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李霁野

增加 4,480 位元組, 5 年前
無編輯摘要
{{Infobox person
| 姓名 = 李霁野
| 圖像 = [[File:Cluo4.jpg|缩略图|右|[https://p1.ssl.qhmsg.com/dr/270_500_/t0131ac2a0a69eca20d.jpg?size=268x314 原图链接][https://baike.so.com/doc/6036871-6249878.html 来自 360搜索 的图片]]]
}}
'''李 野'''{{BD|1904年|4月6日|1997年|5月4日||}},[[英語]]文學研究者、作家,[[魯迅]]學生。
==生平=={{BD|1904年|4月6日|1997年|5月4日||}},[[ 北京英语]]文学研究者、作家,[[ 崇實中學鲁迅]] (與[[鄭騫]]同學) 学生。中共党员 [[ 民进成员。1927年肄业于 燕京大 學]]外 学中 文系 畢業。1925年在魯迅指導下,與小學同學[[韋素園]] 。历任河北天津女师学院、辅仁大学、百洲女师学院 [[ 静农]] 湾大学外语系教授 [[韦丛芜]]成立「未 系主任,南开大学外语系 社」 誉主任 在魯迅指導下從事翻譯 天津市文化局局长,天津市文联主席,全国第二、三、四 寫作 出版等 六届政协委员。妻子刘 化事業(發行《莽原半月刊》和《未名半月刊》2種刊物和多種圖書)。[[曹靖華]]也是未名社同人(曹靖華和韋素園的專業是[[俄語]],李的專業 贞亦 [[ 語]])语翻译家。
===台灣期間=人物生平==1946 李霁野。著名翻译家,作家。1925 [[陳儀]]請[[許壽裳]]辦[[臺灣省編譯館]] 参加未名社 他被聘為編纂兼名著編譯組主 。1947年5月16日編譯館撤廢 孔德学院讲师、河北女子师范学院、辅仁大学、重庆女子师范学院、台湾大学教授。建国后 他在8月1日被[[國立臺灣 任南开 學]]聘為 國語言 语系主任、天津市文化局局长、天津市 學系教授。李霽野在1949年6月學期結束前 联主席 辭呈都不敢提就永遠離開台灣 曾当选为天津市和全国政协委员。1925年曾向友人王鲁彦(著名作家 輾轉到了为当时在北京教学的俄国盲诗人爱[[ 中國人民解放軍罗先珂]] 管治下 [[ 学生)学习世界语,并通过这一机缘与鲁迅结识,鲁迅曾资助其入燕京大学学习。晚年热心提倡世界语,加入中国世界语之友会,任 天津]] 世界语协会名誉会长。译著有《简爱》、《被侮辱和被损害的》等著名译作
1949年7月11日,又名葉青的===台湾期间===1946年[[陈仪]]请[[ 任卓宣许寿裳]] 办[[ 北《民族報》發表〈寄傅斯年先生的一封公開信—論反共教育與自由 湾省编译馆]],他被聘为编纂兼名着编译组 義〉 任。1947年5月16日编译馆撤废 指控傅校長不但是蔡元培、胡適兩先生之高足,且繼承北京 他在8月1日被[[国立台湾 學自由講學、自由研究的傳統風氣。出任臺灣大學校長後,亦將自由主義作風帶到臺灣來,在學術自由的掩護下,所 学]] 为外国语言文学系 教授 李霁野在1949年6月学期结束前 竟有共黨分子和親共分子 辞呈都不敢提就永远离开台湾 以致學校成為政 辗转到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管 特區,院系成為共產黨細菌的溫床,赤焰相當高漲 [[天津]]
1949年7月11日,又名叶青的[[ 傅斯年任卓宣]] 在台北《民族报》发 傅斯年 校長 先生 聲明 一封公开信—论反共教育与自由主义 、〈 ,指控 斯年 長再一聲明〉 长不但是蔡元培、胡适两先生之高足 表示「對於文學院教授李霽野無故離職 且继承北京大学自由讲学、自由研究的传统风气。出任台湾大学校长后 傳聞前往共區一事 亦将自由主义作风带到台湾来 已經校內行政會議決議予以停薪處分,並函請警備司令部派員查明 学术自由的掩护下 校方完全依法辦理 所聘教授中 袒護親 共党分子和亲 共分子 之理?學 ,以致学 必定有聞便查 成为政治上的特区 查明便辦 院系成为共产党细菌的温床 絕不護短 赤焰相当高涨
===返回中國大陸===1949年9月1日起出任[[ 南開大學傅斯年]] 发表了〈傅斯年校长的声明〉、〈傅斯年校长再一声明〉,表示「对于 学院 教授 兼主任。1956年入[[中國 李霁野无故离职,传闻前往共区一事,已经校内行政会议决议予以停薪处分,并函请警备司令部派员查明在桉,校方完全依法办理,岂有袒护亲 產黨]] 分子之理?学校必定有闻便查,查明便办,绝不护短
1960年在英語專業外增設===返回中国大陆===1949年9月1日起出任[[ 俄語南开大学]] 專業,1961年開設英文研究生班,1972年增設[[日本語]]專業。1982年轉任 外文系教授兼 名譽系 主任 ,1995 。1956 退休 入[[中国共产党]]
第2、3、4、5、6届1960年在英语专业外增设[[ 中國俄语]]专业,1961年开设英文研究生班,1972年增设[[ 全国政协日本语]] 委员 专业。1982年转任外文系教授兼名誉系主任,1995年退休
第2、3、4、5、6届[[中国]][[全国政协]]委员。 天津市人民政府文化局局 长。 ==翻译思想== 在鲁迅、周作人、瞿秋白、茅盾等翻译大师的积极影响下,一贯主张“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的原则,是一位典型的直译派。直译法,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可以说是一场翻译方法论上的革命,是我国近代翻译史上的一次重大变革。在李霁野登上译坛之前,正是林纾翻译风靡文学翻译界之盛时。严复、林纾等人的历史贡献是不可磨灭的,是他们打开了从西方输入资产阶级进步文化的窗口,造成了近代翻译事业的繁荣,也催促了包括鲁迅等人在内的一大批向西方寻找真理的志士仁人的产生。但是他们的思想必定受到封建士大夫文人和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者的历史局限,他们不可能超越自己的时代,他们只能是近代文学的改良派。 就翻译而论,严、林同出吴汝纶门下,是晚清桐城派古文巨子,一向保古卫道的林纾能以桐城派古文义法译述进步的西洋文学,实为译事之一“绝”。然而以鲁迅、周作人为首的,包括李霁野、曹靖华等人在内的一批杰出翻译家提出忠实于原著的白话文的直译法,使外国先进文化思想不走样地传入中国,是对这种传统“转述译法”的挑战,这在当时不能不说是一场革命。 ===翻译宗旨===茅盾先生说,“我是原则上信仰‘字对字’直译的。”李霁野的“直译法”,既包括“字对字”直译,又包括“句法直译”,他追求的是译文的形式和内容的和谐统一。他不赞同伍光建先生为“避去欧化句法”而采取的“缩小”和“删节”译法,这样只能做到“译意”,而不能“译味”,也就是说,只能“达意”而不能“传神”。 ===举例翻译===下面,请看李霁野的“直译法”译文(比较伍译文):There was no possibility of taking a walk that day.We had been wandering,indeed,in the leafless shrubbery an hour in the morning;but since dinner(Mrs.Reed,when there was nocompany,dined early)the cold winter wind had brought with it clouds so sombre,and rain so penetrating,that further outdoor exercise was now out of the question.〔伍译〕那一天是不能出门散步的了。当天的早上,我们在那已经落叶的小丛树堆里溜过有一点钟了;不料饭后(李特太太,没得客人来,吃饭是早的,)刮起冬天的寒风,满天都是乌云,又落雨,是绝不能出门运动的了。 〔李译〕那一天是没有散步的可能了,不错,早晨我们已经在无叶的丛林中漫游过一点钟了,但是午饭之后—在没有客人的时候,里德夫人是早早吃饭的—寒冷的冬风刮来这样阴沉的云,和这样侵人的雨,再做户外运动是不可能的了。 李霁野的译文既符合原文的意义,又保持了原文的句组织法和原文的委婉风格。李译“寒冷的冬风刮来这样阴沉的云,和这样侵人的雨”,比起伍译“刮起冬天的寒风,满天都是乌云,又落雨”,更为切合原文,更为妥贴。正如茅盾先生所说的,“如果我们将这两段译文读着读着,回过去再读原文,我们就不能不承认李译更近于原文那种柔美的情调。”这说明李霁野的译文既注重对原文的忠实,又注重原文的风格,追求译文不仅意到,而且形到、情到。李霁野的翻译理论和思想需要译界后人,特别是作为他的学生并专门研究翻译思想史的我长期认真开掘和系统研究
==作品==
成9卷本《李 野文集》。
有《四季 隨筆 随笔 》、《 簡愛 简爱 》等
{{中国近现代文学}}
{{DEFAULTSORT:L}}
[[Category:李姓|J]]
[[Category: 臺灣 台湾 教授]][[Category:燕京大 校友]]
[[Category:国立女子师范学院教授]]
1,424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