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257
次編輯
變更
傈僳族阿尺木刮
,创建页面,内容为“{|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big>傈僳族阿尺木刮</big> ''' |- | F|缩略图|居中|[% 原…”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big>傈僳族阿尺木刮</big> '''
|-
|
[[F|缩略图|居中|[% 原图链接][ht 来自搜狗的图片]]]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
| align= light|
|}
傈僳族阿尺木刮是云南省的传统舞蹈。
傈僳族阿尺木刮,意为“山羊的歌舞”或“学山羊叫的歌调”,流传于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维西傈僳族自治县叶枝镇的同乐、新乐一带,是当地传统的自娱性民间歌舞。“阿尺木刮”涉及傈僳族人民婚丧嫁娶、节日喜庆、欢庆丰收、喜迎宾客等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实现和促进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
2006年5月20日,傈僳族阿尺木刮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基本内容==
中文名:傈僳族阿尺木刮
申报地区:云南省维西傈僳族自治县
遗产编号:Ⅲ-35
地区:[[云南省]]
遗产类别:传统舞蹈
批准时间:2006年
==基本内容==
傈僳族歌舞“阿尺木刮”意为“山羊的歌舞”或“学山羊叫的歌调”,流传于云南省 迪庆藏族自治州 维西傈僳族自治县 叶枝镇的同乐、新乐一带,是当地传统的自娱性民间歌舞。
维西历史上交通闭塞,傈僳族少与外界往来,生产方式基本处于半农半牧阶段。山羊是家家必养的牲畜,羊与维西傈僳人的生活关系极为密切。“阿尺木刮”亦与山羊有关,是维西傈僳人传统生产生活和思想感情的生动表现。
在绚丽多姿的傈僳族歌舞中,要数阿尺木刮最有代表性。阿尺木刮,意为"山羊的歌舞",发源于 维西县 澜沧江流域,是一种群众自娱性舞蹈。特点是不用乐器,自始至终 踏歌起舞, 乐歌以领唱和伴唱合成,每一乐曲开头,都有一个无唱词内容的 起音,其音颤抖悠扬,宛如旷野里山羊的悠悠长鸣。参舞者分男、女两队,每队有一名领唱者,其余合唱。唱词内容十分丰富,可从远古洪荒的神话传说唱到身边的生产生活,可承袭前人留下的唱词,也可即兴自编自唱。如果男、女两队的领唱者旗鼓相当,往往一场"木刮"唱几天几夜尚不能完。
“阿尺木刮”舞者的服饰十分独特,据清代 [[余庆远]]《[[维西见闻录]]》记载,表演“阿尺木刮”时“男挽髻戴簪,编麦草为 缨络缀于发间,出入常佩利刃。妇挽发束箍, 盘领衣,系 裙裤”。如今这种别具一格的服饰已不多见,现在“阿尺木刮”表演中仍保持“编麦草为缨络缀于发间”的惟有叶枝镇境内的傈僳族。
“阿尺木刮” 舞蹈形式热烈奔放,风格独特,基本上保持着传统的民间艺术形态。目前,一些传统舞蹈套路只有部分老人还会跳,面临着传承危机。
"阿尺木刮"的跳法,一共有十多种,动作及声音都明显模仿山羊及游牧生活中的一些事,具有浓厚的原始性和自然性。它用音乐和舞蹈的形式,讲述了本民族在漫漫历史长河中的发展历程,表达了傈僳族人民热爱大自然、向往 幸福生活的质朴情感。
"阿尺木刮"涉及傈僳族人民婚丧嫁娶、节日喜庆、欢庆丰收、喜迎宾客等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实现和促进了 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阿尺木刮"作为有较高 艺术价值的民族歌舞载入了《中国 民间舞蹈集成》。"阿尺木刮"舞蹈形式热烈奔放,风格独特,基本上保持着传统的民间艺术形态。木前,一些传统舞蹈套路只有部分老人还会跳,面临着传承危机。
==表现形式==
“阿尺目刮”是一种群众自娱性舞蹈,流传于以叶枝乡为中心 的澜沧江上游地带,其特点是不用乐器,自始至终踏歌起舞,乐歌以领唱和伴唱合成,每一乐曲开头,都有一个无唱词内容的起音,其音颤抖悠扬,宛如旷野里山羊的悠悠长鸣。每队1名领唱者,其余合唱,唱的内容十分丰富,可从远古洪荒的神话传说,唱到身边的生产生活,可承袭前人留下的唱词,也可即兴自编自唱。参舞者分为男女两队,如果男、女两队的领唱者旗鼓相当,往往一场“目刮”唱几天几夜尚不能绝。
“阿尺目刮”舞蹈的跳法共有十多种,包括“左倮邓”(舞圆环)、“腊腊邓”(进退舞步)、“洒托闭”(三步跺脚)、“阿尺邓”(跳山羊)、“别别玛”(舞旋风)等,其中“玛夺担”(寻求爱侣)、“矣然邓”(迎宾客、)等在特定场合才跳,不同的跳法还配有大圆圈、直纵队、半圆弧等不同的队形
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傈僳族阿尺木刮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主要特点==
“阿尺木刮”舞者的服饰十分独特,据清代余庆远《维西见闻录》记载,表演“阿尺木刮”时“男挽髻戴簪,编麦草为缨络缀于发间,出入常佩利刃。妇挽发束箍,盘领衣,系裙裤”。这种别具一格的服饰到20、21世纪已不多见,在“阿尺木刮”表演中仍保持“编麦草为缨络缀于发间”的惟有叶枝镇境内的傈僳族。
“阿尺木刮”舞蹈形式热烈奔放,风格独特,基本上保持着传统的民间艺术形态。
“阿尺木刮”的跳法,一共有十多种,动作及声音都明显模仿山羊及游牧生活中的一些事,具有浓厚的原始性和自然性。它用音乐和舞蹈的形式,讲述了傈僳族在漫漫历史长河中的发展历程,表达了傈僳族人民热爱大自然、向往幸福生活的质朴情感。
“阿尺木刮”涉及傈僳族人民婚丧嫁娶、节日喜庆、欢庆丰收、喜迎宾客等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实现和促进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阿尺木刮作为有较高艺术价值的民族歌舞载入了《中国民间舞蹈集成》。阿尺木刮舞蹈形式热烈奔放,风格独特,基本上保持着传统的民间艺术形态。
==传承情况==
阿尺木刮自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走出山乡,跳到县城、州府之后,受到观众广泛称赞。1997年9月, 迪庆藏族自治州举办的40年州庆暨毗邻藏区文化艺术节上,阿尺木刮演出夺得金奖。从那时起更多的人领略了阿尺木刮的魅力,凡有重要活动演出,阿尺木刮都作为首选节目。到21世纪初,一些传统舞蹈套路只有部分老人还会跳,面临着传承危机。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傈僳族阿尺木刮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非遗信息==
遗产级别: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批准文号:国发〔2006〕18号
批准日期:2006年5月20日
批准机关:国务院
批准序号:138
遗产编号: Ⅲ—35
遗产类别:民间音乐
项目名称:傈僳族阿尺木刮
申报单位:云南省维西傈僳族自治县<ref>[http://www.doc88.com/p-8186093154206.html 傈僳族“阿尺木刮”舞蹈生态文化调查研究.pdf]道客巴巴网</ref>
=='''参考文献'''==
{{Reflist}}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big>傈僳族阿尺木刮</big> '''
|-
|
[[F|缩略图|居中|[% 原图链接][ht 来自搜狗的图片]]]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
| align= light|
|}
傈僳族阿尺木刮是云南省的传统舞蹈。
傈僳族阿尺木刮,意为“山羊的歌舞”或“学山羊叫的歌调”,流传于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维西傈僳族自治县叶枝镇的同乐、新乐一带,是当地传统的自娱性民间歌舞。“阿尺木刮”涉及傈僳族人民婚丧嫁娶、节日喜庆、欢庆丰收、喜迎宾客等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实现和促进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
2006年5月20日,傈僳族阿尺木刮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基本内容==
中文名:傈僳族阿尺木刮
申报地区:云南省维西傈僳族自治县
遗产编号:Ⅲ-35
地区:[[云南省]]
遗产类别:传统舞蹈
批准时间:2006年
==基本内容==
傈僳族歌舞“阿尺木刮”意为“山羊的歌舞”或“学山羊叫的歌调”,流传于云南省 迪庆藏族自治州 维西傈僳族自治县 叶枝镇的同乐、新乐一带,是当地传统的自娱性民间歌舞。
维西历史上交通闭塞,傈僳族少与外界往来,生产方式基本处于半农半牧阶段。山羊是家家必养的牲畜,羊与维西傈僳人的生活关系极为密切。“阿尺木刮”亦与山羊有关,是维西傈僳人传统生产生活和思想感情的生动表现。
在绚丽多姿的傈僳族歌舞中,要数阿尺木刮最有代表性。阿尺木刮,意为"山羊的歌舞",发源于 维西县 澜沧江流域,是一种群众自娱性舞蹈。特点是不用乐器,自始至终 踏歌起舞, 乐歌以领唱和伴唱合成,每一乐曲开头,都有一个无唱词内容的 起音,其音颤抖悠扬,宛如旷野里山羊的悠悠长鸣。参舞者分男、女两队,每队有一名领唱者,其余合唱。唱词内容十分丰富,可从远古洪荒的神话传说唱到身边的生产生活,可承袭前人留下的唱词,也可即兴自编自唱。如果男、女两队的领唱者旗鼓相当,往往一场"木刮"唱几天几夜尚不能完。
“阿尺木刮”舞者的服饰十分独特,据清代 [[余庆远]]《[[维西见闻录]]》记载,表演“阿尺木刮”时“男挽髻戴簪,编麦草为 缨络缀于发间,出入常佩利刃。妇挽发束箍, 盘领衣,系 裙裤”。如今这种别具一格的服饰已不多见,现在“阿尺木刮”表演中仍保持“编麦草为缨络缀于发间”的惟有叶枝镇境内的傈僳族。
“阿尺木刮” 舞蹈形式热烈奔放,风格独特,基本上保持着传统的民间艺术形态。目前,一些传统舞蹈套路只有部分老人还会跳,面临着传承危机。
"阿尺木刮"的跳法,一共有十多种,动作及声音都明显模仿山羊及游牧生活中的一些事,具有浓厚的原始性和自然性。它用音乐和舞蹈的形式,讲述了本民族在漫漫历史长河中的发展历程,表达了傈僳族人民热爱大自然、向往 幸福生活的质朴情感。
"阿尺木刮"涉及傈僳族人民婚丧嫁娶、节日喜庆、欢庆丰收、喜迎宾客等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实现和促进了 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阿尺木刮"作为有较高 艺术价值的民族歌舞载入了《中国 民间舞蹈集成》。"阿尺木刮"舞蹈形式热烈奔放,风格独特,基本上保持着传统的民间艺术形态。木前,一些传统舞蹈套路只有部分老人还会跳,面临着传承危机。
==表现形式==
“阿尺目刮”是一种群众自娱性舞蹈,流传于以叶枝乡为中心 的澜沧江上游地带,其特点是不用乐器,自始至终踏歌起舞,乐歌以领唱和伴唱合成,每一乐曲开头,都有一个无唱词内容的起音,其音颤抖悠扬,宛如旷野里山羊的悠悠长鸣。每队1名领唱者,其余合唱,唱的内容十分丰富,可从远古洪荒的神话传说,唱到身边的生产生活,可承袭前人留下的唱词,也可即兴自编自唱。参舞者分为男女两队,如果男、女两队的领唱者旗鼓相当,往往一场“目刮”唱几天几夜尚不能绝。
“阿尺目刮”舞蹈的跳法共有十多种,包括“左倮邓”(舞圆环)、“腊腊邓”(进退舞步)、“洒托闭”(三步跺脚)、“阿尺邓”(跳山羊)、“别别玛”(舞旋风)等,其中“玛夺担”(寻求爱侣)、“矣然邓”(迎宾客、)等在特定场合才跳,不同的跳法还配有大圆圈、直纵队、半圆弧等不同的队形
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傈僳族阿尺木刮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主要特点==
“阿尺木刮”舞者的服饰十分独特,据清代余庆远《维西见闻录》记载,表演“阿尺木刮”时“男挽髻戴簪,编麦草为缨络缀于发间,出入常佩利刃。妇挽发束箍,盘领衣,系裙裤”。这种别具一格的服饰到20、21世纪已不多见,在“阿尺木刮”表演中仍保持“编麦草为缨络缀于发间”的惟有叶枝镇境内的傈僳族。
“阿尺木刮”舞蹈形式热烈奔放,风格独特,基本上保持着传统的民间艺术形态。
“阿尺木刮”的跳法,一共有十多种,动作及声音都明显模仿山羊及游牧生活中的一些事,具有浓厚的原始性和自然性。它用音乐和舞蹈的形式,讲述了傈僳族在漫漫历史长河中的发展历程,表达了傈僳族人民热爱大自然、向往幸福生活的质朴情感。
“阿尺木刮”涉及傈僳族人民婚丧嫁娶、节日喜庆、欢庆丰收、喜迎宾客等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实现和促进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阿尺木刮作为有较高艺术价值的民族歌舞载入了《中国民间舞蹈集成》。阿尺木刮舞蹈形式热烈奔放,风格独特,基本上保持着传统的民间艺术形态。
==传承情况==
阿尺木刮自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走出山乡,跳到县城、州府之后,受到观众广泛称赞。1997年9月, 迪庆藏族自治州举办的40年州庆暨毗邻藏区文化艺术节上,阿尺木刮演出夺得金奖。从那时起更多的人领略了阿尺木刮的魅力,凡有重要活动演出,阿尺木刮都作为首选节目。到21世纪初,一些传统舞蹈套路只有部分老人还会跳,面临着传承危机。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傈僳族阿尺木刮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非遗信息==
遗产级别: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批准文号:国发〔2006〕18号
批准日期:2006年5月20日
批准机关:国务院
批准序号:138
遗产编号: Ⅲ—35
遗产类别:民间音乐
项目名称:傈僳族阿尺木刮
申报单位:云南省维西傈僳族自治县<ref>[http://www.doc88.com/p-8186093154206.html 傈僳族“阿尺木刮”舞蹈生态文化调查研究.pdf]道客巴巴网</ref>
=='''参考文献'''==
{{Refli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