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汪机

增加 6,876 位元組, 5 年前
增加或调整分类
(1463~1539年) '''<big>汪机</big>''' ==人物简介== <ref>{{cite book|url=http://kns.cnki.net/KCMS/detail/detail.aspx?dbcode=CJFQ&dbname=CJFD2006&filename=WXZZ200602001&uid=WEEvREcwSlJHSldRa1FhdXNXaEd1ZHpwQlZiNlFCMHVZb21uNFVScytQND0=$9A4hF_YAuvQ5obgVAqNKPCYcEjKensW4IQMovwHtwkF4VYPoHbKxJw!!&v=MjkwMzJGeXZnVzczUE1qWFJkTEc0SHRmTXJZOUZaWVI4ZVgxTHV4WVM3RGgxVDNxVHJXTTFGckNVUkxPZlp1WnQ= |title=汪机事迹著作及从医考[J]. |author=钱超尘. |work=中医文献杂志, |date=2006(02):1-4. }}</ref><br>  汪机, 字省之 ,号石山居士 ,明 · 代徽州 祁门(今安徽 祁门 )人,明代 著名 杰出 医学家 ,“新安医学”奠基人之一。生于明天顺七年(1463年),卒于明嘉靖十八年(1539年),享年76岁。汪氏居住祁门县城内之石山坞(又称南山朴墅),因而号“石山居十”,世称汪石山 <br> ==人物生平== <ref>{{cite book|url=http://kns.cnki.net/KCMS/detail/detail.aspx?dbcode=CJFQ&dbname=CJFD2006&filename=WXZZ200602001&uid=WEEvREcwSlJHSldRa1FhdXNXaEd1ZHpwQlZiNlFCMHVZb21uNFVScytQND0=$9A4hF_YAuvQ5obgVAqNKPCYcEjKensW4IQMovwHtwkF4VYPoHbKxJw!!&v=MjkwMzJGeXZnVzczUE1qWFJkTEc0SHRmTXJZOUZaWVI4ZVgxTHV4WVM3RGgxVDNxVHJXTTFGckNVUkxPZlp1WnQ= |title= 汪机 事迹著作及从医考[J]. |author=钱超尘. |work=中医文献杂志, |date=2006(02):1-4. }}</ref><br>  汪石山 其父汪渭、叔伯汪宦、 机早年学 经史 儒而汪宦为名医。这样的家庭出身对汪石山的一生产生深远影响。他在《自赞》中称其一生“心存仁术,主好儒书,颠已垂白,手不停披。平居不敢干名而犯义 因屡试 交际 敢口是 随父学医 心违。事求免于流俗,礼求合于先儒。宁为礼屈,勿为势拘” 他研读诸家 是其一生行 处世的思想基础 充分地反映了石山的思想主流 《周易》及 儒家 理论 思想为主导。<br>  石山在明代中期政治环境非常恶浊的形势下,独能清廉自守,以百姓之心为心,以庶民之瘼为瘼,不攀缘权贵,不求闻达诸侯 治病每每收效甚著 充分体现了其高风亮节的人格 <br>   石山弃儒从医,固然有多方面的原因,但与他积极用世,厌恶明代中期生员的丑恶行径有密切关系。<br>  石山 经》、《本草》 《伤寒》、《脉经》、运气学说及临床 各科, 擅长 针灸 、按摩、推拿 痘疹 外科等,几乎是全科医生 石山 外科疾病 朱震亨的医学思想既有继承又有发展。他的宝贵的医学思想及精妙医术是中医界 治疗, 宝贵精神财富。<br>==学术主张== <ref>{{cite book|url=http://kns.cnki.net/KCMS/detail/detail.aspx?dbcode=CJFQ&dbname=CJFD2001&filename=WXZZ200102002&uid=WEEvREcwSlJHSldRa1FhdXNXaEd1ZHpwQlZiNlFCMHVZb21uNFVScytQND0=$9A4hF_YAuvQ5obgVAqNKPCYcEjKensW4IQMovwHtwkF4VYPoHbKxJw!!&v=MzE2NDZZUzdEaDFUM3FUcldNMUZyQ1VSTE9mWnVadEZ5dmhVTDNCTWpYUmRMRzRIdERNclk5RlpvUjhlWDFMdXg= |title=汪机学术思想及临床思维探析[J]. |author=顾植山. |work=中医文献杂志, |date=2001(02):3-5. }}</ref><br>  '''营卫论'''<br>   汪机 的《营卫论》是针 当时 滥用 刀针 滋阴的风气进行纠偏 并提出甘温补气助阳的治疗 主张 。为了避免与滋阴派正面冲突,汪机把朱丹溪的滋阴说引向了补营说。他提出 以消为贵 营卫一气”论,把“补营”巧妙地转成了补气。他说:“是知人参、黄芪补气,亦补营之气;补营之气 以托为畏 即补营也;补营即补阴也。 这样 他就可以用营气说来贯穿朱丹溪的滋阴观和李东垣的补气观。 进一步发挥:“古人于阴字下加一气字,可见阳固此气,阴亦此气也,故曰“阴中有阳,阳 有阴,阴阳同一气也。”至此,阴、阳、营、卫、气、血归根结蒂都成了一个气字,补气也就成了最基本的原则。可见,汪机的营卫论,关键是对营气的阐述,更明确地说是“营气论”。这是汪机补气培元思想的立论基础。<br>  '''参芪说'''<br>  汪机力倡补气,与他临床搜用人参、黄芪有密切关系。汪机 梅毒 参、芪 治疗尤 运用 有独到 的见解和体会,其用参、芪不仅是为了一般地补气,同样也考虑到补阴血的方面。重视参、芪补阴血的意义,是汪机用参、芪的一大特色,可启发人们更全面地理解补阳补气与补阴补血 间的辩证关系 对于应用参、芪可能出现的偏颇, 氏善以灵活的配伍变化来制约。<br>  '''诊脉'''<br>  方面,江 机在 《石山医案》、 《外科理例》 两书 《针灸问对》 都有详细 批评了某些外科医生、针灸医生,不重视脉诊,单凭疮之外形而论治、但问何病便针何穴 论述 片面性 对于梅毒的 指出脉象是“气血之征兆”,“今之疡医多不诊脉,惟视疮形以施 法,盖疮有表里虚实之殊,兼有风寒暑湿之变,自非脉以别之 安得而察识乎?”<br>  '''运气学'''<br>  汪机 主张“ 湿胜者 随机达变 因时识 先导湿 ”,《运气易览》认为古人论述运气,其意是使人有所谨避而不致为其所中 表实者 纵使或被所中,亦使人知致病之因,不至于乱投药剂。指出运气可知而不必完全遵循 宜行解表; “百 实者 之内,晴雨不同 宜先疏理;表 若俱实 之邦,寒暖各异”,“乌可皆以运气相比例哉!”<br>  '''温病'''<br>  汪机将温病分作伏气温病、新感温病、新感引动伏邪三类 解表攻里;表虚 明确指出:“有不因冬伤于寒而病温 者, 此特春温之气,可名曰春温,如冬之伤寒,秋之伤湿,夏之伤暑相同,此新感之温病也。”这一见解对后世温病学的发展有重要影响。<br>  '''针灸'''<br>  汪机继承了朱丹溪“针法浑是泻而无 ”的说法,主张疾病初起,元 未伤而邪气轻浅时,可用针刺除之 里虚 若病邪较甚,元气已伤 者, 则决非针所能治。<br>  汪机较多地引述了灸法在外科的应用,亦本于丹溪治外科病“用火以畅达拔引郁毒”的主张。汪机反对用灸法保健防病,认为“无病而灸,何益于事?”受灸处“肌肉为之坚硬”,“ ;表里俱虚者 气到此则涩滞不能行矣。”观点虽偏,但他观察到“一医为针临泣 将欲接 过其病所,才至灸瘫,止而不行 的现象,与现代经络研究发现的循经现象的可阻滞性一致,值得注意 在具体方药上 <br>  对针刺手法,汪机认为不能拘泥成规 他把 并对《针灸甲乙经》等诸家针书 载“某穴针几分,留几呼,灸几壮”等定法提出了批评意见,主张针刺深浅 遵照《内经》病有浮沉,刺有浅深” 方剂 原则,“视病之浮沉而为刺之浅深,岂以定穴 内服、外 拘哉!”对留呼之说更是批驳道:“若依留呼之说,气至则可,气若不至,亦依呼数而去针,徒使破皮损肉,有何益于病哉!”对一般针灸书上常讲的某穴主某病,汪机亦持批评态度,他主张“治病无定穴”,需“审经与络,分血与气,病随经所在,穴随经而取”。对子午流注拘于日时开阖和专 八脉交会穴的针法也提出了质疑。<br>==临床思维== <ref>{{cite book|url=http://kns.cnki.net/KCMS/detail/detail.aspx?dbcode=CJFQ&dbname=CJFD2001&filename=WXZZ200102002&uid=WEEvREcwSlJHSldRa1FhdXNXaEd1ZHpwQlZiNlFCMHVZb21uNFVScytQND0=$9A4hF_YAuvQ5obgVAqNKPCYcEjKensW4IQMovwHtwkF4VYPoHbKxJw!!&v=MzE2NDZZUzdEaDFUM3FUcldNMUZyQ1VSTE9mWnVadEZ5dmhVTDNCTWpYUmRMRzRIdERNclk5RlpvUjhlWDFMdXg= |title=汪机学术思想 善后三类 临床思维探析[J]. |author=顾植山. |work=中医文献杂志, |date=2001(02):3-5. }}</ref><br>  补气培元、扶正固本是汪机主要的临床思维。汪机主张扶正防邪,先固根柢 怎样扶正固本?汪机在《营卫论》中强调的是补营气,而 所谓 这些辨证施治方法为后 营气已兼气血阴阳,也就是 治疗梅毒打下了良好 身的元气。补营气 基础 主要药物是人参、黄芪,因而 他的补营实质上 当时的梅毒专家 “补气培元” <br>   汪机 又根据营气由脾胃水谷之气所化 著述甚 ,发挥李东垣的脾胃学说,强调了营气与脾胃的关系,他认为“诸病亦 生脾胃” 有《医学原理》13卷 而参 芪为“补脾胃之圣药”。这样,他说的营气,又接近于李杲所讲的脾胃元气。虽然汪机力避温补之说,但他培元固 草会编》20卷(已佚)、《读素问钞》9卷(1519年)、《脉诀刊误集解》2卷(1523年)、《外科理例》8卷(1519年)、《痘疹理辨》1卷(1519年)、《针灸问对》3卷(1530年)、《运 偏重温补阳 的实质显而 览》3卷(1519年)、《医读》7卷(1519年)、《内经外注》(已佚)、《伤寒选录》、《诊脉早晏法》1卷 。 ==参考来源=={{reflist}}
116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