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黄楠森

增加 882 位元組, 5 年前
無編輯摘要
{{Infobox person| 姓名 = 黄楠森| 圖像 = [[File: 黄楠森(.jpg|缩略图|左|[https://ss0.bdstatic.com/70cFuHSh_Q1YnxGkpoWK1HF6hhy/it/u=2752352273,1502892455&fm=26&gp=0.jpg 原圖鏈結][http://lishen.net.cn/m/view.php?aid=115373 来自立身图片]]]| 出生日期 = 1921.11-年11月| 逝世时间 = 2013.1),著名哲学家, 年1月24日| 出生地点 = 四川省富顺县| 國籍 = 中国| 職業 = 北京大学哲学系资深教授、博士生导师 | 知名原因 = 2012年10月 哲学系 百年庆典上,被授予"[[终身教授]]"称号| 知名作品 = 《[[群众路线-辩证唯物 任、 义的认识论]]》</br> 北京大学学报》( [[ 哲学 社会 科学 版)主编、中国马哲史学会会长、中国 化]]》</br>《[[ 人学 学会会长、中国恩格斯学会会长。曾兼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社会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哲学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会长等职。https的足迹]]》</br>}}'''[[黄楠森]]'''<ref>[https://baike.so.com/doc/6272977-6486402.html个人简历网 ] </ref>
黄楠森(1921.11-2013.1),著名哲学家,北京大学哲学系资深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哲学系主任、《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主编、中国马哲史学会会长、中国人学学会会长、中国恩格斯学会会长。曾兼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社会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哲学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会长等职。
2013年1月24日20时35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2岁。
== 人物生平 ==
黄枬森,1921年11月29日出生于四川省富顺县。1942年毕业于自贡市富顺二中 ,同年考进[[西南联大]]物理系,1943年转到哲学系,194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就读哲学专业究生。1950年起历任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资深教授;1981年~1987年任哲学系主任,1982年始任博士生导师;1981年~1996年任国务院学术委员会评议组第一、二、三届成员、召集人,1983年~2002年任国家社科基金学科评议组成员、召集人;1991年始任《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主编、编委会主任、顾问;1991年始任北京大学人学研究中心主任,1998年任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研究员;2012年10月北大哲学系百年庆典上,被授予"终身教授"称号,并获巨额奖金;
基本信息 许多学者闻讯唏嘘:先生的离去,使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失去一位大家,使我国哲学社会科学领域失去一位"好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社会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哲学学科评议组成员、 文名 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会长、"[[蔡元培奖]]"……先生身上的一连串头衔和荣誉,堪 黄楠森显赫,令人敬仰。而更令人敬仰的,则是他一生取得的学术成就、体现的精神品格。
== 国籍 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四川省富顺县  出生日期1921年11月 逝世日期2013年1月24日 职业北京大学哲学系资深教授、博士生导师 毕业院校北京大学 目录1人物生平2人物著作3学术成就4人物评介折叠编辑本段人物生平黄枬森,1921年11月29日出生于四川省富顺县。1942年毕业于自贡市富顺二中黄楠森黄楠森 ,同年考进西南联大物理系,1943年转到哲学系,194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就读哲学专业究生。1950年起历任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资深教授;1981年~1987年任哲学系主任,1982年始任博士生导师;1981年~1996年任国务院学术委员会评议组第一、二、三届成员、召集人,1983年~2002年任国家社科基金学科评议组成员、召集人;1991年始任《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主编、编委会主任、顾问;1991年始任北京大学人学研究中心主任,1998年任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研究员;2012年10月北大哲学系百年庆典上,被授予"终身教授"称号,并获巨额奖金; 许多学者闻讯唏嘘:先生的离去,使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失去一位大家,使我国哲学社会科学领域失去一位"好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社会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哲学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会长、"蔡元培奖"……先生身上的一连串头衔和荣誉,堪称显赫,令人敬仰。而更令人敬仰的,则是他一生取得的学术成就、体现的精神品格。 折叠编辑本段 人物著作==
专著
《哲学的足迹》,科学出版社1987年版
[[ 人学的足迹 ]] 》 ,广西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黄枬森自选集》,重庆出版社1999年版
《马克思主义哲学史》(教材),高教出版社1998年版(荣获2001年教育部优秀教材二等奖)
[[ 黄枬森自选集 ]] 》学习出版社2005年版
《哲学的科学之路》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主编
[[ 问题中的哲学 ]] 》,广大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哲学笔记〉注释》,北京大学出版社 1981年版(荣获1987年国家教委优秀教材奖)
《邓小平理论与当代中国哲学》,北京大学出版社、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 人学理论与历史 ]] 》(3卷本:《中国人学观念史》、《中国人学思想史》、《人学原理》),北京出版社2005年版
《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当代构建》(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研究第1部)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
另外还在报刊发表论文300多篇。其中论文《必须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刊登于《北大学报》1998年第2期)获1999年度"五个一工程奖"。
== 折叠编辑本段 学术成就==
在北京大学一直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曾主讲马克思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哲学史、马克思主义哲学著作等课程,晚年致力于把哲学作为一门科学来建设,同时致力于人学学科的创建工作以及文化理论的研究工作,指导培养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博士生、硕士生20多名。1983年被评为北京市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1996年被评为北京大学优秀党员标兵;2001年被评为北京大学师德模范。
| 圖像 =
[[File:黄楠森3.jpg|缩略图|左|[https://timgsa.baidu.com/timg?image&quality=80&size=b9999_10000&sec=1549040347020&di=75c175387fd154e393cdf5789fcaf5ef&imgtype=0&src=http%3A%2F%2Fwww.bjqx.org.cn%2Fqxweb%2Fupload%2Fzjphoto%2Fc4e7a489-885e-4bf2-a1af-771d4fcba3e0.jpg 原圖鏈結][http://www.bjqx.org.cn/qxweb/qxdbs1.aspx 来自百教图片]]]
== 折叠编辑本段 人物评介==
为学:终生不渝地坚守
黄楠森一生有许多事迹值得书写,但作为一名蜚声海内外的著名学者,他的人生经历主要是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一门科学来研究、建设、发展,矢志不懈,终生不渝。在有的人看来,这也许多刘延东看望黄楠森刘延东看望黄楠森 少有些"不合时宜"、"不太灵活",但这,恰恰昭示了他对理想信念的执著、对学术志向的坚守。
1939年秋,18岁的黄楠森进入四川省自贡市蜀光中学高中部学习。在那里,接触并迷上了艾思奇的《 [[ 大众哲学 ]] 》。艾思奇关于正确的哲学是真理,而唯物论和辩证法就是正确的哲学等观点,引导他走上了参与革命和追求进步的道路。
1943年,已成为西南联大物理系学生的黄楠森转入哲学系,广泛涉猎各种哲学流派,尤其是西方哲学。但他思考得最多的,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问题。
同为黄先生弟子的徐春,曾这样描写作为"大好人"的黄楠森:"我去前苏联学习时,他为我准备一些美元以资行程;我结婚时,他和师母送我绸缎被面表示祝贺;我生女儿时,他为我送去一只刚出炉的匈牙利烤鸡……每当我想起这些往事就会感动得流泪,可这在黄先生看来是顺理成章,再正常不过的事了,也许这些生活小事他早就不记得了。"
对于由他亲教、亲带的学生、研究生是如此,而对于不是由他亲自教、带而上门求教的学生,他也是如此,"从上世纪80年代到先生逝世的的30多年间,我不计其数地求教黄先生,总是得到他一如既往、不厌其烦地耐心教诲。我的硕士论文《人的本质的解释和唯物史观的创立》(广西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得到过黄先生的指教,而我新近出版的《国学三部曲》(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1月版)则更是得到了每每自谦'我不懂国学'的黄先生的精心指导!没有黄先生的指教,就没有我的《[[国学三部曲]]》呀!"原毕业于北大哲学系,后在中国政法大学读研的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教授宋定国这样说,并为黄先生未能看到《国学三部曲》的问世悲痛不已。
他不但对学生如此,对其他人也是这样。记者曾多次聆听过黄先生的发言,并多次约请他撰写文章。他的发言总是切中肯綮、娓娓道来,非常具有说服力、感染力;对于不同的意见和观点,他总是耐心倾听,从不自以为是、武断作结。对于记者对他的文章进行的删改,他从来没有表示不满、予以拒绝,而是充分肯定、积极鼓励,不同意的地方也是和颜悦色地提出来,"与你们商榷",昭示出虚怀若谷、[[海纳百川]]的大家风范。
== 对于由他亲教、亲带的学生、研究生是如此,而对于不是由他亲 视频 ==天下 教、带而上门求教的学生,他也是如此,"从上世纪80年代到先生逝世的的30多年间,我不计其数地求教黄先生,总是得到他一如既往、不厌其烦地耐心教诲。我的硕士论文《 的本质的解释和唯物史观的创立》( 广西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8) 得到过黄先生的指教,而我新近出版的《国学三部曲》(首都师范 —北京 大学 出版社2013年1月版)则更是得到了每每自谦'我不懂国学'的黄先生的精心指导!没有黄先生的指 资深 ,就没有我的《国学三部曲》呀!"原毕业于北大 授、马 哲学 系,后在中国政法大学读研的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教授宋定国这样说,并为 泰斗 先生未能看到《国学三部曲》的问世悲痛不已。楠森{{#ev:youku|XMjE0NjQ1MjQ2OA|alignment=left}}== 他不但对学生如此,对其他人也是这样。记者曾多次聆听过黄先生的发言,并多次约请他撰写文章。他的发言总是切中肯綮、娓娓道来,非常具有说服力、感染力;对于不同的意见和观点,他总是耐心倾听,从不自以为是、武断作结。对于记者对他的文章进行的删改,他从来没有表示不满、予以拒绝,而是充分肯定、积极鼓励,不同意的地方也是和颜悦色地提出来,"与你们商榷",昭示出虚怀若谷、海纳百川的大家风范。参考资料 =={{reflist}}
337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