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736
次編輯
變更
台灣胡桃
,無編輯摘要
[[Category:370 植物學總論]]
[[Category:375 植物分類學]]
[[Category:]] ‧果: 果序長 30~45 公分,果序軸上有腺毛,有核果 4~11 枚,疏生或密集狀生長,下垂密生成穗狀;核果橢圓形,長 5~6.5 公分,徑 3.5~5 公分,先端圓而有尖突,密怖腺毛;果核橢圓形,長 1.5~2 公分,徑 1.5 公分,先端有尖突,有數條稜狀突起,不開裂。 ‧特徵: 落葉大喬木,幹皮淡灰褐色,縱向淺溝裂,隆起稜略交錯;小枝被粘質腺毛。奇數羽狀複葉,總葉柄有密毛;小葉 13~17 枚,橢圓形,長 12~15 公分,先端尾狀,基部圓形,細鋸齒緣,表面有粗毛,裡面有褐色密毛,殆無柄。花單性,雌雄同株,雄花序長 6~9 公分,生於老枝葉腋間,懸垂而下;雌花育長在當年生枝端,直立或斜上。果序穗狀,果 5~10 枚,果橢圓形,長 6 公分,徑 4~5 公分,外被粘性腺毛,內果皮堅硬,先端尖,有數條縱向稜脊。 ==植物生態:==台灣胡桃為落葉性大喬木,幹皮淺灰褐色,有縱向淺溝裂,其木材頗堅實,心材呈紅褐天紫黑之紋路,是很著名的傢具工藝材料。小枝具有階段狀髓心,葉為大型之奇數羽狀複葉,叢生於枝端,總葉柄有密毛。小葉對生,13-17枚,長橢圓形,先端尖,長約6-15公分,細鋸齒緣。雄花腋生,葇荑花序,下垂如一條條小蟲,雌花生於幼枝頂端,簇生為穗狀花序。核果橢圓形,長約5-6公分,外果皮肉質,內果皮堅硬,具縱溝與皺紋,先端尖,淺褐色,內藏種仁,味香可口。果皮、枝葉皆可染色。相關歷史記載:胡桃之稱羌桃、核桃。《本草鋼目》記載「頌曰:此果本出羌胡,漢時張騫使西域,始得種還,植之秦中,漸及東土,故名之。時珍曰:此果外有青皮肉包之,其形如桃,胡桃乃其核也,羌音呼核如胡,名或以此。或作梵書,名播羅師。……胡桃樹高丈許,春初生葉,長四、五寸,微似大青葉,兩兩相對,頗作惡氣,三月開花如栗花,穗蒼黃色,結實至秋如青桃狀,熟時漚爛皮肉,取核為果,人多以櫸?接之……。」已將胡桃來源及其主要生態介紹得很深入,同書並記載許多方劑而外,還有「青胡桃皮苦、濇、無毒,染髭及帛,皆黑。」及「皮止水痢,春月斫皮汁,沐頭至黑,煎水可染褐。」可見當時已有使用核桃果皮、樹皮取汁來染鬍鬚及布帛的事實。趙豐在《紡織與礦治志》書中,關於古代染料植物裡也列有「胡桃」一項,其「色素存在於皮,所染色澤為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