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071
次編輯
變更
羅伯特·歐本海默
,無編輯摘要
</div>
'''朱利葉斯·羅伯特·歐本海默''' ({{lang-en|Julius Robert Oppenheimer}}{{notetag|歐本海默常用名「J. Robert Oppenheimer」中的縮寫「J」的全寫為何,至今仍眾說紛紜。歷史學家{{le|艾麗斯·金博爾·史密斯|Alice Kimball Smith}}和{{le|查爾斯·韋納|Charles Weiner}}在《羅伯特·歐本海默:書信與回憶》(''Robert Oppenheimer: Letters and recollections'')中寫道,「究竟羅伯特名字中的『J』是朱利葉斯的意思,還是羅伯特他親口所說的『沒有意思』,我們不得而知。他弟弟弗蘭克猜測『J』是象征性的,為了讓長子能隨父親名字之餘,又能滿足他父母不想讓羅伯特成為『小 朱利葉斯 』的意願。」[[阿什肯納茲猶太人]]傳統中並沒有以在生親戚的名字命名新生子女的做法。{{le|彼得·古德柴爾德|Peter Goodchild}}在《J ·羅伯特·歐本海默 :世界毀滅者》 (''J. Robert Oppenheimer: Shatterer of Worlds'')中寫道,羅伯特的父親朱利葉斯在他名字前面加上沒有含義的縮寫,是為了讓羅伯特的名字更為突出。然而古德柴爾德在此處沒有任何引用,因此這一主張的來源不詳。羅伯特本人表示「J」並無含義,這是出自1963年11月18日[[湯瑪斯·孔恩]]對他的採訪,現存於量子物理歷史檔案館。歐本海默的出生證明上寫「朱利葉斯·羅伯特歐本海默」(Julius 英語:Julius Robert Oppenheimer )}} ,{{bd|1904年|4 /ˈɒpənˌhaɪmər/,1904年4 月22日|1967年|2 -1967年2 月18日}} ),美國[[理論物理學| 理論物理學家]] ,曾於[[ 加利福尼亞大學柏克萊分校]] 任教物理。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歐本海默領導羅沙拉摩斯實驗室,其參與的曼哈頓計劃最終研發出用於轟炸廣島與長崎的首批核武器,因此他被譽為「原子彈之父」。歐本海默曾經感歎道,人類史上首次核試驗——1945年7月16日在新墨西哥州進行的三位一體核試驗——讓他不禁想到《薄伽梵譚》中的一句:「我現在成了死神,世界的毀滅者。」
== 早期生活和教育 ==
在大學期間,歐本海默主修化學,但哈佛要求科學學生也要修讀歷史、文學、哲學和數學。由於推遲入學,他每個學期修讀六門課程,最終受邀請加入本科{{le|榮譽學會|honor society}}{{le|ΦΒΚ|Phi Beta Kappa}}。大一期間,他因為獨自學習而獲批准無須修讀基礎物理課程,並可直接修讀高等物理課程。歐本海默在[[珀西·布里奇曼]]所教的[[熱動力學]]課程中被實驗物理學所吸引。他在入學三年後以[[拉丁文學位榮譽|最高榮譽]]畢業。<ref>{{harvnb|Cassidy|2005|pp=75–76, 88–89}}</ref>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歐本海默領導{{le|洛斯阿拉莫斯實驗室|Los Alamos Laboratory}},其參與的[[曼哈頓計劃]]最終研發出用於[[廣島與長崎原子彈爆炸|轟炸廣島與長崎]]的首批[[核武器]],因此他被譽為「'''原子彈之父'''」<ref>[https://owlcation.com/humanities/J-Robert-Oppenheimer-Now-I-am-become-Death-the-destroyer-of-worlds J. Robert Oppenheimer: Father of the Atomic Bomb]owlcatio,23NOV2020</ref>。歐本海默曾經感歎道,人類史上首次核試驗——1945年7月16日在[[新墨西哥州]]進行的[[三位一體核試驗]]——讓他不禁想到《[[薄伽梵譚]]》中的一句:「我現在成了死神,世界的毀滅者。」<ref name="Hijiya">{{cite journal |last=Hijiya |first=James A. |title=The ''Gita'' of Robert Oppenheimer |journal=Proceedings of the American Philosophical Society |volume=144 |issue=2 |date=2000-06 |issn=0003-049X |accessdate=2013-12-23 |url=http://www.amphilsoc.org/sites/default/files/proceedings/Hijiya.pdf |deadurl=yes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31126020921/http://www.amphilsoc.org/sites/default/files/proceedings/Hijiya.pdf |archivedate=2013-11-26 |df= }}</ref>{{notetag|歐本海默在電視紀錄片《投原子彈之決定》(''The Decision to Drop the Bomb'',1965年)中讀出此句。<ref name="The Decision to Drop the Bomb">{{cite web | url = http://www.atomicarchive.com/Movies/Movie8.shtml | title = J. Robert Oppenheimer on the Trinity test (1965) | accessdate = 2008-05-23 | publisher = Atomic Archive | archive-url = https://web.archive.org/web/20080516104658/http://www.atomicarchive.com/Movies/Movie8.shtml | archive-date = 2008-05-16 | dead-url = no }}</ref>歐本海默先讀出[[梵文]]原文,再讀出自己的英文翻譯。<ref name="Hijiya" />|name=quote |group=note}}
戰後,歐本海默在新成立的[[美國原子能委員會]]中擔任總顧問委員會主席。他利用這一身份遊說國際社會對[[核能]]進行管控,從而避免美國與蘇聯發生[[核軍備競賽]]以及防止[[核擴散]]。[[红色恐慌#第二次红色恐慌|第二次紅色恐慌]]期間,他公開發表的觀點激怒了不少政治人士,他的安全許可也因此在1954年被撤銷,意味著他無法再直接影響政治。歐本海默仍繼續演講、寫作及研究物理。九年之後,美國總統[[約翰·肯尼迪]]授予歐本海默[[恩里科·費米獎]](由繼任總統[[林登·莊遜]]頒發),歐本海默就此被[[平反]]。
1945年5月,{{le|臨時委員會|Interim Committee}}成立,在有關戰時和戰後使用核能的政策上做顧問和報告的作用。該委員會又組成了一個科學顧問小組,成員包括[[阿瑟·康普頓]]、費米、勞倫斯和歐本海默。顧問小組在向委員會的報告當中不但闡釋了原子彈的物理效應,而且還在它對軍事和政治上的影響提出了他們的觀點,<ref>{{harvnb|Jones|1985|pp=530–532}}</ref>議題包括是否要在利用原子彈襲擊日本之前,事先通知蘇聯。<ref>{{harvnb|Rhodes|1986|pp=642–643}}</ref>
=== 高等研究院 ===
歐本海默雲集了當時眾多學科中最頂尖的知識分子,包括[[弗里曼·戴森]]和因發現[[宇稱]]不守恆而獲得諾貝爾獎的[[楊振寧]]和[[李政道]]。他還設立了人文學科上的短期研究員職位,任職的有[[T·S·艾略特]]和[[佐治·凱南]]等,但一些數學教授對此感到不滿,他們希望研究院是一個只做純科學研究的場所。亞伯拉罕·派斯說,歐本海默覺得自己作為院長的一大失敗,就是沒能讓來自自然科學和人文學科的學者們和睦相處。<ref>{{harvnb|Bird|Sherwin|2005|pp=371–377}}</ref>
1947至1949年間在[[紐約]]舉行的一系列會議上,物理學家從戰時工作轉移到理論工作。以歐本海默為首,物理學家解決了戰前最大的理論難題:在描述[[基本粒子]]的[[量子電動力學]]裡有似乎無法去除的無限大。[[朱利安·施溫格]]、[[理查德·費曼]]和[[朝永振一郎]]發展出各自的[[重整化]]方法,解決了[[正規化]]的問題。戴森證明這些方法所得出的結果相近。另外解決的還有[[介子]]吸收問題和[[湯川秀樹]]提出介子作為[[強交互作用]]傳遞粒子的理論。[[羅伯特·馬沙克]]受歐本海默提問的啟發,提出了雙介子假說,也就是其實存在兩種介子,[[π介子]]和[[μ子]]。在此基礎上,[[塞西爾·鮑威爾]]最終發現π介子,為此獲得了諾貝爾獎。<ref>{{harvnb|Cassidy|2005|pp=269–272}}</ref>{{notetag|在後來發展出來的[[標準模型]]裡,μ子並不歸為介子,而是歸為[[輕子]]。<ref>{{harvnb|Spangenburg|Moser|2004|pp=41–44}}</ref>}}
=== 美國原子能委員會 ===
歐本海默是杜魯門所建立的原子能委員會顧問之一,對{{le|艾奇遜-利連索爾報告|Acheson–Lilienthal Report}}有很大影響。委員會通過這份報告提倡建立一個國際原子發展局,所有可裂變物質及其生產方式,還有所有和平生產能源的[[核電廠]],都要歸其所有。[[伯纳德·巴鲁克]]受委任根據此報告向聯合國提交方案,是為1946年的{{le|巴魯赫計劃|Baruch Plan}}。計劃提出了許多執行上的規定,特別是要視察蘇聯的鈾資源。蘇聯將計劃視為美國企圖維護自己的核壟斷地位,因此駁回了此項提案。歐本海默意識到,由於美國和蘇聯雙雙猜忌,軍備競賽是一件必然之事。<ref>{{harvnb|Bird|Sherwin|2005|pp=347–349}}</ref>
1947年,管理核研究和核武器的民間機構[[美國原子能委員會]]成立,歐本海默受任為其中的總顧問委員會主席。他在項目經費、實驗室的興建、國際政策等方面都提出過建議,但他的建議並未全被採納。<ref>{{harvnb|Cassidy|2005|pp=264–267}}</ref>他以總顧問委員會主席的身份大力遊說國際社會對軍備實施管制,撥款鼓勵基礎科學,還利用他的影響力試圖避免軍備競賽。當政府在探討是否要研發以[[核聚變]]為原理的核武器(即[[氫彈]])時,歐本海默首先表示反對,儘管他在曼哈頓計劃時是持支持態度的。反對原因之一是道德上的考量:這樣的強力武器從戰略上必定會用於攻擊平民目標,殃及上百萬人。另一原因,是當時還沒有一個可行的氫彈設計。歐本海默覺得把資源投入到裂變武器的強化工作上,更加恰當。包括他在內的一些人特別擔心核反應爐會從鈈的生產轉向[[氚]]的生產上。<ref>{{harvnb|Hewlett|Duncan|1969|pp=380–385}}</ref>然而這些建議都被杜魯門一一否決。在1949年蘇聯引爆第一顆原子彈之後,杜魯門宣佈展開快速研發氫彈的計劃。<ref>{{harvnb|Hewlett|Duncan|1969|pp=406–409}}</ref>歐本海默等反對此項目的顧問委員會成員,特別是[[詹姆斯·布萊恩特·科南特]],都覺得當局是在刻意對自己的意見置若罔聞,所以考慮退出委員會。最終他們還是留了下來,他們對氫彈的觀點也是眾所周知的。<ref>{{harvnb|Bird|Sherwin|2005|p=429}}</ref>
不過,歐本海默對氫彈的看法輾轉反復。1951年,[[愛德華·泰勒]]和[[斯塔尼斯拉夫·烏拉姆]]研發出可行的氫彈設計,今天稱為[[泰勒-烏拉姆設計]]。<ref>{{harvnb|Hewlett|Duncan|1969|pp=535–537}}</ref>新設計的出現,讓歐本海默的觀點再次改變。他在回憶中說道:
{{quote|我們1949年的項目是個歪歪扭扭的東西,可以說在技術上是說不通的。就算有可能造出來,也不該把它造出來。1951年的項目在技術上非常漂亮,無可辯駁。問題純粹在於軍事上、政治上和人道上,一旦有了這個東西,你該怎麼做。<ref>{{harvnb|Polenberg|2002|pp=110–111}}</re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