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GSM系統

增加 3,254 位元組, 2 年前
無編輯摘要
**從網路業者角度看來,其優勢是能夠部署來自不同廠商的裝置,因為GSM作為開放標準提供了更容易的互操作性。
**標準就允許網路業者提供漫遊服務,使用者就可以在全球使用他們的行動電話了。
===GSM系統的演進===
*GSM 就是行動通訊系統的縮寫(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而各代的演進就是 WCDMA(3G)、HSDPA(3.5G)、HSUPA(3.75G)、LTE(3.9G)……等,這些分別代表的是無線傳輸標準的進化,如果不討論細節,可以說它們最大的差別就是傳輸速度。
*目前所使用的通訊系統為 2G、3G ,其它像是 3.5G、3.75G 指稱的是上網的規格,4G 則是目前全球最普遍的高速網路。
*現在我們使用的 3G 無線網路就是 WCDMA,而當手機上方資訊列出現「H」符號時,就是代表接收到 HSDPA 訊號,這是現行台灣的無線通訊網路環境,但未來的主流將是 4G,傳輸速度可達 299.6Mibt/s,與 HSDPA 的14.4Mbit/s 有著天壤之別的速度差異,國外已經早先一步邁入 LTE 時代,而台灣終於在今年 11 月競標結果出爐,分別由中華電信、台灣大哥大、遠傳電信、亞太電信、台灣之星及國基電子 6 家業者得標,但這僅僅只是起步,等到台灣真正商轉最快也是 2014 下半年度。
*LTE(3.9G; Long Term Evolution):商業上指稱的 LTE 其實是俗稱的 3.9G ,亦為 4G 的過渡版,正式的 4G 應為 LTE Advanced ,但礙於習慣大家仍會將 4G LTE 混稱在一起。LTE 是給予擁有 GSM/UMTS 網路的運營商最平滑的升級路線,有能力提供99.6Mbit/s 的下載速率和 75 Mbit/s的上傳速率。
**目標是簡化和重新設計網路體系結構,使其成為 IP 化網路,這有助於減少3G 轉換中的潛在不良因素。
**因為 LTE 的介面與 2G 和 3G 網路互不兼容,所以 LTE 需同原有網路分頻段運營。
*HSUPA(3.75G; High Speed Uplink Packet Access)因 HSDPA 上傳速度不足而開發,上傳資料的速度可以達 5.76 Mbps ,可應付於雙向視訊直播或 VoIP 的使用。
*HSDPA(3.5G; High-Speed Downlink Packet Access)高速下行封包存取是一種基於 WCDMA 基礎的行動電話技術,可讓 UMTS-based 網路升級,以達到更高的資料傳輸速度。初期 HSDPA 支援 1.8 Mbit/s 或 3.6 Mbit/s 的下行速度,現已達到 14.4Mbit/s 。
*WCDMA(3G; 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第三代無線通訊技術,以 GSM 作為發展網路的基礎,因此 GSM 業者最適合選擇 WCDMA 系統過渡至 3G ,目前廣泛所指稱的 3G 上網就是 WCDMA。
*GSM(2G; 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目前應用最為廣泛的行動電話標準,其訊號和語音通道都是數位式的,因此 GSM 被看作是第二代行動電話系統,GSM 標準目前由 3GPP 組織負責制訂和維護。
*CDAM(2G;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與 GSM 同為第二代行動通訊技術相同時期發跡,亞太電信引進美國地區所採用的 CDMA。<ref name="痞客邦">{{cite web |url=https://gophone.pixnet.net/blog/post/167676570 | title= LTE、WCDMA、HSUPA、HSDPA 和 GSM及 CDMA 這5種有什麼不一樣? | language=zh | date=2013-11-18 | publisher=痞客邦 | author=gophone | accessdate=2021-07-27}}</ref>
===
==参考來源==
{{Reflist}}
 
[[File:青木宣親.jpg | thumb | 300px | 青木宣親 <br> [http://sports.ltn.com.tw/news/breakingnews/1954901 原圖鏈接] ]]
 
[[Category:400 應用科學總論]]
[[Category:300 科學總論]]
6,509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