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釋廣欽

移除 1,758 位元組, 2 年前
無編輯摘要
{{Infobox Buddhist| name class= 廣欽老和尚| image "wikitable" style= Bhikkhu2007.jpg"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aption = 廣欽老和尚| birth_date ={{birth date |1892|12|14}}| birth_place = [[清朝]][[福建省]][[泉州府]][[惠安縣]][[涂寨鎮|涂寨]]和弄村四房| birth_name ! <p style= "background: #FFB5B5; color: #000000; margin:auto; padding:5px 0; "> ''' 黃文來 淨土宗''' (俗姓)| death_date = {{Death date and age|1986|2|13|1892|12|14}}| death_place = [[中華民國]][[臺灣]][[高雄]][[妙通寺]]| residence<!-- 居住地 --/p> = [[臺灣省]][[高雄縣]][[六龜區|六龜鄉]]寶來里| prizes<!-- 獲獎 --> =| citizenship <!-- 公民權 --> =| nationality<!--國籍 --center> = [[大清帝國]]→[[中華民國]]| known_for <!-- 著名成就 --> img src= | school <!-- 宗派 --> "https://www.plb.tw/upload/277/2018021313461278274.png" width= [[臨濟正宗]]| callsign <!-- 呼號 --"280"> = | title<!-- 頭銜 --/center> = | deity <!-- 修行法門 --small> = [[念佛|淨土法門https://www.plb.tw/tc/dojo.aspx 圖片來自plb]]、[[禪修]]| native_lang1 = 諡號| native_lang1_name1 <!-- 諡號 --/small>= | education<!-- 教育程度 --> = 無(未受教育)| work_institution <!--指僧侶長期駐留一地-->= | advisor<!-- 師承 --> =| students <!-- 徒弟 --> =| publication <!-- 著作 --> =| publication_translate<!-- 譯著 -->= | incarnation_from <!-- 何人的化身與轉世 -->=| reincarnation_to<!-- 轉世爲 --> = | successor<!-- 傳人--> =| footnotes <!-- 備註 --> =}}
'''釋廣欽'''({{bd|1892年||1986年|}}),[[俗名]]「黃文來」,[[法名]]「照敬」,字「廣欽」,[[以字行]],[[福建]][[泉州]][[惠安縣]]人,台灣著名的佛教[[出家眾]],其信徒經常尊稱為「廣欽法師」、「廣欽禪師」、「廣欽老和尚」、「廣公上人」、「欽公上人」、「果子師」(水果師)。
==臺灣宣教==
[[File:Taiwan temple 9607.JPG|right|300px|thumb|廣欽到臺灣後,較大的宗教成就之一就是創建[[承天禪寺]](位於臺灣[[新北市]][[土城區]])。圖為今禪寺一角。]]臺灣光復後,持續佛教修行的廣欽法師因為見到臺灣佛教受[[台灣日治時期]]期間[[神道教]]、[[日本佛教]]的介入而「僧俗不分」、不如往昔,所以發願渡海改善此一情況。1948年,他依諾成行傳燈於臺灣,並先後於該地多處創立佛寺,如:[[新北市|臺北縣]][[新店區|新店]]獅頭山山腳的[[廣明寺]]<ref>[http://app.ntpc.farnet.com.tw/page.aspx?wtp=1&wnd=136&id=12491e0cd9b00000631d 廣明寺]{{dead link|date=2018年4月 |bot=InternetArchiveBot |fix-attempted=yes }}:: 新北市觀光旅遊網 - 29區景點介紹</ref>與[[土城區|土城]][[天上山]]山腰的[[承天禪寺]]等等。而很多人認為,來臺宣教的中國大陸僧侶中,雖學歷、博聞高於他的人甚多,不過因為廣欽的[[閩南語]]母語與大部分臺灣民眾相通,因此他能在宣教上較無隔閡的情況下,達到比其他大陸僧侶(如:[[白聖]]、[[道安]]、[[靈源]]、[[道源]]、[[東初]]、[[印順]])更高的佛教宣揚成就。
===不倒單===
===臺灣佛寺===
[[File:Guang Qin.jpg|thumb|廣欽和尚於廣明寺的塑像]]
廣欽並不提倡由佛教徒[[募款]]以「造高佛像、萬佛像」的宣揚佛教方式,他認為「只管念佛、苦行、粗衣淡飯,自然有人供養,比他們裝佛像的苦行方式還好。」也最能達到宣教結果。廣欽創建較知名的廣明寺(新店)或承天禪寺(土城)雖然都是富者為了供養廣欽而出錢購地建成的,之後,也利用此方式建成了碧潭寺、廣照寺等;然而,這是因為因緣俱足,所以自然有人自願出來護持、利益眾生。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廣欽法師依靠僧人德行,不刻意醵資募款。傳燈臺灣各界,再蒙各界護持,才成就了這樣的良性循環。
此外,廣欽也於臺灣其他地方擔任掛名主持、宣教,如[[大臺北]]的[[廣明寺]]、[[法華寺]]及臺灣中南部地區的[[南投縣|南投]][[仙峰寺]]、[[嘉義都會區|嘉義]][[廣照寺]]及[[高雄市|高雄]][[妙通寺]]等等。1985年,94歲的他首度[[傳戒]]於高雄妙通寺,受戒佛教僧侶2200人、[[出家眾]]500人,受戒人數在當時皆為破紀錄。
== 參考文獻=={{refbegin}}===註釋===
{{reflist}}
===一般參考文獻===#闞正宗,《台灣高僧》,1996年,台北,菩提長青出版社#郭惠珍,《傾聽恆河的歌唱》#惠空,《臺灣淨土思想發展的契機》#福建畫報,《闽台 [[Category: 缘,无法割舍的法脉》教人物]]
47,849
次編輯