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游园·皂罗袍

增加 2,859 位元組, 3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秋发庾岭》'''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汤显祖]]的诗。<ref>[https://so.gushiwen.cn/shiwenv_ecef183780cd.aspx 《秋发庾岭 》 ] 古诗文网</ref>
汤显祖不仅于古文诗词颇精,而且能通天文地理、医药卜筮诸书。26岁时刊印第1部诗集《红泉逸草》,次年又刊印诗集《雍藻》(未传),第3部诗集名《问棘邮草》。
汤显祖的主要创作成就在戏 这支 方面,代表作是 子出自 [[ 牡丹亭》第十出《[[惊梦]]》<ref>[https://www.360kuai.com/pc/94b6c0071120a9a58?cota=3&kuai_so=1&sign=360_7bc3b157&refer_scene=so_55 汤显祖写出 《牡丹亭》 ,自己的爱情结局却不好,背后张居正使绊子 ] 快资讯,发布时 是汤显祖在明代万历(明神宗年号,1563-1620)年 ;2021-07-13 </ref>(又名 据明人小说 杜丽娘慕色 还魂 ),它和《邯郸记》、《南柯记》、 改编而成的传奇作品。 皂罗袍·原来姹 钗记 嫣红开遍 合称“玉茗堂四梦”,又名“临川四梦”。 汤显祖在戏曲批评和表、导演理论上,也有重要建树。他通过大量书札和对董解元的 [[西厢记]] 牡丹亭 、王玉峰的《焚香记》等等剧作的眉批和总评,发表了对戏剧创作的新见解<ref>[http://images2.wenming.cn/web_wenming/specials/hot/wmkd/201812/t20181224_4948538.shtml 是戏曲大家也是清官廉吏,看汤显祖至情至性的传奇 女主 生 ] 文明看点,发布 公杜丽娘偶尔来到后园游赏 间;2018-12-24 </ref> 的一段唱词
==诗词正文==
{{Cquote|<原来姹紫嫣红开遍,
烟波画船——锦屏人忒看的这韶光贱!(颓垣 一作:残垣)
>|<《游园·皂罗袍》>|<古诗文网>}}
== 作者简介译文==这样繁花似锦的迷人春色无人赏识,都付予了破败的断井颓垣。 这样美好的春天,宝贵的时光如何度过呢? 使人欢心愉快的事究竟什么人家才有呢? 雕梁画栋、飞阁流丹、碧瓦亭台,如云霞一般灿烂绚丽。和煦的春风,带着蒙蒙细雨,烟波浩渺的春水中浮动着画船,我这深闺女子太辜负这美好春光。==赏析==此曲描写贵族小姐杜丽娘游览自己家的后花园,发现万紫千红与破井断墙相伴,无人欣赏,良辰美景空自流逝,感到惊异和惋惜,抒发了对美好青春被禁锢、被扼杀的叹息。全曲语言精美,以词的手法写曲,抒情、写景及刻划人物的心理活动,无不细腻生动,真切感人,流动着优雅的韵律之美。 这段唱词是《[[牡丹亭]]》在最有名的一支曲子,历久传唱不衰。全曲雅丽浓艳而不失蕴藉,情真意切,随景摇荡,充分地展示了杜丽娘在游园时的情绪流转,体现出情、景、戏、思一体化的特点。 首句“原来姹紫嫣红开遍”,写深闭幽闺的少女从未涉迹园林,这次乍进后园,只见百花盛开,万紫千红,艳丽眩目的春园物态,予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叩开了少女的心扉,然而,主人公并非只是流连其中,只“入”而不“出”,接承第一眼春色的是少女心中幻设的虚景,她预见到浓艳富丽之春景的未来走向——“都付与断井颓垣”,残败破落的画面从另一个极端给予少女强烈的震撼。“春色如许”开启了主人公的视野,使之充满了诧异和惊喜,接踵而来的对匆匆春将归去的联想则轰的一声震响了少女的心房,使之充满了惊惧和无奈。这里夹杂着深深的伤感,自己的人生春天也同样多姿多彩,然而却无一人走进来。 女主人公心花初放紧接着又上眉头的景象,包蕴的是无奈的情绪——“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这两句话突出了良辰美景与赏心乐事之间的矛盾,指出杜丽娘黯然的心情与艳丽春光间的不谐,春天的生机强化了她黯然伤感的情怀。现实的苦闷,青春的觉醒使得女主人公对外部世界充满了无限向往。她在这里意识到生命的困境,换个角度看待这些唏嘘,则里面并不仅仅残存着纯粹的悲观意绪,主人公情绪跌入低谷之后,仍念念不忘“良辰美景”“赏心乐事”“云霞翠轩”“烟波画船”,美好的事物始终深刻内嵌于少女的思维深处,读者不难从中窥探出主人公内心深处的期待,为下一段奇遇柳梦梅,为情而死的故事找到心理依据。 这段唱词既是景语,也是情语。人物的感情和景色交织在一起,映衬了主人公的对景自怜的伤感,其内心深处顾影自怜的哀愁在美好春光的感召下喷薄而出。此曲从喜乐到苦痛的情绪流变紧紧扣咬着从浓艳的实景向残败的虚景的转变,读者很难剖判外在之景与内在之情的严格界限,只因在此处,景现而情发,情入而景犹存。 此曲表现了杜丽娘游园恨晚、青春寂寞的悔怨,进而控诉了了封建礼教和封建观念对少女青春的无情摧残。杜丽娘作为一个刚刚觉醒的少女,感叹春光易逝,哀伤春光寂寞,渴望自由幸福的生活,强烈要求身心解放,这折射出明中叶后要求个性解放的时代精神,对后世深有影响。在《[[红楼梦]]》中,即有林黛玉读这首曲时联想到自己的遭遇处境无限感伤的情节。
==作者简介==
[[File:仍然汤显祖16666.jpg|thumb|200px|有框|左|[http://i.serengeseba.com/uploads/i_1_541655478x2602746467_26.jpg 原图链接][http://www.serengeseba.com/w/%E6%B1%A4%E6%98%BE%E7%A5%96/ 图片来源]]]
33,573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