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刘洪德

增加 19,766 位元組, 5 年前
無編輯摘要
{{Infobox person
| 姓名 = '''[[刘洪德]]'''
| 外文名 =
| 圖片 =
[[File:刘洪德.jpg|缩略图|[https://p1.ssl.qhmsg.com/dr/270_500_/t01729e3058ccc0c79d.jpg?size=425x567 图片来源360搜索]]]
| 出生日期 = 1927年1月
| 出生地點 = 山东省荣成市
| 逝世日期 =
| 民族 = 汉
| 職業 = 军人
| 教育程度 = 东北民主联军航空学校(又名东北老航校)
| 信仰 =
| 知名作品 =
}}
 
'''[[刘洪德]]''',男,汉族,1927年出生于荣成市崖西镇前高家庄村,1943年参加革命,1944年10月入党,1944年4月入伍,曾任武工队副队长、班长、副排长,飞行员、参谋、航空兵中队长、大队长、副团长、团长、副师长、师长,武汉军区空军后勤部部长、党委书记等职务。曾荣立二等功,三等功,曾荣获"武汉军区空军积极分子"称号,获得空军司令员、政委颁发的飞行荣誉章和证书,荣获独立自由勋章、中华人民共和国解放勋章。
==人物生平==抗战爆发后,大片国土沦于敌手,千万同胞惨遭蹂躏,点燃了中国人民愤怒火焰,抵御外寇,救国图存,抗击日军,收复失地的抗日浪潮燃遍了齐鲁大地,少年刘洪德接受了抗日救国、跟共产党走的爱国思想,担任了村、乡、区三级抗日救国儿童团团长、抗日救国少年先锋队队长,发动宣传群众,有钱出钱,有物出物,动员青年参加八路军,并积极参加站岗、放哨、巡逻、传递信息等任务。 刘洪德在胶东半岛的文登、荣成、威海联合中学读书期间,于1944年10月秘密参加了中国共产党,并担任学校学生会总务委员,利用这个公开身份,在学生中宣传、组织积极分子,点燃了青年学生的愤怒之火和爱国热情。入党后思想有了质的飞跃,产生了"男儿当自强,抗日保家乡"的强烈愿望,投入到奋勇杀敌的斗争中去,担任了敌后武工队副队长,多次潜入威海市敌占区、游击区走村串户宣传瓦解敌伪军,做伪军家属工作,铲除汉奸卖国贼,争取伪军反正。 1945年4月,刘洪德参加八路军后,组织上选调他到山东抗大学习,并担任班长和副排长。8月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后,所在部队奉命急上东北,先从沂蒙山区行军到达渤海湾龙口港,然后分乘木制风帆船靠风力和人力划船前进在茫茫大海中,漂流三天四夜战胜了严重的晕船、呕吐,渡海在辽宁庄河登陆,抢占东北。此时,抗日战争刚刚结束,中国革命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党中央高瞻远瞩,审时度势,决定在东北筹建一所航空学校,培养我军自己的航空人才,1946年3月1日,我军第一所航空学校--东北民主联军航空学校(又称东北老航校)在通化正式成立。经过严格的挑选,刘洪德有幸进入该校第一批学习飞行驾驶技术,成为一名光荣的我军第一批飞行员。1948年毕业后,他先留校任训练科参谋,1949年空军成立后调空军训练部任参谋。 披着硝烟,带着光荣的使命和高度的责任心,刘洪德来到东北老航校,编入飞行一期乙班学习飞行。 航校初建,条件太差,没有飞机、器材短缺、缺乏教材、文化低,房舍简陋、生活艰苦、环境险恶,不时遭到敌特骚扰。困难前面,东北老航校师生迎难而上,艰苦创业,为祖国培养了一批空军建设和航空工业的骨干,<ref>被誉为中国航空事业的摇篮。</ref> 航校筹建起来了,用什么训练飞行员呢?校领导组织师生分成若干小组,分片包干,到各地搜集日伪军遗留下来的飞机和航材、油料。冒严寒、卧冰雪、深入荒漠大山、废弃仓库,先后走遍东北50多个机场和城镇,以不到黄河心不死的坚强意志,搜集到了一批缺翅膀、少尾巴的残缺飞机、航材。由于日伪破坏,许多地方火车不通、公路炸断,不得不采取肩挑人扛、牛马拉的方式将器材运回航校。在一次搜集航材中刘洪德发现老乡马车装的是飞机轮胎,经过宣传,老乡愉快地卸下来支持航校建设。通过群策群力,终于拼修好了20多架日本"九九高练"解决了飞行员训练用的飞机。 有了飞机,如何解决零备件供应又成为保证飞行的关键,无奈之下只有采取拆"东墙"补"西墙",串件保飞的不正规做法,那时几架飞机共用一副螺旋奖,合用一副轮胎,经常装了拆,拆了装,充气用的是自行车打气筒,加油车缺乏就人工提小油桶给飞机加油,严寒条件下没有加温炉给飞机加温,发动机启动不了就用柴禾给发动机加温,几个人轮流手摇启动发动机,劳动强度之大可想而知。训练开始不久,航油用完,派人到松花江两岸寻找,以后又积极探索、研究以酒精代替汽油成功,<ref>为飞行训练开辟了新能源。</ref> 勤学苦练,攻克难关。上天之前首先要学文化和航空理论,刘洪德以及同批同学文化低,有的四则运算才刚学会。面对困难,刘洪德以冲锋陷阵精神刻苦钻研,课堂上认真听,下课后还在想,白天不够用,晚上挑灯学,走路背数据,睡前过电影,人困了抽支自制卷烟提精神,失眠了起床吃安眠药,终于啃会了原理,弄懂了力学,背会了操典,记熟了飞行数据,闯过了航空理论学习关。 飞行训练开始后,困难接踵而来。刘洪德训练小组由改编的日本筒井重雄教官带飞。教授飞行驾驶技术,语言不通,沟通困难,成为学习中又一障碍,日本教官讲半生不熟的中国话,学员讲半通不通的日本语,加上手势比划,肢体语言的交流,并总结出"勤观察,细体会,反复练,常总结"的学习方法,去掌握飞行技术。 地面苦练空中精飞,是在飞机少、航油缺情况的积极措施。常常在地面练习器上一坐就是半天,登上高层楼练目测,邀几个战友模拟练习驾驶技术,我做动作他提醒,他做动作我纠正,一遍又一遍在地面演练起飞、上升、拉平动作,以顽强毅力勤学苦练,在教官帮助下掌握了飞行驾驶技术。日本教官筒井重雄举起大拇指感慨地说:你们能取得这样好的成绩了不起,祝贺你们放了单飞。 农民的孩子成长为一名人民空军飞行员,开始了他热爱的飞行事业,英勇顽强战斗在蓝天白云上,筑起一条长空钢铁运输线,飞遍大江南北,长城内外,白山黑水到天涯海角,青藏高原到东海之滨。多次完成空投空降及抗洪救灾、抗震抢险、紧急空运、人工降雨、科学试验等任务。 刘洪德等至今仍十分感谢和怀念当年的日本教员和日本友人。他们接受了共产党的教育,投身中国革命,责任心强,教学耐心,对人友善,不怕苦累,一心扑在教学上,<bigref> 为中国的航空事业作出了贡献。</ref> 学习期间的生活条件异常艰苦,吃的是粗粮,睡的是通铺,室内没有暖气,穿的是薄棉衣,苦不堪言。条件虽然艰苦,但始终保持高昂的革命热情和乐观主义精神。 战斗环境中坚持建校,一方面学习飞行,一方面还要准备随时与敌人斗争。1946年东北战场形势吃紧,国民党反动派妄图把航校扼杀在摇篮里,多次派飞机空袭,炸坏了机场,打坏了飞机,还付出了死伤的代价。在此情况下,为了保存实力,老航校在硝烟的战争环境中被迫搬了三次家(沈阳-通化-牡丹江-东安今密山)战争形势好转后又从东安-牡丹江-长春搬了五次家,在搬家过程中曾遭遇土匪袭击。在翻越老爷岭时火车马力不足机车缺水,全体跟车人员用脸盆端水人力推火车前进,桥梁炸断就改用马车转运,保证了航校的生存发展。 炮火纷飞中坚持飞行训练。一段时间敌机不断来袭,后来摸索出了规律,采取了"你来我藏,你走我飞",实行早、晚班飞行,半夜起床准备飞机,天亮开飞,8时停飞,避开敌机来袭时段,将飞机拖走隐蔽。下午4时敌机多已离去,开始晚班飞行。有时还将报废飞机扮成好飞机迷惑敌人。<ref>创造了飞行训练的"游击战"。</ref> 对敌斗争中保护航校。1946年初在国民党反动派策化下,土匪勾结日本顽固分子在通化进行武装暴动,由于事先有所准备,逮捕了日本顽固分子才没有遭到损失。1946年秋冬之交,航校已搬到牡丹江。土匪谢文东部大举进攻牡丹江,土匪猖獗特务横行。一天夜里,枪声四起,飞行员手持武器参加战斗,几个回合,敌人惨败,剩下几个零星残敌也被吓得跪地投降。 1950年,刘洪德调入正在组建的空军第一支航空运输机部队,尔后在该师工作长达30年之久,为该师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呕心沥血,以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为建设成为一支远程、快速、机动的战略预备队贡献了力量。 1950年中央发布了进军西藏的命令,当时内地至西藏没有公路,装备补给全靠肩背和驮运,地面部队有时不得不靠野菜和地老鼠充饥。毛主席和中央军委闻讯后指示:"空军派出空运队紧急空投",当时空军初建,仅有从国民党手中缴获的十余架美式西46运输机,该机老旧高空性能差,故障多,要执行高空空投困难重重,任务艰巨。 号称"世界屋脊"的康藏高原,海拔平均高度在4000米以上,丛山峻岭、地形险恶、终年积雪、气候多变、云雾弥漫、加之航图不准,导航设施不完备,无迫降场,飞机一旦出现故障,很可能机毁人亡,<ref>被人们喻为"空中禁区"。</ref> 从川西平原飞向康藏高原,中间横亘着邛来山脉、康定山等挡着进入高原的通道。当时使用的西46飞机载重后高度还飞不到6000米。困难没有吓倒空军指战员,经研究要进入康藏高原唯一的办法只能通过康定山口,找出一条顺着山间峡谷穿行的航线,这是唯一通向"世界屋脊"的大门和必经之路。飞机进入山口,南面是7000多米的贡嘎山,北面是5000多米的大雪山,进入二山之间峡谷涌道,飞机在半山腰飞行,向前看一线云天,向上看山比我高,向下看万丈深渊,左右看一旦偏航机翼撞山,若云雾封住山口,飞机无法进出,而且飞机出现故障,便没有回头路可走。真是险象环生,这是飞越天险中一段极其艰巨的航程。 担任中队长和机长的刘洪德与英勇的战友们一起,在两年多时间里,以不畏艰难险阻、不怕牺牲的英雄气概多次驾驶老旧的飞机穿过涌道峡谷,将粮食、弹药、装备、银元空投到康定、甘孜、巴塘、丹巴、卡贡等地。有力的支援了陆军进藏部队的作战行动,直至西藏和平解放,圆满完成了毛主席、中央军委赋予的光荣战斗使命。 1952年夏,国民党残部3600余人流窜到黑水地区,妄图凭借地理优势建立"大陆台湾",西南军区决定发起黑水战役,歼灭残匪。黑水地势险峻,山高林密,人烟稀少。刘洪德奉命率本队运输机群和友邻部队轰炸机、驱逐机一起参战,配合陆军围歼敌人。空投传单,开展政治攻势;空中侦察、轰炸,空投补给地面急需的粮弹;先后对妈塘、芦花、毛耳盖、赤不苏、中壤口、瓦步梁子、木苏衙门、麻窝官寨、龙巴老衙山等地实施空中补给。对瓦解匪特士气、揭露匪特宣传,支持地面部队作战行动等诸方面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针对地形复杂,高空空投命中率不高的问题,发动群众开展军事民主,提合理化建议,提高了空投命中率,达到94%以上。 1956年5月至1965年,四川西部、甘肃南部、青海边沿少数民族地区,在国民党残匪及上层头人的煽动下,先后发生了局部性叛乱。时任副团长的刘洪德和其他团领导一起先后4次率领26架飞机参战,出动700多架次,飞行两千多个小时向巴塘、理塘、乡城、稻城等地空投粮食、弹药两千多吨,命中率98.8%,有力地支援了地面部队歼灭残匪的战斗行动。这次任务持续时间长、空投高度高、空投场面积狭小,地面部队处于行军状态,敌我双方距离近,有时敌人冒充我方电台联络,但由于组织指挥周密,及时修改航图,没有发生错投现象。任务初期由于条件变化大,空投命中率低,还多次发生空投中散包打机尾等问题,团党委提出"想尽一切办法,突破难点,提高空投命中率"的号召,发动群众研制了"定向瞄准具","捆绑空投物资,集团下投"等土办法,提高了空投命中率,解决了散包不再打尾等难点,圆满完成了空投、侦察支援任务,受到了空军及青海省军区的表扬。 1966年,部队接受培训老挝空军学员任务,时任副师长刘洪德同志亲任培训组组长,组成"外训大队",在3年多时间里为老挝培训了空军学员103名,完成了3个机种的昼间复杂气象及夜航等科目,保证了15000次起落的安全飞行,返国后均为老挝空军的领导骨干力量。1972年再次组建外训大队,担任培训阿尔巴尼亚空军飞行员改装运输机任务,达到了4种气象条件下飞行技术水平,保证了安全。 1976年8月16日,川北松潘、平武地区发生强烈地震,数千名救灾部队和群众被泥石流围困,露宿山头,缺水断粮,交通中断,余震不断,情况危急,刘洪德率领运输机机群于8月17日拂晓飞赴前沿投入战斗,空投地区处于峭壁之间的峡谷地带,仅百余米宽,连日暴雨,水气蒸腾,云雾缭绕,甚至完全看不到地面,给空投带来了很大难度,危及到飞行安全。参加空投人员勇往直前早把生死度外,制定了"云上推测空投法",获得成功,在一个多月时间里及时准确地将救灾物资投到指定地域。 为保障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试验和第一颗氢弹试验任务顺利完成,上级把运载配件任务,以及穿越蘑菇云实施空中取样等任务交给刘洪德所在部队执行,这是一项极其艰巨、复杂的任务。对配件的存放、震动密级误差、温度都有严格要求,副师长刘洪德和其他师领导一起十分重视,周密安排,反复对参试飞机进行试航、试飞,安全顺利地完成了科试的重要任务。 在长达30年的时间跨度里,刘洪德担任师团领导多次组织部队或亲自带队参加抗洪、抢险救灾,常常冒着恶劣天气,不顾疲劳,大强度连续出动,空投食品救生器材抢险物资等数万吨,对支持灾区人民抗洪抢险保卫人民生命安全及其重建家园作出了积极贡献。例如1975年8月间鄂、豫两省部分地区暴雨成灾,数百万群众被洪水围困,京广大动脉冲断,情况相当危急,刘洪德所在的部队,连续出动飞机,将抗洪物资、救生器材、食品、药品、帐篷、衣被、通讯器材、救生艇等云下低空空投到灾民手中。 1978年12月,刘洪德所在师奉命参加对越自卫反击作战,主要担负协助兄弟部队的转场及执行紧急空运任务。12月6日接到参战预令后,师党委立即对部队进行战备教育,迅速做好紧急出动准备,20日接到紧急出动命令后,全师部队只用了39分钟收拢部队,到达机场,紧急升空,副师长刘洪德三次率领机群出动,及时将数千名作战指挥人员和地面保障人员以及数千吨作战物资和武器弹药以及越南的地下工事地图运送到前线,有力的保障了反击作战的顺利遂行,紧急空运任务结束后,中央军委副主席叶剑英亲自接见了该部参战代表,总政和空军还转发了该师组织紧急空运等方面的经验总结。这次反击作战是该师建师以来飞机出动量最大、最集中、最频繁的一次,也是超天气标准、超飞行强度,打破正常生活规律(吃住在机场、在飞机上),飞行时间最多,持续飞行时间最长(有的机组连续飞行12小时以上),从全国各地把作战人员和物资按时送到广西、云南前线。该师经受了一次严格的实战锻炼。 刘洪德在担任师、团领导期间,致力于部队现代化、正规化建设,坚持严于律己、以身作则,从严治军,培养部队战斗作风;严格要求机关、部队以实战为背景,设想多种可能,平时做好预案,随时准备出动打大仗打恶仗,做到令行禁止,不断提高战斗力和干部素质,坚决贯彻并且落实军委把训练提高到战略地位的指示。例如:1964-1966年按空军指示,组织部队完成了"空军新编运输航空兵飞行训练操典、大纲"的飞行试验,圆满完成了任务。又如协同广州军区敌后侦察大队和空降兵在西安、银川、酒泉、济南、张家口、广德以及三北地区进行的空降合成演习,增强了敢打必胜,常抓不懈的信心,部队战术素养、实战经验都有了较大提高。又如1977年,刘洪德亲自带队协同空降兵参加福州军区组织的渡海登陆作战演习。1978年副师长刘洪德亲自带队,先后组织75个机组模拟以渤海为台湾海峡,以解放台湾为主要作战对象的海上训练,编队超低空(飞行高度100-200米)越海飞行到胶东半岛两个陌生小目标,在"三无"条件下实施空投,取得了目标发现率98.6%,准时到达平均误差34.8秒的好成绩。 1981年9月中旬,我军在华北地区举行了代号为"802"的现代化条件下实兵军事演习,该次演习是邓小平主持军委工作以来加强我军建设的重大决策,也是建国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合成军实兵演习。 已经担任师长的刘洪德率领3个团4个飞行大队37架飞机参加了这次实兵演习,上级要求该师交替扮演"红""蓝"两军,分别保障空降兵两个团实施参加"集团军战役反突击"和"空降反空降"实兵对抗,并遂行空运、空投、布雷、干扰和侦察天气等任务。为突破狭窄地域对大机群起降、集合、解散的限制,周密组织部队研究了20种预案,绘制了69个图形,计算了1546个数据,刘洪德亲自组织试飞、验证的战前演练,终于突破了这一难点,获得了大机群在狭窄空域安全起降、集合、解散的自由权,并突破了天气对编队的影响。 1981年刘洪德调任武汉军区空军后勤部,任部长兼党委书记、军区空军党委常委。他对干部既严格要求又关心爱护,襟怀坦荡,作风正派,忠心拥护、坚决贯彻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各项方针政策。关心 层疾苦和机关建设,经常深入部队调查研究,尽心尽责、言传身教,为开创部队后勤工作新局面作了大量工作,由于开展的"三面向"(面向部队、面向飞行员、面向基层)工作和机关建设工作成绩显著,空军决定由空军组织在武汉军区空军召开了空军、各军区空军和军以上主要领导参加的现场会,并予以通报表扬。 ==获得荣誉==[[File:刘洪德1.jpg|缩略图|[https://p1.ssl.qhmsg.com/dr/220__/t01b2429900a29abfeb.jpg 毕业证书和荣誉证书]]]1981年9月14日演习正式开始,随着绿色 号弹升空,霎时间,飞机马达齐鸣、犹如惊雷震撼大地,满载空降兵的33架飞机依次腾空而起,在预定空域组成梯队战斗队形,严整、密集、圆满完成了预定的演习任务,尔后总部举行了盛大的阅兵式,该师在总结授奖大会上受到了空军的表扬,授予师、团各一面优胜奖旗。<ref>[https://baike.so.com/doc/6602012-6815798.html 刘洪德]360搜索</bigref==文献参考=={{Reflist}}
29,097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