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增加 19,006 位元組, 5 年前
無編輯摘要
{{Infobox person| 姓名 =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North | 圖像 = [[File:北大西洋公约组织.png|缩略图|居中|[https://p1.ssl.qhmsg.com/t01d4a0a389673f10f0.png 原图链接]]]}}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英语:north atlantic treaty organization,法语:organisation du traité de l' atlantique nord),简称[[北约组织]]或北约或音译为那图,是美利坚合众国与西欧、北美主要发达国家为实现防卫协作而建立的一个国际军事集团组织。 北约拥有大量核武器和常规部队,是西方的重要军事力量。这是二战后西方阵营军事上实现战略同盟的标志,是马歇尔计划在军事领域的延伸和发展,使美国得以控制以德国和法国为首的欧盟的防务体系,是美国世界超级大国领导地位的标志。 =组织介绍=北大西洋公约组织(英[[NATO]]:North Atlantic Treaty Organization ;法OTAN:l'Organisation du Traité de l'Atlantique Nord ,简称北约组织或北约,是美国与西欧、北美主要发达国家为实现防卫协作而建立的一个国际军事集团组织。 北约拥有大量核武器和常规部队,是西方的重要军事力量。这是二战后资本主义阵营军事上实现战略同盟的标志,是[[马歇尔计划]]在军事领域的延伸和发展,使美国得以控制欧盟的防务体系,是美国世界超级大国领导地位的标志。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北约曾被称为北大西洋联盟或[[北大西洋集团]]。北约的最高决策机构是北约理事会。理事会由成员国国家元首及政府首脑、外长、国防部长组成,常设理事会由全体成员国大使组成。总部设在布鲁塞尔。希腊和土耳其于1952年、联邦德国和西班牙分别于1955年和1982年加入该组织。=历史沿革====协定成立===1949年 北约在[[美国华盛顿]]签署协定 成立  1949年4月4日 [[美国]]、[[加拿大]]、[[比利时]]、[[法国]]、[[卢森堡]]、[[荷兰]]、[[英国]]、[[丹麦]]、[[挪威]]、[[冰岛]]、[[葡萄牙]]和[[意大利]]在[[华盛顿]]签署了北大西洋公约,决定成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同年8月24日各国完成批准手续,该组织正式成立。 [[希腊]]、[[土耳其]]于1952年2月18日、联邦[[德国]]于1955年5月6日、西班牙于1982年正式加入该组织。<ref name="新浪">{{cite web |url=http://news.sina.com.cn/w/2013-10-25/094928529333.shtml |title=乌克兰放弃申请加入北约| accessdate=2013-10-25}}</ref>===美苏冷战===前苏联,[[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波兰]],保加利亚,罗马尼亚,阿尔巴尼亚以及民主德国在1955年5月14日签署了华沙条约,从而开始了双方冷战敌对。 在冷战期间,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战略目标,主要 防范华沙条约组织的大规模军事入侵。因此,军事的议题就成为北约安全战略设计的主要考虑因素。35年后(1990年),民主德国脱离华沙公约组织,正式以德国之名义加入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冷战]]后第一个北约军事行动是1993年6月到1999年4月间的前南斯拉夫境内冲突的介入。===关系缓和===进入20世纪90年代,随着华沙条约组织的解散和东欧剧变以及原苏联的解体,欧洲大陆的政治与安全局势发生了剧烈的变化,北约的职能转变为政治军事组织,所要面对的议题也从过去的军事威胁,扩散到全球恐怖主义、能源安全、全球变暖、疾病、网络攻击、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等多元问题上。 1990年7月,北约第11届首脑会议在[[伦敦]]宣布冷战结束。 1991年12月,北约在[[罗马]]首脑会议上决定与部分中东欧国家成立北大西洋合作委员会。 1991年12月,北约首创成立了由北约国家、 华约国家、独联体及波罗的海三国组成的北大西洋合作委员会。 自1992年起,[[波兰]]等东欧国家相继提出加入北约的请求。同年,北约批准了一项原则,允许它的军队离开成员国领土到其他地方参与维和行动。当年年底,北约便决定以军事力量介入南斯拉夫危机。 1994年1月,北约布鲁塞尔首脑会议通过了与中东欧国家以及俄罗斯建立“[[和平伙伴关系]]”计划,12月开始向波黑派出维和部队。 1996年9月,北约公布了《[[东扩计划研究报告]]》。 1997年5月,取代北大西洋合作委员会、旨在加强北约同欧洲和欧亚大陆的非北约成员之间的安 关系的欧洲-大西洋伙伴关系理事会正式成立。 1997年7月,马德里首脑会议决定首批接纳波兰、[[捷克]]和匈牙利加入北约。 该组织的宗旨是缔约国实行集体防御,任何缔约国同他国发生战争时,必须给予援助,包括使用武力。华约解体后,北约谋求扩大其使命,如维持和平和通过 [1] 对话促进区域稳定等。===成员扩大===1990年9月24日,民主[[德国]]正式退出华约组织。 1990年10月3日,民主德国正式并入北约成员国联邦德国,德国统一。 1999年接纳波兰、匈牙利、捷克三国为北约新成员国。4月23日~25日,北约19个成员国同“和平伙伴关系国”的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在华盛顿举行首脑会议,庆祝北约成立50周年。俄罗斯和[[白俄罗斯]]因抗议北约轰炸南联盟拒绝出席会议。会议讨论了科索沃局势,通过和发表了《关于科索沃的声明》、《[[华盛顿宣言]]》、《[[北约战略概念]]》等文件。 2001年10月4日,北约第一次援引条北约宪章第五条,认为9·11的袭击“应被视为对缔约国全体之攻击”。 使北约成员国从21 纪初的19个扩大到26个。 2003年6月,北约成员国国防部长会议决定通过精简军事指挥机构提高北约的应变能力。根据计划,北约未来的军事指挥系统分为战略指挥部、战区指挥部和战术指挥部3个层次。北约现行的20个军事指挥机构将在未来精简到11个。在战略层次,北约[[欧洲]]盟军司令部和大西洋盟军司令部将合并为盟军作战司令部,它将是北约“唯一的”最高军事行动指挥部,总部设在比利时的蒙斯市。 另外,北约将建立一个职能性的盟军改革司令部,负责促进和监督军事改革,目标是加强培训、改善军事能力、检验和发展军事原则、通过实验评估新概念。该司令部的总部设在美国弗吉尼亚州的诺福克。在战区层次,现有的5个战区司令部将精简为两个常设联军司令部,直属盟军作战司令部。这两个战区司令部一个设在[[荷兰]]的[[布仑森]],另一个设在意大利的那不勒斯。此外,在葡萄牙首都里斯本设立"精悍的"常设联军总部,只负责海上部署任务。在战术层次,现有的13个下级作战司令部将精简为6个,它们分布在德国、英国、西班牙和土耳其等国,隶属于上述两个常设联军司令部。 2003年8月,北约进入[[阿富汗]],开始了欧洲以外的第一次行动,北约参与了伊拉克的军警培训工作。 2003年9月1日,北约欧洲盟军最高司令部司令正式更名为北约盟军军事行动司令部,全面负责北约所有军事行动的指挥与协调,其最高军事长官为克拉多克,2006年12月上任。 2002年11月21日,北约布拉格首脑会议达成了第二波的东扩决定,决定接纳[[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7个国家加入北约。 2004年3月, 述7国正式递交各自国家加入北约的法律文本,从而成为北约的新成员,使北约成员国从21世纪初的19个扩大到26个。这是北约自1949年成立以来规模 最大的 一次扩大。 2016年5月18日,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披露黑山共和国将于2016年5月19日签署加入北约的协议。黑山将于18个月之后正式成为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第29个成员。=== 军事 合作===近些年来,北约计划在波兰和捷克的建立导弹拦截系统。俄罗斯称这一部署可能导致新的军备竞赛,可以增加相互摧毁的可能性。 2009年9月17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宣布,不再进行在波兰和捷克的远程导弹拦截系统,转而部署由拦截对短程和中程导弹使用的神盾舰代替。新任命的北约秘书长呼吁,明确北约和俄罗斯的导弹防御系统合作。 自2015年起,北约“高贵伙伴”联合军演每年在格鲁吉亚境内举行一次<ref name="大众网">{{cite web |url=http://www.dzwww.com/xinwen/guojixinwen/201808/t20180802_17677904.htm |title=格鲁吉亚与北约多国举行“高贵伙伴”年度联合军演 | accessdate=2018-08-18}}</ref>。 2016年7月8日,北约首脑峰会在波兰首都华沙举行。会议将讨论包括北约向波兰和波罗地海三国派遣4个营兵力的决议。<ref name="凤凰财经">{{cite web |url=http://finance.ifeng.com/a/20160708/14574229_0.shtml?_zbs_baidu_bk |title=北约峰会8日在华沙召开| accessdate=2016-07-08}}</ref>  2017年1月,美国海军陆战队首次进入挪威展开训练。2017年11月8日,北大西洋公约 组织 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的总部举行国防部长会议,同意设立“[[大西洋司令部]]”和“地区司令部”。这是北约20多年来首次增设军事指挥部门<ref name="北京日报">{{cite web |url=http://news.ifeng.com/a/20171110/53128093_0.shtml |title=北约20多年来首次增设司令部| accessdate=2018-08-18}}</ref> 。  2018年6月7日,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宣布北约将在美国和德国增设两个司令部,同时增加1200名军事机构工作人员。6月26日,北约公布了《[[联合空中力量战略]]》,这是其成立以来发布的首份空军战略文件<ref name="工人日报">{{cite web |url=http://news.enorth.com.cn/system/2018/07/11/035814167.shtml |title=北约变弱了还是变强了?| accessdate=2018-08-18}}</ref>。 2018年7月,以美国为首的北约13国特战部队在波罗的海地区举行了代号“[[特洛伊足迹]]”的联合特战军演,内容几乎涵盖了海陆空全领域。=机构设置====宗旨===成员国在集体防务和维持和平与安全方面共同努力,促进北大西洋地区的稳定和繁荣。 北大西洋理事会荣誉主席由各成员国外交部长轮流担任,任期1年。现任军事委员会 席孔德·巴特尔斯( Knud Bartels,丹麦人)。现任欧洲盟军最高司令[[菲利普·布里德洛夫]](Philip M. Breedlove,美国人),2000年5月3日就职。===秘书长===[[延斯·斯托尔滕贝格]](Jens Stoltenberg )。1959年3月16日生于挪威首都奥斯陆,毕业于[[奥斯陆大学]],曾获经济学硕士学位,挪威经济学者,挪威工党领袖和挪威王国前首相。26岁担任工党青年团主席。1990年起在政府、议会和工党内担任重 职务。对内主张福利与社会公平、务实经济发展和政治改革。在外交上倡导和推动联合国框架下的多边主义。曾于2000年和2005年两度出任挪威首相,其第二个首相任期持续到2013年。2014年10月1日接替安诺斯·福格·拉斯穆森,出任北约第十三任秘书长。===下设机构===国际秘书处 [[国际秘书处]](International Secretariat),负责北约会议的筹备。秘书长除领导秘书处外,也是部长理事会、防务计划委员会、核防务委员会和核计划小组的主席。 军事委员会 军事委员会(Military Committee),系北约最高军事指挥 机构 ,由参加军事一体化指挥系统的成员国总参谋长组成。每年约开会三次,负责就北约防务问题向部长理事会和防务计划委员会提出建议,并对下属各主要战区司令部实施领导。军委会主席由军委会成员推选,任期3年。其日常事务由各国总参谋长任命的常驻军事代表组成军事代表委员会负责办理。军委会下设国际军事参谋部,负责实施军委会的政策和计划,此外还设有3个军事指挥机构:欧洲盟军最高司令部、大西洋盟军最高司令部、美国-加拿大地区计划小组。 北大西洋议会 [[北大西洋议会]](NATO Parliamentary Assembly)。这是北约26个成员国及17个联系国议会间组织,议员由各国议会指定,名额按国家人口比例分配。议会宗旨是鼓励各国议会间的合作,密切各国议会与北约机构的联系,推动实现北大西洋公约的目标。议会每年召开两次全会。 北大西洋理事会 [[ 北大西洋理事会 ]](North Atlantic Council),亦称北约理事会,即部长理事会,最高决策机构。由成员国外长组成,必要时国防部长 财长甚至政府首脑也可与会。每年两次例会。在部长理事会休会期间,各成员国大使级常驻代表负责理事会日常工作。  防务计划委员会  [[防务计划委员会]](Defence Planning Committee),由参加北约防务一体化指挥系统的成员国国防部长组成 (法国 于1966年7月1日退出军事一体化机构,1995年12月起参加国防部长会议和军委会会议,但仍不参加军事一体化机构。西班牙于1982年加入北约,但不参加军事一体化机构。1997年12月2日,在北约秋季理事会上,西班牙因其在直布罗陀海峡制空权得到保证,宣布重返北约军事一体化机构。 冰岛 因无军队 不参加 上述委员会 ,每年开会两次,负责审议北约防务政策和 军事 计划。1966年北约又设立专门负责核防务政策的核计划小组(Nuclear Planning Group,法、冰未参加)。1968年,除法、冰之外的北约欧洲成员国国防部长组成非正式的北约"欧洲小组"。 2010年,北约解散了防务计划 委员会 ,将它的监督防务计划执行的职能转移到理事会。 =和平伙伴=北约“和平伙伴关系计划”是在美国建议下,于1994年1月在北约布鲁塞尔首脑会议上获得通过。 “和平伙伴关系计划”的主要内容包括: 北约正式邀请前华沙条约组织国家和欧洲中立国家参加“和平伙伴关系计划”,在军事演习、维和、危机控制等方面进行合作和政治磋商; 二、伙伴国可向北约总部派出联络员; 三、伙伴 必须承认西方的民主、人权标准,并尊重现有边界。 北约"和平伙伴国"21世纪初有:乌克兰(1994.2.8)、[[摩尔多瓦]](1994.3.16)、格鲁吉亚(1994.3.23)、阿塞拜疆(1994.5.4)、芬兰(1994.5.9)、瑞典(1994.5.9)、土库曼斯坦(1994.5.10)、哈萨克斯坦(1994.5.27)、吉尔吉斯斯坦(1994.6.2)、俄罗斯(1994.6.22)、乌兹别克斯坦(1994.7.13)、亚美尼亚(1994.10.5)、白俄罗斯(1995.1.11)、奥地利(1995.2.10)、马其顿(1995.11.15)、瑞士(1996.12.11)、爱尔兰(1999.12.1)和塔吉克斯坦(2002.2.20)。2006年12月14日,北约正式接纳塞尔维亚、波黑和黑山三个巴尔干国家加入北约“和平伙伴关系”计划。2018年5月31日,[[哥伦比亚]]正式成为北约在拉美地区的首个全球合作伙伴国。 马耳他于1995年4月26日加入该计划,1996年10月30日退出该计划。波兰、匈牙利、捷克于1999年3月12日正式加入北约后退出该计划。=重要事件====乌克兰放弃申请加入北约===2013年10月23日的报道,北约 秘书 长拉斯穆森今天说,[[乌克兰]]已放弃加入北约的努力,但将继续寻求与北约在安全事务上进行更大的合作。 这个有4500万人口的国家在2006年前申请加入北约。它在1991年从苏联独立出来。它参加了以北约为首的军事演习,并参与了诸如干涉波黑的作战行动,以及[[索马里海岸]]附近打击海盗的巡逻行动。乌克兰还为以北约为首的驻[[阿富汗]]国际部队贡献了一个医疗团队。 但加入北约的努力引发了来自邻国俄罗斯的强烈反对。俄罗斯是乌克兰的主要贸易伙伴,它在频频对基辅施压。[[莫斯科]]长期以来一直反对北约的东扩计划。北约计划将前苏联的其他几个国家纳入其中。===中断与俄罗斯合作关系===2014年4月1日北约宣布暂时中断与俄罗斯的正常合作关系。 在当天举行的有乌克兰代外长出席的北约外长会上,北约和乌克兰发布了联合声明。联合声明说,北约决定中断与俄罗斯的民事 军事方面的各项合作,只在 大西洋议 约-俄罗斯理事 层面继续交流,以化解乌克兰危机  北约和[[乌克兰]]在联合声明中还表示,双方 加强合作,北约将协助乌克兰进行防御体系改革。双方还表示,不承认克里米亚加入俄罗斯的合法性,仍希望通过政治和外交途径解决乌克兰当前领土问题。<ref name="网易">{{cite web |url=http://world.163.com/14/0402/04/9OQ3P29C00014JB5.html |title=北约宣布暂时中断与俄罗斯正常合作关系| accessdate=2014-04-03}}</ref>===宣布不会向乌克兰东部派兵===2015年9月11日, 负责 人是 政治问题和安全政策的北约副 秘书长 表示 北约不打算向乌克兰东 冲突地区派遣军队援助乌军。===举行2002年以来最大军演===在俄罗斯空袭叙利亚成为美国和西方国家关注的焦点时,北约与俄罗斯围绕乌克兰展开的博弈并没有丝毫减少。2015年10月4日开始,北约国家将在意大利、西班牙和葡萄牙展开2002年来规模最大的军事演习。这次演习将 [[ 乌克兰危机的背景下提高部队的备战水平。 这场名为“三叉戟接点”的演习将从2015年10月3日持续到11月6日,涉及人员来自30多个国家,超过3.6万名官兵将参与演习,包括来自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加拿大、挪威、德国、 比利时和荷兰等国的军队。此外,演习还将在大西洋和地中海展开行动。===军方车队在阿富汗遭自杀式爆炸袭击===阿富汗首都喀布尔市中心2015年10月11日上午发生自杀式爆炸袭击,北约军方一列车队遭到攻击,其中一辆被炸毁,伤亡情况暂时不明。 ===哥伦比亚成北约在拉美首个全球合作伙伴国===哥伦比亚当地时间2018年5月25号,哥伦比亚总统桑托斯发表电视讲话称,哥伦比亚将在5月31号正式成为北约在拉美地区的首个全球合作伙伴国。他同时强调,哥伦比亚并不会直接参与北约的军事行动。 哥伦比亚国内舆论认为,加入更多的国际组织有助于改善哥伦比亚内战后的国际形象。但是也有分析认为,由于[[桑托斯]]的任期将于今年8月结束,随着新一届政府的产生,哥伦比亚在内政外交领域都会面临一系列的政策调整,因此哥伦比亚近期加入世界经合组织、北约等组织的实际效果还有待进一步观察。 哥伦比亚是拉美地区的军事大国,军费开支仅次于[[ 布鲁塞尔巴西]]。=参考文献={{reflist}}
8,361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