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埃柯

增加 882 位元組, 5 年前
無編輯摘要
1'''早年经历'''
2'''个人生活'''
 
3'''学术概述'''
4'''成名作'''
4'''成名作'''
5'''个人作品'''
6'''学术观点'''
=='''早年经历'''==
''' 艾柯 ''' 诞生于意大利西北部皮埃蒙蒂州的亚历山大,这个小山城有着不同于意大利其它地区的文化氛围,更接近于法国式的冷静平淡而非意大利式的热情漾溢。
艾柯不止一次指出,正是这种环境塑造了他的气质:"怀疑主义、对花言巧语的厌恶、从不过激、从不做夸大其词的断言"。Eco这个名字据说原是一位"先知"给他祖父取的名字,是ex caelis oblatus 的首字母缩写,意为" [[ 上天所赐" ]] 。艾柯的父亲是一名会计师,祖母达观幽默,从她那里艾柯获益良多。
当时的意大利 [[ 天主教 ]] 氛围浓郁,自20年代兴起的 [[ 新托马斯运动 ]] 方兴未艾,以致于13岁的艾柯就参加了意大利天主教行动青年团,还在方济各修会做过一段时间的 [[ 修道士 ]]
正是这段经历使他接触了天主教的哲学核心-- [[ 托马斯主义 ]] 。后来, ''' 艾柯 ''' 进入都灵大学哲学系学习,在美学教授、存在主义哲学家 [[ 路易斯·帕莱松]](Luigi Pareyson)的指导下,于1954年完成了博士论文 [[ 《圣托马斯的美学问题》 ]] ,经过修改的论文于1957年出版,更名为 [[ 《托马斯·阿奎那的美学问题》]](The Aesthetics of Thomas Aquinas,1956),是为艾柯的第一部专著。
这本著作加上数年后出版的另一部专著 [[ 《中世纪的艺术与美》]](Art and Beauty in the Middle Ages,1959),初步奠定了他作为"中世纪学者"(medieval scholar)的地位。
=='''个人生活'''==
===在都灵大学===
''' 安伯托·艾柯'''(Umberto Eco,1932-)是一位享誉世界的 [[ 哲学家 ]] [[ 符号学家 ]] [[ 历史学家 ]] [[ 文学批评家 ]] [[ 小说家 ]] 。艾柯出生于意大利皮埃蒙特大区亚历山德里亚。其父古里奥是一名会计,一生中曾经被政府征召参加了三次战争。在二战期间,埃可与母亲 [[ 乔瓦娜 ]] 搬到皮德蒙特山区的一个小村庄居住。
埃可共有12个兄弟姐妹。 ''' 艾柯 ''' 年轻时尊从父愿进入 [[ 都灵大学 ]] 学习法律,随后辍学,不顾父亲反对而改学中世纪哲学与文学。于1954年获博士学位,博士论文是有关 [[ 基督教 ]] 神学家 [[ 托马斯·阿奎纳 ]] 的研究。其后埃可成为Radiotelevisione Italiana的文化部编辑,同时在都灵大学任教。此间,艾柯与一些前卫艺术家有密切的接触。这些人这对他以后的写作有重要的影响。
===在新闻传媒界===
就在大学毕业的那一年,由于一批左倾的青年学生与 [[ 教皇 ]] 发生矛盾,艾柯与天主教行动青年团决裂,研究的重点也从 [[ 托马斯·阿奎那 ]] 转向 [[ 詹姆斯·乔伊斯 ]] 。毕业后不久,艾柯进入了新闻传媒界,在位于米兰的意大利国营广播公司找到一份工作,负责编辑电视文化节目。
这份工作为他从传媒角度观察现代文化提供了平台。同时,他开始与一批前卫的作家、音乐家和画家交往。5年之后,他离开电视台,到米兰的一家期刊社当了非文学类栏目编辑,这份工作他做了16年之久。
这期间,他也为另外几份报刊撰稿、开设专栏,成为意大利先锋运动团体"[[63集团]]"(Group 63)的中流砥柱。
=='''学术概述'''==
''' 艾柯 ''' 的这些杂文作品起初与 ''' 罗兰·巴特 ''' 的风格比较接近,但在研读了巴特的著作之后,他深感"无地自容",于是转向更为综合的风格,将前卫文化、大众文化、语言学和符号学融为一体。在1962年,他发表了成名作: [[ 《开放的作品》]](TheOpenWork,1962),凭借此书成为意大利后现代主义思潮的主将。 从1964年开始,他成为米兰大学建筑系教授,讲授"可视交往"(VisualCommunication)理论,关注建筑中的"符号"问题,也就是建筑传达特定社会与政治含义的方式。1965年,他的论文《詹姆斯·邦德--
从1964年开始,他成为[[米兰大学]]建筑系教授,讲授"可视交往"(VisualCommunication)理论,关注建筑中的"符号"问题,也就是建筑传达特定社会与政治含义的方式。1965年,他的论文[[《詹姆斯·邦德-- 故事的结合方法》 ]] 发表于法国符号学阵地《通讯》杂志上,意味着他已经跻身于以 [[ 罗兰·巴特 ]] 为核心的符号学阵营。同一时期他又将 [[ 《开放的作品》 ]] 中有关 [[ 詹姆斯·乔伊斯 ]] 的部分修改出版,是为《混沌诗学:乔伊斯的中世纪》(The Aesthetics of Chaosmos: The Middle Ages ofJames Joyce,1966)。这种将 [[ 《007系列》 ]] [[ 《芬尼根守灵夜》 ]] 平等对待的态度,显示出艾柯非同寻常的广阔视野。
=='''成名作'''==
艾柯的杂文作品起初与罗兰·巴特的风格比较接近, [[ 《开放的作品》]](The Open Work,1962),凭借此书成为意大利后现代主义思潮的主将。
1962年9月,他与Renate Ramge结婚 。Renate 。[[Renate Ramge ]] 是一名德国艺术教师。
除了严肃的学术著作外,著有大量的小说和杂文,长年给杂志专栏撰写以睿智、讽刺风格见长的小品文。最驰名的作品为小说 [[ 《玫瑰之名》 ]] 与他的杂文集。艾柯现任教于博罗尼亚大学,居住在米兰。
=='''个人作品'''==
===《启示录派与综合派》===
1964年, ''' 罗兰·巴特 ''' 发表 [[ 《符号学原理》 ]] ,标志着符号学进入新阶段。同年,马尔库塞发表《单向度的人》、麦克卢汉发表《媒体论》,为学术界开辟了媒体符号研究的新领域。也是在这一年,艾柯发表了论著 [[ 《启示录派与综合派》]](Apocalyptic and Integrated Intellectuals: Mass Communications and Theories of Mass Culture,1964),自觉尝试使用符号学方法研究媒体文化问题,这标志着他已经站在了意大利学术界的前沿。此前,他已经在都灵、米兰、佛罗伦萨等地的大学讲授美学。
===《不存在的结构》===
到1968年, [[ 《不存在的结构》]](The Absent Structure)出版,这是他数年研究建筑符号学的成就,也是他第一部纯学术化的符号学著作,奠定了他在符号学领域内的重要地位。进入70年代,艾柯的成就进一步获得了国际学术界的肯定。
1971年,他在世界最古老的大学博洛尼亚大学创立了国际上第一个符号学讲席;
1974年他组织了 [[ 第一届国际符号学会议 ]] ,担任学会秘书长;
1975年发表符号学权威论著 [[ 《符号学原理》]](A Theory of Semiotics,1975,英文版本在1976年出版),并成为 [[ 博洛尼亚大学 ]] 符号学讲座的终身教授;
1979年用英文在美国出版了论文集 [[ 《读者的角色》]](The Role of the Reader: Explorations in the Semiotics of Texts,1979)。此外,艾柯还在美国 [[ 西北大学]](1972)、 [[ 耶鲁大学]](1977)、 [[ 哥伦比亚大学]](1978)等著名院校授课,以符号学家声名远扬。
===《玫瑰之名》===
早在1952年,艾柯已经有意写作一本名为 [[ 《修道院谋杀案》 ]] 的小说,但直到1978年3月他才正式动笔。他将小说背景放在自己非常熟悉的中世纪,并从一篇中世纪的散文作品中找到了合适的题目。
1980年,长篇小说 [[ 《玫瑰之名》]](The Name of the Rose)出版,出版商原计划印刷3万册,没想到销量很快达到200万册,迄今则已经翻译成35种文字,销售了1600万册。
[[ 《玫瑰之名》 ]] 的故事发生在14世纪,当时 [[ 教权与王权 ]] [[ 贵族与平民 ]] [[ 信仰与理性 ]] 正处于复杂的斗争状态,博学而开明的 [[ 威廉修士 ]] 带着见习僧 [[ 阿德索 ]] 来到一所著名的 [[ 修道院 ]] ,为即将召开的高层会议做准备。但就在他们抵达的前一天,修道院里发生了一起离奇的凶杀案,修道院院长委托擅长推理的威廉进行调查、找出元凶。而在以后的数天里,每天都有新的离奇血案,原本已经被异端和欲望搞得乌烟瘴气的修道院,气氛变得日渐阴森恐怖。
威廉推测凶手可能是从 [[ 《圣经·启示录》 ]] 中得到杀人的灵感,他把注意力集中于修道院的图书馆--这是当时西方世界最大的图书馆之一。凭着对符号、象征、代码的深刻理解,凭着在哲学、文字学、版本学、自然科学等方面的深厚造诣,威廉发现了真凶,揭开了谜底。
凶手是个博学而虔诚的、双目失明的老修士,他的杀人动机非常别致:他要保护一本禁书,不希望被他人阅读,因为这本书可能会摧垮整个神圣的基督教世界,而这本书就是 [[ 亚里士多德 ]] [[ 《诗学》 ]] 下卷。
此书1986年被改编为同名电影,由拍摄过 [[ 《熊》 ]] [[ 《情人》 ]] 的法国大导演 [[ 让-雅克·阿诺 ]] 执导,影坛巨星 [[ 肖恩·康纳利 ]] 主演,创下极佳票房纪录,轰动全球,更一举囊括 [[ 英国影艺学会 ]] [[ 法国恺撒奖 ]] [[ 德国电影奖 ]] [[ 意大利国家影评人奖 ]] 等多项殊荣。
[[ 《玫瑰之名》 ]] 使" ''' 安伯托·艾柯 ''' 之名"蜚声世界,跻身于第一流的后现代主义小说家之列。有意思的是, [[ 《玫瑰之名》 ]] 一出,各种研究论文和专著源源不绝,特别是关于"玫瑰之名"的阐释几乎构成一场20世纪末期的"阐释大战"。
由于艾柯此前就关注"开放的作品"、"读者的角色"等等问题,对阐释学颇有心得,加之一直关心研究者对自己作品的分析,所以他不断站出来澄清、挑战或是回应,于是有了《<;玫瑰之名>;备忘录》(Reflections on the Name of the Rose,1984)、 [[ 《诠释的界限》]](The Limits of Interpretation,1990)等专著。
最著名的事件是,1990年 [[ 剑桥大学 ]][[ 丹纳讲座]](Tanner Lectures)就阐释学问题邀请艾柯和著名学者 [[ 理查德·罗蒂]](Richard Rotry)、 [[ 乔纳森·卡勒]](Jonathan Culler)以及 [[ 克利斯蒂娜·布鲁克-罗斯]](Christine Brooke-Rose)展开辩论,最后结集为 [[ 《诠释与过度诠释》]](Interpretation and Overinterpretation)在1992年出版,一时洛阳纸贵。
===《傅科摆》===
作为小说家的 ''' 艾柯 ''' 继《玫瑰之名》以后,又陆续发表了另外四部长篇小说: [[ 《傅科摆》]](Foucault's Pendulum,1988)、 [[ 《昨日之岛》]](The Island of the Day Before,1994)和 [[ 《波多里诺》]](Baudolino,2001),部部畅销,好评如潮。为此,当代文学史往往将艾柯视为与 [[ 普里莫·莱维]](Primo Levi)和 [[ 伊达洛·卡尔维诺(]]Italo Calvino)齐名的、20世纪最优秀的意大利作家。艾柯最新小说 [[ 《洛阿娜女王的神秘火焰》]](La misteriosa flamma della regina Loana)
[[ 《傅科摆》 ]] 的主人公卡素朋是位治中世纪史的专家,他的朋友贝尔勃和狄欧塔列弗则是一家学术出版社的资深编辑,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爱好:研究中世纪圣堂武士的传说。根据掌握的一份神秘文件,他们发现了一个天大的秘密:每过120年,一代又一代分散在欧洲各地的36名圣堂武士将要重新聚首一次,拼合他们手上断简残篇的信息,以便掌握一种可以控制世界、改造人类前途的巨大能量。
据说西方历史上的种种神秘社团,比如 [[ 蔷薇十字会 ]] [[ 大白兄弟会 ]] [[ 共济会 ]] 等等,一直在追求着这种比核武器还要恐怖的能量。据说 [[ 莎士比亚 ]] [[ 培根 ]] [[ 马克思 ]] 乃至 [[ 爱因斯坦 ]] 等历史名人,也都是圣堂武士的传人。
卡素朋的女友莉雅通过研究文件得出另外的结论:根本就没有什么 [[ 圣堂武士 ]] 的秘密,那份文件不过是个送货-购物清单。但已经走火入魔的三人根本不相信她的解释,同时,许多"要将秘密知识据为己有的人"开始关注此事。最后, [[ 狄欧塔列弗 ]] 死了, [[ 贝尔勃 ]] 因之丧生, [[ 卡素朋 ]] 知道自己也难逃毒手--虽然所谓的秘密不过是他们三人自己的发明。
===《昨日之岛》===
[[ 《昨日之岛》 ]] 的故事发生在1643年,一艘担负着寻找180度经线任务的商船遇到海难,年轻人罗贝托成了惟一的幸存者,他被浪潮冲上了另一艘弃船达芙妮号。
[[ 罗贝托 ]] 患有疑心病、妄想症和畏光症,所以尽管不远处有一个美丽的小岛,但是罗贝托可望而不可及。
他勉强依靠达芙妮号上残存的东西维生,每天靠书写打发时光。他写情书,写回忆、最后演变成写小说、写一切样式和内容的小说,甚至还幻想出一个弟弟"费杭德"……真实与虚构渐渐分不出界限。到最后,他离开 [[ 达芙妮号 ]] ,奋力游向未知的结局。
===《波多里诺》===
[[ 《波多里诺》 ]] 的故事发生在1204年, [[ 十字军东征 ]] [[ 君士坦丁堡 ]] 遭到劫掠,混乱中主人公 [[ 鲍都里诺 ]] 救了 [[ 拜占庭史学家 ]] 尼基塔,在随后的避难途中,鲍都里诺向 [[ 尼基塔 ]] 讲述了自己传奇的经历。他自称是神圣 [[ 罗马帝国 ]] 皇帝 [[ 弗雷德里克 ]] 收养的义子,皇帝的舅舅 [[ 奥图 ]] 是他的老师。在巴黎求学的时候,鲍都里诺和朋友们想像出一个" [[ 约翰大主教 ]] 统治的遥远的东方王国",他还把亲生父亲的破木碗当成"圣杯"献给养父,以说服皇帝让他们去寻找那个构想出来的国度。一路上他们经历了重重神话和传奇里才有的奇境……最后,尼基塔相信鲍都里诺是个说谎者,他的经历都是编造出来的,但毕竟,这是一个伟大的故事。
由中年步入老年的 ''' 艾柯 ''' 视野愈加扩大,在学科与学科之间、历史与现实之间、学院与社会之间游刃有余地纵横穿梭。作为学者的艾柯一方面修改完善了自青年时代起就深为关注的中世纪研究;另一方面继续完善其符号学-阐释学理论,延伸或部分修正了昔日的观点。
他陆续发表了 [[ 《符号论与语言哲学》]](Semiotics and the Philosophy of Language,1984)、 [[ 《完美语言的探索》]](The Search for the Perfect Language,1993)等专著,编著了近20本书籍,并先后在 [[ 哥伦比亚大学]](1984)、 [[ 剑桥大学]](1990)、 [[ 哈佛大学]](1992-1993)、 [[ 巴黎高等师范学校]](1996)等一流名校讲学,还获得了全世界二十多个大学的名誉博士称号。
与此同时,作为公共知识分子的艾柯也极为活跃,先后发表了 [[ 《带着鲑鱼去旅行》]](How to Travel with a Salmon,1992)、 [[ 《康德与鸭嘴兽》]](Kant and the Platypus,1997)、 [[ 《五个道德断片》]](Five Moral Pieces,2001)等亦庄亦谐的杂文集,甚至为儿童写了两部作品。
自1995年始,更是积极投身于 [[ 电子百科辞典 ]] 的编修工作,主持了 [[ 《十七世纪》 ]] [[ 《十八世纪》 ]] 部分,并在各地发表题为 [[ 《书的未来》 ]] 的长篇演说。
===学术论文杂文===
===中文译本===
''' 【1987年】'''
[[ 林泰 ]] 等翻译的 [[ 《玫瑰之名》 ]] 由重庆出版社出版,是艾柯作品首次进入中国。
[[ 李幼蒸 ]] 编译的 [[ 《结构主义和符号学》 ]] 由三联书店出版,内收艾柯文章一篇。
''' 【1988年】'''
[[ 闵炳君 ]] 翻译的 [[ 《玫瑰的名字》 ]] 由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
''' 【1990年】'''
[[ 卢德平 ]] 翻译的艾柯学术著作 [[ 《符号学原理》 ]] 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
''' 【1996年】'''
[[ 张学斌 ]] 文章 [[ 《写小说的符号学家》 ]] 在《读书》11月号发表。
''' 【1997年】'''
[[ 王宇 ]] 根翻译的艾柯学术著作 [[ 《诠释与过度诠释》 ]] 由三联书店出版。
''' 【1998年】'''
[[ 南帆 ]] 文章 [[ 《阐释与历史语境》 ]] 在《读书》上发表,对艾柯的阐释学作了介绍。
''' 【1999年】'''
[[ 李幼蒸 ]] [[ 《理论符号学导论》 ]] 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中列艾柯一章。
[[ 王东亮 ]] 文章 [[ 《艾柯的'小辞'》 ]] 在《读书》上发表,对艾柯的散文随笔作了介绍。
''' 【2001年】'''
作家出版社引进台湾 [[ 谢瑶玲 ]] 翻译的 [[ 《玫瑰的名字》 ]] 及《昨日之岛》。
日本学者 [[ 筱原资明 ]] [[ 《埃柯:符号的时空》 ]] 由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
''' 【2002年】'''
[[ 李幼蒸 ]] 的《结构主义和符号学》更名为 [[ 《电影与方法:符号学文选》 ]] ,三联出版。
[[ 《当代外国文学》 ]] 第3期发表 [[ 《恩贝托·埃科访谈录》 ]]
''' 【2003年】'''
[[ 谢瑶玲 ]] 翻译的 [[ 《傅科摆》 ]] 由作家出版社出版。
《读书》2003年第3期,发表了 [[ 马凌 ]] 的文章 [[ 《玫瑰就是玫瑰》 ]] ,介绍艾柯的阐释学理论
''' 【2004年】'''
[[ 马淑艳 ]] [[ 殳俏 ]] 等翻译的艾柯文集 [[ 《带着鲑鱼去旅行》 ]] 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台湾 [[ 张大春 ]] 文集 [[ 《小说稗类》 ]] 由广西师大出版社出版,含评论艾柯的文章两篇。
''' 艾柯 ''' 来中国主持了国际符号学会议,在国内学者中开始有了较强的反响。
''' 【2005年】'''
[[ 刘儒庭 ]] 翻译的艾柯成名作 [[ 《开放的作品》 ]] 由新星出版社出版。
[[ 俞冰夏 ]] 翻译的 [[ 《悠游小说林》 ]] 由三联书店出版, [[ 《诠释与过度诠释》 ]] 再版。
''' 【2006年】'''
[[ 王天清 ]] 翻译的艾柯学术著作 [[ 《符号学与语言哲学》 ]] 由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
''' 【2007年】'''
中央编译出版社3月推出 [[ 《美的历史》 ]] ,译者 [[ 彭怀栋]](台湾)
上海译文出版社3月推出 [[ 《波多里诺》 ]] ,译者杨孟哲(台湾),并将陆续再版小说 [[ 《玫瑰的名字》 ]] [[ 《昨日之岛》 ]] [[ 《傅科摆》 ]] ,以及艾柯随笔 [[ 《密涅瓦火柴盒》]](La bustina di Minerva)新作 [[ 《洛阿娜女王的神秘火焰》]](La misteriosa flamma della regina Loana)等。
=='''学术观点'''==
''' 埃可 ''' 的学术作品强调中世纪美学理论与实践的巨大差异。对于此,他如此说:"(中世纪美学)在理论上是一个由几何与理性构架的有机体,然而在实践中却是一种完全不设框架的由形体与意象自然生成的艺术生命"。埃可于1959年发表了他的第二本书 [[ 《中世纪美学的发展》]](Sviluppo dell'estetico Medievale),一举奠定了他在中世纪研究与文学界的地位。
埃可的哲学论著大多都与符号学,语言学,美学与伦理学有关。
===重要作品===
他的学术性作品有 [[ 《缺席的结构》]](1968年)、 [[ 《论一般符号学》]](1975年)、 [[ 《神话中的读者》]](1979年)、 [[ 《关于镜子》]](1985年)、 [[ 《阐释的极限》]](1990年),以及在各报纸杂志发表的文章结集 [[ 《来自帝国的边沿》]](1997年)。 [[ 《开放的作品》]](1962年)被公认为是他学术著作中最重要的一部。艾柯1980年出版第一部小说 [[ 《玫瑰的名字》]](获1981年斯特雷加奖),1988年又出版了 [[ 《福科摆》]](获1989年邦卡雷拉奖),1994年出版《昨日之岛》。1963年出版 [[ 《小记事》 ]] 之后过了三十年才于1992年出版了 [[ 《小记事第二集》 ]] 。其他作品还有: [[ 《悠游小说林》]](1994年)、 [[ 《康德和鸭嘴兽》]](1997年)、 [[ 《伦理作品五篇》]](1997年)和 [[ 《谎言和讥讽》]](2000年)。
=='''参考资料'''==
1,426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