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约翰·麦泽尔

增加 744 位元組, 5 年前
無編輯摘要
2006年诺贝 {{Infobox person | 姓名 = 约翰·麦泽 物理学奖由两 | 外文 = Yammie Nam| 图像 = [[File:20160929211939793.jpg|缩略图|center|[http://cimg.163.com/movie/0309/29/xuyl.jpg 原图链接] [http://ent.163.com/ent_2003/editor/music/musician/030929/030929_194797.html 来自凤凰网]]]| 图像说明 = 约翰·麦泽尔| 出生日期 = 1945年 | 出生地点 = | 逝世日期 = {{Death date and age|2018|11|03|1963|04|27}} | 科学家摘得桂冠,他们是 籍 = 美国 宇航局NASA戈达德空间飞行中心的 | 别名 = 约翰·麦泽尔 和加利福尼亚大 | 职业 = 物理 伯克利研究中心的乔治·斯穆特,他们的研究成果是发现了黑体结构以及宇宙背景辐射的微波各向异性。他们将共同分享1000万瑞典克朗的诺贝尔奖奖金。| 知名作品 = }}
中文名 约翰·麦泽尔
出生日期 1945年
国籍 美国
职业 物理学家
==成就==
<p style="text-indent:2em;"> 200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由两名美国科学家摘得桂冠,他们是美国宇航局NASA戈达德空间飞行中心的约翰·麦泽尔和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研究中心的乔治·斯穆特,他们的研究成果是发现了黑体结构以及宇宙背景辐射的微波各向异性。他们将共同分享1000万瑞典克朗的诺贝尔奖奖金。</p>
 
==诺贝尔奖获得过程==
<p style="text-indent:2em;">    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200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美国科学家约翰·马瑟和乔治·斯穆特,以表彰他们发现了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的黑体形式和各向异性。</p>
<p style="text-indent:2em;">    诺贝尔奖评审委员会发布的公报说,马瑟和斯穆特借助美国1989年发射的COBE卫星做出的发现,为有关宇宙起源的大爆炸理论提供了支持,将有助于研究早期宇宙,帮助人们更多地了解恒星和星系的起源。公报说,他们的工作使宇宙学进入了“精确研究”时代。</p>
<p style="text-indent:2em;">    马瑟目前为美国宇航局戈达德航天中心高级天体物理学家。1945年出生的斯穆特目前任职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他们将分享1000万瑞典克朗(约合140万美元)的奖金。</p>
<p style="text-indent:2em;">    在宣布仪式上,评委拨通了马瑟的电话。马瑟说,他还在睡梦中,所以此刻的感觉除了激动之外还觉得很困。当在场记者询问他是否真的相信宇宙是从大爆炸中诞生的,这位科学家毫不迟疑地给了大家一个肯定的回答。</p>
<p style="text-indent:2em;">    诺贝尔物理学奖评委佩尔·卡尔松以回顾历史的方式对2006年的获奖成果进行了解读。卡尔松说,从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到1964年的微波激射器和激光器发明,到1993年的脉冲双星发现,这些曾获诺贝尔奖的成就都表明基础物理学研究在进步。</p>
<p style="text-indent:2em;">    评委会还指出,200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涉及的宇宙形成大爆炸理论是比较接近平民的科普知识,对推进社会对宇宙探索的兴趣也有积极作用。诺贝尔奖获得过程</p>
42,257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