、置盆载种种异制,均具有集水、纳阳、通风、采光、消防等多种建筑功能。居民天井的空间尺度以间为基准,空间形态与明堂[[厅堂]]为一体,是一个无具象界面的类井状泛空间。 [https1] =='''比较'''== 天井与院落都是传统建筑中组织建筑单体或群体空间的一种有效手法。它们都特别适合用于创造具有内向性的空间和公共交往的空间。 '''1.尺度不同''' 天井不同于院落最主要是以尺度和比例来区分。天井的空间形态应当是“井深”大于“井径”,即井深与井径的比例大于1:l,呈竖筒形。这里的井径通常指的是矩形平面的短边,而且心理上还常常由井口或井池代为目测。而院落的四周比较开阔空旷,其高度和短边宽度的比例通常小于1://new1,给人的是一种室外的尺度。 '''2.qq空间形态不同''' 天井的空间形态往往与厅堂成为一体,是一个无具象界面的类井状泛空间,也是介于室内和室外的灰空间。而院落则是属于室外的空间,它包含有人工对自然的模仿,体现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思想。通常天井可以看作是单体建筑的一部分,而院落则是在建筑群中与建筑形成图底关系的室外空间。 '''3.com/omn/20180819/20180819A027AL功能不同''' 从功能上看,天井与院落相去甚远。虽然院落能起到很好的防火作用,但是天井的设置更多的是出于解决建筑通风、防晒、防雨、防火等多方面的功能问题,因此在解决建筑种种实际功能方面天井要优于院落。而院落与儒家所提倡的人格修养有关。古人将“天道”物化为大自然,把对山水的崇尚提到极高的地位,君子不能常常处江湖之野,于是院落自古是人们接近大自然的场所,也是修身的场所。在这一方面封闭性较强的天井的作用就明显不如院落了。 '''4.html 细部构造不同''' 由于天井的设置常常能解决例如[[排水]]、[[放水]]、[[通风]]、[[除湿]]等具体的功能问题,相应的天井有一系列采光、排水、散气的构造。而院落中则主要以[[铺地]]、[[盆栽]]等室外构造为主。此外,天井四周的建筑往往都是相连的,其主体结构、屋面都存在一定转角、连接等细部构造做法;而院落四周的建筑出于防火隔离的考虑通常有一定的间距,建筑单体以矩形平面的独立体为主。 [2] =='''典型形式'''== 南方民居的天井组合方式比较普遍,采用天井的形式和当地气候条件、社会制度、生活习惯等都有密切的联系。 东南部[[上海]]地区的“[[石库门]]”是“三上三下”的天井式民居。平面形式脱胎于传统三合院住宅,将门棣改为石库门,前院改为天井,形成三间两厢及其 它 变体。一般大门设在中轴线上,入内为一长方形或者正方形的天井,主屋正中为客堂,左右为次间和厢房,客堂后面设横向楼梯,再后为横向长方形天井,最后为单层灶间等辅助用房。 西南部[[云南]]地方的“一颗印”体形方正“三间四耳倒八座”的天井平面是典型组合。所谓“三间四耳”,即正房三间,耳房(厢房)东西各两间,稍大则有三间六耳、明三暗五(正房三间加暗室两间),临街一列称为“倒八座”相当于[[北京四合院]]的“倒座”。正房 常 被当 为楼房,下有前廊称为“游春”,上下皆廊称为“宫楼”。住宅外围为高墙,[[围墙]]内由正房、[[厢房]]及倒八座围绕中轴线形成天井,天井内种植花木,房屋对外则不开窗,形 成 杂草 封闭隔绝的环境。 在苏居中出现的在天井中有一道隔墙,前浅后深,前部中间有廊直达隔墙,廊左右出现两个小天井,苏州民居称之为“[[蟹眼天]]井”。天井高深,则风产生的洗吸力增强,通风量大 , 农 拔风采光效果颇好。 福州“[[三坊七巷]]” 民 居中使用界墙与[[石框门]]。界墙指立于宅中与山墙垂直的高大实墙,可起防火作用。其位置多出现在门头屋之后(或即为门头屋的后墙),也 见 了 于各进厅堂之后,形成一些小巧的天井空间,状如苏州民居之“蟹眼天井”。其后界墙具有防西晒,防北风,引导气流通风,反射增亮等多种作用。 [[江西]]民居的开合式天井是我国民居中独特的天井形式,运用活动式格棚调节遮阳、争取良好的室内物理环境又取得丰富的光影效果。其动态设计的理念对现代庭园设计也很有启发作用。位于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江西多井制天井民居,处于副热带季风区,湿热性气候,夏季 连 根拔 续高温。天井式民居虽然通风效果好,日晒水蒸发量少,但是无遮蔽的天井,阳光直射的辐射热产生高温,无论是次间的正房还是厢房夏季入夜都难于安寝。而有的民居用活动开闭的格棚调节日照,阳盛时封闭天井遮荫,顺应四时开启天井藏气通风。江西民居中发现的开合式天井构造,建筑功能是非常出色的 , 却 有效地改善了居室环境。 [2] =='''实际意义'''== 不 知 论是何种形式的天井建筑都是[[因地制宜]],根据居住地的风土人情、气候特点、生活习惯而演变完善而成的独特建筑形式。 是 珍贵 充分适应人的生活需求 的 “叶 宜居建筑。天井的存在完善了建筑中的[[通风]]、采光、安防的功能,并且在建筑中显天露地,起到天地合一的作用,使天、地、建筑在空间中融为一体,也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对天井建筑思想的研究对现代建筑设计有着深刻影响,能够促进观察隐藏在人与环境的细微、复杂的关系,从结构多样与个人的多样中,谋求人与环境之间最大限度的和谐一致,将创造出更富有人情味的环境。 [3] <ref>[https://www.sohu.com/a/478362436_120586932 天井 里 藏珠”装电梯,用心用情就一定能办好实事], 腾讯, 2018-08-19搜狐2021年7月19日</ref>
==参考文献==
{{refli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