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858
次編輯
變更
朔州秧歌戏
,無編輯摘要
|
[[FFile:0 (10)3546789.jpg|缩略图|居中|[% https://pic.baike.soso.com/ugc/baikepic2/12213/20180723203523-373341954_png_419_350_320000.jpg/0 原图链接][ht https://baike.sogou.com/PicBooklet.v?relateImageGroupIds=&lemmaId=7044860&now=https%3A%2F%2Fpic.baike.soso.com%2Fugc%2Fbaikepic2%2F12213%2F20180723203523-373341954_png_419_350_320000.jpg%2F0&type=1#simple_0 来自搜狗的图片]]]
|-
民国初,众多的朔州秧歌班社常年演出,并拥有一批颇受欢迎的、在艺术上有较高造诣的演员。朔州秧歌成为该地区演出的主要剧种之一。20世纪三四十年代,朔州秧歌遭到严重破坏。农村不能正常演戏,艺人流离失所,许多班社纷纷解散,剩下的几个班社在朔州北部和南部深山中演出。演出虽然时断时续,但秧歌艺术没有在这种恶劣的环境下销声匿迹。
解放后,分散四处的艺人自愿组合,集中起来,70多个攒班秧歌分布在朔县、平鲁、山阴、应县、怀仁、神池等县的乡镇,走村串镇,巡回演出于雁北、忻州大部分地区和内蒙古西南部、河北省张家口地区、陕北一带,使朔县大秧歌进入了昌盛时期,剧目除演传统的出、会、本戏以外,还移植演出《六郎斩子》、《算粮登殿》、《明公断》、《牧羊圈》等大型剧目。1953年国家委派有关人员协助选拔技艺较高艺人,组织起一个规模大、艺术水平高的戏班—— 朔县新乐剧团,这是大秧歌第一个有组织的演出团体,1956年正式改名为“朔县大秧歌剧团”,招收了第一批女演员,行当再次扩大,增加了“武生”、“刀马旦”、“文丑”、“武丑”、“大、二花脸”、“龙套”、“校尉”等。1966年剧团被迫停演,第二年解散,艺人返乡,一直到1970年剧团恢复,艺人们再次回团,重整旗鼓,招收了第三批学员,并在全县成立了21个业余秧歌剧团。“文革”结束后,戏曲获得新生,1977年历史剧重新返回舞台,“朔县大秧歌剧团”先后排演了《十五贯》、《逼上梁山》等历史剧。1979年文化部艺术研究院又为朔州秧歌传统戏《 [[ 泥窑 ]] 》录像。上世纪80年代,百姓对看戏的渴望程度继续刺激着民间小戏的演出市场,朔州秧歌再度焕发出勃勃生机,但进入上世纪90年代后,朔州秧歌受到了多方面的挑战,面临严重的生存问题。朔州秧歌著名老艺人张元业,小名元顺,艺名元顺旦,朔州市城区里磨疃村人,曾拜薛宏、常海为师,20岁时随师住秧歌班社学唱,后被朔州、应县、内蒙古等地区的很多秧歌班社聘为青衣演员,《 [[ 夜宿花亭 ]] 》中的张美英、《 [[ 明公断 ]] 》中的秦香莲、《断桥》中的青蛇是他的拿手角色。从1953年新乐剧团到1956年朔州大秧歌剧团成立,他一直担任青衣演员,并教出白俊英等十几位女徒弟。当地百姓有“看看元顺旦,三天不吃饭”的说法。其子张福自幼随父学艺,精通敲、打、吹、拉、弹、唱各种技艺,培训出秧歌艺术人才100多人,是朔州秧歌优秀的传承人。
==经典作品==
朔州秧歌戏朔州秧歌现存传统剧目50多个。土滩秧歌阶段只有 《拉老汉》、《割红缎》、《打酸枣》等剧目,登上舞台发展比较成熟之后,逐渐增加“出、会、本”戏,如:《金哥报喜》、《三复生》、《三贤》等剧目。“出戏”多为独场独幕,“会戏”介于“出戏”、“本戏”之间。艺人和民众根据情节和角色,习惯把这些剧目分为大戏和小戏。表现爱情生活的有《观灯》、《嫖夜》、《王小赶脚》、《梁山伯下山》等;表现家庭生活的有《拉老汉》、《打刀》、《顶灯》、《杀狗》、《教子》、《赶子》、《三贤》、《豆腐换妻》、《花亭》、《搬窑》、《冯魁卖妻》等;表现将相宫庭生活的有《过江》、《赶斋》、《搬母》、《龙蛇阵》等;表现忠奸斗争的有《杀山》、《杀楼》、《刘唐下书》、《三复生》、《烈女传》、《乌玉带》等;具有迷信色彩的有《大上吊》、《大劈棺》、《骂经殿》、《刘全进瓜》等。这些剧目中,以道教故事和民间故事为主,生活剧居多,是当地艺人根据现实生活实际创造的,因而生活气息浓厚,地方色彩丰富,充分表现着塞外人民的民俗民风。即使是历史剧,也多与社会生活相关。除一部分含有黄色、迷信因素外,大多数思想健康、主持正义、观点明朗,颂扬真、忠、善;鞭笞伪、奸、恶。尤其是“三小门”戏,关目简单、线头单一,演出风格诙谐嬉笑、插科打诨,形式灵活多样,独唱、对唱、轮唱、重唱、助唱等一应俱全,重在反映普通民众的生活情趣,在一定程度上也展现了朔州秧歌的地方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