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张资珙

增加 3,164 位元組, 5 年前
無編輯摘要
{{Infobox person | 姓名 = '''[[张资珙]]'''| 外文名 = | 圖片 =[[File:张资珙.jpg|缩略图|[https://p1.ssl.qhmsg.com/dr/220__/t01ff47bcbc93fadd1d.jpg 图片来源360搜索]]] | 出生日期 = 1904年| 出生地點 = 梅州市梅县区| 逝世日期 = 1968年| 民族 = 汉| 職業 = 教育家| 教育程度 = 上海沪江大学| 信仰 = | 知名作品 = 化学之创造 《英汉化学专业常用词汇》 译有《化学元…}}  '''[[张资珙]]'''(1904 —1968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科学史家,化学家。广东省梅州市梅县区人。1924年毕业于上海沪江大学化学系,毕业后留校任教。1927年考取清华留美预备学堂,赴美留学。张资珙先生毕生献身于祖国的教育事业,建国后在武汉大学任教,桃李满天下,为祖国培养了几代栋梁人才,前全国人大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院长卢嘉锡,前武汉大学校长刘道玉,中国科学院院士、武汉大学教授查全性等均受业于他的门下。 1963 年2月,以摘帽右派的身份在武汉大学化学系为645年级开英语选修课。文革中被迫害致死,终年六十四岁。<ref>1982年平反昭雪。</ref> ==人物经历== *1924年毕业于上海沪江大学化学系,毕业后留校任教。 *1927年考取清华留美预备学堂,赴美留学。 *1930年获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回国后先后在厦门大学、华中大学、岭南大学和武汉大学执教。 *1931年起,张资珙在华中大学人化学系主任、教授,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使该校化学系在国内名声鹊起。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为对抗日军的毒气战,张资珙赴耶鲁大学、明尼苏达大学研究毒气的防护问题;还去了哈佛大学与著名科学家萨顿教授共同切磋科学史的研究。 *1944年8月应英国文化委员会之邀到英国剑桥大学和伦敦大学讲学两年,并应邀去巴黎大学、比利时布鲁塞尔大学讲授中国科学史,特别是中国古代化学史,在西欧学术界引起轰动。 张资珙先生毕生献身于祖国的教育事业,建国后在武汉大学任教,桃李满天下,为祖国培养了几代栋梁人才,前全国人大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院长卢嘉锡,前武汉大学校长刘道玉,中国科学院院士、武汉大学教授查全性等均受业于他的门下。 *1957年被打成右派,下放到蕲春县八里湖农场劳动改造。1963 年2月,以摘帽右派的身份在武汉大学化学系为645年级开英语选修课。文革中被迫害致死,终年六十四岁。1982年平反昭雪。 ==身后评价== 他开创了我国最早的分析化学理论体系,是我国的普通化学、理论化学、分析化学、化学文献、化学史等诸多领域的研究和教学方面的奠基人之一。他学识渊博,通晓英、德、法、俄日等多国语言,在化学史、中国科学技术史等方面有很深的造诣,曾从事"钾的定量分析测定"方面的研究。他自编试用教材讲课,深受学生欢迎,重视科学研究,特别重视实验教学。李约瑟撰写的《[[中国科学技术史]]》,引用了他的大量研究成果。<ref>[https://baike.so.com/doc/1502534-1588693.html 张资珙]360搜索</ref> ==学术观点== 张资珙对中国古代炼丹术在化学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有深入研究和独到见解,受到国际学术界高度重视。他用翔实的资料证明,世界上最早炼出镍的是中国,认为宋代瓷器是当时全世界水平最高的,<ref>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在很多方面是世界第一。</ref> ==主要著作== 出版有《[[化学之创造]]》(1927年),译有《[[化学元素发见史]]》(1952年),编有《[[英汉化学专业常用词汇]]》。 ==文献参考=={{Reflist}}
29,097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