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弗里德里希·维勒

增加 12,816 位元組, 5 年前
無編輯摘要
{{Infobox person | 姓名 = '''[[弗里德里希·维勒]]'''| 外文名 = Friedrich Wöhler| 圖片 =[[File: 弗里德里希·维勒 .jpg|缩略图|[https://p1.ssl.qhmsg.com/dr/270_500_/t01bd84172ce2b668e1.jpg?size=461x599 图片来源360搜索]]]| 出生日期 = 1800年7月13日 | 出生地點 = 法兰克福附近的Eschersheim | 逝世日期 = 1882年9月23日 | 国籍 = | 民族 = | 職業 = 德国化学家| 教育程度 = 海德堡大学| 信仰 = | 知名作品 = }}  '''[[弗里德里希·维勒]]''' (Friedrich Wohler)是一名德国化学家,1800年7月31日--1882年9月23日,他因人工合成了尿素,打破了有机化合物的“生命力”学说而闻名  ==简介== 弗里德里希·维勒(Friedrich Wöhler),1800年7月31日-1882年9月23日,[[德国化学家]]。他因人工合成了尿素,打破了有机化合物的生命力学说而闻名。维勒幼时喜欢化学,尤其对化学实验感兴趣。1820年入马尔堡医科大学学医,但仍常在宿舍中进行化学实验。他的第一篇科学论文是"[[关于硫氰酸汞的性质]]",发表在"[[吉尔伯特年鉴]]"上并受到著名化学家贝采里乌斯(Jons J. Berzelius)的重视。后到海德堡大学,拜著名化学家[[格美林]](Leopold Gmelin),生理学家[[蒂德曼]](Friedrich Tiedemann)为师。1823年取得外科医学博士学位。毕业后在贝采里乌斯的实验室工作一年,以后曾在法兰克福、柏林等地任教。 ==生平==*1800年7月31日,出生于法兰克福附近的Eschersheim,父亲是当地一位有名的医生。 *1820年--1822年,在马尔堡大学学习医学。1822年--1823年,在海德堡大学学习医学,同时跟随利奥波德·格麦林学习化学。(一说1821年开始) *1823年9月2日,完成了在海德堡大学的学业,获得外科学医学博士学位,被导师格麦林推荐到位于瑞典斯德哥尔摩的贝采里乌斯的实验室工作。 *1825年--1831年,在德国柏林理工学校教授化学课程。 *1831年--1836年,在德国卡塞尔高等理工学校教授化学课程。 *836年--1882年,在哥廷根大学任化学正教授。 *1882年9月23日,去世于哥廷根。 ==一失一得== 一天,维勒医生回家严厉的对小维勒说:"老师今天告了你的状,你不用功。即使你不喜欢数学,可也应当学会它,你让我在全城人面前丢脸。你爸爸不仅是在这儿,在法兰克福是位受人尊敬的医生,就是在别的地方,也同样是受人尊敬的,而你却是我们家的一个懒蛋。"弗里德里希委屈地看着父亲,皱起了小眉头"我哪一点懒呢?我读了很多书,又做了许多事情。""尽干些没用的事!"父亲提高了嗓门,"我要你好好地学好功课!把你那本化学书拿来。"弗里德里希觉得父亲这次不是说笑话,犹豫了一下,才不情愿地拿出了那本《实验化学》。书已经被翻破了。维勒医生把它卷起来说:"到暑假,如果你的门门功课都学得很好。我就还给你。"对于弗里德里希来说,再没有比这更严厉的惩罚了。自从他从父亲的房里找到了这本旧化学课本,他就再也放不下这本书了,他的房间变成了实验室,哪怕是一个最简单的实验,也会使他感到心满意足:他点燃一块硫磺,毫不在意产生的气体是多么令人窒息,他兴高采烈的看着那蓝紫色的火焰,多么神奇呀!可是,他最珍贵的东西,那本化学实验书,被父亲搜去了。 弗里德里希眼泪汪汪地坐在椅子上。他两耳发热,不痛快地噘起了嘴。不管怎样,他也要忠于他所喜爱的化学!突然间,他跳了起来,快步如飞地从房间里跑出去。布赫医生住的地方很远,在河的对岸,于是弗里德里希沿街跑去。"我想见一下布赫医生,行吗?"他对看门人说。"请进吧。"弗里德里希的父亲和布赫医生是好朋友,而弗里德里希自己却是第一次到他家来。他知道,布赫医生知识渊博,并且有丰富的藏书。可是他从来也没有想到,布赫医生竟会有这么多的书!在医生宽敞的办公室里,沿墙摆着的书架高达天花板,走廊里也摆满了书柜。弗里德里希一边打量着这些丰富而宝贵的图书,一边赞叹不已。 "怎么,喜欢吗?"主人看着孩子问道。布赫医生是个四五十岁的中年人,但头发已有些发白,向后梳拢,露出高高的前额,充满智慧的双眼,显得安详而又和善。"这么多的书呀!"弗里德里希高兴地说道"我正是为此到您这儿来的,布赫医生,您这儿有化学方面的书吗?我想看看。""只是看看吗?"布赫医生笑着问。他早就听他的朋友维勒医生说过,这个孩子总想做一些实验。"好吧,孩子,我给你找一些书吧。"他指着一个书架,"这里放的全是化学方面的书,凡是你喜欢的就挑出来吧。" 弗里德里希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好像在面前的不是布赫医生,而是阿里巴巴和他的无尽宝藏。父亲搜走了他一本书,他却得到了一个宝库的书!维勒高兴极了,他从此就孜孜不倦地借阅起来。 ==调皮少年==[[File:弗里德里希·维勒1.jpg|缩略图]]弗里德里希用铜片和锌片制作了一个电池组,他多次试验,想得到钾,但是毫无结果。他又试验在各种器皿中把苛性钾烧熔,然后再长时间通上电流,但是也没有成功。也许,是电流的强度不够?他失望地想着。禁不住用手去触了一下电池的电极,这组电池的电流已够强烈了,他马上受到了很大的电击。但并没有对身体造成危害。他决定和他的小妹妹开个玩笑。"我要给你看个有趣的东西,你愿意吗?跟我来吧。""你要答应我,不许弄那些叫人出不来气的气体。"妹妹边说边跟他上了楼梯。"这是什么?"她看着那些铜片和锌片。"不用问,你只要握住它就行了。"妹妹伸出手去,顿时,一声尖叫冲出她的嘴巴,她感到浑身遭到了强烈的电击。弗里德里希哈哈大笑起来,他拔断电源时,妹妹便脸色苍白地趴在床上了,她眼睛里还留有极度恐惧的神色。过了一会儿,她才清醒过来,大声叱责哥哥。 "出了什么事啦?"妈妈吃惊地冲进来。"没有什么,妈妈,我只是表演给妹妹看,电有多么奇妙的力量。""他想害死我,妈妈。"妹妹噘着嘴告状,"现在我的手还打哆嗦呢,而且胳膊肘特别疼,这都怪他那讨厌的电池。""弗里德里希,你真不知害羞。"妈妈责备他说,"你已经长大了,可还是尽干蠢事,爸爸绝不会支持你这种行为的。"父亲果然发了火,但弗里德里希向他说明这种现象并不像妹妹所说的那么吓人。"女人胆子太小。"弗里德里希小声嘀咕着,"我自己曾经试过许多次了。不信,你也试试吧。"维勒医生不愿在儿子心目中失去尊严,于是就同意去试一试。上了楼来到弗里德里希的房间,年轻的实验家把两条导线的末端递给父亲,然后接通了电,电立刻紧紧地拴住了医生的手,无论他怎样使劲也伸不开手掌。"弗里德里希,得了!把它停掉!"父亲愤怒的声音让弗里德里希明白,他这次的表演决不会受到奖赏。他慌忙取下电极。父亲已从椅子上跳了起来,抓起电池箱一股脑全扔到窗外去了。"你也太不像话了!简直没有头脑!"弗里德里希最终得到了父亲的一顿臭骂。 ==有趣实验==弗里德里希·维勒上了大学后,很快把他的宿舍也变成了不折不扣的化学实验室。 一次,这位青年科学家把硫氰酸铵的溶液与硝酸汞溶液混合时,得到了硫氰酸汞的沉淀。他滤出白色沉淀物后,使其干燥,自己就去睡觉了。但他根本就睡不着,离天亮早着呢,时间过的可真慢哪。维勒披衣起床,点燃了蜡烛,又接着实验了。他把一部分硫氰酸汞放在瓦片上,让它靠近壁炉熊熊燃烧的炭火。不一会儿,瓦片被烧热了,瓦片上的白色粉末开始发出"啪啪"的声响,并在瓦片上分散开。咦,真神了,维勒睁大了眼睛,粉末的颜色由白变黄,而且体积显著地膨胀起来,变得越来越多,越来越大。维勒兴致勃勃地注视着所发生的一切,当响声停止时,他重新取了一些白色粉末,蘸上点水,用两个手掌研揉,揉成一条白色的"小香肠",在瓦片上干燥一会儿,然后就将瓦片的一端猛烈加热,于是,熟悉的僻啪声又响起来了。这时,"小香肠"受热的那一端开始剧烈膨胀,形成了一个大气泡,这个球形的气泡飞快地沿着"小香肠"向另一端滚去,因为这时扩展到了整个物质。最后,反应停止了,剩下一块不流动的黄色物质。 这一夜维勒彻夜未眠,第二天一起来他就把这个分解反应写下来。又经过反复试验,他发表了关于硫氰酸汞如何发生热分解的论文,文章虽不长,但却引起了大化学家[[贝采利乌斯]]的重视和赞许。这件事使青年维勒对自己的力量增添了信心;他因此决定到海德堡去,<ref>从而翻开了他人生旅途中崭新的一页。</ref> ==科学成就==维勒一生发表过化学论文270多篇,获得世界各国给予的荣誉纪念达317种,是一位勤勉的化学家。他的主要成就有以下几方面: ===人工合成尿素===维勒自1824年起研究氰酸铵的合成,但是他发现在氰酸中加入氨水后蒸干得到的白色晶体并不是铵盐,到了1828年他终于证明出这个实验的产物是尿素。维勒由于偶然的发现了从无机物合成有机物的方法,而被认为是有机化学研究的先锋。在此之前,人们普遍认为:有机物只能依靠一种生命力在动物或植物体内产生;人工只能合成无机物而不能合成有机物。维勒的老师贝采里乌斯当时也支持生命力学说,他写信给维勒问他能不能在实验室里"[[制造出一个小孩来]]"。 维勒将自己的发现和实验过程写成题为"[[论尿素的人工制成]]"的论文,发表在1828年《[[物理学和化学年鉴]]》第12卷上。他的论文详尽记述了如何用氰酸与氨水或氯化铵与氰酸银来制备纯净的尿素。随着其他化学家对他的实验的重现成功,人们认识到有机物是可以在实验室由人工合成的,这打破了多年来占据有机化学领域的生命力学说。随后,乙酸、酒石酸等有机物相继被合成出来,支持了维勒的观点。 ===同分异构体===发现尿素的过程同时说明氰酸铵和尿素的分子式是相同的,这是同分异构的最早的例证。接着,维勒又发现氰酸和另一位德国化学家[[尤斯图斯·冯·李比希]]在1824年发现的雷酸的分子式相同。1830年,贝采里乌斯提出了"[[同分异构]]"学说:同样的化学成分,可以组成性质不同的化合物,它们的化学成分一样,却是性质不同的化合物。而在此之前,化学界一向认为,同一种成分不可能同时存在于两种不同的化合物之中。 ===制备铝单质===1827年维勒用金属钾还原熔融的无水氯化铝得到较纯的金属铝单质。维勒还用同样的方法发现了铍(1828年)、钇,并且命名了铍。 ==元素钒===另一个关于元素发现的著名的故事是说维勒在分析一种来自墨西哥的矿石的时候虽然猜测到其中可能含有一种新元素,但是由于没有认真研究而放过了,他的同门师兄[[尼尔斯·加布里埃尔·塞夫斯特瑞姆]]认真分析了其中的成分,找到了元素钒。一般的科学资料上介绍则是维勒在塞夫斯特瑞姆发现钒后为后者证实了钒的存在。 ==其他贡献==[[File:弗里德里希·维勒2.png|缩略图]]维勒还分离出硼,研究了硅烷和钛及其化合物的性质。1842年他制备了碳化钙,并证明它与水作用,放出乙炔。 维勒和李比希还合作在有机化学方面做出了很多贡献。1832年他和李比希共同发现了苯甲酸基团,研究了有机化学的基团反应;1837年又共同发现了扁桃苷;1848年维勒发现了氢醌 。 ==主要著作==*1:Lehrbuch der Chemie/化学课本,德累斯顿,1825年出版,4卷; *2:Grundriss der Anorganischen Chemie/无机化学概论,柏林,1830年出版 *3:Grundriss der Organischen Chemie/有机化学概论,柏林,1840年出版 *4:Praktischen Uebringen der Chemischen Analyse/分析化学实验教程,柏林,1854年出版<ref>[https://baike.so.com/doc/6082601-6295701.html 弗里德里希·维勒]360搜索</ref> ==文献参考=={{Reflist}}
29,097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