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奥托·哈恩

增加 936 位元組, 5 年前
無編輯摘要
[[File:20160929211939793.jpg|缩略图|center|[http://cimg.163.com/movie/0309/29/xuyl.jpg 原图链接] [http://ent.163.com/ent_2003/editor/music/musician/030929/030929_194797.html 来自凤凰网]]]
| 图像说明 = 奥托·哈恩
| 出生日期 = 1879 年3月8日 | 出生地点 = 法兰克福 | 逝世日期 = 1968 年7月28日
| 国籍 = 德国
| 别名 =
职 业 科学家<br>
<p style="text-indent:2em;">德国的杰出科学家,以研究元素同位素和放射化学著称。</p>
 
<p style="text-indent:2em;">我们知道,原子弹制成是基于原子核裂变原理,而这一后来震惊世界的秘密,却是奥托·哈恩首先发现的,这一点则罕为人知,虽然他从事这项研究的初衷并非研制具有大规模杀伤力的核武器。</p>
<p style="text-indent:2em;">历史向哈恩提供了难逢的机遇,而哈恩则奋力抓住了它。在他的一生中,曾经得到过拉姆赛(英国化学家,1904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卢瑟福(英国化学家,1908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等名家的悉心指导。在拉姆赛的劝导下,他放弃了进入化学工业界的念头,投身放射化学这一新的领域作深入的探索。1905年哈恩专程前往加拿大蒙特利尔的麦吉尔大学,向当时公认的镭的研究权威卢瑟福教授求教,并且得以与鲍尔伍德等著名放射化学家一起讨论问题。在卢瑟福这位一生培养出12位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的化学大师身边,哈恩学到了许多东西。卢瑟福对科学研究的热忱和充沛的精力,激励了哈恩和他的同事们。</p>
 
<p style="text-indent:2em;">1906年哈恩返回柏林后,在凯撒·威廉化学研究所任化学教授。1907年秋天,他遇到了来柏林进行短暂访问的奥地利女物理学家莉斯·梅特涅,从此两人开始了长达30年卓有成效的合作,共同发表了多篇有关放射化学方面的论文,在科学史上开创了由两个不同国籍、不同学科特长和不同性别的科学家长期合作、共同发展的范例。</p>
 
<p style="text-indent:2em;">哈恩的重大发现是“重核裂变反应”。20世纪30年代以后,随着正电子、中子、重氢的发现,使放射化学迅速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科学家纷纷致力于研究如何使用人工方法来实现核嬗度。正当哈恩和梅特涅一起致力于这一研究时,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了。德军占领奥地利后,梅特涅因是犹太人、为躲避纳粹的疯狂迫害,只得逃离柏林到瑞典斯德哥尔摩避难。哈恩如失膀臂,但未放弃这方面的努力,他与另一位德国物理学家弗里茨·斯特拉斯曼合作,又开始了新的尝试和探索。1938年末,当他们用一种慢中子来轰击铀核时,竟出人意料地发生了一种异乎寻常的情况:反应不仅迅速强烈、释放出很高的能量,而且铀核分裂成为一些原子序数小得多的、更轻的物质成分。难道这就是核裂变?起初哈恩虽然意识到这不是一般的放射性嬗变,但也不敢肯定这就是裂变。他把实验结果和自己的想法写信告诉了梅特涅,却得到了她的有力支持。她在复信中明确指出:“这种现象可能就是我们当初曾设想过的铀核的一种分裂。”后来,哈恩经过多次试验验证,终于肯定了这种反应就是铀235的裂变。</p>
 
<p style="text-indent:2em;">核裂变的意义不仅在于中子可以把一个重核打破,关键的是在中子打破重核的过程中,同时释放出能量。核裂变的发现无疑是释放原子能的一声春雷。在此之前的人们对释放原子能的争议中,怀疑论者还占上风,不少人以为要打破原子核,需要额外供给强大的能量,根本不可能在打破的过程中还能释放出更多的能量。而铀核裂变的发现,当时就被认为“以这项发现为基础的科学成就是十分惊人的,那是因为它是在没有任何理论指导的情况下用纯化学的方法取得的。”</p>
 
<p style="text-indent:2em;">尽管当时奥托·哈恩发现核裂变还没有他的同胞伦琴教授发现X射线的影响大,但就其对于改变人类生活与发展所产生的后果而言,核裂变的意义更为重要,同为人工核裂变的试验成功,是近代科学史上的一项伟大突破,它开创了人类利用原子能的新纪元,具有划时代的深远历史意义。奥托·哈恩也因此荣获1944年诺贝尔化学奖。</p>
==个人简介==
<p style="text-indent:2em;">奥托·哈恩(Otto Hahn,1879—1968),德国放射化学家和物理学家。1879年3月8日生于法兰克福。</p>
<p style="text-indent:2em;">1897年入马尔堡大学,1901年获博士学位。1904—1905年,曾先后在W.拉姆塞和E.卢瑟福指导下进修。在拉姆赛的劝导下,他放弃了进入化学工业界的念头,投身放射化学这一新的领域作深入的探索。1905年哈恩专程前往加拿大蒙特利尔的麦吉尔大学,向当时公认的镭的研究权威卢瑟福教授求教,并且得以与鲍尔伍德等著名放射化学家一起讨论问题。在卢瑟福这位一生培养出12位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的化学大师身边,哈恩学到了许多东西。卢瑟福对科学研究的热忱和充沛的精力,激励了哈恩和他的同事们。纳粹德国时期,他曾在用中子轰击铀核的过程中,使铀核发生裂变,为纳粹德国原子弹的发展做出了伟大的贡献。</p>
==个人履历==
1879年3月8日生于法兰克福
1944年荣获诺贝尔化学奖。
1946年任威廉皇家学会(现名马克斯·普朗克学会)会长。
==个人简介==
<p style="text-indent:2em;">奥托·哈恩(Otto Hahn,1879—1968),德国放射化学家和物理学家。1879年3月8日生于法兰克福。</p>
<p style="text-indent:2em;">1897年入马尔堡大学,1901年获博士学位。1904—1905年,曾先后在W.拉姆塞和E.卢瑟福指导下进修。在拉姆赛的劝导下,他放弃了进入化学工业界的念头,投身放射化学这一新的领域作深入的探索。1905年哈恩专程前往加拿大蒙特利尔的麦吉尔大学,向当时公认的镭的研究权威卢瑟福教授求教,并且得以与鲍尔伍德等著名放射化学家一起讨论问题。在卢瑟福这位一生培养出12位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的化学大师身边,哈恩学到了许多东西。卢瑟福对科学研究的热忱和充沛的精力,激励了哈恩和他的同事们。纳粹德国时期,他曾在用中子轰击铀核的过程中,使铀核发生裂变,为纳粹德国原子弹的发展做出了伟大的贡献。</p>
<p style="text-indent:2em;">我们知道,原子弹制成是基于原子核裂变原理,而这一后来震惊世界的秘密,却是奥托·哈恩首先发现的,这一点则罕为人知,虽然他从事这项研究的初衷并非研制具有大规模杀伤力的核武器。</p>
<p style="text-indent:2em;">历史向哈恩提供了难逢的机遇,而哈恩则奋力抓住了它。在他的一生中,曾经得到过拉姆赛(英国化学家,1904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卢瑟福(英国化学家,1908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等名家的悉心指导。在拉姆赛的劝导下,他放弃了进入化学工业界的念头,投身放射化学这一新的领域作深入的探索。1905年哈恩专程前往加拿大蒙特利尔的麦吉尔大学,向当时公认的镭的研究权威卢瑟福教授求教,并且得以与鲍尔伍德等著名放射化学家一起讨论问题。在卢瑟福这位一生培养出12位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的化学大师身边,哈恩学到了许多东西。卢瑟福对科学研究的热忱和充沛的精力,激励了哈恩和他的同事们。</p>
 
<p style="text-indent:2em;">1906年哈恩返回柏林后,在凯撒·威廉化学研究所任化学教授。1907年秋天,他遇到了来柏林进行短暂访问的奥地利女物理学家莉斯·梅特涅,从此两人开始了长达30年卓有成效的合作,共同发表了多篇有关放射化学方面的论文,在科学史上开创了由两个不同国籍、不同学科特长和不同性别的科学家长期合作、共同发展的范例。</p>
 
<p style="text-indent:2em;">哈恩的重大发现是“重核裂变反应”。20世纪30年代以后,随着正电子、中子、重氢的发现,使放射化学迅速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科学家纷纷致力于研究如何使用人工方法来实现核嬗度。正当哈恩和梅特涅一起致力于这一研究时,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了。德军占领奥地利后,梅特涅因是犹太人、为躲避纳粹的疯狂迫害,只得逃离柏林到瑞典斯德哥尔摩避难。哈恩如失膀臂,但未放弃这方面的努力,他与另一位德国物理学家弗里茨·斯特拉斯曼合作,又开始了新的尝试和探索。1938年末,当他们用一种慢中子来轰击铀核时,竟出人意料地发生了一种异乎寻常的情况:反应不仅迅速强烈、释放出很高的能量,而且铀核分裂成为一些原子序数小得多的、更轻的物质成分。难道这就是核裂变?起初哈恩虽然意识到这不是一般的放射性嬗变,但也不敢肯定这就是裂变。他把实验结果和自己的想法写信告诉了梅特涅,却得到了她的有力支持。她在复信中明确指出:“这种现象可能就是我们当初曾设想过的铀核的一种分裂。”后来,哈恩经过多次试验验证,终于肯定了这种反应就是铀235的裂变。</p>
 
<p style="text-indent:2em;">核裂变的意义不仅在于中子可以把一个重核打破,关键的是在中子打破重核的过程中,同时释放出能量。核裂变的发现无疑是释放原子能的一声春雷。在此之前的人们对释放原子能的争议中,怀疑论者还占上风,不少人以为要打破原子核,需要额外供给强大的能量,根本不可能在打破的过程中还能释放出更多的能量。而铀核裂变的发现,当时就被认为“以这项发现为基础的科学成就是十分惊人的,那是因为它是在没有任何理论指导的情况下用纯化学的方法取得的。”</p>
 
<p style="text-indent:2em;">尽管当时奥托·哈恩发现核裂变还没有他的同胞伦琴教授发现X射线的影响大,但就其对于改变人类生活与发展所产生的后果而言,核裂变的意义更为重要,同为人工核裂变的试验成功,是近代科学史上的一项伟大突破,它开创了人类利用原子能的新纪元,具有划时代的深远历史意义。奥托·哈恩也因此荣获1944年诺贝尔化学奖。</p>
==个人简介==
<p style="text-indent:2em;">奥托·哈恩(Otto Hahn,1879—1968),德国放射化学家和物理学家。1879年3月8日生于法兰克福。</p>
<p style="text-indent:2em;">1897年入马尔堡大学,1901年获博士学位。1904—1905年,曾先后在W.拉姆塞和E.卢瑟福指导下进修。在拉姆赛的劝导下,他放弃了进入化学工业界的念头,投身放射化学这一新的领域作深入的探索。1905年哈恩专程前往加拿大蒙特利尔的麦吉尔大学,向当时公认的镭的研究权威卢瑟福教授求教,并且得以与鲍尔伍德等著名放射化学家一起讨论问题。在卢瑟福这位一生培养出12位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的化学大师身边,哈恩学到了许多东西。卢瑟福对科学研究的热忱和充沛的精力,激励了哈恩和他的同事们。纳粹德国时期,他曾在用中子轰击铀核的过程中,使铀核发生裂变,为纳粹德国原子弹的发展做出了伟大的贡献。</p>
==重大发现==
<p style="text-indent:2em;">哈恩的重大发现是“重核裂变反应”。20世纪30年代以后,随着正电子、中子、重氢的发现,使放射化学迅速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科学家纷纷致力于研究如何使用人工方法来实现核嬗度。正当哈恩和莉泽·迈特纳一起致力于这一研究时,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了。德军占领奥地利后,莉泽·迈特纳因是犹太人、为躲避纳粹的疯狂迫害,只得逃离柏林到瑞典斯德哥尔摩避难。</p>
41,533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