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戴思恭

增加 607 位元組, 5 年前
無編輯摘要
'''戴思恭''' (1324~1405年)字原礼,婺州浦江(今浙江浦江)人 。受學於義烏[[朱震亨]]。震亨師金華[[許謙]],得朱子之傳,又學醫於宋內侍錢塘[[羅知悌]]。知悌得之荊山浮屠,浮屠則河間[[劉守真]]門人也。震亨醫學大行,時稱為'''丹溪先生'''。愛思恭才敏,盡以醫術授之<ref name="杜斗城輯編">{{cite book|author=杜斗城輯編|title=CBETA【正史】H01n0001 正史佛教資料類編|url=https://books.google.com/books?id=NJ_SCQAAQBAJ&pg=PT263|publisher=中華電子佛典協會 (cbeta)|pages=263–|id=GGKEY:31KE3QPLZTG}}</ref> 戴思恭少时随父戴垚从学于朱丹溪,丹溪因其颖悟绝伦,乃尽授其术。戴氏治疗疾病多奇效,遂明噪于时。明初洪武年间,被征为御医。建文帝即位,擢升戴氏为太医院使。永乐初年以老请归,永乐三年复被征召,卒于是年冬,终年82岁。葬于浦江独秀山。   戴氏先后著有《证治要诀》12卷(1443年)、《证治要诀类方》4卷、《推求师意》2卷(由明·汪机门人陈桷校刊)、《类证用药》1卷,又校补丹溪《金匮钩玄》3卷。 戴氏较为完整地继承了丹溪学术思想,不仅深求师意,而且多有发挥,在理论上对丹溪的“阳常有余,阴常不足”之论,阐发其未尽之意;在杂病的辨证论治方面,对气血痰郁之治亦多阐发。== 參考文獻 =={{Reflist}} [[Category: 明朝官员]]
9,113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