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王世杰 (1891年)

增加 778 位元組, 2 年前
生平
<div style="margin-bottom:20px; margin-top:20px;">
'''民國初期的活動'''<br>
<p style="text-indent: 30px; line-height:30px">清末,王世傑先後在南路高等小學、湖北優級師範、[[天津]][[北洋大學]]學習。[[武昌起義]]爆發後,回到[[武昌]],任革命派的都督府秘書。1913年([[民國]]2年),赴[[英國]]留學,入[[倫敦政治經濟學院]]。1917年(民國6年)畢業並獲得政治經濟學士學位。此後赴[[法國]][[巴黎大學]],1920年(民國9年)獲得法學博士學位。歸國後,出任[[北京大學]]教員,創辦《[[現代評論]]》週刊。<ref name=Xu>徐主編(2007)、79頁。</ref><ref name=Liu>劉国銘主編(2005)、143頁。</ref></p>
<ul style="line-height:36px; margin-left:20px; list-style-position:outside;">
<li><b style="margin-right:5px; margin-left:5px;">1927年(民國16年)6月</b>,被任命為[[國民政府]]法制局局長。同年12月,調任[[湖北省]]政府委員兼教育廳廳長。翌年10月,被任命為[[海牙]]的[[常設仲裁法院]]仲裁人。11月,任[[立法院]]立法委員。</li>
<li><b style="margin-right:5px; margin-left:5px;">1929年(民國18年)3月</b>,任[[國立武漢大學]]校長。</li>
<li><b style="margin-right:5px; margin-left:5px;">1931年(民國20年)12月</b>,當選[[中國國民黨]]第四屆候補中央監察委員。<ref name=Xu/><ref name=Liu/></li>
<li><b style="margin-right:5px; margin-left:5px;"></b></li>
</ul>
<ul style="line-height:36px; margin-left:20px; list-style-position:outside;">
<li><b style="margin-right:5px; margin-left:5px;">1933年4月</b>,升任國民政府[[教育部]]部長。</li>
<li><b style="margin-right:5px; margin-left:5px;">1935年6月</b>,任國立[[中央研究院]]第1屆評議員。同年11月,當選中國國民黨第五屆候補中央監察委員。<ref name=Xu1>徐主編(2007)、80頁。</ref><ref name=Liu/></li>
<li><b style="margin-right:5px; margin-left:5px;">1938年1月</b>,退任教育部長,轉任[[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參事室主任,並任政治部指導委員。同年6月,任[[國民參政會]]秘書長(任至1943年9月)。</li>
<li><b style="margin-right:5px; margin-left:5px;">1939年11月</b>,任中國國民黨中央宣傳部部長,從事抗日宣傳工作,任至1942年12月。</li>
<li><b style="margin-right:5px; margin-left:5px;">1943年4月</b>,任[[三民主義青年團]]第一屆中央監察會監察。</li>
<li><b style="margin-right:5px; margin-left:5px;">1944年11月</b>,再任中國國民黨中央宣傳部部長。</li>
<li><b style="margin-right:5px; margin-left:5px;">1945年5月</b>,當選中國國民黨第六屆中央監察委員。同年7月,[[宋子文]]就任[[行政院長]],王世傑接任外交部長。8月,隨宋子文訪問[[蘇聯]],簽訂《[[中蘇友好同盟條約]]》,承認[[外蒙古]]之[[自決權]],日後王世傑自稱是“代人受過”,然而[[周鯁生]]在給[[胡適]]的信中表示外蒙古一案,王世傑是積極參與決策 <ref>《胡适往来书信集》下冊,29頁</ref> 。[[胡秋原]]曾質問王為何簽定此約,王表示“可保中蘇三十年和平”。9月出席在[[英國]][[倫敦]]召開的五國[[ 外長會議]] <ref>{{cite web |author1=左双文 |author2=朱怀远 |title=王世杰与战后对日和约问题的交涉 |url=http://jds.cass.cn/ztyj/zwgxs/201605/t20160506_3327036.shtml |website=近代史研究 |publisher=《近代史研究》 |accessdate=2019-01-20 |archivedate=2019-01-20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90120144135/http://jds.cass.cn/ztyj/zwgxs/201605/t20160506_3327036.shtml |dead-url=no }}</ref> 。歸國後,在[[重慶]]同[[中國共產黨]]進行和平交涉。<ref>1946年2月時,王世-{杰}-正与[[周恩来]]分别代表国民政府和中共进行和平交涉。</ref></li>
<li><b style="margin-right:5px; margin-left:5px;">1946年7月</b>,王世傑作為中國代表團團長出席巴黎和會。</li>
</ul>
34,628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