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75
次編輯
變更
李何林
,無編輯摘要
{{expandInfobox person|time姓名 =2009-06-25T13李何林| 圖像 = [[File:51李何林.jpg|缩略图|居中|[https:33+00//timgsa.baidu.com/timg?image&quality=80&size=b9999_10000&sec=1549021135663&di=2e98fd5b6f7faaa217cc7617131bdda0&imgtype=0&src=http%3A%2F%2F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2Fimages%2F20180502%2Fcfffe92f6737463e9dd488ed273e1719.jpeg 原图链接][http:00//m.sohu.com/media/740503 来自 搜狐的图片]]]}}
'''李何林''' ({{bd|1904年|1月|1988年|11月}}) <ref>[http://www.gmw.cn/03pindao/shuping/2004-04/21/content_15917.htm 李何林学术思想研讨会在京举行],光明书评</ref> ,又名'''竹年''',文史 學 学 者、作家,[[ 魯 鲁 迅]] 學 学生。中共党员。1924年肄业于南京国立东南大学。1926年参加国民革命军,1927年随军北伐并参加八一南昌起义,1928年在鲁迅的未名社投身革命文艺活动,历任天津师院、中法大学、华中大学、北京师大及南开大学教授、中文系主任,鲁迅博物馆馆长,鲁迅研究室主任,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现代文学博士研究 生 导师 。
==早年==
== 過 过 台 灣湾==1946年和未名社同人李 霽 霁 野被他 們 们 的老 師师[[ 許壽 许寿 裳]] 請 请 到台 灣 湾 ,在 許 许 先生主政的[[ 臺灣 台湾 省 編譯館编译馆]]工作,他做 編 编 纂,李 霽 霁 野做 編 编 纂兼名 著編譯組 着编译组 主任。
1947年5月16日 編譯館 编译馆 撤 廢後 废后 , 經許 经许 先生介 紹 绍 ,8月1日起 轉 转 到[[ 國 国 立 臺灣 台湾 大 學学]]做副教授。
1947年12月, 應 应 台大同人 楊雲 杨云 萍邀,在台北市 發 发 表〈中 國 国 新文 學發 学发 展概略〉演 講 讲 。
李 東華 东华 〈 論陸 论陆 志 鴻 鸿 校 長 长 治 學風 学风 格 與臺 与台 大文 學 学 院(1946.8-1948.5)〉1文 說 说 「 編 编 纂[[ 謝 谢 康]]、李竹年(何林)及日籍[[ 國 国 分直一]]分任文 學 学 院外文及 歷 历 史系副教授」。
同文引1948年3月《 國 国 立 臺灣 台湾 大 學 学 校刊》,李竹年(何林)在上面 發 发 表了〈我 對 对 本校 國 国 文教 學 学 的意 見 见 〉。
在台大工作期 間 间 是1947年8月到1948年4月(秦 賢 贤 次〈《台 灣 湾 文化》 復 复 刻 說 说 明〉)。
== 離 离 台==[[范泉]]〈许寿裳遇害〉1文 說 说 :「我想到了当时逃离台湾的李何林先生。他从台湾逃到上海,匿居在孔另境兄家,曾和我谈起过台湾的白色恐怖,也谈到了和他一起在台大共事的许寿裳先生,但是因为我们每次见面时间不长,谈得不深不透。当时我的主观愿望是向他组稿。他为了我的安全,不敢写台湾的文稿,多天后交给我一篇书评《读〈城与年〉》(发表在1948年5月出版的《文艺春秋》上)。到了中共占领全国以后,他才在1950年的《观察》杂志上,写了《提供许寿裳先生两年前在台被杀是政治性暗杀的种种事实》一文」
==中 華 华 人民共和 國国==
*第4、第5届[[全国人大]]代表
*[[ 魯 鲁 迅博物 館馆]] 館長馆长
==政治面貌==
1927年入[[中 國 国 共 產黨产党]], 為 为 地下 黨員 党员 ,1944年入[[中国民主同盟]],曾任民盟中央委员,1957年 轉為 转为 中 國 国 共 產黨員 产党员 (公 開 开 )。== 著 着 作==
2004年出台了5卷本《李何林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